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4

ALONI爱洛尼家居
首页 > 自考本科 > 传播学概论自考大纲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可怜的tina

已采纳

〖大众传播〗 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能运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大众传播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编辑出版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文秘、宣传等工作的高级传播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新闻事业史、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公共关系学、知识产权通论、新闻采访写作、新闻摄影、广告学 学位课程:编辑学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 总学分:141学分 〖网络传播〗 学习要求:在专业上能较系统的掌握网络传播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网络传播的基本道德与法规,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有较广泛的了解。 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既能较系统的学习新闻与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网络传播技能,具备一定的网站策划、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又受到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训练,并具有一定的文字和文化功底,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社交能力,能在政府部门、新闻与出版机构、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网络公司等从事网络信息的采集、编辑和传播。 主要课程:平面广告设计、新闻采访写作、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传播概论、多媒体信息基础、图文信息处理、网络广告学、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新闻摄影 学位课程:网络营销与策划、网络信息编辑、动画编辑与设计 总学分: 151学分 〖外贸英语〗 学习要求:通过自学学完本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达到相当于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毕业水平,即掌握认知词汇10,000词左右,其中熟练掌握4,000词;具有比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状况; 培养目标: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能从事与英语有关的外事、外贸、外经、旅游、文秘和英语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外贸函电、英语国家概况、听力口语、英语阅读、综合英语、英语翻译、口译与听力、英语写作、现代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经贸知识、外刊经贸选读 学位课程: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语法 总学分:157学分 〖商务英语〗 学习要求:学习商务英语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公关、文秘、商务等知识,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英语专业知识。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及对外开放所需要,既掌握对外经济贸易和商务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专业英语水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说、外贸英语函电、商务写作与翻译、涉外商务谈判、涉外礼仪、经济法、进出口业务、剑桥商务英语、报关实务、国际贸易、国际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等 〖电子政务〗 学习要求:学习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与制作网页、维护网站的专业技能。要求考生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 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高级电子政务方面的管理人才以及政府网页制作、政府网络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心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数据库系统、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网络基础与网络技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办公自动化概论、行为组织学 学位课程:管理学原理、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网络安全与管理 总学分:143学分 〖电子商务〗 学习要求:学习电子商务和计算机与网络的基本原理与知识,系统接受电子商务流程中各个环节与操作方法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电子商务运作管理的能力。 培养目标:具备现代商务管理基础、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网站建设及网络营销,网络管理等相关技术,能在信息产业的相关领域(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信息服务等),及各级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电子商务实践与管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电子商务概论、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金融、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学位课程: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总学分:162学分 〖物业管理〗 学习要求:熟练掌握物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物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房地产及物业管理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有关国际物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运用物业知识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物业管理理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物业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管理分析方法,能在物业管理企业,房地产管理部门及相关政策研究部门从事物业管理、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现代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市政学、政府经济管理概论、金融理论与实务、房地产金融、房地产市场营销、物业环境管理 学位课程:管理学原理、物业服务经济概论、物业管理国际质量标准 总学分:150学分 〖市场营销〗 学习要求: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有关法规、方针、政策;能独立分析和解决有关市场营销的实际问题。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从事市场营销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市场营销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市场调查与预测、谈判与推销技巧、对外经济管理概论、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学位课程:国际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策划、国际商务谈判 总学分:158学分 〖国际金融〗 学习要求:要求考生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学习上,要求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财政、金融、税务等方面专业知识及熟悉国际金融、国际收支、外汇业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法概论(财)、企业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货币银行学、银行信贷管理学、中央银行概论、证券投资与管理、对外经济管理概论、银行会计学、保险学原理 学位课程:财务管理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 总学分:154学分 〖国际贸易〗 学习要求:系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熟悉有关国际惯例和国际公约;能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需要的,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一)、市场营销学、企业经济统计学、国际商法、国际商务英语、中国对外贸易 学位课程:外经贸经营与管理、世界市场行情(二选一)、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 总学分:149学分 〖国际经济法〗 学习要求: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学习上,要求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目标:培养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外国驻华机构及大型外企从事涉外经济法实务的高层次人才。 主要课程:民法学、刑法学、法理学、海商法、涉外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金融法、国际投资法 学位课程:国际贸易法、国际法、国际私法 总学分:145学分 〖艺术设计〗 学习要求:了解本专业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具有较强的包装装潢设计、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包装装潢设计、企业CI策划和电脑设计与创意以及网页设计等应用能力。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三)、美术鉴赏、平面与立体构成、现代装饰设计、摄影艺术、平面广告设计、电脑美术设计、网页设计、POP与DM广告设计、三维动画设计 学位课程:商品包装概论、装璜艺术设计、版式设计 总学分:146学分 〖数字媒体艺术〗 学习要求:在专业上要能够系统的掌握数字媒体艺术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主要从事电视、电影制作及剪辑工作。 