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36

V大米爸爸V
首页 > 自考本科 > 优秀自考本科英语毕业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姐的烂手机

已采纳

步骤一:选题 英语专业的论文的选题很重要,选对了题,接下来的写作就会很顺利,否则不然。 步骤二:开题报告 要给自己的论文拟定一个标题,然后给这个标题构思一个主题,也就是整篇论文到底在讲什么,要论述什么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接着,构思自己文章的大致框架,也就是提纲。 步骤三:正文(重点) 1.开题报告确定之后,就要开始论文正文部分的写作了。开始写正文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摘要部分的写作。 2.英语论文写作对原创性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是直接引用的内容不得超过30% 论文一定要自己动手写,不然答辩的时候就会一头雾水。

:现在本科学历,如果能找人进事业单位,还是可以的,如果是到普通公司打工,基本老板看的都是实际能力,能为公司带来什么效益,对学历要求不是那么严格。

先不要着急。 论文答辩的时候,给5分钟自述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要求。通常不会有人非得要求你一定要讲足5分钟的。那些老师通常不会太认真听滴...:) 非要凑够5分钟的话,就说你的写作原由,内容提要,主要观点什么的,最重要的是,你要说说文中你认为的亮点。

我发表英文文章的个人经验 (1)多看专业核心外文期刊的相关文章,向别人学习相关的写作,包括单词、语句,甚至是段落和文章结构。比如老外写的前言部分,往往都进行了综合归纳,如果我们看到这样的文章,一定要多多拜读。 (2)注意文章的逻辑性,打算投往高级别的国际期刊更是如此。一些国外编辑和审稿人对中国人写的文章存在一种怀疑的态度,因此我们自身的文章必须具有足够的事实证据,推理严密,只有这样才能够“打动”编辑和审稿人的心。 (4)写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新观点或者新的idea,不能是大量实验数据的堆砌。老外一般喜欢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记住文章是交流学术思想的,不是交流实验工作量的。 (5)注意英语语言。这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有质的飞越,但是平时多积累是绝对有益处的,当然如果请国外的朋友或者在国外留学多年的朋友帮着修改语言,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6)其他需要注意的小地方: A:严格遵循“作者须知”的规定,尊重拟投稿期刊所惯用的论文结构,特别注意图表的位置(一些期刊要求图表在文中,一些则要求图表放在文字部分之后),投稿的份数要足够,重视稿件给编辑和审稿人的“第一印象”。 B:核对通讯作者详细的通信地址、E-mail地址、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等。 C:务必遵照期刊的要求将稿件投寄给指定的收稿人或收稿单位(期刊的编辑部、编委会、主编、执行编委或助理编辑)。 D:与编辑部联系的所有信件(包括磁盘、打印稿或复印件等),都应标注联系作者的姓名。

专业原创代写,需要联系

自考本科段英语论文的标准应该和全日制英语本科论文相同,但老师会酌情放宽给分,毕竟自考和全日制水平会有点差别。 中英文题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 英文正文, 7000字以上。加reference。 具体格式可参考网上的MIA论文格式。

