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3

Mr.白马王爷
首页 > 自考本科 > 宏观经济学自考试卷答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瘦小的土拨鼠

已采纳

[1]1.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A. 出口到外国的一批货物; 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济人为一笔旧房买卖收取佣金;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2.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C. 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3.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 )。A.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B.增加,同时消费提高;C.减少,同时消费水平下降;D.减少,但消费水平上升4.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 A.is ,L>M; C.i>s ,LM5. 在IS-LM 模型中,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 )。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收入减少,利率上升;C.收入增加,利率降低; D.收入减少,利率降低6. 在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自发性投资增加10亿美元,IS曲线将(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7.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 )。A.增加和利率提高;B.减少和利率提高;C.增加和利率降低;D.减少和利率降低8.( )将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A.生产技术水准的进步; B.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C.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D.扩张性的货币政策9. 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失业和通货膨胀10. 经济周期的实质是( )。A.失业率的波动; B.利息率的波动;C.价格水平的波动;D.国民收入的波动1.在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时要注意( )。A.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C.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D.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2.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是( )。A.APC+APS=1; B.APC+APS=2;C.MPC=1—MPS;D.MPC+MPS=23.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失业的原因,而有效需求的不足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起作用的结果,这三大心理规律是(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B.边际收益递减规律;C.流动偏好规律; D.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4.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5.影响货币创造乘数的因素有( )。A.法定准备金率; B.超额准备金率;C.再贴现率; D.现金—存款比率; E.基础货币的数量四、判断命题的对错(每小题1分,共10分)1.GDP的变化取决于用哪一年的价格作为衡量GDP的基期价格。( )2.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会使均衡产出增加。( )3.边际消费倾向越小,投资乘数越大。( )4.中央银行大量卖出政府债券会使利率上升、产出下降。( )5.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直接刺激投资需求,推动国民产出增长。( )6.一般来讲,相对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问题更为严重。( )7.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 )8.增加税收和增加政府支出都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9.如果宏观经济的均衡处于长期总供给曲线之上,那么,经济中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10.经济增长的标志是失业率的下降。( )1.下表是来自于一个假设的国民收入帐户中的资料:GDP总投资净投资消费政府购买政府的预算盈余 6 0008002004 0001 100 30计算:(1)NDP;(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转移支付;(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本小题8分)2.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需求为c=800+0.6y,投资需求为i=7500-20000r,货币需求为L=1000y-10000r,价格水平P=1,试求货币名义供给为6000亿美元时的GDP。(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本小题6分)3.假设一个经济的商品市场由如下行为方程描述:c = 5 + 0.75(y – t)i = 6 – 0.25rt = 4, g = 18货币市场由如下行为方程描述:L(r, y) = 0.2y – 2.5r名义货币供给M = 40(1)推导总需求方程(有关运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假如在短期里,价格固定为4,试求国民收入以及利率.4.(1)某经济社会三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0%、12%和15%,为了使每年的实际利率为4%,那么三年的名义利率应分别为多少?三年平均的名义利率是多少?(有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在名义利率为10%,而实际利率仅为5%,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多少?(本小题6分)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从三部门经济的角度看,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IS曲线?2.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如何进行公开市场操作?3.什么是加速原理?如何用乘数-加速数模型解释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七、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2008年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国务院参事陈全生2008年12月18日在北京一论坛上表示,约有670万个就业岗位蒸发,主要集中在出口基地广东,使得失业人数远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失业率攀升更是加剧了人们对社会稳定的担忧,而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不到8%,这一数字被认为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最低值。陈全生敦促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就业机会,弥补因出口萎缩及政府过去控制增长所流失的就业机会。为拉动内需,北京2008年11月出台价值58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重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什么是失业?衡量失业的主要指标是什么?(3分)2.上述材料中的失业属于什么类型的失业?为什么?(4分)3.根据上述材料,失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什么?体现了宏观经济学的什么定律?(4分)4.为了治理失业,政府采用了什么宏观经济政策?其原理是什么?(4分)1. B; 2. B; 3. C; 4. A; 5. C; 6. C; 7. B; 8. A; 9.B; 10.D。1.ABCD 2.AC 3.ACD 4.ABCD 5.ABD1.× 2. × 3. × 4.√ 5. × 6.√ 7. × 8. × 9.√ 10.×1.解:(1)NDP=GDP-折旧=GDP-(总投资-净投资)=5400(2分)(2)净出口=GD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100 ……(1分)(3)因为:政府预算盈余=政府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所以:政府税收-转移支付=政府预算盈余+政府购买=1130……(2分)(4)个人可支配收入=GDP-税收+转移支付= GDP-(税收-转移支付)=6000-1130=4870……………………(2分)(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870…………(1分)2.解:根据y=c+i,得y=800+0.6y+7500-20000r,整理得IS方程为y=20750-50000r……………………(2分)根据M/P=L,得LM方程为:y=6+10r……………………(2分)联立IS与LM方程,得:r=0.4,GDP=y=10……………………(2分)3.解:(1)根据已知条件,得:y=c+i+g=5+0.75(y―4)+6―0.25r+18,整理得IS方程为y=104-r……………………(2分)令L=M/P,得LM方程为:y=200/P+12.5r……………………(2分)联立IS与LM方程,并进行整理,得总需求方程为:y=96.3+14.8/P……………………(2分)(2)将P=4代入总需求方程,得GDP=100……………………(1分)再将100代入IS或者LM方程,得出利率r=4%……………………(1分)4.解:(1)根据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得: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每年的名义利率分别为14%、16%、19%……………………(3分)三年平均的名义利率为16.3%……………………(1分)(2)根据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得: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所以预期的通货膨胀率=5%(2分)1.答:(1)自发支出变动,即自发消费和自发投资的变动。自发支出增加,导致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其经济学含义是:即使利率r不变,国民收入y也会增加。(2分)(2)政府支出变动。政府支出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移动的幅度为△y=kg·△g。这体现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2分)(3)税收变动。税收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小,从而IS曲线左移,移动的幅度为△y=kt·△t.这体现了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影响。(2分)答出因素名称以及IS曲线的移动情况即可。2.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者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2分)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2分)这一方面意味着货币投放,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另一方面,导致债券需求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同样达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2分)3.答:加速原理考察产量变动率与投资变动率的关系,认为产量变动导致投资的加速变动,投资变动率大于产量变动率。(2分)由于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使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的作用),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加速数的作用)。(3分)这种相互作用使国民收入自发增长而形成繁荣,或自发减少而形成萧条,从而形成经济周期。(1分)答:1.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所处的状态(2分)。衡量失业的指标为失业率,即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1分)。2.上述材料中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1分)。因为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了经济衰退,在经济衰退时期出现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3分)。3.失业加剧了中国对社会稳定的担忧,将会降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2分)。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2.5或3)个百分点(2分)。4.政府采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重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就业机会(2分)。其原理在于“逆经济风向行事”: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以刺激总需求(2分)。

