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0

龙舌兰日出shine
首页 > 自考本科 > 分销渠道管理自考试卷怎么做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七七七绮哥

已采纳

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很多。生产企业在选择分销渠道时,必须对下列几方面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判断,才能作出合理的选择。 1.产品价格。一般来说,产品单价越高,越应注意减少流通环节,否则会造成销售价格的提高,从而影响销路,这对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不利。而单价较低、市场较广的产品,则通常采用多环节的间接分销渠道。2.产品的体积和重量。产品的体积大小和轻重,直接影响运输和储存等销售费用,过重的或体积大的产品,应尽可能选择最短的分销渠道。对于那些按运输部门规定的起限(超高、超宽、超长、集重)的产品 ,尤应组织直达供应。小而轻且数量大的产品,则可考虑采取间接分销渠道。3.产品的易毁性或易腐性。产品有效期短,储存条件要求高或不易多次搬运者,应采取较短的分销途径,尽快送到消费者手中,如鲜活品、危险品。4.产品的技术性。有些产品具有很高的技术性,或需要经常的技术服务与维修,应以生产企业直接销售给用户为好,这样,可以保证向用户提供及时良好的销售技术服务。5.定制品和标准品。定制品一般由产需双方直接商讨规格、质量、式样等技术条件,不宜经由中间商销售。标准品具有明确的质量标准、规格和式样,分销渠道可长可短,有的用户分散,宜由中间商间接销售;有的则可按样本或产品目录直接销售。6.新产品。为尽快地把新产品投入市场,扩大销路,生产企业一般重视组织自己的推销队伍,直接与消费者见面,推介新产品和收集用户意见。如能取得中间商的良好合作,也可考虑采用间接销售形式。 1.购买批量大小。购买批量大,多采用直接销售;购买批量小,除通过自设门市部出售外,多采用间接销售。2.消费者的分布。某些商品消费地区分布比较集中,适合直接销售。反之,适合间接销售。工业品销售中,本 地用户产需联系方便,因而适合直接销售。外地用户较为分散,通过间接销售较为合适。3.潜在顾客的数量。若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多,市场范围大,需要中间商提供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宜选择间接分销渠道。若潜在需求少,市场范围小,生产企业可直接销售。4.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有的消费者喜欢到企业买商品,有的消费者喜欢到商店买商品。所以,生产企业应既直接销售,也间接销售,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也增加了产品的销售量。 1.资金能力。企业本身资金雄厚,则可自由选择分销渠道,可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点,采用产销合一的经营方式,也可以选择间接分销渠道。企业资金薄弱则必须依赖中间商进行销售和提供服务,只能选择间接分销渠道。2.销售能力。生产企业在销售力量、储存能力和销售经验等方面具备较好的条件,则应选择直接分销渠道 。反之,则必须借助中间商,选择间接分销渠道。另外,企业如能和中间商进行良好的合作 ,或对中间商能进行有效地控制,则可选择间接分销渠道。若中间商不能很好地合作或不可靠,将影响产品的市场开拓和经济效益,则不如进行直接销售。3.可能提供的服务水平。中间商通常希望生产企业能尽多地提供广告、展览、修理、培训等服务项目,为销售产品创造条件。若生产企业无意或无力满足这方面的要求,就难以达成协议,迫使生产企业自行销 售。反之,提供的服务水平高,中间商则乐于销售该产品,生产企业则选择间接分销渠道。4.发货限额生产企业为了合理安排生产,会对某些产品规定发货限额。发货限额高,有利于直接销售; 发货限额低,则有利于间接销售。 不同分销途径经济收益的大小也是影响选择分销渠道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经济收益的分析 ,主要考虑的是成本、利润和销售量三个方面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它包括包装费、运输费、广告宣传费、陈列展览费、销售机构经费、代销网点和代销人员手续费、产品销售后的服务支出等。一般情况, 减少流通环节可降低销售费用,但减少流通环节的程度要综合考虑,做到既节约销售费用, 又要有利于生产发展和体现经济合理的要求。2.价格分析。(1)在价格相同条件下,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通常,许多生产企业都以同一价格将产品销售给中间商或最终消费者,若直接销售量等于或小于间接销售量时,由于生产企业直接销售时要多占用资金,增加销售费用,所以,间接销售的经济收益高,对企业有利;若直接销售量大于间接销售量,而且所增加的销售利润大于所增加的销售费用,则选择直接销售有利。(2)当价格不同时,进行经济收益的比较。主要考虑销售量的影响,若销售量相等,直接销售多采用零售价格,价格高,但支付的销售费用也多。间接销售采用出厂价,价格低,但支付的销售费用也少。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分销渠道?可以通过计算两种分销渠道的盈亏临界点作为选择的依据。当销售量大于盈亏临界点的数量,选择直接分销渠道;反之,则选择间接分销渠道。在销售量不同时,则要分别计算直接分销渠道和间接分销渠道的利润,并进行比较,一般选择获利的分销渠道。 各类各家中间商实力、特点不同,诸如广告、运输、储存、信用、训练人员、送货频率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影响生产企业对分销渠道的选择。1.中间商的不同对生产企业分销渠道的影响。2.中间商的数目不同的影响。按中间商的数目的多少的不同的情况,可选择密集分销,选择分销,独家分销。(1)密集式分销指生产企业同时选择较多的经销代理商销售产品。一般说,日用品多采用这种分销形式。工业品中的一般原材料,小工具,标准件等也可用此分销形式。(2)选择性分销,指在同一目标市场上,选择一个以上的中间商销售企业产品,而不是选择所有愿意经销本企业产品的所有中间商。这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一般说,消费品中的选购品和特殊品,工业品中的零配件宜采用此分销形式。(3)独家分销,指企业在某一目标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只选择一个中间商销售本企业的产品,双方签订合同,规定中间商不得经营竞争者的产品,制造商则只对选定的经销商供货,一般说,此分销形式适用于消费品中的家用电器,工业品中专用机械设备,这种形式有利于双方协作,以便更好地控制市场 。3.消费者的购买数量。如果消费者购买数量小、次数多,可采用长渠道,反之,购买数量大,次数少,则可采用短渠道。4.竞争者状况。当市场竞争不激烈时,可采用同竞争者类似的分销渠道,反之,则采用与竞争者不同的分销渠道。

