•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1

huahuaabcabc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牛奶泡泡韵

已采纳

Mandarin nam

172 评论

小小桐桐

这个算是比较容易的专业吧~

自考汉语言需考的课目。

1.3708 中国近代史纲要

2.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0015 英语(二)

4.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5.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6.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7.0540 外国文学史

8.0541 语言学概论

9.0037 美学

1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

11.97003 唐诗研究        。。

12.97001  六大家作品选   。。其中任选两门

13.97002 莎士比亚研究    。。

14.0821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

15.98001 毕业论文

基本上都是记就OK了~~~~

考试的话一年2次,一次最多4门~   一般都会报满的,考不过也可以积累经验,对平时要看什么更直观~~~

自考问题可以去当地的助学点咨询,他们会给你好的建议

湖南的话在长沙市大学科技港6楼613(可以去当地教育院找)

143 评论

saiber赛八

在你所在省的自考网上就能找到了上面有个叫例年试题库或者叫试卷大纲的里面全部都是例次考试的试卷不过答案是没有的在网上也是找不到的

123 评论

宠儿520520

你在哪个地区就去当地自考办咨询专业与课程设置、报名、交费等信息,就像楼上说的,有的地方一年可以考四次,有的只允许交费上自考学校的考生考四次,完全自学的只允许参加一年两次的全国统考。汉语言文学没有理科课程,我认为没必要交费上课,只要把教材看透,参考书上的题目做到全部弄懂最好能背下来就能过。当然,说起来是很简单,真正要用心去记去背可没有咱说的这么轻巧了。我是完全自学的考生,汉语言文学本科已毕业,我想说,完全自学的自考也没很多人想的那么难,说什么据统计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通过率,都不知道是谁统计的。只要认真,别三分钟热度,持之以恒,通过并非难事。没有坚持学习的毅力,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何况自考。