主要课程:影视美学、多媒体技术、色彩与构成、影视技术概论、图学与计算机绘图、数字影视三维动画、数字媒体视频编辑、数字摄影技术、数字录音制作 学位课程: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网络艺术 总学分:148学分 〖计算机信息管理〗 学习要求: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经济管理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原理;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基本技术;能运用管理理论、系统科学的方法和信息技术解决信息系统建设、维护和信息管理的实际问题。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维护和信息管理的高层次复合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原理、组织与管理概论、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软件开发工具、操作系统 学位课程: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数据结构 总学分:149学分 〖计算机网络技术〗 学习要求: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与开发的基本方法;具有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实现、维护及应用开发的基本能力; 具有计算机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的基本能力; 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目标: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通过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培养达到计算机网络专业专科的水平,能适应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实现、维护和应用开发为主的宽口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网络服务、网站建设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网络保安等工作的。 主要课程:工程经济、网络操作系统、数据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管理、数据库技术、互联网及其应用、数据库结构导论 学位课程: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 总学分:152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习要求: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开发、应用能力;具备信息资料管理、收集、存储、分析、综合、处理的能力。 主要课程: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电路与电子技术、编译原理、信息安全与保密概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学位课程: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总学分:151学分 〖计算机通信工程〗 学习要求:掌握计算机应用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应用于通信事业;具有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程控交换设备以及相应软件的研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能适应通信发展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具有良好的专业外语水平。 培养目标: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通信事业的发展培养从事计算机通信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原理、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数据通信原理、通信技术基础 学位课程:程控交换原理、程控交换与宽带交换(二选一)、计算机通信网、数据库原理 总学分:149学分 〖企业财务管理〗 学习要求:系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了解现代金融市场概况及各类金融工具的操作方法;熟练掌握企业筹资与投资的方法与技能;了解国际通用财务惯例及跨国公司财务业务;具备较高的财务诊断、财务分析、参与和组织企业理财活动的能力。 培养目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能独立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财)、经济法概论(财)、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财务管理学、金融理论与实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一)、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学位课程:高级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一)、资产评估 总学分:153学分 〖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 学习要求:能够系统地掌握注册会计师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与会计、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目标:具备审计、会计及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独立履行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和承担大中型项目审计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金融理论与实务、会计制度设计、注册会计审计案例 学位课程:资产评估、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 总学分:152学分 〖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要求: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熟练地分析心理健康方面现实问题,具有运用专业知识有效解决教育与社会管理中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培养目标: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并具有分析解决大、中、小学生与其他个体、群体实际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成为能较好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或相关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辅导活动设计与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概论、青少年心理卫生、心理咨询与辅导(一)、西方现代心理学派别、临床心理学 学位课程:心理治疗(一)、人格心理学、教育发展与心理健康 总学分:145学分 〖生物科学〗 学习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一)、动物学、无机及分析化学、遗传学(一)、生物统计学、组织胚胎学、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学、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 学位课程:生物化学(一)、生态学概论、细胞生物学 总学分:132学分 〖行政管理(电子管理)〗 学习要求:在专业上能较系统的掌握行政管理(电子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公务员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和素养,并能较好的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行政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管理与实践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并有一定的策划、组织能力及研究能力。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一)、机关管理、运筹学基础、社会研究方法、公共决策的理论与方法、现代管理信息技术、公共管理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组织行为学 学位课程:行政管理学、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共政策 总学分:153学分 〖商务秘书〗 学习要求:通过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理论,具备扎实调研、写作和协调的基本功,探索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实践,提高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外贸、外经、内贸、营销策划和管理工作以及文秘、公关和项目设计与管理的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法概论(财务)、组织行为学、写作(一)、历代应用文选读、客户服务、传播与广告、商务谈判 学位课程:市场营销学、沟通与项目管理、秘书外事管理实务 总学分:149学分 〖涉外秘书〗 学习要求:在专业上能较系统地掌握涉外秘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对西方发达等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有一定的涉猎,尤其强调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能训练,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强调对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培养目标:培养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能够从事外事、外贸、外经以及广泛致力于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培养其办文、办会以及公文的运转处理及其掌握现代化办公技术能力,熟悉秘书工作程序,加强秘书工作人员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高层次的涉外秘书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涉外秘书概论、涉外秘书实务、英语听说、外事工作概论、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西方文化概论、涉外法概要 学位课程:涉外秘书学、涉外秘书案例、涉外文书写作与处理

