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6

吃出新味来
首页 > 自考本科 > 废除自学考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横竖都是213

已采纳

为余云岫、褚民谊等人先后提出了四项议案,列出了限制中医开业、不准办学等方法。

1929年2月,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了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考虑到提案过于激进,中央卫生会议权衡再三,最后通过的废止中医案———《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实施办法缓和了许多。

规定了废止中医的三条原则:“甲:旧医登记限至民国十九年为止;乙:禁止旧医学校;丙:其余如取缔新闻杂志等非科学医之宣传品及登报介绍旧医等事由,卫生部尽力相机进行。”

扩展资料:

废止中医的相关情况:

1、上海市中医协会首先发起召开上海医药团体联席会议,邀集神州医药总会、中华医药联合会、医界春秋社等40余个中医药团体代表在六马路仁济堂举行大会,商讨对策。

2、中医界之抗议举动,得到了上海各大报馆的同情。从3月初开始,中医界开始在上海《新闻报》、《申报》、《时事新报》上发表在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大会之通告、通电。这些报社也陆续发表社评,跟踪报道中医界抗议集会动向,并给予舆论支持。

3、上海中医界1000多人停诊,药店老板及职工也有数百人参加。会上讨论决定,组织上海医药团体联合会以统一行动,议决3月17日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

