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8

Q小茗同学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艺术概论重点知识笔记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阿拉朱旺

已采纳

《艺术概论》常考知识点一:什么是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或意境。从艺术作品的构成这个角度来看,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首先接触到的自然是色彩、线条、声音、文字、画面等外部的艺术语言形式,但它们仅仅是艺术表现的手段,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或者换句话讲,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将艺术家头脑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为艺术形象。可见,艺术形象构成了艺术作品的第二个层次。

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图画。这里所说的形象一般是指人物和人物生活的环境,包括与人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日月星辰、风云雷电、河海山林、鸟兽鱼虫、花草瓜果等自然物。在小说、戏剧、电影、叙事诗、歌剧、舞剧等叙事性作品里,人物形象占据主要的地位,成为作品整个艺术形象体系的核心。艺术家总是通过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来描写人物形象,不仅描写人物的音容笑貌,还要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这些描写刻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叙事性的艺术作品除了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外,同时也注意描写其他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物的形象。因为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他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生活和斗争的。艺术要塑造人物形象,就离不开对环境的描写。例如鲁迅先生塑造的《祥林嫂》、罗中立塑造的《父亲》、罗丹塑造的《思想者》、米勒塑造的《拾穗》,以及《渴望》中的刘惠芳,《牵手》中的夏晓雪等。它还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或意境。如陆游词《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以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郑板桥的《风竹图》、朱耷的《荷花水鸟图》等。再如唐诗中许多构成动人意境的形象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白居易的《暮江吟》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这些情景交融构成意境的诗画,同样是艺术创作主体塑造的艺术形象。形象不只是人,也还有场面、环境等。

《艺术概论》常考知识点二:艺术形象的特征

艺术形象作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是艺术家从社会生活中经过挑选、融合、创造而成的,有着其来自客观的印记,也带着艺术家创造的色彩,所以表现为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

首先,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指的是某一具体的艺术形象身上既有与众不同的个别特征,又有它所处社会、时代等大背景所赋予的普遍特色和印记,既非孤立的惟一,也非千人一面、众口一腔的雷同。以鲁迅的《祝福》为例,在《祝福》中祥林嫂是一个个别形象,在世界上没有另一个与她身世和遭遇完全相同的人物存在。但祥林嫂的形象却具有普遍意义,她是鲁迅对再嫁妇女悲惨命运的概括。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只是祥林嫂一个人遭受礼教迫害、毒害的悲惨命运,但从她个人的遭遇中我们认识到的却是千千万万再嫁妇女在封建礼教

摧残下的凄苦命运,感受到的是鲁迅对倍受精神虐害的妇女的深切同情。在凯绥·珂勒惠支的石版画《面包》上,我们所理解到的决不限于画面上两个幼小孩子的啼饥号寒与一个母亲的椎心的悲痛,而是从中看到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饥寒愁苦。

其次,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表现在艺术形象身上,就是在具体可感、栩栩如生的外在表现之后,所蕴含着的一种深刻的内涵,将思想、观念等理性判断与艺术形象的外部形态完美结合。以鲁迅《阿Q正传》为例,阿Q作为小说的核心形象,在鲁迅笔下确实是生动鲜明、具体传神的;透过字面,读者仿佛看到了阿Q一身肮脏,满口国骂,用竹筷将辫子盘在头上,昏头昏脑四处游走的样子,所谓“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仿佛触摸可及,这就是鲁迅从感性角度为人们展示的形象。但另一方面,鲁迅又以十足清醒的批判,对阿Q身上所体现的

理性内涵作了剖析,使我们看到以阿Q为代表的中国辛亥革命前后农材落后不觉悟农民的精神实质与民族劣根性的一面,在阿Q这一艺术形象身上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再次,思想与情感的统一指的是艺术家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身上,既有情绪化的情感投入,也有原则性的思想判断。思想是核心的、主导的,情感随思想的导向而倾注。以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为例,毛泽东的这首词,是从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高度对傲雪怒放的红梅进行歌颂。融汇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一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揭示了“精神不朽胜过生命存在”的哲理,同时也倾注了诗人对为革命献身的烈士的缅怀与告慰,是思想与情感的统一。