93 评论

虎虎生威2015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类别 学分 试题来源 大纲名称 教材名称 教材主编 教材出版社 课程备注 1 0000 毕业论文 必考 2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必考 2 全国命题 毛泽东思想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毛泽东思想概论 罗正楷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必考 3 全国命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自学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卫兴华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 0182 公共关系学 必考 4 全国命题 公共关系学自学考试大纲 公共关系学 廖为健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 0642 传播学概论 必考 4 全国命题 传播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传播学概论 吴文虎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本科段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1门,总学分不得少于61学分。 6 0658 新闻评论写作 必考 6 全国命题 新闻评论写作自学考试大纲 新闻评论写作 秦圭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本科段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1门,总学分不得少于61学分。 7 0659 新闻摄影 必考 5 全国命题 新闻摄影自学考试大纲 新闻摄影 盛希贵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 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必考 6 全国命题 外国新闻事业自学考试大纲 外国新闻事业史 张允若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9 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必考 4 全国命题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自学考试大纲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汤世英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 0015 英 语(二) 选考 14 全国命题 英语(二)自学考试大纲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远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 0244 经济法概论 选考 6 全国命题 经济法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经济法概论 杨紫煊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任选2门,总学分不低于11学分。 12 0312 政治学概论 选考 6 全国命题 政治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政治学概论 王惠岩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任选2门,总学分不低于11学分。 13 0321 中国文化概论 选考 5 全国命题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 王宁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 0529 文学概论(一) 选考 7 全国命题 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文学概论 童庆炳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 0662 新闻事业管理 选考 4 全国命题 新闻事业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新闻事业管理 屠忠俊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 0653 中国新闻事业史 加考 6 全国命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丁淦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非新闻专业专科毕业生须加考此三科。 17 0654 新闻采访写作 加考 10 全国命题 新闻采访写作自学考试大纲 新闻采访写作 张默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非新闻专业专科毕业生须加考此三科。 18 0655 报纸编辑 加考 6 全国命题 报纸编辑自学考试大纲 报纸编辑 郑兴东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非新闻专业专科毕业生须加考此三科。