参考资料来源:长沙晚报-中国国医日的来历

155 评论

小希很爱小希

刘道玉: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2009年02月27日 08:38南方报网【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1416条 刘道玉 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前武汉大学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出了问题。什么问题?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先生说:“大学的问题七天七夜也谈不完。”依我看,中国大学的问题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乱”。 乱,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各界都看到了,就是教育领导当局看不到。这验证了一句古谚:“旁观者清,当事者迷”。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愿为教育领导当局解谜,希望他们听进些逆耳忠言,并付诸整改行动。 上世纪90年代初大学合并,揭开了我国高等教育大操大办的序幕。近20年内,高教领域里发生了太多事件,例如大学合并,教育产业化,建设一流大学,本科高速扩招,研究生数量急剧膨胀,专升本,学院改名,学术造假,教学假评估,建大学城运动,大学圈地远动和建设豪华校园等。 值得肯定的是,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取得了进步,教育经费有所增加,办学条件也有改善。到2007年,大学生在校生已达2700万,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部分省市已步入普及化的阶段。 但是,片面追求高速度,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研究生泡沫化,学风浮夸和学术造假,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素质严重下滑,教育产业化或变相产业化越演越烈,大学中的铺张浪费严重,债务累累,官本位越来越严重…… 历史经验表明,凡是一次高速大发展或大破坏之后,一般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调整,这符合事物螺旋式发展的规律。可是,近20年的高等教育一直以火箭的速度上升,从没有进行过调整或整顿,根本谈不上巩固和提高。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我提出整顿高等教育的十意见书,真诚希望国家高层做出决定,对高等教育进行一次彻底整顿。 一、废除自学考试制度极而言之,自学考试已成为“通向大专学历文凭的走私通道”,它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自学方式自古就有,但是把它正式作为获取大学文凭的制度,是从1978年后才开始的。它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那时大学生毛入学率很低,全国平均只有1.4%,不少省市还低于1%。扩大招生,又受到校舍等教学资源的掣肘。于是,自学考试被当作统一高考之外,另一条获得大专文凭的渠道 自学考试于1981年开始试点,1983年全面推广,直至发展到被称为中国的“第一考”。三十年来,累计4800万人参考,850万人获得大专以上的文凭。无可否认,在当时大学入学率很低的情况下,自学考试满足了很多人求学的愿望,其中不乏有真正的成才者,它的历史功绩应当肯定。 但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非昔比,全国平均大学入学率已超过23%,不少省市已达到高教普及阶段,广东省2009年将达到78%。有鉴于此,我认为高等自学考试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似应取消这种制度,具体原因有三:一是自2006年开始,自学考试连年减少,逐渐出现了萎缩现象。二是自学考试仍然沿袭了普通学历教育,助长了唯学历论,除具有学历统计的意义外,并不能达到真正提高人们技术和能力的目的。而且,许多人的工作和所学的专业完全不搭界,什么容易就拿什么文凭,造成了某些文凭泛滥。三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舞弊现象严重,文凭水分很大。有人甚至极而言之,自学考试是“通向大专学历文凭的走私通道”。总之,取消自学考试制度,是整肃高等教育学风的需要,是严格大学文凭标准、净化人才市场的需要。 二、取消不合格的在职研究生学位西方国家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淘汰率约30%,而我国基本上是零淘汰,官员和老板考博拿学位,一路绿灯 本来,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以充实到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这是世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通则,直到1980年代末,我国也依然恪守着这个宗旨。 到了1990年代初,研究生急剧膨胀,官员和老板也涌进了校园争戴博士帽。西方国家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淘汰率大约30%,而我国基本上是零淘汰率,官员和老板考博是一路绿灯。为数不少的老板和官员,既不上课又不做实验或查阅文献,怎么能够达到博士水准的要求?有不少老板只有高中甚至初中学历,可见我国博士学位的含水量多么大!在职博士生已经异化和玷污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他们用不菲的学费买博士帽,而大学以卖学位换取资源,是典型的权钱交易。 鉴于我国在职研究生太滥,必须大力进行整顿。凡是没有参加统一的严格入学考试、没有全程上课和通过全部必修课程考试、没有做出具有创造性的论文、没有经过正规的论文答辩者,应一律取消已授予的博士或硕士学位。