当然,在不同的艺术形象中,个性与共性、感性与理性、思想与情感的成分不完全相同,艺术形象的呈现方式也不同。根据艺术形象的感性形式差异,我们可以把艺术形象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与综合形象。它们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视觉形象,是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视觉形象一般是空间性的。无论是一幅绘画,一件雕塑,一幅书法作品,一座建筑物,一幅摄影作品,或者一件实用工艺品,都是在空间中展开的,它们直接付诸欣赏者的视觉感官,因而特别富有直观性。视觉艺术因为其直观感受性,因而从表象上来说,视觉艺术与前面所说的艺术的再现的关系特别密切,我们认为这其实是对视觉艺术的误解。有人举例子认为摄影艺术最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便是纪实性或再现性,它表现的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摄取的影像与被摄对象的外貌形

态几乎完全一致,给人以逼真的感觉。如果这样认为只要形象与客体的外在形态能够保持一致就算是“纪实”或“再现”,那么电影艺术也应该完全是纪实的艺术了,这是不顾电影历史事实的理论。

听觉形象,是指由人的耳朵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听觉形象的构成材料是时间性的。艺术中的听觉形象主要是指音乐作品的形象。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有着自己的特点,它通过音响在时间上的流动,再通过有规律的变化与组合,最后构成使人们的听觉感官能够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由于听觉形象具有空灵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使得人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主要依靠情感的直观体验来把握音乐形象,也使得音乐形象具有不确定性、多义性和朦胧性,这既是音乐的局限,也是音乐的长处,为欣赏者的联想想象与情感体验留下了更多自由的空间。例如,香港摇滚乐队BEYOND有首歌曲叫做《海阔天空》所表达的情感就非常复杂。其中电吉它所发出的声音瞬间的变化比较大,而且也比较尖锐,仿佛比较杂乱,这是与当代青年的某种心态所分不开的,在社会文化大转型时期,年轻人总是最容易陷入迷乱的情绪当中,这与电吉它的音色可能有某种内在的同质性。爵士鼓的声音在这首歌曲中处于背景音乐,时而局促不定,似在近处;时而不紧不慢,仿佛在远处但依然铿锵有力,而爵士鼓的音乐形象正是代表着年轻人所独有的希望与梦想。这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塑造了一种独特的听觉形象,这形象把年轻人的彷徨与追求近乎完美的表现了出来。

文学形象,是指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依靠语言作为媒介来塑造的形象。文学形象最鲜明的特征是间接性,它不像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那样可以看得见、听得着,直接感受到,而是要通过语言的引导,凭借想象来把握艺术形象。有的学者称语言艺术是“想象的艺术”,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读者需要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才会在脑海中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来,这就是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例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这个人物,越剧舞台上、电影银幕上和电视连续剧里都有不同的演员饰演过。在戏曲、电影和电视中王熙凤的形象是观众直接看见的。但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在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却可能有一千个不同的样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形象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想象天地,读者可以在欣赏过程中更加自由地进行再创造,获得更多的审美快感。此外,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描绘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而且可以描绘人的嗅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不仅可以描绘静态形象,而且可以描绘动态形象;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不仅可以从外部描写人的肖像、动作和语言,而且可以描写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文学形象由于具有以上的特点,所以它最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的自由,可以多方面地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

综合形象,是指话剧、戏曲、电影、电视等综合艺术,其中即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还有文学形象。它们综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这些门类中的艺术形象,可能统称为综合形象。

艺术形象虽然可以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和综合形象,但它们的基本特征却是相同的。作为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在艺术作品中,艺术语言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而艺术意蕴也是蕴藏在艺术形象之中。从这种意义上讲,没有艺术形象就没有艺术作品。

在艺术鉴赏活动中,鉴赏主体作为惟一的能动因素,他的主动参与使鉴赏活动完全以他为轴心展开,使鉴赏结果打上了强烈的个人印记,他的社会阅历、职业习惯、兴趣爱好、思想意识、性格品质和审美经验、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标准,无不影响着其审美价值判断的形成,因而艺术鉴赏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性特征。艺术鉴赏的主体性,集中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艺术概论》常考知识点三: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的享用