我不是自己写的,找脚印论文网写的,又不贵,还能节约点时间泡妞呢。哈哈

有文学方面,翻译学方面,教学法方面的。自己选一个方向,再定题目,写开提报告,再找资料啥的。

有五个方向 英语教学方向 语言学方向 英美文学 英美文化 翻译方向

毕业论文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也是考核论文成绩的基本依据之一。关于毕业论文写作的具体要求,在以后的有关章节中将作详细论述,这里先说说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些原则要求。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为现实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能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科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在选题和观点上都必须注重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注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坚持理论研究的现实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必须迈开双脚,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这也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的基本途径。人们只有深入到实际中去,同客观事物广泛接触,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从中发现有现实意义而又适合自己研究的新课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层出不穷,需要研究的问题遍布社会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对现实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敏感性,善于捕捉那些生动而具有典型性的现实材料,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就能从中引出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高毕业论文的价值。当然撰写毕业论文可选择的课题十分广泛,并不只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研究专业基本理论,中西方比较研究等。但无论选择什么研究课题,都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历史的研究中吸取有益于现实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对外国的研究中,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或为我国的对外政策提供某些依据。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必须认真读书,掌握理论武器。 *** 同志指出:“强调联系实际,绝不意味着否定读书的重要,恰恰相反,更要认真地读,反复地读,深钻苦研,做到真正读懂弄通。否则,没有掌握理论,怎么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求是》杂志1989年第24期)认真读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好专业课,具备专业基础知识。这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具备了相应水平的知识积累,才能理解一定深度的学术问题;同时,也只有具备了某一特定的知识结构,才能对某学科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讨论学术问题之前,必须“先有具备某种程度的知识”,否则,“没有凭借作为讨论出发的根据,于是他们只能徘徊于模糊空疏以及毫无意义的情况中”。(小逻辑》第三版序言)二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成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虽然并不直接提供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答案,但它对我们如何正确地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大学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应当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毕业论文的写作。 二、立论要科学,观点要创新 (一)立论要科学 毕业论文的科学性是指文章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能够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是从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出来,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科学研究作用就在于揭示规律,探索真理,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拓前进的道路。判断一篇论文有无价值或价值之大小,首先是看文章观点和内容的科学性如何。 文章的科学性首先来自对客观事物的周密而详尽的调查研究。掌握大量丰富而切合实际的材料,使之成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2 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其次,文章的科学性通常取决于作者在观察、分析问题时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研究中,既不容许夹杂个人的偏见,又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不着边际地凭空臆想,而必须从分析出发,力争做到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再次,文章是否具有科学性,还取决于作者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写作毕业论文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运用前人提出的科学理论去探索新的问题。因此,必须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前人的理论,具有广博而坚实的知识基础。如果对毕业论文所涉及领域中的科学成果一无所知,那就根本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 (二)观点要创新 毕业论文的创新是其价值所在。文章的创新性,一般来说,就是要求不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而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学术论文之所以要有创新性,这是由科学研究的目的决定的。从根本上说,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认识那些尚未被人们认识的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则是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因此,研究和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论文如果毫无创造性,就不成其为科学研究,因而也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虽然着眼于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但创造性仍是其着力强调的一项基本要求。 当然,对学术论文特别是毕业论文创造性的具体要求应作正确的理解。它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前人没有做过的新题目上做出了成果;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有新的发现或提出了新的看法,形成一家之言3也可以表现为从一个新的角度,把已有的材料或观点重新加以概括和表述。文章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提出解决的方案,这自然是一种创造性;即使只是提出某种新现象、新问题,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这也不失为一种创造性。国家科委成果局在1983年3月发布的《发明奖励条例》中指出:“在科学技术成就中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才是发明,……至于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成就,则是发现。”条例中对“新”作了明确规定:“新”是指前人所没有的。凡是公知和公用的,都不是“新”。这些规定,可作为我们衡量毕业论文创造性的重要依据。 根据《条例》所规定的原则,结合写作实践,衡量毕业论文的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考虑: (1)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2)虽是别人已研究过的问题,但作者采取了新的论证角度或新的实验方法,所提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人以启发。 (3)能够以自已有力而周密的分析,澄清在某一问题上的混乱看法。虽然没有更新的见解,但能够为别人再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方法。 (4)用较新的理论、较新的方法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效果。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等。 (5)用相关学科的理论较好地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本学科中的问题。 (6)用新发现的材料(数据、事实、史实、观察所得等)来证明已证明过的观点。 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要求对前人已有的结论不盲从,而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否定那些陈旧过时的结论,这不仅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还必须具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总是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学习、研究和吸收前人的成果。但是这种学习不是不加分析地生吞活剥,而是既要继承,又要批判和发展。 三、论据要翔实,论证要严密 (一)论据要翔实 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仅有一个好的主题和观点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要有充分、翔实的论据材料作为支持。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是毕业论文有别于一般性议论文的明显特点。一般性议论文,作者要证明一个观点,有时只需对一两个论据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而毕业论文则必须以大量的论据材料作为自己观点形成的基础和确立的支柱。作者每确立一个观点,必须考虑:用什么材料做主证,什么材料做旁证;对自己的观点是否会有不同的意见或反面意见,对他人持有的异议应如何进行阐释或反驳。毕业论文要求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见解切切实实是属于自己的,而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必须有大量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 3 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的论据要充分,还须运用得当。一篇论文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研究工作所得,古今中外的事实事例、精辟的论述、所有的实践数据、观察结果、调查成果等全部引用进来,而是要取其必要者,舍弃可有可无者。论据为论点服务,材料的简单堆积不仅不能证明论点,强有力地阐述论点,反而给人以一种文章拖咨、杂乱无章、不得要领的感觉。因而在已收集的大量材料中如何选择必要的论据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要注意论据的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考虑其能否有力地阐述观点。 毕业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功夫,做到准确无误。写作毕业论文,应尽量多引用自己的实践数据、调查结果等作为佐证。如果文章论证的内容,是作者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结果,那么文章的价值就会增加许多倍。当然,对于掌握知识有限、实践机会较少的大学生来讲,在初次进行科学研究中难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毕业论文中较多地引用别人的实践结果、数据等,在所难免。但如果全篇文章的内容均是间接得来的东西的组合,很少有自己亲自动手得到的东西,那也就完全失去了写作毕业论文的意义。 (二)论证要严密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文章全局来说,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序,使人们的逻辑程序和认识程序统一起来,全篇形成一个逻辑整体。从局部来说,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现象的解释,要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 毕业论文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文章样式,它诉诸理解大量运用科学的语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从已知推测未知,各种毕业论文都是采用这种思维形式。社会科学论文往往是用已知的事实,采取归纳推理的形式,求得对未知的认识。要使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必须做到:(1)概念判断准确,这是逻辑推理的前提;(2)要有层次、有条理的阐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3)要以论为纲,虚实结合,反映出从“实”到“虚”,从“事”到“理”,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 此外,撰写毕业论文还应注意文体式样的明确性、规范性。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科普读物、可行性报告、宣传提纲等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写作方法上不能互相混同。