对严重造假者,应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除了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以外,一律不准再从社会上招收在职研究生。 必须按照大学的功能定位,重新审查和规范学位授予点的资格。属于纯粹教学型的普通大学,不允许招收研究生;教学与研究型的大学,只能招收硕士研究生;只有少部分研究型的大学,才能招收一定数量的博士研究生,而且每位博士生导师每年只能招收1至2名研究生。 博士学位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的人才,但是许多大学和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把它当作一种荣誉和身份,当作升官或求职的砝码。现在,研究生教育已经变味,以至出现了烹饪博士。目前,我国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有365所,而拥有世界最好和最多研究型大学的美国,只有253所。 三、砍掉一半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中央和各省市的党校等,一律不能招收研究生。要严格整顿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至少应砍掉二分之一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 不少大学的博士学位授予点,是用搞运动的方法,靠公关和打攻坚战,用高薪挖院士而获得的。有的甚至请省市的领导出面公关。一旦获得了博士点零的突破,就大肆宣传,开庆祝大会,奖励有关人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由于采取了这些不正当手段,某些新建的城市大学也有了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点几乎覆盖了大学的所有专业。因此,必须对我国大学学位授予点进行整顿,中央和各省市的党校、政府部门的政策研究所和工业部门的应用研究所,一律不能招收研究生。要严格整顿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至少应砍掉二分之一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并且要保持长期的稳定,不允许普通大学乱串位,也绝不允许任何大学再搞所谓博士点零的突破攻坚战。 四、大学必须与所谓“独立学院”脱离关系独立学院名不副实,私人投资者想利用重点大学的牌子招揽学生赚钱,而大学靠出卖牌子换取“坐地分赃”的利益 1995年民办四川电影艺术进修学院与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建立了四川师范大学电影学院,这是我国第一所二级学院或独立学院。到2008年5月,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26所,分布在全国30个省份。 一般来说,办二级学院的大多都是进入211工程的重点大学,甚至有的重点大学办了两所二级学院。其实,无论是叫二级学院或是独立学院,都名不副实,说它是二级学院,又不隶属于大学,说它是独立的吧,又受制于母体大学。说白了,它们的产生是利益均沾的结果,是不伦不类的怪胎,而绝非像教育部负责人所说的“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私人投资者,想利用重点大学的牌子招揽学生赚钱,而大学靠出卖大学的牌子换取“坐地分赃”的利益。重点大学决不能做这种降格以求的事,必须尽快与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学院”脱离关系。 五、让成人教育回归职业教育我国的成人教育不伦不类,招收高考落选的高中生,仍以大专学历教育为目的,成了大学创收的渠道 成人教育发源于英国,它是适应英国的产业革命需要而诞生的,已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英国被誉为“继续教育之乡”,对世界各国的成人教育曾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成人教育始于20世纪初,以成人简易识字为对象。近一个世纪,虽然形式不断变化,基本上还是体现了成人的特点。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开始,各大学相继成立了成人教育学院,但并没以成人为教育对象。实际上是招收高考落选的高中生,仍然以大专学历教育为目的,成了大学创收的渠道,体现的是“文凭至上”。因此,我国的成人教育不伦不类,既干扰了重点大学的职能,又没有履行成人教育真正的职责,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成人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必须进行整顿或调整。具体做法是,把现在大学中的成人教育学院与大学脱钩,通过调整和合并,按地区或省市建立若干所独立的成人职业学院或成人继续教育学院。这类学院不能担负普通大学学历教育,只能进行职业或职业更新再培训的教育。这绝非普通大学的教师所能胜任,设置职业性的专业,要由具有真正职业专长的内行担任教师,真正体现职业教育或继续教育的特点。六、停止大学办分校办分校,往往是商业炒作,对分校所在地,是拉大旗作虎皮;对分校举办者,是为了丰厚的利益 1960年代,在备战的形势下,不少大学都办了分校,实践证明都是不成功的。虽然国外某些大学也有分校,但它们都完全独立,如美国加州大学的各分校。 自21世纪初,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一些大学又办起了跨地区的分校,有的甚至从东北办到了东南沿海。更有甚者,连北京的某名牌大学的附属中学,也在全国各地办起了多所分校。实际上,这些做法都是商业炒作行为,对分校所在地,是拉大旗作虎皮;对分校举办者,是为了丰厚的利益。例如,珠海市与某大学签订了一个协议,提供五千多亩土地无偿地给该校使用,大学就可以利用这些土地招生赚钱。这种做法就是变相的教育产业化,一定要制止。 