一般人接近艺术作品、鉴赏艺术作品的最直接目的是获得审美享受,鉴赏主体在艺术接受活动中具有很强的体验意味。人们把鉴赏艺术作品的活动当作一种娱乐活动,一方面,鉴赏者以自己内在和既有的经验体味作品中的意蕴,形成观照客体对象时的心灵体验;另一方面,又以自己情感的投入,感受心灵和情感的激荡。列宁非常喜爱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他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我总带着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据说,每当列宁听到这首名曲时,他总是屏息静气,陶醉在这首曲子的优美、激荡的音乐旋律中,沉浸在他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愉快的情感境界中。这是因为,人们在观赏一幅精美的画作或聆听一首优美的乐章时,以往的审美经验调动其感官和思维,使其从中体验到人的自由创造,体验到人的智慧、才能和力量之伟大,体验到人的生活理想之高尚,不自觉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在精神上感到赏心悦目、轻松舒畅、自由逍遥的快乐,从而获得审美需要的满足和情感愉悦的享受。

《艺术概论》常考知识点四: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论知

艺术作品的认知作用也必须通过鉴赏主体得以实现。鉴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一方面认识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了解艺术专业知识,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认识艺术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等。根据真人真事塑造出来的,如《红岩》中的江姐,甚至是艺术家杂取众多人物的状貌和性格特征塑造出来的,如鲁迅笔下的“阿Q”,这些典型形象虽然都是完整的个别存在,但它们身上无不具有同类事物的共性特征和精神风貌,无不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生活全景。鉴赏主体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典型形象

和典型事件的品评、体味,于想象中再度体验艺术家曾经体验的生活,从中体悟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进而升华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艺术概论》常考知识点五: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

有些优秀的古典艺术作品一时还难以为广大群众鉴赏,除了某些作品内容比较深沉外,更主要的是艺术语言障碍。随着群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将会逐步鉴赏这些古代名作。在当前,为群众注释、串解、评析名作就是提高群众艺术鉴赏力的重要方法。同时,随着群众艺术鉴赏力的提高,那些艺术形式平庸、内容荒谬的作品将会逐日被淘汰。例如当前,迪斯科舞、流行歌曲等大众艺术在群众中流传很广,这说明它受到群众尤其是青年的欢迎。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这类艺术的创作水平,通过各种活动帮助群众提高对这类作品的辨别和鉴赏能力,让这类艺术得以健康的发展,使广大群众在鉴赏时获得有益的享受。

《艺术概论》常考知识点六:对艺术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创造

艺术鉴赏并不仅是被动接受,它还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在艺术鉴赏活动中,艺术鉴赏者面对一部艺术作品,首先进行信息接受,包括艺术作品的语言和形象,以及与艺术作品相关的种种其它信息,这是艺术鉴赏的第一步。接下来,在信息接受的基础上,欣赏者必然会从自身的生活阅历、人生经验、世界观及艺术修养等出发,对艺术作品作出创造性的感悟和理解。这种创造性的感悟和理解是凭借艺术作品、在接受艺术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与艺术创作时的原初创造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差异,它是在原有创作的创造基础上进行了第二次创造,而创造的结果也和原来的作品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所以被称之为“再创造”。

艺术欣赏的“再创造”与艺术创作的“创造”还有一处不同:两种“创造”的顺序正好相反。这是指,在艺术创作时,顺序是创造主体从对客体世界的审美体验开始,到构思创造,最终到艺术作品;而在艺术欣赏时,则是欣赏主体从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开始,再到对作品中艺术世界的认识,并进而把这种认识投射向客体世界,最终得到对客体世界的了悟。比如,我们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首先感受到低沉有力的旋律和跳荡不安的节奏,于是完成对音乐形象的再创造,理解贝多芬所说的“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思想,萌发出与命运拼搏抗争的激情和冲动,并将这种激情带人生活中。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曾有一次听完《命运交响乐》后失声痛哭,良久才平复下来,说道:“人生很美。”这正可以作为艺术欣赏再创造顺序的一个旁证。

总之,艺术鉴赏的主体性体现为艺术鉴赏主体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和要求,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否则,艺术作品的价值和作用就无法实现。而人类整体的艺术鉴赏水平与鉴赏者个体的审美能力都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培养与提高的。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首先,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非常重要。多听音乐就能培养和提高耳朵的音乐感;多看绘域就能训练和发展眼睛的形式感;文学作品读得多了,读得熟了,也就有了比较,有了鉴别和欣赏。尤其是大量地、经常地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是直接有助于人们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这方面有许多例子,高尔基10岁时就开始干活谋生,做过装卸工、烤面包工人等,他在做工之余勤奋自学,阅读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成为一位作家。高尔基曾回忆他年轻时代怎样如醉如痴地阅读福楼拜的一篇小说,完全被这篇小说所迷住,觉得书里一定藏着不可思议的魔术,以至他多次把书页对着光亮反复细看,想从字里行间找出魔术的秘密。显然,人的艺术修养只有在具体的艺术鉴赏活动中,才能不断丰富和提高。

