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8

菁菁super5man
首页 > 自考本科 > 历史自学考试卷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萌萌萌萌瓜

已采纳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朱煜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历史教育学一、课程性质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史教育专业(师范类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以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的特定教育现象为对象,研究中学历史教学全过程中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中的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从而探讨中学历史教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为应考者将来从事中学历史教育工作,提高自身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的考试教材为六章,以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问题为核心,分别探讨了中学历史课程;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学历史教学方式和方法;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学历史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化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注重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反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问题,并且加强对中外历史教学比较的研究。应考者应在全面领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突出,不求面面俱到,做到学以致用。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提高分析、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以提高自己适应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师的适应性。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中学历史课程面面观 (一)课程内容 本章系统论述中学历史课程问题。第一节“历史课程演进”,主要探讨历史课程在我国演变过程和原因,当前历史课程的现状和改革;第二节“历史课程目标”,对历史课程目标进行反思和构建进行探讨;第三节“历史课程标准”,对传统《历史教学大纲》的基本理念、设计特点、主要经验进行阐述,研究新世纪《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特点、结构和运用等问题;第四节“历史课程资源”,主要探讨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和途径;第五节“历史选修课程”,则对历史选修课的设计、特点与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学习要求 了解中学历史课程的演进和现状;理解中学历史课程目标;领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知道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掌握历史选课的特点和实施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我国近百年来历史课程设计和课程标准演变的原因及其成败得失。 2、掌握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成效和应亟待解决的问题。 3、领会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历史课程变革的背景、社会反响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领会美、英、日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历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和特点。 5、熟练掌握历史学科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基本内容及其教学实践。 6、熟练掌握新课程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设计理念及其运用问题。 7、掌握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和途径。 8、领会新课程历史选修课的特点和实施策略。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科书纵横谈 (一)课程内容 本章集中探讨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第一节“历史教科书的编制”,分析我国历史教科书的发展过程,台湾和香港地区历史教科书的特点及改革和运用;第二节“史料证据与历史教科书”,阐述史料证据在历史教科书和教学中的运用,介绍海外历史教学和教科书运用史料的概况;第三节“习题作业与历史教科书”,分析了历史教科书习题作业的演变过程,介绍了国外历史教科书习题作业的改革,对新课程视野下历史教科书习题作业改革进行探讨。 (二)学习要求 了解我国历史教科书的沿革发展历程和历史教科书改革和运用等问题;理解历史教科书与史料证据的关系;知道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证据;领会历史教科书习题作业的演变和改革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我国古代私塾历史教材编纂的方式和特点。 2、掌握我国近百年来历史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3、领会我国台、港地区历史教科书的变革及其特点。 4、熟练掌握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的编制特点和改革趋向。 5、领会海外历史教学和教科书运用史料的基本概况。 6、掌握新课程历史教科书运用史料证据的成败得失和现状。 7、领会海内外历史教科书习题作业的演变和发展现状。 8、熟练掌握新课程视野下历史习题作业设计和改革趋势。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方式与方法探索 (一)课程内容 本章论述了中学历史教学方式和方法问题。第一节“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辨析”,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界定,阐释其相互关系,并对其研究作了回顾;第二节“历史教学方式”,论述了“以讲为主式”和“互动探究式”两种基本教学方式;第三节“历史教学方法”,提出几种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对其理论基础和实施策略作了系统阐述。 (二)学习要求 知道何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理解其概念和相互关系;了解历史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研究的历程和现状;能理解和应用历史学科主要教学方式;知道和运用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策略。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几个相关概念的辨析。 2、掌握近半个世纪以来历史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发展演变及其研究进展。 3、领会英国历史教育界对历史教育方式的研究及其实验成果。 4、领会台湾地区历史教育界对历史认知及其教学方式的研究成果。 5、熟练掌握“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及其评价。 6、掌握“互动探究式”历史教学方式的主要特征和实施策略。 7、熟练掌握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要教学方法及其教学策略。 8、掌握新课程所提倡的历史教学新方法及其教学策略。 第四章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新视角 (一)课程内容 本章论述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第一节“历史教学设计”,对传统历史课的教案撰写进行了反思,并对新课程历史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作了分析。第二节“历史教学说课和观课”,对历史教学中说课和观课等教学实践活动作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评述。 (二)学习要求 知道并理解传统历史课教案的优点和缺点,以便在扬弃中加以继承;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设计的思路,并能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知道什么是历史教学的说课与观课,掌握说课和观课的理论基础,并能在教学实践中加以熟练运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掌握中学历史课程教案的呈现方式及其优缺点。 2、领会海外历史课教案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及其典型案例分析。 3、熟练掌握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叙写格式。 4、领会“说课”的由来、含义及与上课的区别。 5、熟练掌握历史课“说课”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标准。 6、熟练掌握新课程理念下观察和评价一堂历史课的标准。 第五章 中学历史学业评价与考试命题 (一)课程内容 本章论述了中学历史学业评价和考试命题问题。第一节“历史学业评价”,从课程改革观视角分析了历史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重点对历史学科表现性评价的内涵、形式等作了具体阐述。第二节“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对高考历史命题改革进行了回顾反思,并对不同风格的高考历史试卷进行比较和评价。 (二)学习要求 知道传统历史学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新课程理念下历史学业评价的内涵和形式;了解高考命题改革的历程;在不同风格高考历史试卷比较的基础上,能正确把握评判标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学业评价的建议。 2、掌握历史教学学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3、掌握历史教学改革实践对学业评价的探索成果。 4、熟练掌握表现性评价的内涵和历史学科表现性评价的主要形式。 5、领会国外历史学科表现现性评价开展的状现。 6、掌握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几个阶段和主要特点。 7、领会我国台湾地区历史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 第六章 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 本章专门讨论了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问题。第一节“教学反思与历史教师的专业化”,论述了教学反思的内涵、特征,探讨了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第二节“做研究型的历史教师”,阐释了新世纪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探讨了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二)学习要求 知道并理解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能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能把握新世纪对历史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能参与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由来、含义和主要特征。 2、掌握历史教师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3、熟练掌握历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 4、掌握新课程对历史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5、领会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计。 6、掌握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途径和实施策略。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有关说明 在考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领会:要求考生知道和记忆基础的知识点和体系,并能归纳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内容要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考生掌握较为重要的知识点和重要理论,正确记忆和理解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能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 3、熟练掌握:要求考生掌握关键的知识点和核心内容,并能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加以熟练的应用。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朱煜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历史教育专业(师范类独立本科段)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难度大,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应考者在自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考纲第一部分和教材的“绪论”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知识框架结构、任务和应掌握的问题,使以后的学习能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抓住重点。 2、在阅读每一章教材内容前,考生应认真阅读考纲中所列出的本章考核的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的把握,以便在阅读时做到心中有数。 3、应考者在阅读教材时,应根据考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记忆和理解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务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历史教学理论的理解和反思。指导历史教学实践。 4、每章中所列的相关素材,典型案例作为教材的补充内容,也应在学习时认真阅读,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每章后的总结与探讨,可以帮助对全章内容的宏观认识和理解,也需要应考者在阅读的基础上加以理解。 5、学完教材每一章后,应就教材中所提的问题加以归纳和探讨,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应考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纲对本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节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教材为基础,以考纲为依据,不得随意增删考纲,不得脱离考纲的要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养成“认真阅读教材,理解记忆知识,带着问题探究,依靠自己把握”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抓住基础,把握重点,要帮助考生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自我建构,形成整体概念。对考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全面复习,不要押题猜题,防止以做习题来代替正确学习方法养成的不良倾向。要使考生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是有差异的,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难易不同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考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纲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与节,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30%,掌握40%,熟练掌握3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较易、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问答题。 5、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如:建国以来,第一个允许编写不同版本教材的《历史教学大纲》是哪一年编写的: A、1956年 B、1963年 C、1978年 D、1986年 (D) 二、填空题 如:说题,顾名思义说的是“课”,说自己对于“课”的理解,是经过对“课”的研究之后的结果。 三、名词解释 如:问题探究法 问题探究法是教师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疑问和想法,使其互相碰撞,从而使学生认识、理解历史问题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关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以及“人们的认识起于问题的发生,没有问题就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观点。 四、简答题 如:简要比较《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差异是什么? 课程标准是国家制订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是国家规定学生达到的最低要求,而教学大纲规定的则是最高要求;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教学大纲则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描述尽可能是清晰的,可评估的,而教学大纲这方面的描述则是模糊不清的。 五、论述题 如:论述历史课“说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说“课题”,即自己对于课题的理解,交待说课的内容;说“教材”,即说明该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以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并从理论的角度讲出依据来;说“教法”,即说明该课在教学过程中将采取哪些教学方法及确定这些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是什么;说“学法”,即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所教内容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告诉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及学习过程的方法技巧,亦即学法指导;说“教学手段”,即说明本节课如何结合教学内容,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说“教学过程”,即说明组织实施这一节课的具体方案,包括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知识、如何进行能力培养、如何引导学生“神入”历史情境、如何结尾、如何进行习题练习等等。说课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依据教学重点、难点,切实处理好各个教学环节的关系,进行精炼、简洁地陈述。