317 评论

xiaoshu2006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2.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这个词在句法结构里所能占据的( 语法位置)。3.任何句法结构都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既可以作为一个复杂的结构看它的内部结构,也可以当作一个整体看它的(语法功能 )。4.从句子的功能来看,可以把它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称呼句、感叹句和(祈使句 )。5.词是反映词的(语法功能 )的类,尽管同一词类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共同点。6.谓词性成分转化为体词性成分的主要手段是(“的”字结构 )。7.谓词性主语可以分成(指称性的 )和陈述性的两类。8.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可以从结构、语义和(表达 )三个不同的方面来观察。9.“站”、“世纪”这样的词直接放在数词后头的时候,叫做(准量词 )。10.形容词或动词前边加上“个”变成体词性结构以后充任的宾语叫(程度宾语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1.在分析一种语言的语音结构时,最小的单位是(A ) A音位 B音节 C语素 D元音12.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C )A两个音节的 B三音节的 C单音节的D多音节的13.在多音节单纯词里,一个汉字代表的是( C) A无意义的音位 B有意义的音节 C无意义的音节 D有意义的音位14.下列不是偏正结构的是(C ) A精品书 B九个孩子C打扫房间 D旧报纸15. “写文章”和“写清楚”分别是( A)A述宾结构、述补结构B偏正结构、联合结构C述补结构、偏正结构D述补结构、主谓结构16.有关合成词“好好儿的”,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C )A它是附加式的合成词B它的词根部分是重叠式C“好好”是音节“好”的重迭式。D“的”附加在“好好儿”上,“儿”附加在“好好”上17.属于区别词的是( C) A酸性B高级 C初级 D低级1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实词是封闭类,虚词是开放类B实词表示事物、动作、行为等等,虚词起语法作用,但也有具体的意义C实词都是自由的,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D实词能充当主语、宾语或谓语,虚词不能19.不属于准宾语的是(B ) A醒了两次 B扫扫地 C去超市 D来了客人20.属于连谓结构的是(B ) A唱歌跳舞 B跟你开玩笑 C笑得肚子疼D喜欢读书21.“很危险”、“有危险”中的“危险”是(D ) A名词 B形容词 C名动词D名形词22.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代词可以是体词性的,也可以是谓词性的B代词本身的语法功能和它所替代的词的语法功能一致C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两种D“这么”所替代的词是体词性的23.下面的“想”属于助动词的是(B ) A很想妈妈 B她想去跳舞 C她想了很多 D她想自己也许来晚了24.“看不见”是(D ) A趋向补语 B粘合式述补结构 C结果补语 D 组合式述补结构25.与有定宾语不同的是,无定宾语可以出现在(C ) A述语之后 B复合趋向补语中间 C整个述补结构之后 D主语与谓语之间26.下面句子中属于复句的是(A )A小明下了地铁,上了112路公交车。B肖玲听说,公司换了个会计。C这些花儿的特点是,颜色淡雅,香味浓郁。D为了孩子弹好钢琴,父母没少费劲。27.下列不是准定语的是(A ) A我的书丢了 B张三的原告,李四的被告C他的篮球打得好 D我来帮你的忙28.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分句和分句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B分句有时用连词连接。C连词是作为结构成分来看待的。D有的分句是定位的。29.以下宾语不是虚指的是( D) A笑什么?别笑了。 