其次,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艺术修养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个艺术门类和体裁的艺术特征、美学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熟悉和了解。我国艺术家丰子恺在他所著的《艺术修养基础》一书中,专门论述了各个艺术门类的不同鉴赏知识。丰子恺认为,对于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金石、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摄影等不同的艺术类别,应当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美学特性而具有不同的鉴赏方法,强调应当掌握各类艺术鉴赏活动的特殊性,并在书中分门别类地进行了介绍。例如,他强调对于绘画的鉴赏应当特别注重第一印象,对于建筑的鉴赏则需要伴以运动感觉,对于工艺美术品的鉴赏还需要触觉等等。由于各个门类、体裁、样式的艺术,具有各自的审美特征和表现技法,必须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知识,才能真正把握和理解作品,真正领略作品奇妙的艺术魅力。

第三,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水平对艺术鉴赏也有很大影响,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十分重要。每个人的艺术修养既是这个人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直接受益于文化修养的广博精深。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他的艺术鉴赏力也会有相当的水平。

第四,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艺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艺术鉴赏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生活。鉴赏主体总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感受、体验和理解艺术作品的。鉴赏者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越深刻,越有助于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反之,鉴赏者在生活经历中从未直接或间接经历过的内容,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就往往难以接受。鲁迅曾讲到他读晋代文学家向秀的一篇《思旧赋》的体会,这篇赋是向秀悼念他的好友——被司马氏政权杀害了的文学家嵇康而作的,鲁迅在青年时期读到这篇赋时感触不深,直到他亲身经历他的了学生、好友被害的痛苦心情,晚年才对这篇作品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体会。郭沫若也曾讲过他读《离骚》的体会,他在童稚时代就曾经接触过这部作品,“不曾感得甚么”,随着生活经验与阅历的丰富,再读《离骚》时却深深感到它的伟大与不朽。

第五,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美育与艺术教育作为一个独立或专门的领域,就是要通过培养与提高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的理解力,从而使人们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美育与艺术教育不但重视培养提高鉴赏者个体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而且重视培养提高全社会群体的艺术鉴赏水平,提高广大群众的艺术鉴赏力。