345 评论

john123kong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课程代码:037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2.1895年签订的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3.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俄国 B.日本C.美国 D.德国4.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 B.林则徐C.龚自珍 D.洪仁玕5.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所确定的机关刊物是( )A.《民报》 B.《新民丛报》C.《时务报》 D.《万国公报》6.1904年至1905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7.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 )A.1905年 B.1906年C.1907年 D.1908年8.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了( )A.惠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C.护国战争 D.护法战争9.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四川 B.湖南C.广东 D.湖北10.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了(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11.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12.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由比较积极地抗战转向消极抗战的标志是( )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国民党五届四中全会的召开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D.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的召开13.1941年,在缅北对日作战中以身殉国的中国远征军将领是( )A.佟麟阁 B.谢晋元C.张自忠 D.戴安澜14.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重要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15.1940年,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雁门关战役C.阳明堡战役 D.百团大战1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新民主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中级阶段18.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A.1950年 B.1953年C.1956年 D.1959年19.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2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实行的政策是( )A.无偿没收 B.有偿征用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21.1956年,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了(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双重监督”的思想C.“健全法制”的思想 D.“新经济政策”的思想22.毛泽东在1957年指出,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 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23.1961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八届五中全会 B.中共八届六中全会C.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D.中共八届十中全会24.1967年,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中央文革小组的错误做法进行的抗争被诬称为( )A.“一月风暴” B.“反攻倒算”C.“右倾翻案” D.“二月逆流”25.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通过了( )A.《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B.《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C.《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整地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27.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28.1998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 )A.讲政治、讲经济、讲文化的教育 B.讲思想、讲作风、讲文明的教育C.讲理想、讲觉悟、讲正气的教育 D.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29.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A.1999年12月 B.2000年l2月C.2001年l2月 D.2002年12月30.2005年,我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的会议是( )A.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B.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C.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D.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A.同文馆 B.译书局C.译书馆 D.广方言馆32.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奕 B.李鸿章C.曾国藩 D.严复33.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B.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C.民族工商业人士 D.民间会党人士34.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 )A.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没有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C.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D.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及其领导核心35.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属于四大家族垄断的大银行有( )A.中央银行 B.中国银行C.交通银行 D.农民银行36.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影响较大的中间党派有(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中华职业教育社C.中国青年党 D.中国国家社会党37.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侵华事件有(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C.卢沟桥事变 D.皖南事变38.1933年11月,在福州发动抗日反蒋事变的国民党将领和爱国人士包括( )A.蔡廷锴 B.蒋光鼐C.李济深 D.陈铭枢39.1980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设立的经济特区有( )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C.汕头经济特区 D.厦门经济特区40.中共十七大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 )A.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构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42.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4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44.没收官僚资本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45.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主要思想。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47.统一战线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93 评论

七碗爱玉味

试题网上可以下载,不过答案可能需要买才行

24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专升本历史自考历史卷子

    教务老师,听见很多自考的同学在问自考专升本下去是考什么(自考专升本要考哪些科目)相关问题,那么今天教务老师来告诉同学们这些问题的解答!自考专升本要考那些科目?这

    甲壳小咪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历史学自考本科试卷

    每个省份都是不同的,下表是安徽省与江苏省的。 一、安徽省的如下表:具体的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现当代史专

    帅哥啦阿妹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历史自学考试卷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朱煜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历史教育学一、课程性质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

    Blackstar01234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历届自学考试历史试卷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70多年的历史

    鬼鬼Jacky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本科自学考试历史卷子

    中国近代史纲要,满分是100分,60分及格。《中国近代史纲要》只是本科段的公共课。

    樱桃鹿儿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