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4

qieerdingdon
首页 > 自考本科 > 妇产科自考本科重点知识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res填词人

已采纳

2017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2017年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作为护士资格考试的重要部分,是很多护士资格考生的难题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妇产科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欢迎阅读。

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知识点——第一部分

1、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系统及其相关组织。

2、骨盆由左右两块髋骨和1块骶骨及1块尾骨组成。骨与骨之间有三种4个关节:耻骨联合、对骶髂关节、骶尾关节。以上关节均有韧带附着,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骶结节韧带和骶、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较为重要,骶尾关节活动度最大。

3、骨盆作用:保护内脏;承受并传导重力;(在女性)构成骨产道

骨盆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以上为假骨盆(大骨盆),以下为真骨盆(小骨盆)。测量假骨盆的某些径线,可作为了解真骨盆大小的参考。真骨盆的标记有:

①骶岬:第一骶椎向前凸出,是骨盆内测量的重要依据点;

2坐骨棘:坐骨结节内上方,坐骨后缘中点突出的部分,可经肛门或阴道检查触到;

3耻骨弓:夹角为耻骨角,正常为90°~100°。

5、骨盆的平面:1骨盆入口平面:横椭圆形,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线,后方为骶岬,测量前后径,平均正常直径11cm;2中骨盆平面最狭窄,纵椭圆形,前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为骶骨下端,测量横径(坐骨棘间径)10cm;3出口平面由两个不在同一平面的三角形组成,前三角形的顶端时耻骨联合下缘,两侧是耻骨联合降支,后三角的顶端是骶尾关节,两侧是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间径为两三角形的共同底边,9cm。

6、骨盆的类型:女性型最常见、男性型、类人猿型、扁平型。

7、骨盆底分三层:1)外层为一层筋膜(会阴浅筋膜)、三对肌肉(坐骨海绵体肌、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组成。这层肌肉的肌腱会合于阴道外口与肛门之间,形成中心腱。2)中层即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一层薄肌肉(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形成。3)内层即盆膈,由肛提肌及其筋膜组成,每侧肛提肌由耻尾肌、髂尾肌和坐骨肌三部分组成。

8、会阴: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又叫会阴体,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及筋膜,也是骨盆底的一部分。会阴体厚3~4cm,呈楔状,内层为会阴中心腱。妊娠时会阴组织变软,分娩时要保护此区,以免造成裂伤。

9、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外阴,包括耻骨联合至会阴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

10、阴阜:为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呈倒置的三角形。

11、前庭大腺: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位于大阴唇后部,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正常情况检查时不能触及此腺,遇到感染致腺管口闭塞,可形成囊肿或脓肿。

12、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后两者被称为子宫附件。

13、阴道环绕子宫颈周围的组织成为阴道穹窿·,按其位置分为前、后、左、右四部分,后穹窿较深,其顶端与子宫直肠陷凹贴接,可进行穿刺或引流。

14、子宫长7~8cm,宽4~5cm,厚2~3cm,宫腔容积约5ml。子宫体与子宫颈比例为2∶1.

15、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子宫峡部的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下端因黏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称为组织学内口。宫颈管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粘膜腺体分泌碱性粘液。

16、子宫壁的外层为浆膜层,中层为子宫肌层,子宫内层为黏膜层,即子宫内膜,分为功能层(包括致密层与海绵层)和基底层两部分。

17、子宫4对韧带:1阔韧带:维持子宫在盆腔的正中位置;2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3主韧带:固定子宫颈正常位置;4宫骶韧带:将宫颈向后上牵引,间接保持子宫于前倾位。

18、输卵管由内向外可分为四部分: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

19、月经周期: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成为月经周期。

20、月经周期的调节系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

21、雌激素活性最强的是E2,主要功能有:促进卵泡及子宫发育,使子宫内膜增生,增强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增加输卵管上皮细胞的活动;促进阴道上皮的增生、角化,使细胞内糖原增加;促进乳腺管增生;并促进体内水钠潴留及骨中钙质沉着等。