104 评论

小白黄条条猫

你好!我是南京自考新闻专业的,专科我已拿到毕业证了,本科还有一门就全部考完了。《大众传播学导论》(陈龙著,苏大版)我去年考的,书还是挺枯燥的,试卷的难度还是有些的,书要多看,切忌!下面是大纲,对照着看吧,个人觉得书还是要吃透,不能完完全全照大纲来!00642传播学概论大纲 2007-06-09 苏州大学编(高纲0890)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传播学概论》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它是本专业应考者在学习了《新闻采编》、《新闻事业史》、《广播电视学概论》等有关基础课后,进行理论升华、提高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其理论的思辨色彩较浓。学习这门课,可以拓宽新闻思维视野,活跃思路,改变我们旧有的新闻观念,从而获得一种分析新闻传播现象、问题的新角度、新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在掌握大众传播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能够灵活地运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分析一些新闻现象和传播问题,并能从事报刊、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和效果分析。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现代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历史、方法与现状一、课程内容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的学问,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导消息,接受新闻及知识,怎样受教及教人,怎样消遣及娱人。”(施拉姆)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传播与人和社会关系的学问,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利用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以社会信息交流尤其以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传播学30—40年代发端于美国,尔后逐步扩展到欧洲、亚洲,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个阶段,后一阶段在“新三论”的影响下,发展较快,出现了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以及施拉姆等著名学者。产生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流派。后来逐渐扩展到欧洲、亚洲,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个发展阶段。传播学理论最早来源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其他学科,50年代以后开始逐步形成自身的体系。特别是后一阶段,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三论”的影响下,传播学有了较快的发展。传播学传统上涉及五个方面内容,即: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作为传播主题的受众、传播的内容与信息、传播的媒介、传播的效果。但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拉斯维尔的这一5W研究体系被推翻了,人们发现,传播研究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既包含原有拉斯维尔的5W的内容,也包含了传播的控制,传播与社会发展、国际传播等问题,近年来又涉及到全球化等议题。可以说传播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不断丰富。传播学的研究流派有: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经验学派将传播定位为一种行为,从广义看,它是运用经验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学派。具体地说,经验学派是运用实证方法,即运用可以量化、可以观察、可以测定的材料来对有关现象或传播行为进行考察,总结和发现其中规律的研究流派。该流派研究程序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批判学派是近代欧洲兴起的一个研究流派。该流派注重将实证方法与思辨性方法相结合,研究领域集中在:传播制度与社会阶层的关系;大众传播功能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受众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代表性的流派有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派、政治经济学派、多伦多学派等。传播研究的基本范式有:发现范式、阐释范式、批判范式。传播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大多是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借鉴来的,大体分为实证方法和批判方法,而以实证方法为主。传播学的传统方法有:内容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控制实验法。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始于80 年代初,由开始的介绍西方理论到建立本国的理论体系,其历史还不算长,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传播学的研究工作日益重要,一股传播学研究的潮流正在到来。二、考核要求(一)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识记:传播学的基本内涵领会:传播学研究的一些特点(二) 传播学研究的任务、对象、历史与现状识记:传播学研究对象、任务、历史形成,研究的中外现状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先驱:拉扎斯菲尔德、拉斯维尔、霍夫兰、卢因、施拉姆。领会:传播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三)传播学的研究流派 识记:传播学的几种流派领会:经验学派的特点 批判学派的特点(四) 传播学的研究范式领会:传播学各种研究范式的特点(五) 传播学研究方法识记:传播学研究的几种方法领会:传播实证研究的8个主要步骤内容分析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实地调查法的主要内容、特点控制实验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应用:掌握几种方法进行受众调查、效果研究(六)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比较识记:传播学研究的特点、新闻学研究的特点领会:二者的不同第一章 人类传播的基本原理一、课程内容第一节 传播是什么传播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从地球上刚刚出现人类,到目前人类向太空的探索,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传播活动。传播是物质世界的普遍现象,没有不传播的世界。传播是人类世界存在的物质基础,传播维持着人们的生活,并活跃人们的生活。人类离开了传播将一无所成。正如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所说,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是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的主要标志。传播学产生以来,世界各地的学者关于传播的定义有一百二十余种,有所谓“共享说”、“劝服说”、“反映说”、“交流说”、“互动说”等。第二节 传播与语义学、符号学研究传播中的信号与符号。