235 评论

英式风情茶

今天开始呢将会为大家介绍艺术概论的重要知识点,请同学们做好笔记哦。 艺术本质论 一、关于艺术的本质问题,艺术史上有哪几种主要看法? 1.客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刘勰、朱熹 2.主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康德、尼采、弗洛伊德、严羽、袁宏道、袁枚、陆九渊、王阳明、李贽 3.模仿说或再现说: 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事件的模仿。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车尔尼雪夫斯基、达芬奇、姚最、张璪、荆浩、王履、石涛 4.表现说: 认为艺术是对主观内心的一种表现。 代表人物:克罗齐、科林伍德、华兹华斯、罗丹、托尔斯泰、陆机、白居易 二、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与政治都是经济的反应。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1、政治利用艺术为自己服务。“成教化,助人伦。” 2、艺术对政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可以起到讽喻政治揭露政治黑暗的批判作用。如中国30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 3、政治对艺术的发展也起到很深的影响。如中国故宫。 4、意识形态性是艺术的重要属性。政治既是艺术家利用的重要资源,也是艺术家重要的表达内容。如卡莱尔文献展览。 艺术也有多种多样的规定性,不能将意识形态性看作是唯一的规定性,而漠视艺术其他属性,这样的话艺术便会沦为政治的工具。 三、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科学不仅指技术,技术只是科学的操作、应用部分。科学更重要的是指科学思想;科学观念。 2、科学思想、科学观念对文艺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随着自然力的逐渐征服,人类将以一种新的世界观看待宇宙和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一些文艺形式的衰败以至消亡,例如古代的神话史诗曾经耀人眼目,随着科学思想的深入,今天已失去了他们重新产生的文艺土壤。 3、与此同时科学思想、观念又在不断创造着、催进着新的文艺形式诞生。例如科幻文艺即为其中一种。科学技术对艺术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许多术形式就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四、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艺术首先不属于物质的社会关系,而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1、经济对艺术的影响体现在物质环境,发展动力,限制条件等方面。 2、艺术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消费艺术等方面。 3、经济发展决定艺术发展并不是绝对的,在社会发展历史的某些阶段,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有时艺术发展快些,有时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呈相反的方向发展。这种现象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经济与艺术或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五、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活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并且也会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1、艺术与哲学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2、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如古希腊哲学朴素唯物主义决定了古希腊的美学思想。 3、艺术与哲学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代表着人们对宇宙和社会的总体看法。 4、哲学对于艺术的影响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对于文艺思潮、创作倾向、创作方法、风格流派等许多方面的影响等方面。 六、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在认识掌握世界的方法上有某些共同之处。 1、宗教与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艺术和宗教都蕴含了感情和幻想的成分,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反映。并且艺术与宗教都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产生愉悦与希望的情感。 2、宗教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 3、宗教对艺术来说是一柄双刃剑,既有阻碍否定的一面,又有促进肯定的一面。一切宗教艺术都包含着不可解决的内在矛盾。 所谓宗教因素是游离于此岸性于彼岸性之间,介于宗教与艺术之间的精神产品,兼具宗教与艺术两种因素。 七、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1、道德与艺术的联系,一方面,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同时,艺术通过其审美的表现,对道德观念进行评价,从而对道德观念产生影响。道德影响艺术。 2、其次,艺术家的道德观对艺术创作也有重大影响。 3、艺术对道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上。 4、艺术对道德的影响,还表现在艺术对于社会道德观念的改变有一定的作用。 八、艺术与新媒体的关系? 最早的口头式传播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文字的发明使艺术的传播形式达到质的飞跃,使传播形态固定化,艺术的传播更加广泛而深远。随着印刷术的出现,实现了艺术作品的批量生产,文学艺术为艺术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后来电子时代来临,视听综合艺术成为主流的艺术形态。现如今的网络技术使交流的平台变得更加广阔,使交流的方式变得更加简单,将媒介的传播作用发挥到极致。 九、艺术与法律的关系?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说:“法是善良且公正的艺术”,法律和艺术是人们不同地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方法。 1、一方面,法律与艺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法律的理性本质和艺术的感性气质;法律充斥着逻辑和推理,艺术诉诸形象和想象;法律的现实性品格和艺术的理想主义倾向等。 2、另一方面,法律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没有人文关怀、没有“温度”是不行的;法学是研究法律问题的,没有人文精神也是不行的。

332 评论

设计监理

考点1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范畴、理论和方法等。 考点2 艺术概论的学科性质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的科学体系。 考点3 艺术概论的学科任务 (1) 系统地阐释艺术活动的基本状况,确立科学的、进步的艺术观。 (2) 了解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密切联系,探讨艺术活动的规律与特点。 (3) 指导人们遵循审美规律和艺术规律进行能动的创作、接受和批评。 考点4 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1)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2) 借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研究艺术活动的实践与发展。 (3) 运用艺术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领域的各种问题。 成人高考是国家统一的考试,有严格的规范,每年报考成人高考录取通过流程是比较高的,成考的通过率在80-90%左右,去年政策改革之后,门槛变高,难度变大,考生还是需要提前报名,提前备考,不要等到考试的时候再去复习。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72 评论

相关问答

  • 各地自考助学平台官网网址

    很多小伙伴问,关于中国自考网官方网址 自考服务平台官网的相关问题,今天本站编辑就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国自考网官方网址 自考服务平台官网全部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中

    了了大哥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各地自考网网址

    全国自考委主办的自考查询网站,不过你要是想查各省的自考信息,最好到该省考试院官网查询,这上面几乎全是过时信息,不过可以免费查询自考毕业证,到学信网查要收费。

    dp73732849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是: 办公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231号。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成立于1992年,是河北省教育厅直属厅级事业单位,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

    chen251791802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各省自学考试官网

    比较官方的是中国教育考试网。 网站链接:网页链接 基本信息: 网站名称:中国教育考试网。 主办单位: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鑫绿创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各省自考官网

    NICE TO MEET YOU相信很多想要自考的同学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样的坑:我明明搜索自考办的官网,为什么出来这么多的广告呢?今天,学姐就带大家辨别自考官网

    jessiemaomao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