22、孕酮是主要孕激素,主要功能有:使子宫肌松弛,降低妊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有利于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生长发育,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抑制输卵管节律性收缩;促进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在已有雌激素影响的基础上,促进乳腺腺泡发育;孕激素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有升高体温作用,正常妇女在排卵后基础体温可升高0.3~0.5℃,此特点可作为排卵的重要指标。还促进体内水与钠的排泄等。

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知识点——第二部分

1、妊娠: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始:卵子受精,终: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

2、精子获能的主要部位是子宫和输卵管。受精的部位在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

3、顶体反应:获能的精子与次级卵母细胞放射冠接触,精子头部外膜和顶体前膜融合、破裂,释放顶体酶,溶解放射冠和透明带。

4、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称孕卵植入,也称着床。着床需经过定位、粘着和穿透三个阶段。完成着床的条件是:1透明带消失;2囊胚滋养层分出合体滋养层细胞;3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并相互配合;4孕妇体内有足够的孕酮。

5、桑椹胚:受精后第3日受精卵分裂成由16个细胞组成的实心细胞团称为桑椹胚。

4、受精卵着床后,子宫内膜迅速发生蜕膜样改变:底蜕膜、包蜕膜、真蜕膜(壁蜕膜)。

5、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胎儿附属物是指胎儿以外的组织,包括胎盘、胎膜、脐带、羊水。

6、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

7、胎盘的功能: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除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功能和合成功能等。

8、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诊断早孕的敏感方法之一。至妊娠第8~10周时分泌达高峰,持续1~2周迅速下降。正常情况下,产后2周内消失。主要功能作用于月经黄体,使其发育成为妊娠黄体;有LH相似的生物活性,可诱发排卵。

9、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妊娠早期羊水由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中期以后为胎儿尿液。正常妊娠羊水量约为1000ml,羊水过多为妊娠任何时期羊水量>2000ml,羊水过少为妊娠晚期羊水量<300ml。

10、妊娠16周末可从外生殖器确定性别;12周末部分可辨男女性别。胎儿有脐静脉1条、脐动脉2条。妊娠12周时子宫增大超出盆腔,晚期子宫呈不同程度的右旋。妊娠12~14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的无痛性收缩,特点为稀发、不对称。

11、假性糜烂:宫颈鳞柱上皮交接部外移,宫颈表面出现糜烂,称为假性糜烂。

12、妊娠期心脏向左、向上、向前移位,多数孕妇心尖区及肺动脉区可闻及柔和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搏出量约自妊娠10周即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时达高峰。血容量自妊娠6周起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时达高峰。孕妇易发生痔、外阴及下肢静脉曲张和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13、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孕妇长时间仰卧位,可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搏量降低,血液下降,称…。

孕妇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褥期最初3日之内要防止心力衰竭。

14、妊娠分期:妊娠12周末以前称早期妊娠;第13~27周末称为中期妊娠;第28周及其后称晚期妊娠。

15、停经是妊娠最早、最重要的症状;B超检查是确诊方法。

16、孕妇于妊娠18~20周时开始自觉有胎动,胎动每小时3~5次,妊娠周数越多,活动越活跃。胎心音每分钟120~160次。

17、胎产式: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指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纵轴之间的'关系。两轴平行者称纵产式,两轴垂直者称横产式。

18、胎先露:指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19、胎方位: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指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简称胎位。最常见为枕左前位。

20、产前检查从确诊早孕开始,妊娠28周前每4周查1次,28周后每2周查1次,36周后每周查1次。

21、围生期Ⅰ指从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产后1周。

22、预产期的推算依据:末次月经、早孕反应出现时间、胎动开始时间以及子宫高度。【计算方法】:末次月经第1日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

23、骨盆外测量常用径线:1髂棘间径,正常值为23~26cm;2髂嵴间径,正常值为25~28cm;3骶耻外径,正常值18~20cm;4坐骨结节间径,平均值9cm;5耻骨弓角度,正常90°,小于80°为异常。