B唱它一段 C她说她的 D看了回京戏30.“提起这个人啊,可是大大有名。”中“啊”的作用是(B ) A进行对比 B引起注意 C表示列举 D举个例子三、分析题(第32题6分,其余每小题4分,共42分)31.按要求将下列语素归类(如有交*,可以重复选择)。来 日 失 呢 金 民 好 我自由语素( ) 粘着语素( )定位语素( ) 不定位语素( )自由语素(好来我) 粘着语素(日失呢金民) 定位语素(金民日失) 不定位语素(呢)32.“手表”、“白菜”、“铁路”、“牛肉”“火车”是词还是词组,请具体分析。几个结构的组成成分都是自由的。“手表”、“火车”不能扩展,是词。“白菜”、“铁路”“牛肉”虽能够扩展,但扩展后的意义有变化,因此也是词。33.“爬过山没有?”和“爬过山就到了”中的“过”有什么区别?前一句中的“过”是动词后缀,后面不能再加后缀“了”;后一句中的“过”则是动词做补语,“爬过”是述补结构,后面还能加后缀“了”。两句话因此意思也不同。34.分析“满满儿的”、“他们的”、和“慢慢的”中的“的”有什么不同。“满满儿的”中的“的”是状态形容词后缀,“他们的”中的“的”是助词。“慢慢的”中的“的”是副词后缀。35.“有人”的否定形式是“没有人”,“没有来”的肯定形式不是“有来”,而是“来了”,为什么?两个格式的宾语不同,意思也不一样。“没有人”的“没有”加在体词性成分前边,表示不存在,文言文说“无”,“没有来”的“没有”加在谓词性成分前,表示动作没有完成或是事情没有发生,文言文说“未”。36.“他自己开车”和“他自己知道”在句法结构上一样吗?不一样。前一句主语是“他”,谓语是主谓结构“自己开车”,“他”和“自己”没有直接的结构关系。后一句是同位结构“他自己”做主语。37.将以下句子的主语按要求归类①你的话解不开他的心结。②那支枪不知什么时候丢了。③所有的道理都讲过了。④那位新同事领导还没见过他。⑤这种纸质的杯子用不了多久。⑥每个小朋友都发一个。受事主语( ) 与事主语( ) 工具主语( )受事主语(②③) 与事主语(④⑥) 工具主语(①⑤)38.举例分析语气词在句中停顿处的作用。①作为停顿的标记。②表示某种语气。(例略)39.请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语法结构的层次和结构关系。①热切盼望他到来②培养阅读的兴趣和养成好学的习惯①热切盼望他到来主谓└ 偏正┘└主谓┘②养成读书的习惯和提高理解的能力联合└ 述宾 ┘└ 述宾 ┘└ 偏正┘ └ 偏正┘40.用划线加注法分析下面多重复句的层次关系。简洁并不是简单,它是以充实为前提的,因此,只有对要表达的事物非常熟悉,能抓住其要点,才能做到简洁。简洁并不是简单,‖它是以充实为并列前提的,|因此,只有对要表达的事物非常熟因果悉,|‖能抓住其要点,‖才能做到简洁。并列 条件四、简答题41.联合结构与并立式复合词有什么不同?联合结构的项数是没有限制的,是可扩展的,并立式复合词限于两项,不能扩展。联合结构的语法功能跟它的组成部分语法功能基本上一致,并立式复合词则不一定。从意义上说,联合结构每一项都是实指,而且各有独立的意义,并立式复合词的每一项意义是比况性的。42.举例分析形容词做状态补语的两种情况。形容词做状态补语的两种情况是A“飞得高”B“飞得很高”、“飞得高高的”。A的状态补语是单个的形容词,B的状态补语是“程度副词+形容词”或状态形容词。两类格式表示的意义不同,A是断言,B是描写;A是静态的,B是动态的;A不包含量的概念,B包含量的概念。从语法功能上来看,B可以受“早就、已经、连忙”等时间副词的修饰,A则不可。B可以跟“把、被、给”等介词连用,A不行。B可以做状语,A不行。(例略)43.述宾结构的述语往往表示动作或行为,宾语表示跟这种动作或行为有联系的事物。宾语与述语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什么?请举例说明。①宾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对象(受事)。②宾语所指的事物是动作或行为产生的。③宾语表示处所。④宾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主动者(施事)。(例略)五、论述题。44.如何分辨词和词组?现代汉语中有哪些确定词的界限的方式?有什么缺陷?请举例说明。①根据能不能单独成句来确定汉语的词是有困难的。②单纯根据语言成分活动能力的强弱来确定词的界限也是不足的。③扩展法是根据语言成分结合的紧密程度来确定词和非词的界限的。④单纯从意义方面判定词的界限也是行不通的。判定词的界限要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方法。(例略)

