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8

lifang88322
首页 > 自考本科 > 儿童发展理论自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旧在现在

已采纳

儿童发展观除了儿童发展的概念以外,还包括儿童人性特点、儿童发展的性质、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和儿童发展的价值等重要内容.历史上曾对教育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儿童发展观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遗传决定论人性,被普遍地看做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类相区别的、由人类个体所表现出的类化特征.这种类化特征除了人类共有性之外,在人类内部,每个人在展示这些类化特征时,还同时展示出了个体的特殊性.例如,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但就单个人而言,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着表达能力高低的差别,语调语速的差别等.人类思想的繁荣更揭示了人类在其本质特点之一——思维能力展现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那么这种个体间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有人认为,人性个体的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这种主张被称之为遗传决定论.在这一类思想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基督教的“原罪说”、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和中国古代的儿童观.(一)基督教的“原罪说”这是西方中世纪教育史上一种典型的儿童观,它视儿童为生而“有罪”的人,赎罪就是人生的目的,教育就是帮助儿童尽快赎罪的手段.“原罪说”扼杀了儿童活泼的天性、灿烂的童年.在中世纪基督教学校中,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被忽视了,学生被要求严格地按学校内刻板的作息方法进行学习,完全没有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学生们被迫重复着枯燥的读书、劳动、唱赞美诗等活动,若有违规行为,还要受到体罚.(二)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这种儿童观认为,儿童发展的目标及个性的差别,早已由人性的自然素质所决定了.他认为上帝造人是采用了金、银和铁三种不同的材料.金质者最为高贵,他们的发展目标是治学和管理国家,因而他们需要接受最高等级的教育;而银质者,其发展目标是武士,只需接受初等教育就足够了;铁质者的天资最差,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无需接受什么教育.铁质者需要的不是才能的开发,因为他们没有才能的天赋条件,他们只需掌握某种劳动的技能,养成服从的品性就足够了.(三)中国古代的儿童观我国古代儿童观是围绕对人性的认识展开的,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认为,人具有基本道德的萌芽,即善端,包括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儿童的发展就是让这些本来存在的萌芽能够生长.孟子主张注重教育内容对儿童的影响,其目的是引发儿童固有的良知、良能.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认为

251 评论

超级尺蠖爱和平

教育部考试中心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制定各科考试大纲。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内容和要求、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是考生学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以下是各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成熟势力说

代表人物:盖赛尔【美】。

主要观点:儿童自身的生理成熟影响着技能的学习和个性的形成(双生子爬梯实验)

(二)行为主义学说

1.华生的观点

提出“刺激一反应”理论,认为行为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已知刺激能预知反应,已知反应就能推断出刺激。否认遗传的作用。

2.斯金纳的观点

区分出应答性行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即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他更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反射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强化、消退和惩罚。

(三)精神分析学说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人的发展是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作用的结果)

(1)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2)幼儿期(1-3岁):自主对羞愧。

(3)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

(5)青春期(12~18岁);建立自我同一性。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7)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四)认知发展学说

代表人物:皮亚杰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五)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已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

1.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参与性学习: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在做中学。

替代性学习:也叫观察学习,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行为。

2.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3.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4.在学校中存在着大量的观察学习。

(六)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按加德纳的解释,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他认为,智力主要有以下七种能力构成:①语文能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②数量能力,包括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③空间能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④音乐能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⑤运动能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⑥社交能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⑦自知能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同时,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也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173 评论

多多121015

以下是小葵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第一章绪论的知识点 1.发展的定义 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发展与结构变化的关系 ①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应发生在个体内部。 ②发展是由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则的获得或变化组成的。 3.发展理论 发展理论的三大任务 ①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的发展过程。 对心理过程的描述,来源于观察和实验。观察与实验的资料,是构成发展理论的基础。格塞尔 ②描述几个心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 应该研究心理系统的整体性,研究各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只有充分研究各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才能全面地把握心理的实质。 ③解释发展的因素(动力)和机制。 发展理论必须说明心理发展的规律、趋势和原则,阐述变化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揭示调整发展速率的变量。 发展理论的这三项任务并不是孤立的。一个具体的发展理论总是在这三项任务中迂回前进,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4.发展理论的作用 发展理论具有组织信息和指导研究的作用。 5.发展理论的主题 ①心理的实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就是心理的实质的真实内涵。在心理学中,关于心理的实质的分歧集中在把人当作机械,还是当作有机体以及把人当作是单独的个体还是当作 社会 的一员两点上。 ②量变与质变 量变涉及变化的熟练频率或程度,质变典型地包含结构或组织的变化。发展理论更重视质的变化,也就是结构的变化。阶段式质变。 ③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④理论自身的建设 发展理论所关注的主题,实际上也是心理科学面临的主题。 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支柱,在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时最核心的任务是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培养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辨别良莠、识别真假的能力。

185 评论

相关问答

  • 儿童发展心理学自考知识点总结

    主讲人:陆老师 笔记:Mandy #前言# 儿发是所有心理学课程的基础、核心,父母接受正规心理学培训、对儿童心理了解最好的途径。书《儿童发

    妖精狮子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儿童发展理论自考本科重点总结

    主讲人:陆老师 笔记:Mandy #前言# 儿发是所有心理学课程的基础、核心,父母接受正规心理学培训、对儿童心理了解最好的途径。书《儿童发

    龙宝宝lovyle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儿童发展理论自考重点知识点

    儿童发展观除了儿童发展的概念以外,还包括儿童人性特点、儿童发展的性质、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和儿童发展的价值等重要内容.历史上曾对教育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儿童发展观主要

    Flora已被注册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儿童发展理论自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如下: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生鱼旺旺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儿童发展理论自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儿童发展观除了儿童发展的概念以外,还包括儿童人性特点、儿童发展的性质、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和儿童发展的价值等重要内容.历史上曾对教育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儿童发展观主要

    小林绿子UUU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