24、先兆临产临床表现:假临产(不规则宫缩)、胎儿下降感(轻松感、伴尿频)、见红(血性阴道分泌物)。

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知识点——第三部分

1、分娩: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间分娩称早产;满37周至不满42周间称足月产;满42周及其后分娩称过期产。

2、影响分娩的四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

3、产力:指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4、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其特点有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缩副作用。缩复作用随产程进展使宫腔内容积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部不断下降及宫颈管逐渐缩短直至消失。

5、腹肌及膈肌收缩力(简称腹压)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

6、肛提肌收缩力有协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的作用,能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胎儿娩出后,肛提肌收缩力有助于已剥离的胎盘娩出。

7、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骨产道1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平均值11cm;2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平均值10cm;3出口横径,平均值9cm。

8、骨盆轴:指连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点的曲线。

9、骨盆倾斜度:指妇女直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为60°。

10、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组成的弯曲管道。子宫下段由非孕时长约1cm的子宫峡部形成。

11、胎头径线:1双顶径:是胎头的最大横径,平均值9.3cm;2枕额径:平均值11.3cm,胎头常以此径衔接;3枕下前囟径:9.3cm,胎头俯屈后以此径通过产道,最小的前后径;4枕颏径:13.3cm。

12、分娩机制: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指胎儿先露部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状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

13、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衔接(入盆)。

14、下降: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下降。胎头下降程度是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胎头下降程度的标志是颅骨最低点与坐骨棘平面的关系。

15、俯屈: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当胎头继续下降至骨盆底时,原来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使下颏接近胸部,变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径为枕下前囟径,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16、内旋转:胎头到达中骨盆时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使矢状缝与中骨盆和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称内旋转,一般在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动作。

17、临产的标志: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18、第一产程临床表现:规律宫缩、宫口扩张、胎头下降、胎膜破裂,破膜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疼痛。

19、第二产程临床表现:子宫收缩增强、胎儿下降及娩出。

20、胎头拨露:在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

21、胎头着冠: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也不再回缩。

22、第三产程临床表现:子宫收缩、胎盘娩出及阴道流血。

23、胎盘剥离征象:1宫体变硬呈球形,宫底升高;2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3阴道少量流血;4轻压子宫,外露的脐带不再缩回。

24、胎盘剥离方式:1胎儿面娩出式:胎盘先出,后见少量阴道流血;2母体面娩出式:先有较多量阴道流血,胎盘后排出。

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知识点——第四部分

1、产褥期: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6周

2、子宫复旧:指妊娠子宫自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产后当天,子宫底平脐或脐下一横指,以后每天下降1—2cm,至产后10天子宫降入骨盆腔内。

3、泌乳热:指产后3~4天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也可有37.8~39℃发热。

4、产后宫缩痛:指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多见于经产妇,产后1~2天出现,持续2~3天自然消失。

5、恶露: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分三种:血性恶露、浆液恶露、白色恶露。

6、吸吮——保持不断泌乳的关键,也是维持泌乳的重要条件。

7、会阴护理的原则:减轻肿胀,增进循环,促进愈合,减缓不适。(如50%硫酸镁湿热敷、产后24小时可红外线照射、嘱产妇向会阴伤口对侧卧)

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知识点——第五部分

1、高危妊娠:指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者。

2、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的方法:1无应激实验NST;2宫缩压力实验CST或催产素激惹实验OCT。

3、羊水检查:卵磷脂/鞘磷脂(L/S)→肺成熟度,大于2提示胎儿肺成熟。

4、胎儿头皮血PH正常值是7.25~7.35。胎儿窘迫时PH<7.20。

5、判断胎盘功能——孕妇尿雌二醇(E3)测定,一般测24小时尿E3含量。,正常值为15mg/24h,胎儿窘迫时急骤减少30%~40%。

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知识点——第六部分

1、流产: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者,称为流产。早期流产妊娠12周以前。晚期流产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又分为人工流产和自然流产。

2、流产主要临床表现:停经、腹痛、阴道流血。

3、先兆流产表现为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有时伴有轻微下腹痛,腰痛、腰坠。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产物未排出。处理原则: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减少刺激;必要时给予对胎儿危害小的镇静剂;对于黄体功能不足的孕妇,每日肌注黄体酮20mg保胎;注意及时进行超声检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避免盲目保胎。