282 评论

a2581810110

百度文库有很多复习资料,可以下载的课程内容与考试要求 第一章 语法单位 一、考核知识点 (一)语素的概念、语素的特点及其与汉字的关系 (二)确定词的方法 (三)词组的结构类型的功能类型 (四)句子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 二、考核要求 (一)语素的概念、语素的特点及其与汉字的关系 1、识记:(1)语素;(2)自由语素;(3)粘着语素;(4)定位语素;(5)不定位语素。 2、领会:(1)现代汉语语素的特点及其与汉字的关系。 (二)确定词的方法 1、识记:(1)词;(2)单纯词;(3)合成词;(4)成语语素;(5)不成词语素。 2、领会:(1)词与语素的关系;(2)确定词的主要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词组的结构类型的功能类型 1、识记:(1)词组。 2、领会:(1)词组的结构类型;(2)偏正结构中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意义上的联系;(3)述宾结构中宾语的意义类型;(4)连谓结构中动词之间的关系;(5)词组构成的层级性。 3、运用:(1)能把词组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类;(2)能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词组的结构层次。 (四)句子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 1、识记:(1)句子;(2)主谓句;(3)非主谓句;(4)复句 2、领会:(1)句子的特点;(2)句子和词、词组的区别;(3)句子的结构分类;(4)句子的功能分类。 第二章 词的构造 一、考核知识点 (一)句法和词法的区别 (二)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三)复杂的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和构造层次 二、考核要求 (一)句法和词法的区别 1、识记:(1)句法研究;(2)词法研究;(3)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二)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1、识记:(1)研究重叠式合成词应该注意的问题;(2)附加;(3)词缀;(4)词根;(5)前缀;(6)后缀;(7)复合;(8)复合词; 2、领会:(1)重叠式合成词和叠音词的区别;(2)词缀和非词缀的区分;(3)常用前缀 和后缀的意义和作用;(4)区分复合词和句法结构的方法。 3、运用:(1)能具体分析重叠式合成词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重叠式的语法意义;(2)能够辨别复合词的结构关系; (三)复杂的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和构造层次 1、领会:(1)复杂合成词的层次;(2)并立式复合词和联合结构的区别。 第三章 词类 一、考核知识点 (一)划分词类的根据 (二)词类的共性和个性 (三)词的兼类问题 (四)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五)体词和谓词 二、考核要求 (一)划分词类的根据 1、识记:(1)语法功能;(2)词类; 2、领会:(1)划分词类的依据。 (二)词类的共性和个性 1、领会:(1)词类共性和个性的相对性。 (三)词的兼类问题 1、领会:(1)兼类问题和词义分析的关系。 (四)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1、识记:(1)实词;(2)虚词。 2、领会:(1)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五)体词和谓词 1、识记:(1)体词;(2)谓词。 2、运用:(1)能够正确区分词类。 第四章 体词 一、考核知识点 (一)名词的语法特点和名词的分类 (二)处所词的类别 (三)时间词的语法特点 (四)方位词的类别和用法 (五)数词的类别和构造 (六)量词的类别 (七)数量词的语法性质 (八)区别词的语法特点和意义特点 二、考核要求 (一)名词的语法特点和名词的分类 1、识记:(1)体词包含的词类; 2、领会:(1)名词的语法特点;(2)名词按照它与量词的关系分出来的类别。 (二)处所词的类别 1、识记:(1)处所词。 2、领会:(1)处所词所包含的类别及其特点。 (三)时间词的语法特点 1、领会:(1)时间词的语法特点。 2、运用:(1)能够区分时间词和其他表示时间的词。 (四)方位词的类别和用法 1、领会:(1)方位词的类别;(2)合成方位词的构成方式;(3)方位词的用法。 (五)数词的类别和构造 1、识记:(1)系位构造;(2)系位组合;(3)复杂的系位构造; 2、领会:(1)数词的类别;(2)“二”和“两”用法上的区别;(3)概数词“多”和“来”在系位组合中的位置。 3、运用:(1)能够分析数词的构成方式;(2)能够正确使用“二”和“两”。 (六)量词的类别 1、识记:(1)量词 2、领会:(1)量词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 (七)数量词的语法性质 1、识记:(1)数量词。 2、领会:(1)数量词的语法特点。 (八)区别词的语法特点和意义特点 1、识记:(1)区别词。 2、领会:(1)区别词和形容词的区别;(2)区别词的语法特点和意义特点。 第五章 谓词 一、考核知识点 (一)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 (二)动词的分类 (三)动词的重叠和动词后缀 (四)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五)名形词 (六)谓词的体词化 二、考核要求 (一)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 1、识记:(1)状态形容词;(2)性质形容词。 2、领会:(1)划分动词和形容词的标准;(2)动词的类别;(3)动词宾语的类别;(4)形容词的重叠式和动词的区分。 3、运用:(1)能够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标准具体分析、区别动词和形容词。 (二)动词的分类 1、识记:(1)体宾动词;(2)谓宾动词;(3)真谓宾动词;(4)准谓宾动词;(5)名动词。 2、领会:(1)动词分类所依据的标准;(2)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3)名动词的语法特征;(4)助动词的语法特点;(5)常用助动词的用法。 3、运用:(1)能根据语料具体分析名动词的语法特点;(2)能够区分同形的一般动词和助动词、形容词和助动词。 (三)动词的重叠和动词后缀 1、识记:(1)时量;(2)动量。 2、领会:(1)动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和意义;(2)常用动词后缀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 3、运用:(1)区分动词后缀“了”和语气词“了”;(2)区分动词后缀“过”和动词“过”。 (四)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1、识记:(1)状态形容词所包含的类别。 2、领会:(1)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在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上的区别。 (五)名形词 1、领会:(1)名形词的特点;(2)“多”和“少”的语法功能的特点。 (六)谓词的体词化 1、运用:(1)能具体分析谓词体词化的方法。 第六章 代词 一、考核知识点 (一)代词的性质和分类 (二)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 (三)常用指示代词的用法 (四)学用疑问代词的用法 二、考核要求 (一)代词的性质和分类 1、识记:(1)代词的类别;(2)根据代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类。 2、领会:(1)代词的性质。 (二)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 1、领会:(1)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2)常用人称代词意义和用法。 2、运用:(1)能正确运用人称代词。 (三)常用指示代词的用法 1、领会:(1)常用指示代词的意义和用法。 2、运用:(1)能够区分zhe-zhei、na-nei用法上的异同。 (四)学用疑问代词的用法 1、领会:(1)常用疑问代词的意义和用法;(2)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第七章 主谓结构 一、考核知识点 (一)主语和谓语的关系 (二)主语的类型 (三)谓语的类型 二、考核要求 (一)主语和谓语的关系 1、领会:(1)汉语主语和话题的关系。 2、运用:(1)能从结构、语义和表达三个不同的方面来考察主语和谓语的关系。 (二)主语的类型 1、识记:(1)主语的类型。 2、领会:(1)时间词、处所词做主语和做状语的区别;(2)主语指受事、与事或工具的主谓结构的特点;(3)主语和宾语位置上的谓词不看成是名词的理由。(4)谓词性成分充任的主语的类型。 (三)谓语的类型 1、领会:(1)体词性谓语的类型以及各自的语法特点;(2)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做谓语的区别;(3)动词谓语“是”所带的宾语类型以及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4)主谓结构作为主的主谓结构中,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的意义关系。(5)主谓结构作主语、宾语和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区别;(6)由“的”的结构组成的判断句的类型和特点。 2、运用:(1)能具体分析各类谓语的语法特点。 第八章 述宾结构 一、考核知识点 (一)述语和宾语 (二)主宾语和施受关系 (三)粘合述宾结构和组合式述宾结构 (四)特殊的述宾结构 二、考核要求 (一)述语和宾语 1、领会:(1)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的关系;(2)述语和宾语之间意义上的联系;(3)能带宾语的动词和动词性结构。 (二)主宾语和施受关系 1、领会:(1)主语、谓语和施事、受事概念的区别;(2)主语、宾语的划分和施事、受事的关系;(3)不同的句法结构里的主语、宾语和施事、受事之间的关系。 (三)粘合述宾结构和组合式述宾结构 1、识记:(1)粘合式述宾结构;(2)组合式述宾结构。 2、领会:(1)粘合式述宾结构和组合式述宾结构作定语的差异;(2)述宾式复合词的特点。 (四)特殊的述宾结构 1、识记:(1)处所宾语;(2)时间宾语;(3)准宾语所包含的类别;(4)双宾语;(5)近宾语;(6)程度宾语。 2、领会:(1)区分广义处所宾语和狭义处所宾语;(2)能够带狭义处所宾语的动词的特点;(3)存现宾语的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4)动量词的特点;(5)动量宾语、时量宾语和数量宾语的语法特点;(6)双宾语格式的主要类型;(7)虚指宾语的种类以及他们在词类分析中的作用;(8)程度宾语的种类及特点;(9)谓词性宾语和述语之间的意义关系;(10)指称性宾语和陈述性宾语的区别。 3、运用:(1)会用转换法区分存现宾语和非存现宾语;(2)能根据语料分析宾语的语法特点和意义特点。 第九章 述补结构 一、考核知识点 (一)粘合性述补结构和组合性述补结构 (二)结果补语 (三)趋向补语 (四)由“到”字做补语组成的述补结构 (五)可能补语 (六)状态补语 (七)程度补语 (八)补语的引申意义和述补结构的紧缩形式 二、考核要求 (一)粘合性述补结构和组合性述补结构 1、识记:(1)组合式述补结构;(2)粘合式述补结构。 2、领会:(1)补语和宾语的区别;(2)组合式述补结构的种类。 (二)结果补语 1、领会:(1)能带结果补语的动词;(2)带结果补语的述补结构的语法功能;(3)带结果补语的述补结构和述补式复合词的区别。 (三)趋向补语 1、识记:(1)趋向补语。 2、领会:(1)趋向补语带宾语的情况;(2)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关系;(3)包含复合趋向补语的述补结构所带宾语的位置以及决定这类格式里宾语位置的因素。 (四)由“到”字做补语组成的述补结构 1、领会:(1)由“到”字做补语组成的述补结构带宾语的情况。 (五)可能补语 1、领会:(1)可能补语的肯定式和可能补语的否定式;(2)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和可能补语的区别;(3)在表示可能的述补结构里的宾语的位置;(4)可能补语的“得”和状态补语“得”的区别。 (六)状态补语 1、领会:(1)形容词做状态补语的两种情况;(2)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做状态补语的情况;(3)主谓结构做状态补语的格式。 2、运用:(1)会区别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 (七)程度补语 1、领会:(1)程度补语的特点;(2)程度补语和其他补语的区别。 (八)补语的引申意义和述补结构的紧缩形式 1、领会:(1)常见补语的引申意义;(2)带状态补语的述补结构中,述语后边的“得”省略的条件。 一、考核知识点 (一)修饰语和中心语 (二)定语和状语的区分 (三)同谓性偏正结构 (四)准定语 (五)粘合式偏正结构和组合式偏正结构 (六)多项式偏正结构 (七)定语的次序 (八)和中心语 二、考核要求 (一)修饰语和中心语 1、识记:(1)修饰语和中心语的意义上的联系。 (二)定语和状语的区分 1、领会:(1)定语和状语区分的困难;(2)书面语上的“的”和“地”与定语和状语的关系;(3)定语带“的”和不带“的”的情况;(4)定语带“的”和不带“的”在意义上的差异。 2、运用:(1)能够区分定语和状语 (三)同谓性偏正结构 1、识记:(1)同位性偏正结构的几种类型。 2、领会:(1)同位性偏正结构的特点。 3、运用:(1)能够区分同位性偏正结构和非同位性偏正结构。 (四)准定语 1、识记:(1)准定语。 2、领会:(1)三类准定语的语法特点。 (五)粘合式偏正结构和组合式偏正结构 1、识记:(1)粘合式偏正结构;(2)组合式偏正结构的种类。 2、领会:(1)粘合式偏正结构的功能;(2)组合式偏正结构的组合特点;(3)组合式偏正结构和粘合式偏正结构在构成上的差异。 (六)多项式偏正结构 1、识记:(1)多项式偏正结构。 2、领会:(1)多项式偏正结构的形式。 (七)定语的次序 1、领会:(1)观察定语次序的方法;(2)定语的排列次序。 (八)状语和中心语 1、领会:(1)状语的性质和种类;(2)由副词以外的词以及某些词组转化成的副词性成分做状语的情况;(3)形容词做状语受到的限制。 第十一章 联合结构 一、考核知识点 (一)并列成分的连接 (二)体词性联合结构和谓词性联合结构 (三)联合结构的逻辑意义 二、考核要求 (一)并列成分的连接 1、识记:(1)联合结构。 2、领会:(1)并列成分的连接方式。 (二)体词性联合结构和谓词性联合结构 1、运用:(1)区分体词性联合结构和谓词性联合结构。 (三)联合结构的逻辑意义 1、领会:(1)以联合结构为成分组成的句语结构的类型;(2)“或、或者、或是”与“和、跟、同、与、及”表示的逻辑意义的不同。 第十二章 连谓结构 一、考核知识点 (一)连谓结构的性质和构造 (二)连谓结构中,N和V2意义上的联系 (三)V1带“着”或“了”的连谓结构 (四)由动词“来”“去”组成的连谓结构 (五)由动词“是”组成的连谓结构 (六)由动词“有”组成的连谓结构 (七)由动词“给”组成的连谓结构 二、考核要求 (一)连谓结构的性质和构造 1、识记:(1)连谓结构。 2、领会:(1)连谓结构的种类;(2)连谓结构的构成方式。 3、运用:(1)区分连谓结构和并列的动词结构以及包孕的动词结构。 (二)连谓结构中,N和V2意义上的联系 1、领会:(1)有的连谓结构中,N和V2意义上的各种联系;(2)N是受事的格式中V的类别。 (三)V1带“着”或“了”的连谓结构 1、领会:(1)V1带“着”或“了”的连谓结构表义上的差异。 (四)由动词“来”“去”组成的连谓结构 1、领会:(1)由动词“来”“去”组成的连谓结构在结构上和表义上的特点。 (五)由动词“是”组成的连谓结构 1、领会:(1)由动词“是”组成的连谓结构在结构上和表义上的特点。 (六)由动词“有”组成的连谓结构 1、领会:(1)由动词“有”充任V1的连谓结构的类型及判断方法。 (七)由动词“给”组成的连谓结构 1、领会:(1)由动词“给”组成的连谓结构的基本格式;(2)三种基本格式之间的转换关系。 第十三章 介词 一、考核知识点 (一)介词和动词 (二)介词和介词结构 (三)常用介词分析 二、考核要求 (一)介词和动词 1、领会:(1)动词和介词的联系和区别。 (二)介词和介词结构 1、识记:(1)介词宾语的类别;(2)介词结构。 2、领会:(1)介词结构和连谓结构的关系;(2)有的介词结构加上“的”的功能。 (三)常用介词分析 1、领会:(1)“跟、和、同”作为介词和作为连词的区分;(2)能够放在介词“跟、和、同”组成的连谓结构里的谓词的类型;(3)“跟”和“一样”连用的格式的结构类型;(4)“被、叫、让”的作用;(5)“被、叫、让”和宾语以及和主语的搭配关系;(6)“给”的两种用法;(7)“给”用在祈使句中受到的限制;(8)“给”字宾语的省略情况;(9)介词“在”组成的介词结构在连谓结构里的位置;(10)“把”字组成的连谓结构对动词的限制;(11)“把”字所带的宾语的类别;(12)“把”字句和受事主语句的关系;(13)“比”字句的结构和语义特点;(14)介词“连”在句子构造上的作用。 2、运用:(1)能够区分介词的“跟、和、同”和连词的“跟、和、同”。 第十四章 副词 一、考核知识点 (一)副词和形容词 (二)副词后缀“的” (三)重叠式副词 (四)范围副词 (五)程度副词 (六)时间副词 (七)否定副词 二、考核要求 (一)副词和形容词 1、领会:(1)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2、运用:(1)能够区别副词和形容词。 (二)副词后缀“的” 1、领会:(1)副词带“的”的情况;(2)书面语中,名词和动词加上副词后缀“的”转为副词的情况;(3)“的”字结构和带“的”的副词的区别。 (三)重叠式副词 1、领会:(1)副词重叠和形容词重叠在语法功能上的差异。 2、运用:(1)能区分重叠式副词和叠音形式。 (四)范围副词 1、领会:(1)范围副词的种类;(2)常见范围副词语法功能和意义的区别。 (五)程度副词 1、领会:(1)常见程度副词语法功能的差异。 (六)时间副词 1、领会:(1)常见时间副词意义上的差异;(2)时间副词的引申用法。 (七)否定副词 1、领会:(1)否定副词的语法功能。 第十五章 疑问句和祈使句 一、考核知识点 (一)疑问句的种类 (二)祈使句的特点 二、考核要求 (一)疑问句的种类 1、领会:(1)疑问句的种类;(2)各类疑问句在句法上的特点。 2、运用:(1)能够区分各类疑问句。 (二)祈使句的特点 1、领会:(1)祈使句的特点;(2)祈使句的肯定式和否定式。 