信号是表示某事、某物、某条件存在与否的信息。其特点是将复杂现象用简单的方法表示,使要理解的内容较为简单、更为易懂。内容与信号一一对应,并随时变化,变化的范围也较窄。符号是人类传播的基本要素,单独存在于传播关系的参加者之间,表示某种意思。符号不仅仅表示某事、某物、某条件的存在与否,它还使人能够引出指说对象的概念。索绪尔的符号观与皮尔斯的符号观有很大的不同。索绪尔认为符号系统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的符号,二元对立的副系统的最基本的结构形式。皮尔斯将符号分为图象符号、标志符号和指征符号三种类型。符号是一定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但共有的是符号,是能够有共同的指说对象,而不是全部含义。符号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种。符号的外延意义:指符号透过概念与客体的代表性关系。较具客观性。符号的内涵意义:指符号与概念之间的评价性关系。常受感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符号与信号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甚至可以看作是人和动物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信号活动一般只能在相当固定的时空场合,并结合特定的客观事物进行。如果离开了此时此地的特定条件,信号就变得毫无意义了。而符号则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人所创造的符号一经约定俗成便可以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和久远的时间范围内发挥作用。信号可以通过生物遗传的方法掌握,而符号则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掌握和运用。符号和信号的另一个区别是符号可以表达信号所无法表示的各种抽象概念,可以用来表示事物表象遮盖下的性质、特征和范围。符号具有信号无法具备的抽象能力。意义理论与社会互动1、意义的象征性理论:认为符号象征着客观事物的形状,符号意义的研究都在阐释符号如何在人们的心目中用以描述事物。2、意义的经验理论:认为意义最重要层面是在于语言和经验之间的关系。3、语言的使用意义理论:语言的实际使用,提供了其意义是什么的回答。第三节 传播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传播的情境,传播者与受传者,信息与通道,制码与译码,噪音,能力和行动,经验范围,反馈,传播效果。传播方式:口语传播;文字传播;非语言传播。第四节 传播的主要模式1、亚里斯多德模式2、拉斯韦尔模式3、香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丹斯模式4、格伯纳模式5、ABX模式及其它“平衡”模式、互向模式6、韦斯特利——麦克林的传播模式7、赖利夫妇的社会学模式8、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二、考核要求(一)什么是传播识记:传播的基本概念领会:各种不同定义(二) 传播与语言符号学研究识记:符号的内涵、外延;意义的象征性理论、意义的经验理论、语言的使用意义理论;语言的一般特性领会:信号与符号的本质区别; (三)传播的基本要素及传播方式识记:传播的情境,传播者与受众,信息与渠道,制码与译码、噪音、反馈、经验范围、传播效果等要素。领会:各种传播方式及其异同(四) 传播的主要模式识记:拉斯韦尔模式,香农——韦弗模式、施拉姆模式、丹斯模式、格伯纳模式领会:ABX模式及其它“平衡”模式、互向模式。(五)传播过程与传播技巧识记:传播过程要素;传播过程技巧要求领会:传播技巧及其作用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主要类型一、课程内容内在传播(亲身传播):指信息作用下,人的自身神经思维运动所作的各种反应。人的内在传播,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其情形往往十分复杂,探讨人的内在传播行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人的其他传播行为。人际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狭义人际传播特指面对面传播。特点:传播具体直接性;获得反馈的机会多;传播的规模小;传播的范围容易控制。组织传播:一定组织中的成员与成员,组织与组织,组织与环境之间进行的信息、情感交流,如宣传部门的文件传达。特点:具有很强的组织性;联系着管理科学、联系着公共关系学。主要形式与技巧:会谈、会议和文件。公众传播:个体对群体进行的传播活动,传播者与受传者常常是面对面的单向传播,如剧场。在公众传播活动中,最具有特色的传播方式就是演讲。公众传播的效果流程:吸引注意、保持兴趣、加强印象、建立信仰、指挥行动。大众传播:只借助媒介来实施的传播行为。其特点:有专门的传播机构,受众众多而分散,大规模信息传播。特点:有媒介、受众多而无组织性、不易获得反馈、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传播者有组织机构。大众传播的功能:认识功能、宣传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商业化功能。二、考核要求(一) 内在传播识记:内在传播的基本概念领会:内在传播的特点(二)人际传播识记:人际传播的基本概念领会:人际传播的特点(三)公众传播识记:公众传播的基本概念领会:公众传播的效果流程(四)组织传播识记:组织传播的定义领会:组织传播的特点(五)大众传播识记:大众传播的定义领会:大众传播的特点第三章 传播与信息一、课程内容传播内容是位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客观存在物,是传播过程中的第三个重要因素。传播内容是由信息所包含的意义和承载信息的符号两部分所组成的。无论是意义还是符号,都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和客观世界的存在状态这两种因素构成的。第一节 信息的内涵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的一种反映。信息是客观的,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关于信息目前学术界有多种定义,香农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都叫信息。”维纳认为:“信息是我们用于适应外部世界并且在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知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流的内容的名称。”还有人给信息下定义,认为信息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如有属性、组织性、时空与能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差异性。事实上,想给信息下一个包罗万象而又具有实用意义的一元化定义,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但信息有两个层次的原则性定义。第一个层次是哲学范畴的定义:信息是宇宙间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多样性,它不依赖于是否被谁接受、反映而存在。第二个层次是行为科学范畴的定义:信息是可以减小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形式的反映,它只有依赖于信源、信道、信宿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被人类感知的信息才是信息。第二节 信息的传递1、信息传播中的信号和符号卡西尔说,人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信号(signal)活动只能局限在固定的时空场合,而符号(symbol)则是联结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没有符号,就没有历史。另外,信号所处理的是个别的、不关联的、零星的表像或感觉,而符号所处理的是成系统的彼此相关的表像、感觉我概念。符号的抽象程度远比信号高得多,符号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符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信息传播中的编码和译码传播系统是把信息从一个系统传播到另一个系统的一种复杂设施。