4、难免流产表现为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腹痛加重,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或略小,宫颈口扩张,组织未排出。处理:一旦确诊,应尽早使胚胎及胎盘组织完全排出,以防出血和感染。

5、不全流产表现为阴道出血持续不止,严重时可引起出血性休克,下腹痛减轻,子宫大小小于孕周,宫颈口已扩张堵塞,妊娠产物部分排出。

6、完全流产:妊娠产物完全排出,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腹痛消失,子宫大小正常或略大,宫颈口已关闭。

7、稽留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

8、习惯性流产: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每次流产多发生于同一妊娠月份,其临床经过与一般流产相同。

9、异位妊娠: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发育时,称为异位妊娠。

10、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阔韧带妊娠等,宫外孕仅指子宫以外的妊娠,不包括宫颈妊娠和子宫角妊娠。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多见于壶腹部。

11、输卵管妊娠发展结果:输卵管妊娠流产、输卵管妊娠破裂、陈旧性宫外孕、继发性腹腔妊娠。

12、输卵管妊娠临床表现:1)症状:停经、腹痛(主要症状)、阴道流血、晕厥与休克、腹部包块;2)体征:贫血貌,腹部检查有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出血较多时,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13、宫颈抬举痛或摇摆痛:盆腔检查时,将宫颈轻轻上抬或左右摇动时引起剧烈疼痛,是输卵管妊娠的主要体征之一。腹腔内出血较多时检查子宫呈漂浮感。

14、早产PTD: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之间分娩者。

1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征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