293 评论

霸气Annie姐

你厚着脸皮给你的老师打电话吧,没事的,挨骂就挨骂啦。其实很简单啦,你按照要求写,最主要格式合格就没事啦。还有别抄人家的啊,要不你就是找死。你肯定没问题的,放心吧。

334 评论

小库2011

分少了,不好办事

298 评论

维基先生Wiki

语言文化的发展,先写个大纲,在拓展,要不要穿差英语随你的便

174 评论

Incana1992

目录一、论文目录………………………………………………… 1二、论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 2三、如何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3(一) 在扎实的词汇的基础上,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3(二) 培养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 4(三) 掌握语言知识是形成良好阅读能力的重要条件 …… 5(四) 激发学习英语阅读的兴趣…………………………… 5(五) 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与指导 ………………… 6(六) 阅读时要注意培养语感……………………………… 6(七) 英语阅读练习要持之以恒 ………………………… 6三、主要参考文献…………………………………………………6如何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连云港光裕中学 葛老师摘要:阅读能力的提高包括速度的提高和理解力的增强,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精读与泛读的统一运用、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语感等一系列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在有扎实的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方法、阅读实践How to be improved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in the reading practiceSummary:The reading ability enhancement includes the speed and the comprehension faculty enhancement, through updating education idea, setting up the correct reading idea, the perusal and the general-comprehension reading unification utilization, blazing reading interest, the raise reading custom and the reading language feeling and so on in a series of reading practice sharpens the reading ability. But reads the ability the enhancement, must in have the solid basis under the premise, through sharpens the reading ability in the reading practice.Key word:English reading ability, method, reading practice正文:阅读是一种书面交际形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目的"是指获得阅读理解的能力,"手段"是指从阅读入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获得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当今社会,国际交往频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更新极其迅速,人们常需要用英语阅读书刊、杂志、信函、电传、电报、报告、使用说明书及广告等。并且,计算机网络使人们获取信息和交往的方式和速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英语是国际互联网上使用最多的语言。所以,只有具备用英语获取信息的人,尤其是善于阅读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更多的终身受教育机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制约呢大家的阅读能力,进而影响整个英语水平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明确阅读能力,改变观念,注重方法。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包括速度的提高和理解力的增强。这都要通过必要的、大量的练习和专门的训练。考生不但要大量阅读涉及各种学科领域、各种题材的读物,扩大知识面,而且要有意识地读一些附有练习题的文章,并进行限时阅读,以便检查、测试自己的阅读能力。熟悉各种题目类型,从而在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应试能力。那么如何在日常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首先,在扎实的词汇的基础上,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首先要讲究阅读的效率,而效率体现在阅读的速度和阅读能力两个方面。阅读速度过快会使阅读流于形式,影响我们阅读的最终目的,欲速则不达;阅读速度过慢就不能大量阅读,提高不了阅读能力。一般应以每分钟50—60词较为合适。其次,应培养猜测能力和理解读物的深层含义的能力。有时,文章的语言并非都是一目了然,有的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有的曲折迂回,需要推理。所以,学生应培养自己的猜测能力和深层理解的能力,学会从上下文猜测整个句子的意思,领悟文章的内涵,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步骤可以如下:(一) 速读通览全文,搞清中心大意。弄清故事的主要人物(who);发生的时间(when)和地点(where);原因(why)及如何解决问题(how)等。(二) 掌握内容主线,首尾加以串联。要先从宏观入手,掌握中心意思,幷注意说明中心意思的主要事实和细节,抓住关键性词语。(三) 了解全文大意,细心推理分析。要细心地加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推理分析,在全文的大意基础上判断词语的确切含义。(四) 吃透作者意图,归纳中心大意。(五) 培养良好习惯。排除口腔发音动作,通过视觉直接接受文字信号,一目十行,以意群或词组尾单位,注意力集中于关键词、主题句等。其次 培养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任务,一些学者发现,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应该要求学生掌握领读习惯,划读习惯,摘读习惯,询读习惯,注读习惯,比读习惯和议读习惯。要培养学生这八方面的良好习惯,只能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根据阅读教学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逐渐培养;只有注意阅读中的一点一滴,持之以恒,“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阅读习惯。阅读时要去掉杂念,心绪安定,精神专一,要形成一种惬意的心理,造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像阅读中文小说一样,遇到生词难句是在所难免的,切不可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而要从容不迫,泰然处之,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包括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两个方面。许多考生在阅读外语时速度很慢,这是由于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所致。例如: 一见到生词就要停下来查字典,不会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用手指或笔尖指着文章逐词阅读。 