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9

混世金粉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药剂学重点笔记归纳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是阿晨

已采纳

第10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重点内容 1.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的概念及研究目的 2.药物制剂降解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次重点内容 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方法 考点摘要 1. 概述 1) 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2)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意义:为了科学地进行剂型设计;提高制剂质量;保证用药 安全与有效。 3) 化学动力学应用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研究,①药物降解机理的研究;②药物降解速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③药物制剂有效期的预测及其稳定性的评价;④防止(或延缓)药物降解的措施与方法的研究。 4)、化学动力学中反应级数的概念:可以用来阐明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大多数药物的降解反应可用零级、一级(或伪一级)反应进行处理。 k : 为反应速度常数,单位为时间的倒数。 t1/2 :为药物降解50%所需的时间(即半衰期)。 t0. 9 :为药物降解10%所需的时间(即有效期)。 2. 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 1)水解水解是药物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易水解的药物主要有酯类(包括内酯)和酰胺类(包括内酰胺)等。 1. 酯类药物: 含有酯键的药物在水溶液中或吸收水分后很易发生水解,生成相应的醇 和酸。盐酸普鲁卡因、乙酰水杨酸的水解是此类药物水解反应的代表。由于酯类药物水解产生酸性物质,会使溶液的ph下降,所以某些酯类药物灭菌后ph下降,即提示我们可能有水解发生。 与酯类药物相同,内酯在碱性条件下很易水解开环,例如毛果芸香碱、华法林钠均有内酯结构,易发生水解反应。 (2).酰胺类药物: 酰胺类药物易水解生成相应的胺与酸(有内酰胺结构的药物,水解后易开环、失效),这类的药物主要有氯霉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巴比妥类等. 2)氧化: 氧化也是药物降解主要途径。药物在催化剂、热或光等因素的影响下,与氧形成游离基,然后产生游离基的链反应。所以对于易氧化药物要特别注意光、氧、金属离子对它们的影响。 氧化作用与药物化学结构有关,酚类、烯醇类、芳胺类、吡唑酮类、噻嗪类药物较易氧化。 1. 酚类药物: 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吗啡、去水吗啡、水杨酸钠等药物分子中都具 有酚羟基,极易被氧化。如肾上腺素氧化后先生成肾上腺素红,最后变成棕红色聚合物或黑色素。左旋多巴氧化后生成有色物质,最后产物为黑色素。 2. 烯醇类药物分子中含有烯醇基的药物,极易氧化,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这类药 物的代表。 (3) 其它类药物易发生氧化降解反应的药物还有:芳胺类(如磺胺嘧啶钠),吡唑酮类(如氨基比林、安乃近)和噻嗪类(如盐酸氯丙嗪、盐酸异丙嗪)等。 3)其他反应 1. 异构化: 异构化一般分为光学异构化和几何异构化。 ① 光学异构化又可分为外消旋化和差向异构化,如左旋肾上腺素具有生理活性,水溶注解在ph<4时的外消旋化速度较快,生理活性降低50%。毛果云香碱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差向异构化生成活性较低的异毛果云香碱。 ② 几何异构化。维生素a的活性形式是全反式,发生几何异构化 2. 聚合:聚合是指两个或多个药物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复杂分子的反应,氨苄青霉素浓的水溶液在贮存过程中可发生聚合反应,形成二聚物。 3. 脱羧:在光、热、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对氨基水杨酸钠很易发生脱羧现象生成间硝基酚,并可进一步氧化变色。

