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4

好多好多猪
首页 > 自考本科 > 国际贸易自考知识点归纳图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iumiu大酱

已采纳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国际贸易专业教材,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大家好,请问,自考国际贸易专课段,基础英语一的教材2010年以后是否有变化?急~~一般来说不会有变化。有变化也只是图书封面包装和印刷版次的不同。下面是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科目的教材参考书目:你好,很感谢你的回答,可是,我看你发的这个教材的代码和我考试的教材代码都不一样,我的是00088,你发的这个是00012!你发的这个是不是就是2010年改版以后的教材呀?我看了,新版教材和旧版教材,内容完全不一样的~~~请再帮忙确认下~~~谢谢!课程:00088基础英语;教材:000881英语;编者:吴顺昌、黄震华主编;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次:2000年。这个资料来源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自学考试网站公布的2011年10月自考教材计划表。所以只要版次一样,内容就都一样。变化的也只是图书封面包装和印刷时间的不同。自考 国际贸易 都有哪些科目那要看你是考专科还是本科了。国际贸易专科需考的课程是:序号类型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类别考试方式1001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3必考笔试2002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必考笔试3003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2必考笔试40044729大学语文4必考笔试50050020高等数学6必考笔试60060009政治经济学6必考笔试70070088基础英语12必考笔试80080094外贸函电4必考笔试90090092中国对外贸易4必考笔试100100089国际贸易4必考笔试110110090国际贸易实务6必考笔试120120076国际金融6必考笔试130130041基础会计学5必考笔试140140058市场营销学5必考笔试150150091国际商法4必考笔试16016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2必考笔试170170019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2必考实践考核182315679宪法学4加考笔试总学分82.0学分必考课17门共78.0学分选考课0门共0.0学分加考课1门共4.0学分备注:说明:1、港澳考生可不考0001、0002、0003,但须加考5679。2、原国际贸易专业调整为本专业。国际贸易本科段需考试的课程是:序号类型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类别考试方式1001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2必考笔试20025844国际商务英语6必考笔试3003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5必考笔试40044184线性代数4必考笔试50050097外贸英语写作8必考笔试6006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6必考笔试70070099涉外经济法4必考笔试80080055企业会计学6必考笔试9009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6必考笔试1001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6必考笔试11011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4必考笔试12012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验1必考实践考核13013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5必考笔试14014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4必考笔试150150102世界市场行情4必考笔试160168100毕业论文不计学分必考实践考核172010009政治经济学6加考笔试182020089国际贸易4加考笔试192030090国际贸易实务6加考笔试202040076国际金融6加考笔试212050091国际商法4加考笔试222310024普通逻辑4加考笔试总学分101.0学分必考课16门共71.0学分选考课0门共0.0学分加考课6门共30.0学分备注:说明:1、本专业仅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生报考。国际贸易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0009、0089、0090、0076、0091,已取得相同名称课程考试成绩单合格者可申请免考。2、港澳考生可不考0004,但须加考0024。3、原国际贸易专业调整为本专业。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78 评论

水儿依依

了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则是每一位学习国际贸易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涉外业务、管理、调研等工作。自学考试开考专业中也包括国际贸易专业,那国际贸易自考本科重点科目有哪些?国际贸易自考本科专业科目按照必要程度可分为必考、选考和加考三种类型,按照性质和学习方式又可划分为理论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实践考核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这五种类型。当然专业课程表中只会注明必考,选考以及加考,每一类型的科目都有着不同的考试要且,因此,国际贸易自考本科重点科目主要在于必考课程中,但是也不能忽视选考课。国际贸易专业全称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自考国贸专业必考课程15门,没有选考课程。按照自学考试制度规定,根据考生所选专业,必考课程必须获得合格成绩,按照专业要求完成选考课程所需学分要求,加考课程只针对个别类型考生而设置,一般不做要求。所以,国际贸易自考本科重点科目在于必考课程。必考课程中的重点则是考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他的公共基础课程、理论课程等基本上每个专业的设置都差不多,科目的考试难度也没有专业课程大,所以考生学习的重点也在于专业科目。国际贸易自考本科生入学后可以报班学习,有专业的老师对课程进行指导,可一定程度生提高学习效率。综上总结,国际贸易自考本科科目主要包括必考,选考和加考三种类型,该专业没有选考课程要求,考生学习的重点在于必考课程,考生入学后可报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如果考生还想了解更多自考资讯或有任何提升学历上的疑问都可以登录广东自考点击咨询在线老师。