将各种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传送和接收。我们把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专题片有机的组合经表达一定的思想、意思的工作叫做编码。与编码相反,把信道传来的信号变换成编码前的形式,这个过程就称为译码或解码。一般说来传播与接受两个系统必须具有共同的编码和译码机制与程序,有共同使用的符码系统才能进行传播。3、信息的提取首先是要判断你所得到的是一份包含什么内容的讯息;其次要找出解译这份信息的密码;最后是信息的还原。第三节 信息源与信息量信息源:信码的集合在信息论中被称为信息源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称为信息量。用公式表示,即I = - log2P 第四节 信息与新闻信息与新闻的异同:新闻是公开发表的,信息有些是不公开的;确定了的事实不能算信息,但可以是新闻;新闻要求让一般人能看懂,信息有时则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新闻传递必须依靠大众传媒,而信息可以通过任何途径传递。信息量大的事件往往具有新闻价值。信息量小的事件往往不具备新闻价值。二、考核要求 :(一)信息的定义识记:信息、信息量等概念领会:信息与物质存在的关系(二)信息的获取和传递识记:编码、译码等信息传递的概念领会:信息与讯息的本质差异,获取信息的途径,信息传递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三)信息与信息源识记:信息与信息源的概念领会:信息源的特点 (四)信息和新闻的异同识记:信息和新闻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第四章 职业传播者与传播伦理一、课程内容传播者是传播过程中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一个因素。它相对于受传者而存在,主要指传播活动中传播人员或机构。传播者是组织机构中的人,是组织化的个人。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中职业传播者的特点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决定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传播者对于讯息有制作上的自主权;二、大众传播的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合作;三、传播活动常常受到来自媒介组织等的控制;四、职业传播者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素养。第二节 职业传播者的任务卢因最早把传播者比喻成“守门人”(gate keeper)。守门人对传播的信息具有把关、筛选的作用。传播者的任务:搜集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取舍;加工、制作信息;对传播内容和过程进行控制;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 第三节 职业传播者的权利和责任职业传播者的权利主要有:采访权、编辑权、知识产权、消息来源保密权、安全保护权。职业传播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满足公众知情权、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政党利益、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第四节 职业传播者的素养1、传播者首先要有对传播事业的敬业精神;2、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3、要有渊博的基础知识和很强的业务能力;4、要有信息敏感性。第五节 “守门人”理论 “守门人”理论1958年由卢因提出,他在研究美国家庭主妇决定选购什么样的家用食品这一社会行为有何特点时发现,信息总是顺着一些有门的通道而流通。而这些门欲守门人个人决定。卢因的想法被怀特取来用于对传播着的研究上。“守门人”理论的核心内容:强调受门人把关行为的主观性,“守门人”的把关工作对于媒介的社会效果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第六节 传播者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职业传播者的伦理规范包括:1、 对新闻真实原则的维护2、 公平与公正报道3、 媒介活动的社会责任伦理:新闻报道内容取向的量与质;媒体的为与不为;对受众反应的关注。二、考核要求(一) 职业传播者的特点识记:传播者的含义领会:职业传播者构成特点,哪些可算作是职业传播者(二) 职业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任务和作用识记:职业传播者的任务、职业传播者的作用领会:职业传播者在收集、处理信息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三)职业传播者的素养识记:职业传播者的基本素养领会:如何培养传播者的素质(四)“守门人”理论识记:“守门人”理论的基本内涵领会:“守门人”理论主要内容(五)职业传播者的伦理规范识记:职业传播者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领会:传播者的社会责任第五章 大众传播的媒介一、课程内容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赖以实现的中介,它既是工具,又不是工具。作为一种中介因素,它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类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媒介的发展过程,则勾画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各个阶段。从人类原始时代到现代社会,媒介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媒介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环境、科技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第一节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1、印刷媒介的发展历史上的印刷媒介主要指报纸、杂志、书籍三种。它们在人类文明发展史昌曾发挥过巨大作用特别是在思想教育、知识传播等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2、电子媒介的发展电子技术在传播方面的应用,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影、电视、传真等,而计算机、电讯、控制技术的使用又把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推向新的阶段。“新媒介”80年代在西方出现,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第二节 大众传播旧媒介的特点大众传媒的旧媒介指的是传统的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等以及旧的广播、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1、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的特点有:一是读者可自由控制阅读;二是可重复阅读;三是可充分提供某一问题的相关信息;四是能满足读者的特殊举和需要;2、电影的主要特点是视觉性和逼真性。3、广播的特点:首先是传递速度快、时效性强;其次,广播传递信息还有声情并茂的特点;再次,广播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4、电视媒介的特点:第一、电视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视听兼备;第二、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现场感;第三、电视媒介更能使观众产生参与感。5、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比较各种传统媒介的特点:第一、时间与空间;第二、参与程度;第三、速度;第四、延续时间的长短;第五、权威性。