16、妊高征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

17、水肿分级:“+”水肿局限于踝部和小腿。“++”水肿延及大腿;“+++”水肿延及外阴和腹部;“++++”全身水肿或伴腹水。

120 评论

活力的维维

导语:妇产科学不仅与 外科、 内科、 儿科学等临床学有密切联系,需要现代诊疗技术(内镜技术、影像学、放射介人等)、临床药理学、病理学胚胎学、解剖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大外伤后最易形成血肿。 2.阴道后穹窿位置最深,可穿刺或引流。 3.子宫峡部上为解剖学内口,下为组织学内口。 4.子宫内膜表面2/3为功能层,1/3为基底层。 5.宫颈黏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上皮,阴道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 6.子宫圆韧带起自宫角,止于大前端,维持前倾位。 子宫阔韧带限制向两侧倾斜,有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穿过。 子宫主韧带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前倾。 7.输卵管有间质部(最狭窄)、峡部、壶腹部和漏斗部(拾卵)。 8.卵巢表面无腹膜,由生发上皮覆盖,上皮深面有卵巢白膜(防御作用)故不易感染。 9.卵巢固有韧带(卵巢韧带)是子宫与卵巢之间,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不需要切除此韧带。 卵巢悬韧带(骨盆漏斗韧带)是卵巢与骨盆之间,有卵巢动静脉穿过,只切除子宫不需要切除此韧带。 10.卵巢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子宫、阴道、阴部内动脉起自髂内动脉。 11.阴道上段:子宫动脉。中段:阴道动脉。下段: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 12.右侧卵巢静脉→下腔静脉。左侧卵巢静脉→左肾静脉。 13.淋巴:阴道下段、宫体两侧→腹股沟浅。阴道上段→髂内、闭孔。宫体、宫底、输卵管、卵巢→腰。 14.乳房发育是第二性征最初特征,是青春期发动标志。月经初潮为青春期重要标志。 15.卵巢功能:生殖(产生卵子),内分泌(产生性激素)。 16.雌激素可正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 17.排卵发生于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 18.黄体生命14天,排卵后7~8日高峰,9~10日退化。 19.雌激素在月经第7日(排卵前)卵泡分泌第1次高峰,排卵后7~8日黄体分泌第2次高峰。 孕激素在排卵后7~8日黄体分泌达高峰。 20.性激素为甾体激素(类固醇),肝脏代谢。 21.雌三醇生物活性最低,为筛查项目(检测孕妇尿中雌三醇含量可判断胎儿是否宫内死亡)。 22.雌激素:促子宫输卵管发育,增对缩宫素敏感性,宫颈黏液湿稀,阴道上皮增生角化,乳腺管增生,水钠潴留易肿,骨基质代谢。 孕激素:子宫黏膜增殖期转分泌期,宫颈黏液干黏,抑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频率振幅,阴道上皮细胞脱落,乳腺小叶及腺泡发育,基础体温排卵后升高0.3~0.5℃作排卵日期标志。 23.月经周期:月经期(1~4日),增殖期(早期5~7日,中期8~10日,晚期11~14日,腺上皮:低柱状→弯曲→高柱状),分泌期(早期15~19日,中期20~23日,晚期24~28日,糖原小泡→顶浆分泌→糖原溢出)。 24.宫颈黏液:瞳孔样,羊齿植物叶状结晶(雌),椭圆体(孕)。 25.精子获能部位:子宫腔和输卵管。 卵子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 26.着床在受精后第6~7日。受精后8周称胚胎,9周起称胎儿。 27.自觉胎动:初产妇18~20周,经产妇16周末。 28.身长:前5个月=月数平方,后5个月=月数×5。 体重=宫高×腹围+200g 29.甲状腺是胎儿最早发育的内分泌腺。 30.胎盘:羊膜(最内层),叶状绒毛膜,底蜕膜(母体部分)。 3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属蛋白质类激素是一种糖蛋白,合体滋养细胞合成,8~10周达高峰。 雌激素:10周后胎盘合成,雌二醇为非孕妇100倍,雌三醇为1000倍。 32.脐带含1条脐静脉和2条脐动脉。 33.羊水来源:早期:母体血清;中期:胎儿尿液;晚期:肺也参与。 34.羊水量:8周5~10ml,10周30ml,20周400ml,38周1000ml,40周800ml,过期300ml以下。 35.妊娠期子宫增大变软,子宫峡部变长变软,阴道黏膜变软充血水肿呈紫蓝色(Chadwick征),乳晕周围皮脂腺增生出现深褐色结节(蒙氏结节)。 胎盘早剥子宫胎盘卒中时子宫表面紫蓝色瘀斑(Couvelaire子宫)。 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肿瘤细胞浸润子宫表面形成紫蓝色结节。 36.心排量、循环血容量在32~34周达高峰。 37.早期妊娠≤13周。14≤中期妊娠≤27周。晚期妊娠≥28周。 38.停经是妊娠最早症状。早孕反应在停经6周出现。阴道黏膜和宫颈阴道部紫蓝色,黑加征阳性(停经6~8周子宫峡部极软)。 39.确诊早孕首选妊娠试验(血hCG较早)。临床上最常用早早孕试纸测尿hCG。B超和超声多普勒确诊活胎。 40.宫底高度:12周末:耻骨联合上2~3横指。16周末:脐耻之间。20周末:脐下1横指。24周末:脐上1横指。28周末:脐上3横指。32周末:脐与剑突之间。36周末:剑突下2横指。40周末:33cm。 41.12周多普勒胎心听诊仪探测胎心音,18~20周听诊器听到胎心音。110~160次/分。 42.子宫杂音、腹主动脉音与孕妇心搏数一致,脐带杂音与胎心率一致。 43.胎方位与后囟门相应,与前囟门相反。枕左前位最常见。 44.围生期:妊娠28周(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出生后7足天。 45.产前检查:20、24、28、32、36、37、38、39、40周,共9次。产后检查:3日内、14日、28日。 46.预产期(EDC):末次月经LMP第一日起,月份-3或+9,日数+7(大月-31,小月-30,2月平年-28闰年-29)。 47.骨盆入口平面:外测量:骶耻外径(18~20cm);内测量:对角径(12.5~13cm),真结合径(11cm)。 中骨盆平面:坐骨棘间径(10cm),坐骨切迹宽度(5.5~6cm,三横指)。 骨盆出口平面:坐骨结节间径(8.5~9.5cm),出口后矢状径(8~9cm)。 此外:髂棘间径(23~26cm),髂嵴间径(25~28cm),骨盆入口前后径(11cm),产科结合径(10cm)。 耻骨弓角度90°,骨盆倾斜度(入口平面与地平面)60°。 48.胎动3~5次/h。胎动计数>30次/12h为正常,<10次/12h提示胎儿缺氧。 49.胎心率加速:胎儿良好。早期减速:胎头受压。变异减速: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晚期减速:胎儿缺氧(过期妊娠、羊水减少等)。 50.无应激试验NST:反应型:胎动≥3次/20min,胎心率加速>15bpm,持续时间>15s。否则无反应型+宫缩激惹试验OCT。

