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43

激排爱畅想
首页 > 自考本科 > 75岁老奶奶自考本科学历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主君的太阳Soo

已采纳

75岁老奶奶考大学,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人需要不断的学生,不能停留在原地,因为知识的海洋的无限的,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学习更多,老奶奶身上坚持不懈、不轻易服输、越挫越勇的精神难能可贵,都值得我们学习。

123 评论

yingyingwp

这位老奶奶很“励志”,活到老,学到老,是年轻后辈们的楷模。我猜想,老奶奶是想告诉后辈们这3个道理。第1个: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没有汉语言文化,就没有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化也在不断地完善丰富。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最早起源于德语“kuitur”,实际上“人文教化”的简称。而汉语言文化,则起源于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江苏徐州,从形成地域来看,有荆楚、齐鲁、中原、关中、北方、巴蜀、吴越、岭南之分,可谓“博大精深”。历朝历代,许多文人雅士,钟其一生,都在研究汉语言文化,其魅力可见一斑。第2个:要珍惜青春时光。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按道理讲,人过七十,很多事情应该放下了。可是很多人到了这个年纪,才发现,自己根本放不下很多东西。不是名和利,不是爱与恨,而是梦想还未实现。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整天捧着手机、围着电脑,做一些浪费青春的事。尽管曾经为自己编织了很多的梦想,可是在遇到困难时,却难以跨越,遇到诱惑时,又无法抵御,而是选择了放任自流,蹉跎时光。身边的亲人,说教不凑效,打骂不管用,只能是干着急。第3个:做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出于各种原因,很多人错失了大把的机会,如今幡然醒悟,却终日活在忏悔里,因为机会,不会再重来一次。姜太公在72岁之前,还在靠做一些小生意浑噩度日,可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坚信自己一定会“一遇风云便化龙”。这一天,终于来了。太公得知西伯侯姬昌求贤若渴,便守在渭水之畔,用直钩钓鱼,以吸引姬昌注意。古人素来注重奇人异士。姬昌路过,见此奇事,便主动与太公攀谈。自此,太公之才,终被发觉,遂成“千古风流人物之一”。

350 评论

小脸欠捏

学习知识呢是不分年龄的俗语说得好嘛,学到老活到老,所以,其实五岁的学霸奶奶考大学呢也是很正常的。

319 评论

粒粒soso

从“75岁奶奶自考大学”中学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人的一生,有的是平平凡凡的过着,有的是劳苦劳累的坚持着。我们寒窗苦读数十载,毕业就想找一份轻松的工作,但一方面就是你想要的工作岗位不够达标,胜任不了,欠缺知识,导致最后有缘无份的失之交臂。我们要学会利用空闲时间来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并不是读书只是孩儿时的事情。老年人也是可以学习的,说明精神方面还是很不错的,没有说随着时间慢慢衰老没用了。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得新知识,获得新技能,为自己积累一定的精神财富。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思考的时候会运用大脑,使大脑不会那么早就停止运动,人的一生无法说有多长,学习不是应付考试,应付某件事情而学习。

人的一生,要有拼搏的勇气,不是人老了就做不了,只要坚持不懈。看过一则新闻,宿管阿姨出于中老年人的阶段了,陪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复习备战高考,虽然一年一岁比不起年轻人的精力好,但是她也很刻苦的钻研,这样不但陪着孩子一起为大学而奋斗,也提升了自身的知识面,充实了自我,最后宿管阿姨跟着孩子一起考上了大学,分数只比孩子低一点而已,却高出了其他考生。成功属于不断努力,不断追求的人们的。人要有志向,不要半途而废。不要随便听信他人话语,老了还学什么?那是他们没有志向,没有理想。只要我们有信心,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总会有奇迹发生。我们通过不断吸取知识,来完成我们的目标,结果终不负于你。

353 评论

丹丹5678

只要愿意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学霸奶奶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无止境,在很多75岁的老人都开始准备颐养天年的时候,有的老人却还在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是个人的心态不同。我佩服学霸奶奶这种精神,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我和更多的人。受到激励,我也要奋发图强努力学习,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不要把年龄看作障碍和虚度光阴的借口,人生苦短,多做有意义的事情,学霸奶奶为我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240 评论