在心中默读或小声地逐词朗读。需要把每句话在心中或口头译成汉语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不会用外语思维,直接理解句子的意义。以上几种不正确的阅读习惯不但影响阅读的速度,而且影响对文章大意和主旨的正确理解。 提高阅读能力,还必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有效的阅读技能。一般说来,考生应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下面介绍三种基本阅读方法。1.快速浏览,也叫略读 (Skimming) 略读就是快读。目的是通过草草通读和浏览全文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对文章的内容有个总的概念和印象。具体地说,就是略去细节部分,不要花时间琢磨难句和生词,重点阅读开头段、结尾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和结尾句。这些部分往往概括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主题思想以及结论。多数情况下,每段的首句或结尾句就是该段的主题句。如果文章有题目或小标题,首先就要通过读题目或小标题思考一下,从中可以猜到本文所涉及的主要内容。2.快速寻读,也叫查读 (Scanning) 寻读或查读的目的是要有目标地去找出文章中某些特定的信息或回答阅读理解题所需要的事实或依据。因此,查读时,也要以很快的速度扫视文章,注意与答题内容有关的词句;与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部分则可一带而过。3.细读 (Reading for Full Understanding) 在含有所需信息的段落或句子中要找到准确的内容,不但需要进一步重点细读有关的词语 和句子,理解其表层意义,还需要对句子进行分析、归纳、推理,从而了解句子的真正内涵,做出符合逻辑的判断,回答较为复杂的问题。在细读中遇到不熟悉的词语,可通过联系上下文,根据有关常识、背景知识以及利用构词规则来猜测词义。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或结构复杂的长句,可借助语法知识,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搞清主谓关系、指代关系以及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等,从而达到更为深刻准确的理解。第三,掌握语言知识是形成良好阅读能力的重要条件。 (一)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1.突破英语词汇关。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英语词汇非常丰富,单词量大,包括大量的短评和科普词汇。要让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过多的词汇是不切实际的,但英语中最常用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及一些常见的结构词(指介词,连词等)必须训练掌握;还要掌握一些构词法,如词缀,合成,转化等。此外,词义反映了一定的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它们还随着社会文化,民族习惯,语言环境等因素发生一定的变化。2.突破语法关。语法是词汇构成语言的规则。掌握英语语法,并能把自己的英语语法 知识熟练地应用到英语阅读实践中去,这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英语语法核心主要指句子的基本结构,词类的用法,动词的形式,时态和语态等。社会发展到今天,英语语法也发生了某些变化,特别是句子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在阅读中经常碰到。第四、激发学习英语阅读的兴趣兴趣就是动力。正如心理学家皮来杰所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产生了储存内心的力量。”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实际上就是指学习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过程中应当选择一些饶有趣味的英文读物,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的情绪,真正地让他们认识到阅读并非空洞乏味的活动,而是一种既可增加知识,又能令人愉快的活动。真正做到“为学所乐”,自觉地克服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从而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第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与指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如果教师只注重传授英语知识,不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心理,阅读习惯等,容易使学生在阅读时产生急躁,焦虑,恐惧,恼怒等负情感体验,它们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阅读的效果,从而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产生干扰作用。如果这些负情感体验持久地存在于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势必将影响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与指导是完全必要的。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途径:第六,阅读时要注意培养语感。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中词语搭配及句型结构的熟练程度。语感好的人,理解力就强,视读的速度就快。阅读时要留心词语的搭配,即惯用法,必要时可做点标记。读多了,语感自然会好起来。读完一篇文章后,要再回味一下中心思想、人物事件、论点论据等,做到心中有数。对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回看几次。要留心关键词句,注意弦外之音。在细读文章时,可以边读边用笔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等划出来,例如,凡逢人物就圈起来,看完一数,有几个圈就是几个人,一目了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它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使学通过大量以理解为中心的阅读训练(如读后笔答,选择,判断,填充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阅读技巧与能力,以此推动学生的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真正认识到阅读的实质所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不断实践,勇于探索,才有希望使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水平和综合理解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主要参考书目:1.袁秉政 〈〈分析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考研辅导〉〉2. 肖建芳 “影响英语阅读效率的因素及对策”,载《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3期3. 汪榕培 “词义变化的社会和语言原因”,载,<<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第3期4. 刘善良 〈〈顶尖英语强化训练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7月5. 朱 纯 〈〈外语教学心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6. 〈〈全日制义务教育高级中学课程标准〉〉2001年7月7. 朱葡初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319 评论