294 评论

唐伯兔吃小白兔

企业要作好渠道的管理工作,必须在渠道规划、建设、维护和调整等方面强调有效性原则、整体效率最大化原则、增值性原则、分工协同原则、针对性竞争原则和动态平衡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具体论述如下:第一,渠道的有效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在对目标市场进行有效细分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对可能的销售渠道的分销效能、服务能力、维护成本和影响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明确各渠道的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强调整合各细分渠道中素质、规模、实力、服务和管理等方面有特长的终端、大批发商和新兴大型零售商等优秀渠道资源,注重渠道质量,这样构建起来的企业营销链才能具有强大分销力,对目标区域市场产生关键性影响和对竞争对手产生冲击力。第二,渠道的整体效率最大化原则,在渠道规划方面,充分考虑今后管理流程中的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的顺畅性和运营维护成本。第三,渠道的增值性原则,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渠道创新、功能发育、策略调整、资源投入等方法,提高整个营销价值链的服务增值能力和差异化能力。第四、分工协同原则,除了使用不同类型渠道覆盖相应细分市场的渠道分工外,更要强调营销链各环节成员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这样才能通过企业对营销链的管理,有效地获得系统协同效率,即提高分销效能,降低渠道运营费用。第五、针对性竞争原则,深度营销的基础是以竞争为核心的战略市场营销,其渠道策略是竞争导向的。根据企业在区域市场的综合实力,确定主要竞争对手,以营销链的系统协同效率为基础,通过不断蚕食、集中冲击等竞争手段,展开客户争夺,从而获得区域市场主导地位。如在区域市场中,根据具体竞争格局和趋势,一般确定直接竞争或主要障碍的竞争对手为打击目标,在综合实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选择区域市场第二、三位的竞争对手为首攻对象,在终端争夺、促销宣传、价格策略等方面针对性冲击对手,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渠道质量和管理水平,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发起对市场主导品牌的冲击,夺取区域市场第一的竞争位势。第六、集中开发,滚动发展原则。企业要主导营销价值链,必然密集营销资源投入,如管理人员、助销支持、服务保障、品牌宣传等,如果一下在广泛的市场展开,大部分企业不可能承受得了,况且不分市场的潜力和容量大小的投入也不可能有很好的回报,所以企业必须选择现有的核心市场,集中优势于对手的资源,才能达到区域第一的目的,就如同农夫种地一样:良田,精耕细作;而旱地山坡,广种薄收。另外,在区域市场的渠道规划和建设中,也必须采用滚动发展,逐步深化的过程。一般企业原有的分销渠道模式和运作方法,在经销商、业务人员和营销管理者的思想中形成定势,加上原有矛盾的积淀和市场格局的现实,往往一步到位难度较大,应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第七、渠道管理中的动态平衡原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渠道规划设计时,要保证区域市场容量与批发商和终端的分销能力保持动态平衡,批发商市场覆盖能力和零售终端的密度直接关系着企业分销网络整体布局的均衡状况,如果批发商覆盖能力小、终端布点太稀,则不利于充分占领市场;如批发商覆盖能力强,而其规划的区域小,或者终端布点太密,则可能加大销售成本,而且销售效率可能大大下降,并加剧区域之间和各零售终端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为此必须根据区域市场的容量和结构的变化,结合各渠道成员的具体发展状况,进行适时的调整,使得渠道成员“耕有其田,各尽所能”。 其次,在渠道结构调整方面,保证与区域流通业和用户消费习性的发展变化保持动态平衡,尤其处在流通领域的变革时代:小规模零散型的传统渠道大部分衰退,连锁、特许加盟等规模化集约经营的大型流通商开始崛起,同时专业物流商高速发展。营销环境的巨大变化,必然导致企业渠道的动荡和冲突。最后,在渠道策略与企业市场战略目标保持匹配,推动市场的有序扩张和可持续发展。在渠道规划和管理中,应注意企业市场发展的短期利益与长期战略目标的结合,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某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等新兴市场大量布点,并不是考虑到短期的销售效益,而是为了实现企业开拓和占领市场的长期战略。为此企业可以在某些影响力大,地位重要,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市场如大中城市市场,直控终端,密集布点,驱赶主要竞争对手,提高市场覆盖率,从而有利于企业市场优势的建立,获得长远发展;同时在对手占优的区域市场上,采用高端放货的渠道策略,配以高激励、低价格等政策,冲击竞争对手的已有网络,扩大品牌的影响力,然后再整理和构建营销链,精耕细作,达到主导区域市场的目的。