335 评论

小小追风者

1.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小泡,相当于月经周期的分泌期早期2.妊娠早期羊水的主要来源是母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3.妊娠中期以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重要来源 4.妊娠20周时约400ml,妊娠38周时约1000ml,此后羊水量逐渐减少,妊娠足月时羊水量约800ml 5.羊水内出现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时间是25周 6.羊水内肺表面活性物质迅速增加的时间是40周 7.妊娠35周前的早产,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24小时后至7日内,能促进胎儿肺成熟,明显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 8.妊娠晚期心血管系统生理功能变化,A.心率增快而有心悸B.心脏容量增加10%左右C.叩诊心浊音界稍扩大D.心尖部可闻及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9.孕妇血容量的增加在32-34周达高峰; 10.孕卵开始着床的时间是受精后第6—7天 11.妊娠18-20周开始,用听筒或听诊器在孕妇腹壁上可以听到胎心音,每分钟120—160次。 12.孕妇于妊娠18—20周时开始自觉胎动 13.胎儿身体纵轴和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为胎产式 14.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 15.骨盆入口前后径正常值为275px。 16.B超胎头双顶径〉212.5px,胎盘三级提示胎儿成熟 17.变异减速为子宫收缩时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所致 18.晚期减速是胎儿缺氧的表现。 19.早期减速为宫缩时胎头受压,脑血流量一时减少的表现,不受体位或吸氧改变 20.羊水中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值(L/S比值)>2提示胎儿肺成熟;羊水中肌酐值≥176.8umol/L(2mg/dl)提示胎儿肾已成熟;羊水中胆红素类物质值,若用ΔOD450测该值<0.02,提示胎儿肝已成熟;羊水中淀粉酶值,若以碘显色法测该值≥450U/L,提示胎儿唾液腺已成熟;羊水中含脂肪细胞出现率达20%,提示胎儿皮肤已成熟。 21.胎动是判断胎儿宫内安危的主要临床指标,12小时大于10次为正常。 22.首次产前检查的时间是从确诊早孕时开始,规律的产前检查是在妊娠20—36周,每4周检查1次,妊娠36—40周,每1周检查1次。围生期的定义;推算预产期;胎儿电子监测;胎盘功能检查;胎儿成熟度检查 23.分娩中协助胎先露在盆腔中内旋转的肌肉是盆底肛提肌 24.关于枕先露的分娩机转,正确的是胎头降至骨盆底时开始俯屈 25.胎头进入骨盆入口时以枕额径衔接,胎头降至骨盆底时开始俯屈,俯屈之后开始内旋转,下降动作呈间歇性。 26.临产的标志是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宫缩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27.产妇产程进展顺利,且无胎儿窘迫等异常可等待其自然分娩, 28.初产妇宫口开大<100px,经产妇宫口开大<50px可行温肥皂水灌肠加速产程进展。但胎膜早破、阴道流血、胎头未衔接、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宫缩强估计1小时内分娩及患严重心脏病等不宜灌肠。 29.第一产程潜伏期是指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大75px,一般约需8小时,最长不能超过16小时。活跃期是指宫口扩张75px—250px,此期间扩张速度最快,需4小时,最大时限为8小时。 30.初产妇枕先露时,开始保护会阴的时间是胎头拨露使阴唇后联合紧张时。 31.新生儿娩出后首先应清理呼吸道。 32.见红是最可靠的分娩先兆,多发生在分娩前24—48小时。 33.灌肠的禁忌症;胎盘剥离的征象  新时代医学:发表于浙江宁波 34.坐骨棘平面是判断胎头下降程度的标志等 35.促使乳汁从乳房内排出的内分泌激素是催乳激素 36.产后4小时即应让产妇排尿,及时排空膀胱可促进子宫收缩。 37.及早哺乳可促进宫缩,促进产后恢复。 38.产后42日起应采取避孕措施,原则是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孕。 39.产褥期的临床表现:产后脉搏略缓慢,约为60—70次/分,经产妇发生产后宫缩痛较多,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 40.习惯性流产其早期流产多为染色体异常、黄体功能不足等,晚期流产多为宫颈内口松弛、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提示与习惯性流产有相关性的检查是抗组蛋白抗体。 41.输卵管妊娠发生部位依次是壶腹部、峡部、伞部和间质部。 42.