loversea2005

霍桑与都德小说叙事伦理的比较【摘要】霍桑与都德是19世纪同受宗教文化影响并试图为解决资本主义道德危机而寻找某种伦理可能态的异国作家。相比之下都德更倾向于以博爱与大善作为故事叙述的基本伦理支撑,参考14世纪的城邦文明对伦理的幸福内涵作出设想。霍桑则受困于清教主义关于人性恶的悲观论调,着意于善恶有报的道德反思。显恶与惩恶的主题安排同时彰显了其小说叙事应坚守的道德底线,反映了现代人们的伦理期待。【关键词】霍桑;都德;小说;叙事伦理;伦理期待Abstract:In the 19t h century Hawthorne and Daudet were affected by religious culture who should discuss t he value of ethics under t he background of capitalistic moral crisis in t heir fictions. Daudet inclined to t he et hic narration in his early works on caritas and goodness, imagined a ideal world referring to t he ancient civilization in t he 14t h century. In comparison with Daudet, Hawthorne was puzzled by the puritanical pessimistic opinions, showed us moral standards and the ethical expectation of t he modern people rethinking on t he wages of sin.Key words: Hawthorne; Daudet; fiction; narrative ethics; ethical expectation.相对而言理性伦理指的是普遍的道德伦理,它探究一般的道德法则和人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观念。叙事伦理则是“通过叙述某一个人的生命经历触摸生命感觉的个体法则和人的生命应遵循的道德原则的例外情形,某种价值观念的生命感觉在叙事中呈现为独特的个人命运”[1]。它是理性伦理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主要探究伦理的可能性形态。亚里士多德曾主张正义、友爱和怜悯的道德分析应建立在现实的个体行为基础上,而文本中的叙事伦理展开则有赖于作者的创作品质。19世纪的西方文学以宗教设计的理想世界作为作品中伦理叙述的参考,人们企图借助宗教信仰为现实环境中的伦理理解寻找支撑。不过宗教不同于伦理,宗教的价值判断、道德批评是建立在人对上帝的信仰基础上,而伦理则是建立在人们用理性对现实生活的反思的基础上。宗教之所以具有伦理色彩,是因为宗教教义具有某种社会效应,与伦理的终极目标不谋而合。宗教的介入使得作品中的伦理分析建立在一个更为复杂的文化背景之下。霍桑与都德是生活于同一世纪前后仅相差三十余年且兼有浪漫与现实主义品质的异国作家,善以信仰的视角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水平与伦理现状作出评判。普法战争之前法国作家都德(1840-1897)一直往返于南方故土和巴黎之间,为普罗旺斯淳朴的民风与虔诚的天主教文化所感染,博爱与大善是他作品叙述的基本伦理支撑,在温馨淡泊的生命感受中萌发出济世主义的宗教情怀。正如他在长篇《小东西》与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中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幸福,那就是替别人谋幸福”[2],而刻板偏激的仇恨不过是“弱者的愤怒”[3]。都德选取的故事题材或来自生活或源于民间传说,表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情感诉求和价值取向。小说中的人物一般具有虔诚、宽容与慈爱的精神品质,担负起与人为善的道德责任。他甚至赋予了故事人物以上帝的形象特征,并遵循了人心向善的基本伦理法则来叙述人物的生命感觉:爱与被爱。美国作家霍桑(1804-1864)却背负着人类的罪恶遗产,把各种社会问题置于自己种族及民族的以往历史之中加以观察,以作品中的道德寓意作为实现忏悔与保持秘密的最优方式[4]。《红字》写青年牧师丁梅斯代尔与已婚少妇海斯特的不伦之情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灵修苦旅,违背风俗民约与宗教戒律的海斯特被判示众并终身佩戴“红字”。波士顿的政教要人作为通奸罪的审判者引导众人残忍地完成了对海斯特的精神围剿。