312 评论

好吃的小蓝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学科属性(重点) 理解: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 (二)主要研究方法(一般) 应用:地图法、分析法、对比法、考察法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地理位置和气候(重点) 识记: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与分布 理解:新加坡战后经济地理位置的变化对其经济的影响;气候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应用:时差的计算与应用 (二)地形与河流、湖泊(一般) 识记:大陆架、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水能资源的分布及主要水利工程 理解:地形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三)国家、居民(重点) 识记:主要国家类型的划分及其分布、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及世界人口特征。 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为维护或打破旧的世界经济秩序所采取的措施。 应用:分析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四)科学技术(次重点) 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五)宗教(一般) 识记: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图腾的的概念 理解:伊斯兰教对经济贸易的影响。 第三章 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 (一)汉萨同盟和意大利北部的区域贸易中心(重点) 识记:汉萨同盟的地域范围,意大利北部的贸易中心。 理解:意大利的威尼斯等贸易中心在与亚洲贸易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佛兰德尔地区(一般) 识记:地域范围。 理解:在欧洲贸易中的作用。 (三)地理大发现、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重点) 识记:地理大发现的三大历史事件、第一次与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标志。 理解:地理大发现与第一、第二次产业革命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四)亚太地区兴起的政策环境(重点) 识记:亚太地区的范围。 理解: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经济声速增长的原因。 (五)亚太地区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交通要道(次重点) 识记:锡矿带、锰结核、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 理解:亚太地区交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六)亚太地区面临的挑战(一般) 理解:亚太地区面临哪些挑战。 第四章 世界区域经济集团 (一)定义、类型及有利和不利的影响(重点) 识记:定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 理解: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二)形成原因(次重点) 识记:集团化8项形成背景。 理解: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融合的产物。 (三)欧盟与APEC(重点) 识记:形成历程及一体化主要措施、APEC的性质 理解:欧盟是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集团; (四)北美自由贸易区(次重点) 识记:成员组成及形成背景 理解:对三国经济有利和不利影响。 第五章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 (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重点) 识记:温室效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义; 理解:动植物资源的枯竭,温室效应及水源的污染造成的危害; 应用:说明自然资源领域、社会领域、经济领域及科技领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及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次重点) 识记:环境的定义。 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三)贸易对环境保护有利和不利影响(重点) 理解:主要有利和不利影响。 (四)环境会影响贸易(次重点) 识记:厄尔尼诺现象 理解:环境危机会影响贸易。 (五)如何克服绿色贸易壁垒(重点) 识记: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绿色贸易壁垒定义。 理解:从政府、企业两个方面分析如何克服绿色贸易壁垒。 (六)环境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重点) 识记:发达国家发展不当和发展中国家发展落后的含义。 理解:所谓“持续优先”或“发展优先”的不科学性。 (七)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一般) 理解:国际环保合作的六项措施。 第六章 世界能源贸易地理 (一)世界石油的储藏、生产、消费的地理分布(重点) 识记:世界6大储油区、中东储油区的储藏与生产的主要特点、OPEC。 