第三节 大众传播新媒介的特点大众传播新媒介是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运用于传播事业的结果。特点有:(1)受众的自主性高;(2)服务条件现成;(3)传播手段科学;(4)传播速度快捷;(5)互动性强;(6)虚拟性影响大。 新闻媒介中的网络媒介特点:(1)网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2)网络媒介消除了地理疆域的界限;(3)多媒体传输使使得信息量更大,更具有吸引力;(4)网络能够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5)网络媒介具有成本较低的特点。第四节 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早在20世纪40年代,拉斯韦尔从宏观角度探讨了大众传媒对整个社会的功能,认为主要有几大功能:侦察环境、协调反应、传衍经验,他将这些功能解释为所 环境的瞭望者、政策的维护者、知识的传授者、精神的调剂者。施拉姆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五大功能:守门人功能、决策功能、教师功能、娱乐功能和商业功能。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促进时代潮流的发展;赋予价值和地位;维护社会规范;激励和麻醉精神。第五节 大众传播媒介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为主要传播手段,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对象,以文化时尚为传播内容的文化样式。西方学术界对大众文化的定义归纳为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威尔逊认为大众文化是集新旧传播媒介于一身,集中体现通俗化、大众化和流行化的文化样式。豪塞认为大众文化包括通俗艺术和大众艺术两部分,前者包括“通俗小说”、“轻音乐”等文化形式,后者指电影、广播和电视的传播物。莱恩则认为大众文化是20世纪较为新型产业的文化样式,即“文化工业”。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差异:大众文化的背后是很强的商业动机,产生的文化具有商品性而不具备“艺术作品”的特性;其次,大众文化由于商业利润的驱使,情感必然带有虚假色彩;再次,大众文化是以受众为中心的文化,具有模仿性,模式化的特点。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第一,大众传播是大众文化得以产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第二,大众传播媒介对大众文化的复制与传播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主动的、有选择的。第三,大众文化在客观上影响着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大众文化的正负功能随着社会情境变迁而改变。大众文化的社会条件是政治民主和平民教育的普及;大众文化与高级文化格格不入;大众文化商业活动的产物,消费者选择是有限的;大众文化由于是标准化和规格化的,所以是肤浅的文化。第六节 几种主要的媒介理论 1、麦克卢汉与他的媒介“三论”a媒介即信息 传播媒介真正传递的是媒介本身的特性,而同具体内容无关,就功能意义说,传播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与信息的广泛流通对社会的影响是相等的。 b“冷”、“热”媒介说 “热媒介”:能够提供“高清晰度”信息,不需要人的思维作过多的补充,即受传者参与程度低的媒介。“冷媒介”:指的是那些提供信息不完备,留有许多供想象、思考、回味空间的媒介,即受传者参与程度高的媒介。 c 媒介——人体的延伸;面对面交流是五官的延伸,文字和印刷是人的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耳朵的眼睛的延伸。 2、英尼斯的“偏向说”偏倚时间的媒介:在时间上控制较为便利的媒介。可以长久保存,但却不便于携带的媒介。如羊皮纸、石头等。偏倚空间的媒介:在空间上控制较为便利的媒介。可以跨区域传播和运送的媒介,如印刷媒介,电话,广播和电视等。3、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媒介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社会环境又决定了众的行为。他认为电子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很大,它削弱了自然场所与社会“场所”之间素来紧密的联系,重新组织了社会环境。二、考核要求(一) 大众传播媒介发展历程识记:媒介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媒介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发明,重要任务,如蔡伦造纸,戈登堡发明机械印刷术,贝尔电话,爱迪生与电影等。领会:媒介发展的趋势(二) 大众传播旧媒介的特点识记:旧媒介的范围、各自的特点领会:传统媒介的特点(三) 大众传播新媒介的特点识记:新媒介的范围,新媒介总体特点领会:网络媒介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四) 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识记:大众传媒的五大功能领会: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五) 传播媒介与大众文化识记:大众文化的基本概念,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高雅文化的差异,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领会:大众文化的各种影响(六) 几种主要的媒介理论识记:麦克卢汉的几个著名观点,英尼斯的媒介观点,梅罗维茨的媒介观点领会:各自媒介理论的借鉴之处与缺陷。第六章 传播的对象——受众分析一、课程内容受众是传播过程中讯息的接收者,是读者、听众和观众的统称。受众是信息传播的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活动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大众媒介的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信源,因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受众内涵受众是传播对象——受传者的集体概念,它是传播过程的五要素之一。包括:潜在公众、有效公众、特定公众。受众内涵:受众是大众传播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它是传播活动的目的地,是传播内容的归宿,同时它又是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没有受众的参与,传播活动就不完整。受众外延:包括报纸、杂志、图书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新传媒的观众(读者)等。受众观念的发展历程:靶子论、缓冲体论、使用与满足论、亚文化群体论、受众商品论。霍尔的文本解码方式假说。文化研究派的“民族志的受众研究”第二节 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构成特点大众传播的受众构成的特点:1、大众传播的受众在数量上难以统计;2、大众传播的受众构成万分复杂;3、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富有个性的单个人,这就决定了受众的“无组织性”;4、大众传播受众的接受活动通常是闲暇时在家庭中进行;5、受众在接受活动中其态度是积极的。第三节 关于受众的理论个人差异论 由美国学者霍夫兰于1946年率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核心认为,媒介信息包含了特定的刺激性,这些刺激性与受传者的个性特征有着特定的相互作用。个人差异的存在,造成受众对同样的信息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德福勒把这些差异归为五种:(1)个人心理结构方面的;(2)先天禀赋与后天习性的;(3)认知态度价值标准方面的;(4)社会理论所形成的观点或主张方面的;(5)文化素质方面的。(输不了了,有字数要求,到时你联系我吧)五是能够形成一定的权威性。