且行且珍惜02

坚持不懈地精神。这位75岁奶奶为了达成梦想,可谓是不抛弃不放弃,为广大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261 评论

夏侯将军YY

第1个: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没有汉语言文化,就没有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化也在不断地完善丰富。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最早起源于德语“kuitur”,实际上“人文教化”的简称。而汉语言文化,则起源于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江苏徐州,从形成地域来看,有荆楚、齐鲁、中原、关中、北方、巴蜀、吴越、岭南之分,可谓“博大精深”。历朝历代,许多文人雅士,钟其一生,都在研究汉语言文化,其魅力可见一斑。我相信,这一点,也是许多网友好奇“为何老奶奶会选择汉语言文化”的原因吧。第2个:要珍惜青春时光。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按道理讲,人过七十,很多事情应该放下了。可是很多人到了这个年纪,才发现,自己根本放不下很多东西。不是名和利,不是爱与恨,而是梦想还未实现。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整天捧着手机、围着电脑,做一些浪费青春的事。尽管曾经为自己编织了很多的梦想,可是在遇到困难时,却难以跨越,遇到诱惑时,又无法抵御,而是选择了放任自流,蹉跎时光。身边的亲人,说教不凑效,打骂不管用,只能是干着急而老奶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后辈们:人生如此短暂,年轻时不好好学习,到老了再学,可能就得戴着老花镜看书了。第3个:做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出于各种原因,很多人错失了大把的机会,如今幡然醒悟,却终日活在忏悔里,因为机会,不会再重来一次。姜太公在72岁之前,还在靠做一些小生意浑噩度日,可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坚信自己一定会“一遇风云便化龙”。这一天,终于来了。太公得知西伯侯姬昌求贤若渴,便守在渭水之畔,用直钩钓鱼,以吸引姬昌注意。古人素来注重奇人异士。姬昌路过,见此奇事,便主动与太公攀谈。自此,太公之才,终被发觉,遂成“千古风流人物之一”。

239 评论

reviveanna

喜欢美术,所以想要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他已经通过了很多苦傲视,目标是今年通过全部考试,拿到本科文凭,老奶奶说,如果有机会,想成为一名书法老师。

老奶奶叫刘若南,是自考报考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以前只高中学历,在中巴车上做售票员,工作很繁忙,但是退休之后就像学习,于是报名老年大学,学习美术。2011年参加自学考试,报考了专科,选择了幼儿教育,在2015年终于拿到了文凭。

扩展资料:

老奶奶家中布置简单,书桌旁放着一张床,如今奶奶的视力还是1.0,老奶奶身体健康,学习效率很高,还自己做了一个小桌台,放着很多书。

老奶奶生活很简单,早上四点起床,打开收音机听音乐,然后打扫卫生,做饭。之后去逛街,回来后弹电子琴,每天练习,他在老年大学里一直是大家学习的对象,曾经还被培训机构聘用做美术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画画的经历是老奶奶最好的回忆。

这位老奶奶,把活到老学到老完美演绎,人生没有什么来不及,只要想,当下就是最好的时机。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励志奶奶”75岁还在忙自考 此前已获得大专文凭

360 评论

相关问答

  • 75岁奶奶坚持自考大学

    因为75岁的老人李文君不想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李文君从小便喜欢文学,也一直都想要考大学。无奈在她少年时期因为身体生病的关系,从而导致错过了考大学的机会。后来为

    刘小淼淼淼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75岁奶奶坚持自考大学新闻

    是的,75岁的奶奶只是为了自己的一个大学梦,想想我们这么年轻还这么厌倦读书。

    速度染发 10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75岁奶奶坚持自考大学视频

    是分科目重点考过的吧。75岁的奶奶还可以自考过这么多门课程,一定是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诺仔滴麻麻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75岁奶奶拿到自考大学毕业证

    第1个: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没有汉语言文化,就没有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化也在不断地完善丰富。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最早起源于德语

    helloJ80430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75岁奶奶自考5年过12科

    李奶奶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病导致没能参加高考,最终与高考失之交臂,但是李奶奶十分喜欢文学,多年以来也是有着上大学的梦。最终,在家人的鼓励之下,奶奶决定自考上大学

    水水香蓝草 1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