理解:世界石油开采、加工和消费不平衡的状况 应用:如何建立本国可靠的石油储备制度。 (二)天然气与煤炭(次重点) 识记:世界主要天然气的储藏和生产国家、主要煤炭生产国。 理解:天然气与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变化。 第七章 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 (一)世界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重点) 识记:温带高度商品化集约化农业,亚热带季风农业,地中海农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的分布及主要代表农作物。 理解:不同农业类型与气候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关系。 (二)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次重点) 识记:绿色农业的定义。 理解:进行“绿色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 (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般) 理解:如何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四)小麦、稻谷、玉米、棉花、大豆、饮料作物、糖料作物的生产与贸易(重点) 识记:上述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地理分布,主要生产国、出口国 (五)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主要特点(次重点) 理解:世界农产品贸易的8大特点 第八章 工业制成品生产与贸易地理 (一)制成品的类型及主要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地带(重点) 识记:美加工业带、西欧工业带、中东欧工业带和亚太工业带的地域范围及主要工业部门 理解:战后工业制成品贸易不断上升的原因。 (二)世界钢铁生产发展历程(重点) 识记:战后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 理解:战后钢铁工业布局趋向沿海的原因。 (三)世界钢铁生产和贸易的主要国家(次重点) 识记:主要生产国和贸易国。 (四)世界汽车生产的地域分布(重点) 识记:亚太、北美、西欧三大汽车生产地带的主要生产中心、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 (五)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一般) 理解:战后汽车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 (六)主要国家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和贸易(重点) 识记:美、日、西欧、亚太等国家和地区电子信息工业的分布;世界主要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国。 理解:电子信息产业成为促进经济迅速增长的火车头。 第九章 国际贸易运输地理 (一)国际贸易运输的特点和方针(重点) 识记:五大特点。 理解:辩证认识和运用“十字”方针。 (二)国际贸易运输性质(一般) 理解:为什么说国际贸物运输为国际贸易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世界四大航运及主要航区通道和主要港口 识记:主要运河、海峡的地理位置及特点;世界著名港口的地理分布 (四)海上货物运输的四要素(次重点) 识记:航线划分的标准及选择航线的主要要素 理解:货物与港口两要素在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大宗海运物流(一般) 识记:石油、煤炭、铁矿石、铝土矿、粮食的流向。 (六)铁路、公路、大陆桥运输(重点) 识记:我国和邻国的铁路口岸、公路口岸、大陆桥运输的定义 理解:大陆桥运输的优越性 (七)集装箱运输(次重点) 识记:集装箱运输的主要特点 理解: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 第十章 超级大国——美国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优越性(重点) 识记:主要地形和气候的特征及分布 理解: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政区人口状况及政治体制 识记:主要行政区、主要民族 理解:美国议会与总统相互制约关系对美国政治经济的影响。 (二)美国经济的特征(重点) 识记:当前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知识经济的概念。 理解:美国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形成条件。 (三)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历程(一般) 识记:四个发展阶段的划分,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理解:美国迅速实现工业化的条件。 (四)采矿业、制造业和农业(重点) 识记:主要煤炭、石油产区;汽车、航空、化学、电子、食品工业中心;小麦、玉米、棉花带的分布。 理解:农业生产特征及农业危机。 (五)交通运输业(一般) 识记:主要港口及铁路枢纽。 (六)对外贸易状况(重点) 识记: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及地区结构。 理解:美国出口贸易地位下降的原因。 (七)市场状况(一般) 识记:市场的主要特点。 (八)北部区(重点) 识记:北部区地域范围,主要城市和主要工业部门 理解:北部区形成美国最大工业区的条件。 (九)南部区和西部区(次重点) 识记:“阳光地带”的范围 理解:战后“阳光地带”崛起的条件。 