新英格兰人似乎一夜之间变得正直了,人们为追求殖民地的良风优序而鄙弃“A”字以标示自己的清白与善良;清教徒则展开人类原罪的联想,借助上帝的形象力量让灵魂卑劣之人接受惩诫。与《红字》一样《,七角楼》的故事也是发生在北美新英格兰地区。小说通过讲述平琼与莫尔的家族世仇来揭示“祖宗犯罪,殃及子孙,因果报应,古今皆然”的主题[5]。平琼上校利用手中权势捏造莫须有的罪名,把平民莫尔当巫师处死,从而霸占了莫尔家的土地并建造了豪华的七角楼,然而此后的几代人都在莫尔的血咒中得到报应。在善恶对比中霍桑较之于都德更善于挖掘人性中极为阴暗的一面,并在伦理与信仰之间找到一个交集、形成一种同构关系。都德早期的主要作品(长篇《小东西》《达拉斯贡的达达兰》与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南法国人的生活哲学与性格特征[6],奉献与宽容同时成就了小说人物的精神高度,就像书中朴实乐施的封维依村民、虔诚无私的牧师以及孱弱本善的哥哥。都德的小说里没有宏阔的背景介绍与曲折的情节安排,只有细节的真实,人物呈现出其生活中的原型态。霍桑的《红字》则凸显了17世纪新英格兰人的精神临界点,违背公规俗约的主人公是罪人也是受害者,波士顿上层的一次道德秀同时造成了另一场道德灾难———无辜的珠儿被视为恶魔的后代与母亲海斯特一起被社会所孤立。同样《七角楼》以恶报恶,莫尔家族的一员马修木匠利用催眠术羞辱善良无辜的艾丽斯。小说中冗长的议论与心理评述似乎掩盖了其情节铺开的艺术性,人物在道德悖谬的怪圈里诠释了人性的虚伪与丑陋。虽然出生于地道的清教世家,霍桑却并没有成为一名清教徒,然而矛盾的清教思想影响又使得他在认同人性恶的同时对清教徒的狭隘和偏激充满怀疑和厌恶[7],清教信仰终究不可能为波士顿的社会良序竖起屏障。都德没有霍桑那么坎坷复杂的身世背景与宗教的消极影响,对人生中世俗的规范与是非标准有时甚至不免有点超然(柳鸣九先生语)。伦理不仅与个体心性气质相关,也离不开时代、民族的价值偏爱、精神气质或体验结构[8]。霍桑与都德都生活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政权还不够巩固,虽然商业经济发展迅速却党派斗争频仍;美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南部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国内统一市场的需求,内战的阴霾笼罩着北美上空。特殊的时代背景为众多的文学作品提供了多维度的叙述空间,而工业革命则无疑是19世纪西方文学浪漫伤怀最直接的源头。早期的南方之旅对都德充满着诱惑与启迪,于1866年开始创作的《磨坊书简》正是一本传承古风、具有某种道德寓意的佳作,代表了资本主义时代人们对民俗公约社会的价值认可与精神眷念。“达达兰”系列(1872-1890)则集中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普罗旺斯小人物的无奈与不安。达达兰本是达拉斯贡的地主却为平庸的生活所困扰,幻想成为锄强扶弱的英雄却常常留人笑柄。达达兰的不合时宜之处就在于他以古骑士的精神视阈去认识现时代的社会人情,结果处处碰壁。在都德早期的作品中理想的抒写成分多于批判,就是后期创作于1873年的《繁星》与1884年的长篇《萨福》依旧能显示作者对人性向善所抱有的信心。出身于小业主家庭的他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明显不及左拉、巴尔扎克等人那么深刻、尖锐,也不如霍桑那么充满理性的思辨色彩。霍桑也以熟悉的家乡文化为背景,并善于将个体的伦理困境放大至社会问题的层面并带来悲剧性的审美效果。《红字》有两组交错发展的矛盾冲突,即主人公的罪行为与宗教教规;人类罪性与现有的社会伦理秩序。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罪,都是社会良序的威胁,而引导形成新英格兰殖民时期最高道德法则的人恰是“最坏的罪人”。亲情伦常与社会公序是霍桑作品常常涉及并深入探讨的一对伦理范畴,在《七角楼》里,上校倚强凌弱挑战人心向善的道德常态,夺财害命并结下世仇平琼法官为掠夺家财无视手足亲情、残害长辈。《拉帕西尼的女儿》是一个有关科学与自然、理性与亲情关系的著名短篇,药物学家拉帕西尼为了科研不惜以女儿为实验对象并害及无辜,对功利与实用的追求使人们已经丧失了人的正常德性,小说影射了在财富集中过程中美国现代资本主义的病态道德观。与都德田园牧歌式的叙述方式不同,霍桑的小说有着厚重的社会内容与强烈的批判倾向,他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处在了一个宗教与哲学的理性层面,作品中探讨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霍桑不满清教徒的虚伪偏激以及人们围绕阶级、尊严和地位所展开的冷酷争斗,他采用曲笔与象征的形式,为现代人的心理剖析寻找历史的叙述本源[9]。