329 评论

xuzhenying

第12章 缓(控)释制剂 重点内容 1.缓(控)释制剂的概念和特点2.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及方法3.缓(控)释制剂的处方设计和体内外评价方法 次重点内容缓(控)释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了解) 考点摘要 缓释制剂:系指在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目的白勺制剂。 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地以设定的速度释放的制剂。 二、缓控释制剂的区别 缓释制剂: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 控释制剂: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 一、 概述 缓(控)释制剂的主要特点是:【掌】 优点: ① 减少给药次数,方便使用,提高病人的服药顺应性:② 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小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③ 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缺点: ① 缓(控)释制剂的设计基于健康人群的药物动力学数据,临床上难以灵活调节给药方案: ② 产品成本较高,价格较贵。 二、缓(控)释制剂的处方设计【掌】 1、影响口服缓(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 1).理化因素 1. 剂量大小: 常规口服制剂的单剂量最大剂量一般是0.5~1.0g,这也同样适用于缓 (控)释制剂。对于治疗指数窄的药物还必须考虑服用剂量太大可能会产生安全问题。 2. pka、解离度和水溶性: 胃肠道ph和药物的pka影响药物的解离程度,故胃肠道 ph对药物释放及吸收有影响。 对于溶解度很小的药物(≤0.01mg/ml ),其在胃肠道中的吸收速度受溶出速度的限制。设计缓(控)释制剂对药物溶解度的要求文献报道下限为0.1mg/ml 。 3. 分配系数:分配系数小的药物透过膜较困难,通常生物利用度较差。 4. 稳定性: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应稳定。 .生物因素 1. 生物半衰期: 一般半衰期短于1小时的药物制成缓(控)释制剂较为困难。 2. 吸收: 药物在胃肠道中释放过慢,则药物未全部释放,制剂已离开吸收部位,故吸收速度常数很低的药物,不太适宜制备成缓(控)释制剂:局限于小肠的某一特定部位吸收,则制成缓(控)释制剂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3. 代谢: 在肠道内吸收前有代谢作用的药物,制成缓(控)释制剂,生物利用度会有所降低。 1. 药物的选择 ① 药效很剧烈以及溶解吸收很差的药物、剂量需要精密调节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② 抗生素类药物,由于其抗菌效果依赖于血药峰浓度,一般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③ 适于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有: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降压药、抗组织 胺药、支气管扩张药、抗哮喘药、解热镇痛药、抗精神失常药、抗溃疡药、铁盐、氯化钾等。 3).设计要求 (1) 生物利用度: 缓(控)释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应为普通制剂的80%?/font>120%。, 若药物主要在胃和小肠吸收,宜设计成12小时口服一次,若药物在大肠也有一定吸收,则可考虑24小时口服一次。 (2)峰浓度与谷浓度之比缓(控)释制剂稳态时的峰浓度与谷浓度之比应小于或等于 普通制剂。若设计成零级释放剂型如渗透泵,其峰谷浓度比应显著小于普通制剂。