第十六章 语气词 一、考核知识点 (一)语气词的组合层次 (二)常用语气词的用法 (三)句中停顿和语气词 二、考核要求 (一)语气词的组合层次 1、领会:(1)语气词的组合层次;(2)语气词的连用;(3)语气词的分类;(4)语气词在句子里出现的顺序。 2、运用:(1)能够识别语气词。 (二)常用语气词的用法 1、领会:(1)表示时态的语气词的用法;(2)表示疑问和祈使语气的语气词的用法;(3)表示说话人态度和感情的语气词的用法;(4)语气词跟在其他音节之后,受前一个音节韵母影响而产生的音变现象。2、运用;(1)能够区分语气词“了”和动词后缀“了”。 (三)句中停顿和语气词 1、领会:(1)语气词用在句中停顿地方的作用。 第十七章 复句 一、考核知识点 (一)单句和复句 (二)分句之间的关系 (三)复句和连词 二、考核要求 (一)单句和复句 1、领会:(1)什么叫复句;(2)单句和复句的关系;(3)连词在句法结构分析中的地位;(4)定位分句和不定位分句。 (二)分句之间的关系 1、领会:(1)分句之间的意义联系及其表现形式。 (三)复句和连词 1、领会:(1)连词在复句中出现的位置;(2)连词位置和复句意义的关系。 第十八章 省略和倒装 一、考核知识点 (一)省略 (二)倒装 二、考核要求 (一)省略 1、识记:(1)省略。 2、领会:(1)省略和非主谓句的区别。 3、运用:(1)能够区分省略和非省略。 (二)倒装 1、领会:(1)倒装的种类。 2、运用:(1)能够判断倒装句。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现对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关于考核要求的说明 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具体化,本大纲对各个章节的考核目标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这样做的目的,不外是想使自学者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能够有针对地进行辅导,使考试的命题有章可循。 本大纲在考核要求中,按照识记、领会和运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具体的要求是: 1、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表述。 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地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运用”又可分为“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两个能力层次。“简单运用”是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综合运用”是指在简单运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二、关于自学教材 江苏省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9月第1版。 三、关于自学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有很强的系统性,它不仅表现在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上,更表现在其内部的一致性上。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分析汉语,取得了丰硕成果。考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应该认真领会、掌握朱德熙先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握教材的内在结构,而不是孤立地背一些概念和名词。在三个能力层次中,领会是关键。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用得好。要注意把语言规律的理解和语言事实的掌握联系起来;用材料来支撑观点,用观点来统领材料。

183 评论

相关问答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本科自考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科)专业简介专业代码: 050105 050114(专科)---------------------------------------

    金花2015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自考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现代汉语自考教材答案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

    老猫啊老猫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自考本科真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2.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这个词在句法结构里所能占据的( 语法位置)。3.任何句

    藤原惠津子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自考真题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考生首先需要登录当地的教育学院的网站,然后进入管理系统页面后,点击“考生入口”进入个人主页,再按照要求输入准考证号、密

    晴猫猫天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自学考试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百度文库有很多复习资料,可以下载的课程内容与考试要求 第一章 语法单位 一、考核知识点 (一)语素的概念、语素的特点及其与汉字的关系

    再遇见67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