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3

李哈尼尼
首页 > 自考本科 > 公共政策学自考资料书有哪些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留留恋恋

已采纳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223 评论

晨馨1205

1.[美]卡尔·帕顿、大卫·沙维奇著. 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孙兰英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美]威廉·N·邓恩著.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美]戴维·L·韦默、艾丹·R维宁. 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4.[美]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彭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5.[美]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吴忧译,北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美]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著.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英译,北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美]彼得.罗西、霍华德·弗里曼、马克·李普希著.项目评估——方法与技术.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9.[美]弗兰克·费希尔. 公共政策评估. 吴爱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美]保罗A.萨巴蒂尔编. 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澳]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著.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庞诗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2.[美]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13.[美]海伦·英格兰姆、斯蒂文·R·史密斯.新公共政策.钟振明等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4.[美]B·盖伊·彼得斯等主编.公共决策工具:对公共管理工具德评价.顾建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5.[美]德博拉·斯通著.决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6.[美]拉雷·N·格斯顿著. 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朱子文译,重庆出版社,2001. 17.[美]查尔斯·E·林德布洛姆著. 政策制定过程. 朱国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8.[美]詹姆斯·E·安德森著. 公共决策. 唐亮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9.[美]R·M·克朗著. 系统分析与政策科学. 陈东威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0.[美]史蒂文·凯尔曼著. 制定公共政策. 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1.[美]叶海卡·德洛尔著.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王满传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22.[美]布坎南著. 自由、市场和国家. 吴良健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23.[美]曼瑟尔·奥尔森著. 集体行动的逻辑. 陈郁等译. 上海三联书店,1995. 24.[美]肯尼思·约瑟夫·阿罗著. 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陈晓敏、孟岳良译.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25.[美]杰伊·M·沙夫里茨等编. 公共政策经典(原版影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6.[韩]吴锡泓、金荣秤编著.政策学的主要理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7.Michalel Morgan,Matin Rein Robert E.Goodin(ed.),The Oxford Handbook of Public Poli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

87 评论

伊月寒水20

第一节 学科名称梳理 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诞生和发展;(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4)、决策科学的形成;(5)行为科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6)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2、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谁?美国德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3、政策分析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第二节 学科形成以前的政策研究 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我国古代有两本与政策研究有关的著作:1、《战国策》;2、《智囊补》冯梦龙著,整理政策案例1238例; 2、中国古代出现发达的政策研究的原因:(1)古代王朝更迭,宗教不能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执政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作一定安排;(2)古代先秦时期就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举制,这种制度安排成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热心于观察和分析政策的强大动力。 3、欧洲何时出现政策分析人才?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 4、为何古代没有出现公共政策学?(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5、学科诞生前的理论和方法论准备(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为人们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为公共政策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6、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有哪些?(1)对当时的政策——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经济政策。(2)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有关政府和市场的理论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3)对政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对后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有影响,并间接影响到现代的政策分析。 7、克劳塞维茨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础。(2)将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这一战略要素分析为政策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提供了典范。(3)强调战略决策必须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8、马克思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基本政策等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2)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历史唯物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政策的本质,更加深入地认识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本质关系等问题。 9、马克斯?韦伯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对后行为主义时期政策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析有显著的影响。(2)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着动机和目标两大基本因素。这一主张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3)提出了官僚制的决策模型。(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理想类型的提出为认识现实提供了中介手段。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的产生(第一阶段、50年代) 1、学科形成的时间和历史条件时间-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 2、学科诞生过程(代表人物和著作)勒纳和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1951)——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1)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2)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感;(4)具有跨学科的特点;(5)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6)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 第四节 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 1、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的批判:(1)偏重于方法论和忽视政策内容的研究;(2)片面强调运用纯科学的方法,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差别,以及各种政策问题在性质上的相互差别;(3)片面追求理性化和计量方法,而实际上有大量政策问题包含着价值判断,或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2、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主张将其引入公共政策学;(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3、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公共政策学中的运用继续受到关注;公共选择方法论崭露头角;博弈论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个案研究受到重视。(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重点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4、公共选择理论(35)创始人是布坎南。该理论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并以此为起点研究集体决策;其研究范围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环保等政治和政策问题。 5、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第三阶段、90年以来)(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以主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求客观真理)。(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专业和课程的建立。 6、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 7、1983年孟繁森在《理论研讨》杂志第七期上呼吁“建立一门研究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 8、1984年李铁映在《哲学研究》第四期发表《决策研究论文》指出决策须由硬结构和软结构组成。 9、1997年初北京大学建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宁骚教授任所长,这是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所。

255 评论

a长了一半的草

书 名: 公共政策学作者:李建军,武玉坤,姜国兵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8-1ISBN: 9787562331810开本: 16开定价: 28.00元内容简介:本书包括导论、政策体系、政策过程、政策分析等四编共十三章。作者力图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并将西方理论与中国本土实践相结合。关注理性的思考方式和实践的问题分析是本书的两大特点。本书的方法部分审慎地放弃了过于关注系统理性方法的文本说教,代之以理论化更强而更具有思维方式、思考途径指导意义的理论方法阐述,这更有利于读者在宏观的认识论、方法论层面分析政策问题和政策过程。本书的问题分析部分以每章的案例为切入点,结合案例的过程和特点将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在具体的情景下鲜活地展现出来,使初学者清晰地了解如何从政策视角来分析相关的社会问题,使政策科学的理论学习更具有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除了对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的相关阐述外,本书还专设了公共政策的政治学、经济学和伦理学分析,以便读者在更广阔的学科背景下审视政策问题和政策过程。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等专业师生作为教材或参考书,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实务工作者阅读。

263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共政策学自考资料

    1、公共政策学的含义?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具有跨科学的视野、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它的显著特征是:可检验、可验证性(方法论上的基本特征);跨科学或多学科

    ssssss0008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公共政策学自考资料书

    链接: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已打印

    tongtongaiya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公共政策学自考资料书哪个好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辅导教材哪个好些啊,自考辅导网校哪个好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

    pang小妞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公共政策学自考资料书推荐

    我这边,纸质的有,电子档的也有,看你要什么样子的,20号就要考试了,详情可╋我(回答名),我来帮助你解决哈

    且吃且增重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公共政策学自考资料书有哪些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小倩TINA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