宗教同为二人提供了一个思想的前提与伦理批评的参考对象,所不同的是都德感受到的是源自故土的生命暖意,霍桑却无法回避清教的刻骨之伤。相比于都德早期作品的伦理叙述,霍桑的《七角楼》可谓是大爱与大恨的结合,一百多年前结下的家族仇恨终于在两家最年轻的一代霍尔格雷渥与菲比的爱情中划上句号。大团圆的故事结局显示了霍桑对向善主题的认同,并让人联想到《红字》所掩藏的伦理意图,诚实与本善最终使牧师和医生的灵魂得以复苏,前者能坦然面对“红字”,后者把自己的财产赠给了与他并无血缘关系的珠儿。其实霍桑也并非完全的悲观主义者,他相信“人类的一切进步都是围绕着一个圆进行的”,是“螺旋上升”的。《红字》与《七角楼》寓言式的结尾正说明叙事伦理作为文本伦理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这与《磨坊书简》所蕴含的伦理表达有相似之处。不过人们对现实的伦理期待反映于作品中,有时也会造成一定的逻辑错位,因为产生于隐含作者、叙述者、人物以及读者之间的个体生命感觉作为叙事伦理的生成,是重新描摹人的道德的可能性,寻求在不确定的人生可能性中可能生活得幸福的条件[10]。霍桑视真诚为人性完善的美德,试图为抵御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道德侵蚀而寻找信仰的支持的做法,显然缺乏足够的现实条件;都德对幸福乐土的渴望也最终为现实主义的批判写法所代替。都德早期的创作意在扬善,在接受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影响之前,都德以温婉的人道主义视角对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法国社会的道德现象作出评判,而这种评判是以14世纪农业社会的城邦文明(见《磨坊书简·教皇的骡子》)作为参考。作品中暗含作者关于人类生存状态的理想描叙:人们免于战争和饥荒的困扰,没有仇恨,并忠实于自己的信仰,在爱与善的基本道德法则下幸福地生活。可事实上因为物欲横流、信仰迷失,19世纪的西方宗教已成为一个徒具仪式的名词,面对人心不古的社会现实,都德更倾向于表达对爱和善的伦理期待。霍桑的作品侧重于显恶与惩恶的道德批判,他借鉴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具有哥特式文风的现实主义写法,关注“人的心灵”以及“深层次的个体心理”[11]。作品中恶恶相报的情节彰显了小说叙事应坚守的道德底线,即剥夺他人生命也是一种“罪”[12]。霍桑小说的道德终点仍是扬善,从菲比身上作者相信“人类之间的同情心与吸引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微妙得多,普遍得多;它们不但存在于不同种类的生命机体中,也在不同种类间传播”[5]。【参考文献】[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 [2](法)都德.小东西[M].姜依群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268. [3](法)都德.磨坊书简[M].郝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11,37.[4](美)罗伯特·斯皮勒.美国文学的周期[M].王长荣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66. [5](美)霍桑.七角楼[M].贾文浩,贾文渊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29,136. [6]阳根华.都德早期小说创作风格的地域性[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104-106. [7]刘丽霞.认同与怀疑的交织———论《红字》的清教观[J].外国文学研究,2003,(2):53-55. [8]伍茂国.叙事伦理:伦理批评新道路[J].浙江学刊,2004,(5):123-129. [9]方文开.从《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看霍桑的文化政治策略[J].外国文学研究,2008,(1):70-74. [10]祝亚峰.王安忆小说的叙事伦理[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2-56. [11]葛红.霍桑的小说创作与罗曼司体裁观念[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4-26