尿HCG检查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但β—HCG阴性者不能完全排除异位妊娠; 43超声诊断是诊断异位妊娠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44.注意鉴别宫内蜕膜管型与血液造成的假妊娠囊; 45.阴道后穹隆穿刺,这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对疑有腹腔内出血的患者后穹隆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固的血液即可诊断; 46.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目的在于排除宫内妊娠流产,宫内刮出物送病理检查仅见蜕膜未见绒毛有助于诊断异位妊娠。 47.早产临产后应慎用的药物是吗啡、哌替啶(度冷丁)等因药物会抑制新生儿呼吸中枢,早产儿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48.生理性子宫收缩一般为不规则,无痛感,且不伴有宫颈消失等改变。 49.宫缩较规则,间隔5—6分钟,持续30秒以上,伴以宫颈管消失及宫口进行性扩张时,可诊断为早产临产。 50.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无关的是前置胎盘 51.来院就诊的25岁妊高征初孕妇,对估计病情及决定处理方案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是眼底检查,妊高征可有血中尿酸增高,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则有尿素氮增高。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头痛剧烈伴呕吐时首选药物应是甘露醇快速静滴。 57.硫酸镁中毒首先为膝跳反射消失,随后出现全身肌张力减退及呼吸抑制,严重者心跳突然停止。 52.妊高征孕妇血压180/116mmHg时首选药物是肼苯达嗪静脉滴注 53.前置胎盘的病因有:子宫内膜病变与损伤;胎盘面积过大;胎盘异常,如副胎盘等;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 54.妊娠晚期或临产时突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是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 55.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盘自附着处剥离。 56.重型胎盘早剥与先兆子宫破裂共有的临床表现是剧烈腹痛 57.妊娠20周以后,胎儿在宫腔内死亡称为死胎 58.心脏病孕妇最容易发生心力衰竭的时期是 32-34周 59.妊娠合并心脏病剖宫产的指征: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胎儿偏大;产道条件不佳者。 60.产后出血禁用麦角新碱以防静脉压升高引起心衰

353 评论

相关问答

  • 妇产科二自考本科知识点

    自考本科护理专业的考试科目有12-16门左右,考试科目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护理管理学、外科护理学(二)、护理学研究、精神障碍护理学等等。自考本科护理专业的考试科

    吃逛吃逛2333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妇产科护理学自考本科重点知识

    自考护理学专业本科需要考的科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以上为自考公共科目,一般有3-5门。自考本科护理学还需要考,护理管理学、

    whatever345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妇产科护理学自考本科重点知识点

    护理学专业自考本科需要考哪些科目?护理学专业自考本科需要考的科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以上为自考的公共科目,一般有3-5门。

    艾米tiantian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妇产科护理自考重点总结知识

    2017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2017年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作为护士资格考试的重要部分,是很多护士资格考生的难题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带

    山东指纹锁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妇产科自考大专重点知识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自考护理大专考什么?自考护理学专业大专需要考的科目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风吹散了心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