328 评论

Sophie小蕉

对于刚创业的企业来说,应先采取在有限市场上进行销售的策略,以当地市场或某一地区的市场为销售对象。因其资本有限,只利选用现有中间商。而新企业一旦经营成功,往往会扩展到其他新市场。这时企业就会面临更为复杂的分销渠道的设计问题。尤其是考虑到一旦建立便难以轻易进行变动的特性,渠道的设计就更须谨慎从事。渠道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

1、确定渠道目标。

这是渠道设计的中心环节,是确定到达目标市场的最佳途径。每一个生产者都必须在产品、市场需求、中间商、企业和企业环境所形成的限制条件下,确定其渠道目标。所谓渠道目标,是指企业预期达到的顾客服务水平以及中间商应执行的职能等。

2、明确各种渠道交替方案。

在明确了渠道设计的限制因素,并确定了渠道的目标之后,就需要明确各种主要渠道的交替方案。这又会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确定渠道的宽度,即确定每一层次所需中间商的数目;二是规定渠道成员的权利和责任,如生产企业给予中间商的供货保证、退换货保证、价格折扣、广告促销协助等,经销商向生产企业提高市场信息和业务统计资料等。

3、评估各种可能的渠道方案。

每一渠道交替方案都是企业产品送达最后顾客的可能路线。企业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合理但又相互排斥的交替方案中选择最能满足企业长期目标的一种方案。因此,企业必须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估。评估的一般包括经济性、控制性和适应性三种标准。

经济性是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判别一个方案好坏的标准,不应是其能否导致较高的销售额和较低的成本费用,而是能否获取最大利润。

代理商是一个独立的企业,它所关心的是自己如何取得最大利润,因此常常出现与委托人要求不符的经济行为。这无疑会增加委托企业如何有效控制代理商的问题。

在评估各渠道方案时,还有一项需要考虑的标准,那就是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因为每个渠道方案都会因某些固定期间的承诺而失去弹性。当某一制造商决定利用销售代理商推销产品时,可能要签订5年的合同。这段时间内即使采用其他销售方式会更有效,但制造商也不得任意取消代理商。因此,一个涉及长期承诺的渠道方案,只有在经济性和控制性方面都很优越的条件下,才可予以考虑。

122 评论

相关问答

  • 分销渠道管理自学考试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市场营销策划试题 课程代码:0018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一森有你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分销渠道管理自考试卷

    浙江省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营销学试题课程代码:00058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6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

    愿无悲喜2015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分销渠道管理自考试卷怎么做

    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很多。生产企业在选择分销渠道时,必须对下列几方面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判断,才能作出合理的选择。 1.产品价格。一般

    石小鱼苗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分销渠道管理自考试卷怎么找

    自考历年真题可以在以下地方找到: 一、线上线下书店购买: 网上书店或者实体店能够买到集结成册的自考真题,一般来说比较正规,喜欢纸质版的考生可以考虑。 二、自考网

    sunjinghong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分销渠道管理自考试卷难吗

    难度比较大,自考的难度在成人教育中是最难的,主要是考试重点无法把握,复习范围比较大,但只要掌握复习方法,通过是没有问题。自考的复习方法:1、网上下载历年试卷和考

    梁朝伟可爱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