第十一章 发达国家(一)——欧盟四国 (一)德国工业和农业(重点) 识记:采煤、钢铁、汽车、机械、化学、电子工业的分布;主要农业区。 理解: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形成的条件。 (二)德国自然地理环境(次重点) 识记:四大地形区、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 理解:过渡性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三)德国主要经济区和城市(一般) 识记:北部区的范围和在德国经济中地位,主要工业中心;南部区的范围及主要城市。 理解:鲁尔区形成的条件。 (四)法国优越的自然条件(重点) 识记:主要地形区和气候类型的分布、河流和矿产的分布。 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五)法国工业与农业(次重点) 识记:钢铁、化学、航空、电子工业的分布;主要农业区。 理解:战后法国经济发展阶段及主要措施。 (六)法国区域差异及城市(一般) 识记:东部区的范围,主要工业中心,主要产业部门 理解:东部区形成法国最发达地区的条件。 (七)英国优越的自然条件与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 识记:英吉利和多佛尔海峡、北海油田、英伦三岛、主要煤田。 理解:北海油田开发对英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八)英国新、老工业部门状况(次重点) 识记:传统工业部门及工业中心;汽车、航空、电子工业部门的分布,两个“硅谷”。 理解:战后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及撒切尔政府改革的主要措施。 (九)英国对外贸易(一般) 理解:战后英国对外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 (十)意大利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自然条件(重点) 识记:主要半岛和岛屿、主要地形和气候类型。 理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十一)意大利经济特征、主要工业和农业(次重点) 识记:钢铁、汽车、电子、纺织工业中心;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理解:经济的五个特征 (十二)意大利区域差异(一般) 理解:北部区在全国经济中所处地位。 第十二章 发达国家(二)——日本 (一)自然地理环境(重点) 识记:主要地形、两种气候类型、河流特征、矿产与渔业资源。 理解:自然环境对日本经济发展所起的制约或促进作用。 (二)领土组成,政区和居民(次重点) 识记:四大岛及北方四岛、一、二级行政区、大和民族及阿伊努人。 理解:岛国位置对日本经济发展的意义。 (三)战后经济的特征(重点) 识记:五大特征:“三湾一海”地带 理解:日本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工业分布畸形集中的原因。 (四)经济发展历程(次重点) 识记:明治维新、侵略扩张、战后抓住有利时机的三个发展阶段。 理解: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增长的国际、国内有利条件。 (五)工业(重点) 识记:工业生产体系的三大特征;汽车、钢铁、石油加工、电子工业中心。 理解:促进钢铁、汽车工业发展的措施。 (六)农业(次重点) 识记:水稻、水果、蔬菜、捕鱼业的分布。 理解:日本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七)对外贸易地位及迅速增长的原因(重点) 理解:迅速增长的原因。 (八)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次重点) 识记: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 理解:商品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历程的关系。 第十三章 原社会主义转型国家——俄罗斯 (一)多样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资源(重点) 识记:三大地形区、多样气候、大河和主要湖泊、矿产资源的分布。 理解: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和资源的丰富性与集中性,对俄经济布局的影响 (二)面积、疆域和人口(次重点) 识记:主要邻国和临海、主要民族和政区 理解:民族复杂性与人口增长缓慢对经济的影响。 (三)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经济(重点) 理解:改革失误的主要表现 (四)普京时代俄罗斯经济(次重点) 理解:普京执政后俄罗斯经济恢复增长的原因。 (五)工业(重点) 识记:主要煤田、主要油田和天然气田;钢铁、机械工业基地。 理解:石油、天然气生产在俄罗斯经济中的巨大作用。 (六)农业(一般) 识记:农业三大类型区的地域分布 理解: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的原因。 (七)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与地区结构(重点) 识记:出口和进口商品构成;主要贸易伙伴。 理解:对外贸易增长与经济发展背离的原因。 第十四章 发展中转型经济国家——印度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人文环境(重点) 识记:南亚次大陆、种性制度,三大地形区,煤、铁、锰等矿产。 理解:复杂的人文环境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二)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阶段(次重点) 理解:尼赫鲁主张的“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经济的主要特征。 (三)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改革阶段(重点) 识记:主要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成就和失误。 (四)能源、钢铁、纺织、电子、宝石工业(次重点) 识记:上述工业的生产中心 (五)农业(重点) 识记: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小麦、黄麻、茶叶、棉花等作物的主产区。 理解:水旱灾害频繁形成的原因。 第十五章 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新加坡和巴西 (一)韩国“汉江奇迹”——迅速发展的经济、主要工业部门(重点) 识记:钢铁、造船、电子信息,汽车等工业的中心。 理解: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国际、国内因素 (二)韩国自然地理环境(次重点) 识记:海岸、地形、气候、河流和资源状况。 (三)韩国南北分裂和南北对话(一般) 理解:南北分裂走向对话的历史进程。 (四)巴西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重点) 识记:地形、气候、河流和资源状况。 (五)巴西经济迅速增长与陷入严重债务危机(次重点) 识记: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当前经济特征。 理解:分析严重债务危机的原因。 (六)巴西主要工业部门和热带农产品(一般) 识记:主要工业中心及工业部门、咖啡、 棉花、大豆的主要种植区。 (七)新加坡经济发展历程(重点) 理解:独立后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相应政策措施。 (八)新加坡主要产业部门(次重点) 识记:炼油、电子电器、造船业、海运业、旅游业的基本状况。 第十六章 农矿资源出口大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 (一)加拿大自然条件与居民(重点) 识记:地形、气候、河湖的特征;主要矿产、水力、渔业资源、两大移民居住区。 理解: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二)加拿大农业与制造业(次重点) 识记:中部草原三省的“谷仓”;纽芬兰、温哥华渔场;钢铁、汽车、有色金属冶炼,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工业中心。 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三)加拿大经济概况(一般) 理解:加拿大经济的主要特点 (四)澳大利亚自然条件(重点) 识记:主要地形、气候、可流和资源状况;大堡礁、鸭嘴兽、按树。 理解:自然条件与澳大利亚产业结构的关系。 (五)澳大利亚经济概况(次重点) 理解:经济特征与国家历史进程和自然条件的关系。 (六)澳大利亚农牧业与采矿业(重点) 识记:小麦、甘蔗、水稻的主要种植区;铝土矿、铁矿、煤炭、黄金等的采矿中心。 (七)澳大利亚对外贸易(一般) 识记:主要出口的农矿产品、主要贸易伙伴。 理解:进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第十七章 非洲贸易地理 (一)富饶大陆(重点) 识记:丰富的土地(耕地、草原、林地)资源;金、金钢石、铜、石油、铝土矿、磷矿的分布;水力资源状况 理解:苏伊士运河、好望角航线在世界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 (二)贫穷大陆(次重点) 理解:经济增长缓慢,产业结构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日益恶化,政治不稳定与经济落后的关系。 (三)复杂大陆(一般) 理解:非洲在人口、民族、宗教、国家历史进程等方面的复杂性。 (四)南非概况(重点) 识记:自然条件特点;农牧业、采矿业的分布。 理解:南非产业构成与其自然条件的关系。 (五)埃及概况(次重点) 识记:重要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干燥的自然环境。棉花、石油的生产状况。 理解:从单一经济转变为多元化经济的进程。仅供参考。

303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际私法自考知识点归纳

    这个在书的后面有考试大纲的!祝你好运!!!加油!!

    shishan786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国际贸易实务自考重点归纳

    公式很多呢。不知道你想要什么公式,如果是一本书的所有公式的话,你自己可以进行总结一下咯。

    爱心小猪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国际贸易自考知识点

    1、 国际贸易的产生的基本条件: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政的经济实体之间进行2、 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

    七月紫梦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国际贸易自考知识点归纳

    专题1 国际贸易背景知识 第一章 国际贸易导论 一、具体分为9类 统计时一般把0—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5—8类称为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指那些为经过机器加

    天天快乐1414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国际贸易自考知识点归纳图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国际贸易专业教材,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

    cathryn0603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