七、整顿大学的科技开发园和研究院有些大学把建科技园当作圈地的手段,试问:你有多少科研成果,有多大的技术力量,居然能办三个、五个科技园 重点大学为了使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试办一个科技开发园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多,多则必滥。有些大学把建科技园当作圈地的手段,试问:你有多少科研成果,有多大的技术力量,居然能办三个、五个科技园?如果不是做秀,就是有意浮夸,浪费国家资源是犯罪行为。 有的大学到处建立研究院,在全国建七八个。顾名思义,研究院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要有研究实验室,配备高素质的研究人员,承担和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现在某些大学在各地建立的研究院是什么货色?据我所知,是依托各地的校友会挂个研究院的牌子,基本上是培训和卖文凭赚钱,或者就是学校的接待站。这种做法,不仅玷污了研究院的名声,而且助长某些人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 八、实行教授定编制在坊间流传许多贬斥教授的笑话,什么“菜教授”、“水博导”,甚至一元钱买几个教授的戏言 目前,大学教师队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近亲繁殖。不少大学存在三代或四代同堂的情况,严重妨碍了教师之间民主、平等讨论和争鸣学术问题的风气,窒息了创造精神;二是教授职称评定严重失范,致使不少教授名实不符。在1950年代,大学中的教授多是博学多识的学者,无论是人文或是自然科学的教授,掌握多门外语,通晓诗词歌赋,有的甚至具有琴棋书画的专长。他们备受人们的尊重,成为学生们的楷模。可是,现在大多数教授,学历不全,知识面狭窄,治学不严,人文素质低下,丧失了对学生的魅力。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为数不少的人,只求表面上的学历、学位、衔头,不下真功夫做学问,落得了“名高实秕糠”的结果。二是大学之间相互攀比,看谁的教授多、博导多,只追求数量,导致不少人滥竽充数。在坊间流传许多贬斥教授的笑话,什么“菜教授”、“水博导”,甚至一元钱买几个教授的戏言。这方面,那些拥有教授和博导资格评审权的重点大学,更显得浮躁和浮夸,没有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有鉴于此,必须对教师队伍进行整顿,实行首席教授制或定编制,不允许无限量地晋升教授。近传闻,教育部准备取消教授职称,实行教师13等级制。这并不能解决滥竽充数的问题,只不过是以级别代替职称而已。同时,教授职称已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取消教授职称不利于国际交流。在1950年代,大学里的一级或二级教授是“稀有元素”,可是现在某些大学的正副书记和正副校长一二十号人都是一级或二级教授了,有的甚至是一天书也没教过的职业政工干部,官本位竟然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九、砍掉三分之二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剽窃抄袭见光死中国大学众多的出版社和学报成了“学术垃圾的生产地”,应当砍掉三分之二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 近年来,几乎每个重点大学都发生过教授剽窃、抄袭事件,其中有校长、院士、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等。多数大学做出了严肃的处理,但也有的大学不了了之,采取了姑息养奸的态度。有个别的大学,明明存在教授剽窃问题,不仅不处理,反而借助媒体吹嘘“对学术不端零容忍”。 虽然公开学术造假是个别的,但学风浮躁和浮夸却很普遍,至于“假项目”、“假论证”、“造假论文”、答辩走过场更常见了。我国的学术论文连年攀升,据说已超过德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了,但有多少原创性的成果?为什么我国至今没人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所有一级学科的世界大奖也仍然还是零呢?现在几乎每个大学都有出版社和学报,任何人都可以出书,有多少有价值?有人批评说,中国大学众多的出版社和学报成了“学术垃圾的生产地”。因此,应当砍掉三分之二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这有利树立严谨的学风,以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 十、整顿大少爷作风,严查大学财务支出大少爷作风流行,谁都配车,装修一味向公司老板看齐,可是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却大大地下降了 我国大学2500亿的债务是怎样造成的?不客气地说,就是由贪大求全、追赶时髦和大建楼堂馆所造成,铺张浪费也是重要原因,只是大学当局不愿承认。一些大学,建五星宾馆、豪华校门、观光电梯等,被媒体逐一曝光。原有的楼房可以使用,也要建新的,一些系科本可以共用一栋楼房,非要单独建大楼,地下停车场、娱乐设施还一应俱全。不仅副部级的书记、校长配专车,而且副书记、副校长、校长助理也配了专车,甚至连已退休的副部级的书记、校长仍然配专车,一些部处长明不配暗配,公车私用是普遍的现象。现在,不仅校级干部有豪华的办公室,而且处长、科长的办公室也装修得富丽堂皇,一味向公司的老板看齐。虽然办公条件大上档次,可是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却大大地下降了。 为了遏制大学的铺张浪费现象,应当制定相关的法规,对大学的拨款、经费开支、建设项目、享受的待遇等进行严格监督,对违章者应追究其责任。 整顿高等教育绝非以上十个方面,但这些是最主要的,抓住了这些方面,就可以提纲挈领地带动各方面的整顿。要巩固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准,必须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排除万难,把整顿工作进行到底!