207 评论

FACE家具和设计

1)脂肪酸山梨坦商品名为司盘(span),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分为司盘20、司盘40、司盘60、司盘65、司盘80、司盘85等。其hlb值从1.8~3.8,是常用的w/o型乳化剂。常与吐温配合使用。 2)聚山梨酯商品名为吐温(tween),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其结构与脂肪酸山梨坦比,增加了聚氧乙烯基团,亲水性大大提高,hlb值在8以上,可用作增溶剂、分散剂、润湿剂及o/w型乳化剂。与司盘的命名相对应,有吐温(聚山梨酯)20、40、60、65、80、85等多种。 3)聚氧乙烯脂肪酸酯/醇醚 商品名为卖泽(myrij)/苄泽(brij),两类都具有较高的hlb值,亲水性较强,可作为增溶剂及o/w型乳化剂使用。 4)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 又称为泊洛沙姆(poloxamer),商品名为普朗尼克(pluronic)。通式为ho(c2h4o)a- (c3h6o)b-(c2h4o)ah。相对分子量可在1000~14000。聚氧丙烯基团比例增加,则亲水性增加。poloxamer188 (pluronic f68)是一种o/w型乳化剂,是目前可用于静脉乳剂的极少数乳化剂之一。 9.2.3表面活性剂的特性【掌】 1.形成胶束与增溶作用亲水性较大的表面活性剂以较低的浓度分散在水中可形成真溶液。随其浓度增加,多个表面活性剂分子会缔合形成胶束,能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达到cmc后,由真溶液变为胶体溶液,并具有增溶作用。一些水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会进入胶束的不同位置而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这个过程称为增溶,而表面活性剂则称为增溶剂。 1)温度对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的影响 (1)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超过某一温度时溶解度急剧增大,称这一温度为krafft(克拉费特)点。krafft点越高的表面活性剂,其临界胶束浓度越小。krafft点是表面活性剂应用温度的下限。 (2)对于某些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而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这一现象称为起昙,此温度称为浊点或昙点。吐温类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但泊洛沙姆188等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常压下观察不到浊点。 2.亲油亲水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油亲水平衡值(hlb值)。hlb值越大,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越强,反之亦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时,其hlb值具有加和性。 hlb值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其用途也不同。hlb值为3~6者,适合用作w/o型乳化剂,如司盘类表面活性剂;hlb值为7~9者,可用作润湿剂;hlb值为8~18者,适合用作o/w型乳化剂;hlb值为13~18者,可作增溶剂。 3.生物学性质 1)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药物如果不在胶束内部或容易从胶束中扩散出来,则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一般会促进药物的吸收。 2)毒性与刺激性是选择时要考虑的重要指标。表面活性剂毒性大小的一般顺序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毒性较大,只作为消毒杀菌使用。 (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溶血作用和刺激性,也只能用作外用。 (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毒性较小,可用作口服。其中poloxamer188毒性较低,可供静脉注射用;而吐温80的溶血作用虽然最小,但也只能用于肌肉注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卵磷脂是静脉注射剂中最常用的。 9.2.4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常用于油的乳化;难溶药物的增溶;悬浊液的分散与助悬;增加药 物的稳定性;促进药物的吸收;固体有润湿、起泡与消泡、去垢等作用。 9.3液体药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9.3.1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 1.极性溶剂 1)水 2)甘油 3)二甲基亚砜(dmso) 2.半极性溶剂 1. 乙醇 2. 1,2-丙二醇 3. 聚乙二醇(peg) 3. 极性溶剂 在水中难溶解或不稳定的药物,可选用非极性溶剂,大多作外用液体制剂的溶剂。常用的有脂肪油(麻油、豆油、花生油等)、液体石蜡、醋酸乙酯等。 9.3.2液体药剂的附加剂 液体药剂的处方组成,除药物与溶剂外,其余均为附加剂,包括: 1.防腐剂 2.芳香矫味剂 3.着色剂 4.增溶剂 5.助溶剂 6.乳化剂 7.润湿剂 8.助悬剂 9.絮凝剂、反絮凝剂 10.抗氧剂 9.3.3液体药剂的防腐 1.防腐的重要性 2.液体药剂的卫生学要求 《中国药典》中关于药品卫生标准中对液体制剂规定:口服药品1g或1ml不得检出大肠杆菌、不得检出活螨;外用药品1g或1ml不得检出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还规定了细菌数、霉菌数的限量。 3.防腐措施 1)防止污染 2)添加防腐剂 4.液体药剂常用的防腐剂 1)羟苯酯类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也称尼泊金类,常用的有尼泊金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本类防腐剂在酸性溶液中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作用最强。通常是混合使用,效果较好,内服、外用制剂均可选用。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本类防腐剂抑菌能力。 2)苯甲酸与苯甲酸钠 二者可作为内服或外用制剂的防腐剂用。苯甲酸在水中难溶,在乙醇中易溶,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最适ph值是4。苯甲酸钠在水中易溶。 3)山梨酸 在酸性溶液中效果较好。 4)苯扎溴胺 又称新洁而灭,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外用消毒防腐剂,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稳定,耐热压。 5)醋酸氯乙定 又称醋酸洗必泰。

86 评论

相关问答

  • 2019年4月国际金融自考试卷

    1金融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商业或投资银行的集中组合,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从而实现相关债权的流动化。原因:管制放松;创新发展;处理技术提高;重

    山东指纹锁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国际商务金融2020年自考试卷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云南自考本科计算机信息管理考什么科目该专业的主考院校为云南师范大学,一共需要考17门课程(含选修课), 分别为:英语(

    海鲜饭泡粥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国际法自考试卷案例分析

    35.波多黎各政府法律允许开设*。一波多黎各人经政府批准开设了一家*。一美国纽约人到该*赌博,输钱后向*借款1万美元,后将这1万美元又输掉,无力偿还堵债。开设*

    饭兜兜兜得牢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国际金融市场自考试卷

    实际上自考试题本身并不难,都是基础性知识内容,根据自考大纲和教材出题的,一般考生只要在考前进行周密的复习计划或者进行针对性地学习,通过考试是非常轻松的。试题难度

    草莓牛奶L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国际金融自学考试试卷

    单选题;CABDB BCABC BBADC BBDBA多选题:21ACDE22ADE 23ABE 24ABC 25ABCDE 26

    yy瘦胖纸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