311 评论

草莓宝宝2006

新闻学专业的介绍,对你可能有帮助。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 3.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 4.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中国新闻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新闻工作发展动态。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 广播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等。 相近专业: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告学 编辑出版学 传播学 媒体创意 广播电视编导 国际文化交流 新闻学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类别 学分 试题来源 大纲名称 教材名称 教材主编 教材出版社 课程备注 1 0000 毕业论文 必考 1 / / / / / / 2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必考 2 全国命题 毛泽东思想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毛泽东思想概论 罗正楷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3 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必考 3 全国命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自学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卫兴华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4 0182 公共关系学 必考 4 全国命题 公共关系学自学考试大纲 公共关系学 廖为健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5 0642 传播学概论 必考 4 全国命题 传播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传播学概论 吴文虎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本科段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1门,总学分不得少于61学分。 6 0658 新闻评论写作 必考 6 全国命题 新闻评论写作自学考试大纲 新闻评论写作 秦圭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本科段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1门,总学分不得少于61学分。 7 0659 新闻摄影 必考 5 全国命题 新闻摄影自学考试大纲 新闻摄影 盛希贵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8 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必考 6 全国命题 外国新闻事业自学考试大纲 外国新闻事业史 张允若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9 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必考 4 全国命题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自学考试大纲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汤世英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10 0015 英 语(二) 选考 14 全国命题 英语(二)自学考试大纲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远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 11 0244 经济法概论 选考 6 全国命题 经济法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经济法概论 杨紫煊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任选2门,总学分不低于11学分。 12 0312 政治学概论 选考 6 全国命题 政治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政治学概论 王惠岩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任选2门,总学分不低于11学分。 13 0321 中国文化概论 选考 5 全国命题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 王宁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14 0529 文学概论(一) 选考 7 全国命题 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文学概论 童庆炳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15 0662 新闻事业管理 选考 4 全国命题 新闻事业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新闻事业管理 屠忠俊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16 0653 中国新闻事业史 加考 6 全国命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丁淦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非新闻专业专科毕业生须加考此三科。 17 0654 新闻采访写作 加考 10 全国命题 新闻采访写作自学考试大纲 新闻采访写作 张默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非新闻专业专科毕业生须加考此三科。 18 0655 报纸编辑 加考 6 全国命题 报纸编辑自学考试大纲 报纸编辑 郑兴东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非新闻专业专科毕业生须加考此三科。 参考资料:新闻学&mzylx=长线本科 就业方向是:各个新闻媒体和新闻机构,新闻出版单位,信息产业以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

267 评论

相关问答

  • 传播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300642传播学概论6400658新闻评论写作6500659新闻摄影56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67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48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九尾小妖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传播学概论自考大纲

    〖大众传播〗 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能运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

    北冰洋的海豚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传播学概论自考大纲电子版

    简答题知识点第一章 传播概述工业文化(2016年4月真题)阿多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以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他们制造出来的文化

    michelle850322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传播学概论自考大纲电子版下载

    社会工作【考试科目】055-79000、《社会工作概论》【试验范围】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社会工作的功能;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理论; 社

    天棚元帅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传播学概论自考大纲电子版教材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江苏自考生在哪里能查询到自考考试大纲?答:全国统考课程教材书后附有该自学考试课程大纲。省考委编写或指定教材的自学考试课

    Romy莎莎mei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