302 评论

别做慈善家

自考本科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的简称,是我国基本高等教育制度之一,成绩合格后由主考学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联合颁发大学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学信网可查,符合条件者由主考大学授予学士学位。目前世界上共有26个国家承认中国的高等教育自考本科学历。自考本科是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需要你一门一门考过才能拿到毕业证~因为难度大,自考本科是仅次于统招的学历认可。获得自考本科学历,根据国家教育部1988年15号文件,享受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相同的法律效力。自考政策写入国家的文件里,你以为这种事而是随便开玩笑的?怎么可能说取消就取消嘛~所以正在准备自考的伙伴们不要慌张,不要听信谣言,安心备考。自考本科是国家赋予每一位中国公民光明正大的提升学历的权力,不会轻易取消,也祝福每一位自考生能够早日获得理想的学历!

325 评论

麦麦舞雨

目前为止自学考试暂时不会,但是随着高考越来越社会化,取消自考是一个必然趋势自考:废除不如规范近日,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中呼吁对高等教育进行一次彻底整顿。十意见之一就是要“废除自学考试制度”。刘道玉认为,“取消自学考试制度,是整肃高等教育学风的需要,是严格大学文凭标准、净化人才市场的需要”。(《长江商报》3月3日)当前,全国平均大学入学率已超过23%,广东省2009年甚至要达到78%,学历、学位、学术掺杂掺假严重,高等教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但并不能就此认为“高等自学考试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笔者以为,自学考试改革比完全废除更有效,毕竟不合规范的自考院校和考试舞弊现象是少数,不能因为存在少数不良现象就否定了这项制度。说到底,教育部的确应当整顿、规范高等教育,该打药的要打药,该剪枝的要剪枝,该除苗的要除苗,坏死的要坚决挖掉。针对自学考试而言,笔者以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当在深层次上予以规范、完善,而不是否定。自学考试是高等教育中很严格的教育。自考生起早贪黑,挤时间学习,没有老师指导,不了解考试重点,一门课程往往需要考多次才能通过。我们不能因为个别自学考试者舞弊就否定全部,更不能否定自学考试的价值。自学考试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全国普通高考的一个补充,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不能因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自考生减少、存在舞弊等就彻底否定自学考试为那些没有机会上大学的人铺就的一条成才道路。如果我们废除了自学考试便能解决社会就业、提高学历价值、端正学术作风等,那笔者倒认为取消自学考试,只争朝夕,一天也不要留了。可现实是,社会问题不是废除个什么、建立个什么就能简单解决的。此外,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因此,废除自学考试制度也应当拿出相应的对策,即如何解决没有机会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那批人的求学问题,以使人人都可以享有教育权。教育出了某些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回避,甚至“一棒子打死”。“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简单地废除自学考试对于解决社会问题无济于事,建立完善的问题解决机制才是我们从根本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现在谈论自学考试废除与否,有点不合时宜。自学考试作为有着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不是办不办的问题,而是如何办的问题。看到问题,承认不足,依法完善,才是根本。

340 评论

菁菁super5man

废止中医”可溯之于日本的“废止汉医”,始于1875年。日本文部省医务局官员赴欧美考察医事后,订立条例,决心废除汉医。其办法是一切从医者须通过物理、化学、解剖、生理、病理、内外科及药剂等科目考试后,合格者才能授予开业证书。这些科目都是西医科目,中医自然考不出来,自然也就不能再生存下去。因反对者众多,日本随后又追加了一项安抚条款,即原已执业者可以免试,但中医不得授徒或开学校。“免试”使大批中医从业者得以继续生存,条例也因此执行畅通无阻。3年后才有中医发现,“条例”等于让中医老死灭亡,随即再次发起抗争,但为时已晚。日本汉医,自此若存若亡。那时的中国知识分子, 留学东洋者多,留学西洋者少,日本的思潮很快影响到中国,中国的名流学者于是纷纷主张效仿东西洋之法。所以,从郑观应、俞曲园、章太炎、梁启超到鲁迅和傅斯年等,无不主张废止中医。但另一些学者如梁漱溟、郭沫若等,对中医并不持偏激之论,他们认为,中医有疗效作为事实,其中必有其科学的道理。中医是科学吗现在人人开口闭口都讲科学,科学成了标签,成了某人想要加以褒贬某一客体的标签。科学是标签吗?回答很简单:如果是标签,科学就不是一个开放体系而成封闭体系了。于是科学就失去了前景,没有了前途。而这正好是科学要排除的东西,所以,不要随便给一种你未能认知或知之甚少的客体去贴标签。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在未知事物面前总是抱持着谦卑的态度,而具有勇于不断探索的精神,绝不轻言“放弃”、“废止”、“不可救药”这类走向极端的话,这才是科学精神。

95 评论

相关问答

  • 为什么不废除自考

    没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是不会被取消的,自考是国家统一的考试形式,主要是以自学为主,报考自考主要就要坚持学习,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学习方向。自考不会取消,但会改革

    邱shannon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为什么要废除中医自考

    作者:福利社 中医是要废除的。对此: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医药既是我们的国粹,也是目前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

    jiujieayiyua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废除自学考试

    为余云岫、褚民谊等人先后提出了四项议案,列出了限制中医开业、不准办学等方法。 1929年2月,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了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考虑到提案过于激进,中央

    十米之上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废除自学考试制度

    自考本科什么时候废除: 自考将长期存在,这是我国教育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所有不用担心。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

    Lisa要去旅行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本科自考废除

    目前为止自学考试暂时不会,但是随着高考越来越社会化,取消自考是一个必然趋势自考:废除不如规范近日,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

    2012骏马飞驰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