285 评论

双鱼0303

自考是学生拿到相关学位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并被社会广泛承认。这篇文章具体说明一下自考英语论文的相关问题。 自考毕业论文的要点如下: 1、自考英语论文申请时间:一般情况下,每年上下半年各有一次毕业论文申报时间,各主考院校申请时间不一样,所以考生需要密切关注主考院校官网消息,以免错过报考时间。 2、自考英语论文申请条件:原则上是所有课程考完之后才能申请。论文是自考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考生需要在报名的网站上申请毕业论文报名,然后等待相关人员审核。 3、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毕业论文一般要提前半年准备,论文选题怎么选至关重要。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也可以跟论文指导老师请教一下有哪些好的选题。 4、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具体以院校通知为准。 一般情况下,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字数要求一般在5000-8000字之间,查重率30%。注意可能因查重不过关导致不通过的情况,查重是至关重要的!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65 评论

相关问答

  • 优秀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自考本科的考生需要撰写毕业论文,自考专科的考生则不用。自考本科毕业后的一个关卡,自然不是随便一篇文章就可以糊弄的,尤其是想要拿到学位证的考生,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更

    ddungmickey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优秀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

    自考作为现在热门的继续教育形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考来提升自身的学历,但是对于初次参加自考的考生来说,不清楚自考过程中的事项。自考法律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 自考

    joyzhou512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优秀自考本科的毕业论文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评分标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五级记分法。与百分制相比较,90分及以上为优秀,89到80分为良好,79到70分为

    LIZHIPINGZHAOBOWEI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优秀自考本科英语毕业论文

    步骤一:选题 英语专业的论文的选题很重要,选对了题,接下来的写作就会很顺利,否则不然。 步骤二:开题报告 要给自己的论文拟定一个标题,然后给这个标题构思一

    快乐之光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南师大自考英语专业优秀论文

    一、如何选题确立论文题目,就是确定研究的目标,研究的主攻方向。考生在选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1、论题要大小适中。题目不要太大,尽量"小题大做"。2、注意研究角度

    零碎的回忆123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