327 评论

選擇淡定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第Ⅰ部分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与之比。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1、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2、总支出、国民收入。3、财政支出、财政收入。4、国民收入、利息率。5、调整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7、在IS曲线的右侧,I

198 评论

静香陈陈

1.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GDP=C+I+G+(x-M);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3.在宏观经济学中,由于着重理论研究,因此这多个概念同等使用,但是事实上它们相互之间有细微差别4.对5.投资储蓄恒等式是从核算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即使计划投资不等于计划储蓄(如有50万元的商品卖不出去),差额部分在核算时也会当作投资或储蓄(算作存货投资)

171 评论

大桥鸭子

1、在产品市场上,Y=C+I+G=1400+0.8Yd+200-50r+200=1400+0.8(Y-T)+200-50r+200=1800-50r+0.6Y,化简得Y=4500-125r,此为IS曲线;2、在货币市场上,由M/P=0.4Y-100r得Y=2250/P+250r,此为LM曲线;3、将IS曲线和LM曲线联立,消去r得Y=3000+750/P,此即为总需求函数;4、当P=1时,带入总需求函数Y=3000+750/P得Y=3750;再带入LM曲线得r=6。回答完毕。

166 评论

相关问答

  • 宏观经济学自考本科试卷

    六、计算 第一8 1.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 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 银器制造

    勤添Jacky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宏观经济学自考考试答案

    如果一国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那么就意味着这国正在积极拉动内需,中央银行会降低利率,刺激消费,国民储蓄、私人储蓄会减少,消费者信心增强,对未来的经济有信心,进而会

    张小凡09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宏观经济学自考试卷

    1.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时,政府支出的增加会使:A.总需求曲线右移一段时间;B.总需求曲线永久右移;C.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永久右移;D.总需求曲线右移

    了了大哥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宏观经济学自考试卷及答案

    【1】Y=C+I+G=100+0.9Yd+300+160=560+0.9(Y-T)=560+0.9(Y-0.2Y)求解y得到:y=2000;乘数k=1/[1-b

    MichaelShaoer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宏观经济学自考试卷答案

    [1]1.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A. 出口到外国的一批货物; 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济人为一笔旧房买卖收

    欧欧里里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