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3

水月琉璃007
首页 > 自考本科 > 政治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图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亲爱的小慧慧

已采纳

基本情况:二战总分391(政治74,英语83,数学108,专业课126)一、政治教材:精讲精练+1000 题+历年真题+风中劲草+肖8+肖4;视频:肖秀荣政治16-18三年的难度平稳,二战之所以多了2分,是因为选择题从扣12分进步到了扣10分,所以政治的主观题你复习一年也是30-35分,复习两年也是30-35分,建议政治主观题的复习战线不要拉太长,浪费学习数学的时间。我的政治复习分两个时期,开学前和开学后。9月份之前,主要是看肖秀荣老师的视频,配合完成1000题和精讲精练课后习题,把所有知识点都涉及一遍,弄懂。我觉得,考研政治选择题能拿多少分,基本上看这个时期、肖秀荣老师说,政治主观题的全国平均分在 30 分左右,你要想及格,选择题至少得拿 30 分。9月份之后,开始做真题,一是检验选择题水平,查漏补缺;二是把这些孤立的选择题考点,梳理出逻辑线,结合答题技巧,形成自己主观题答题风格。做完历年真题,肖8肖4也快出了,赶紧做。做完肖4,再梳理一下,就上考场了。去年离考试还有1个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逻辑线还不太明晰,就买了本风中劲草强化了一下重要考点。说一点心得:前期跟着视频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后期,尤其是考前一个月,我们要对考试有自己的想法,因为那时候一年的重要时事基本都知道了。比如去年,大家都知道主要矛盾的变化是重要考点,但马原、毛概、史纲的主观题都可以考,肖老师的预测卷子里把这个知识点放在了毛概和史纲,我们就应该再想想如果放在马原会怎么出题,应该怎么答题。结果,18年考研就是把这个知识点放到了马原。我考前会把一年的重要时事和尾数为7的历史事件都过一遍,想想可以放在哪里考,我应该怎么答,不管肖老师有没有说是重点。总之,政治选择题大多是看过就会,没看过就不会,所以前期复习一定要广;政治主观题就5大题,你背得再多也只能写2个多小时,也就2000字左右,细枝末节可以跳,背逻辑线最高效。(马原的逻辑线就是按原理背,原理内部的无障碍理解和原理外部的交叉联系;毛概的逻辑线就是按“XX是什么,为什么要XX,XX怎么办”背,XX可以替换为:比如改革、社会主义、总任务、民生……把毛概书里面每一个在标题里面出现过的名词都放进去,想想 怎么回答;史纲按时间轴背,以前会考纯历史,现在基本都是与现实结合;思修的逻辑线和毛概一样,XX可以替换为:道德、社会秩序、理想、权利和义务)。另,基础好的同学可以不看视频,但一定要看看老师说的答题技巧。二、英语教材:扇贝考研词汇(app)+张剑阅读150篇+新东方考研写作+历年真题;视频:何凯文英语是我提升比较大的一门学科,其实一战的时候也可以达到80,阅读B选标题,不知怎么错了3个,6分就没了。我大学是辅修过英语的,所以英语基础还不错,后三个月基本就没怎么看英语,英语基础差的同学不要按我的进度来。虽然辅修过英语,但一战做英语阅读还是很痛苦的。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四六级是中国人写的文章用中国应试教育的思维考你;考研英语是外国人写的文章用中国应试教育的思维考你;托福雅思的阅读是外国人写的文章用外国人的思维考你。所以,做四六级、托福雅思的阅读,我们可能会有词汇障碍,但一旦突破了词汇,题目理解应该不难,毕竟作者的逻辑和出题人的逻辑源于同一种文化。相比之下,考研英语阅读的出题就有些不伦不类了,尤其是市场上机构老师出的所谓的“模拟题”,喜欢抠字眼,喜欢加上出题老师自己的理解,有些题目出的难免使考生心里憋屈。对于这些“不讲道理”的题目,我是这么做的:1、放平心态,专注自己的事情,比如多背词汇,能够看透原作者的行文逻辑就好。我会自己默念:我是来扩充词汇的,这种题目做错了也罢;2、打开何老师的视频,看老师真题五夜十篇,平复心情,一是因为真题虽然也难做,但不会走极端,二是有老师带着做题,可以隐隐增加自己的信心和认同感,而不是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思维怪物。我做张剑阅读150篇的时候,前面的32篇阅读平均每篇错3题,身边也有很多同学在讨论张剑的书是不是太难太偏了,个人觉得前32篇的确很难,但后面60篇其实难度只比考研英语阅读难了一点点,这点难度准备是必要的,谁也不能保证平稳了多年的英语会不会在2019年变难,毕竟考研人数一年多似一年。我的进度是这样的:9月前背词汇一遍,完成张剑150篇,边背词汇边做阅读,效果真的很好。9-10月背词汇第二遍,11月背词汇第三遍,12月上手真题,做了5套,感觉还可以,准备了四个作文模板(批判型(只讲不好的,如城市病)、鼓励型(要讲好的,如回乡创业)、分析型(有利有弊,如整容)、人生哲理型(寓意漫画)),在考前一星期看了一下何凯文关于句子翻译的视频,就上考场了。我整体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并不多,何凯文的视频零零散散也就看了5个小时,我一直想把时间留给数学和专业课。我想说,词汇是王道,技巧是辅助。一战时,我没认真背词汇,阅读做的死去活来,二战背了词汇再去做阅读,真的轻松不少,以致于后面只做了5年的真题就敢上考场了。我觉得,我9月前的进度应该是适合大部分人,就是在9-11月,除了背单词以外,还应该把97-17年20年的真题做一下,反复做,培养一下真题的感觉。另外,在完型、翻译、作文有特别薄弱的,也应该在这三个月做一个专项提高。我不太建议花整块时间去看考研英语视频,除非基础太差,无法自学的那种。我觉得可以看看解题技巧,比如阅读的解题步骤、翻译的词性变化、作文的模板分类等,心中有数后,就抓紧时间自己实战吧,看别人做5小时,不如自己关上电脑做1小时。三、数学教材:全书+660+历年真题+36 讲+1000 题+张宇四套卷;视频:张宇、李永乐如果前面主要讲经验,那么数学就是讲教训了。本人也是不幸运,考研两次,就碰到了新世纪以来数学最难的两次。本人做,2015和2017年的卷子都接近满分,但并没有什么用。数学三要按数学一的难度准备,这不是我说的,是张宇最近说的。的确,2018年数学最后9道大题,数学三的难度是超过数学一的,这也是张宇说的。本人二战数学准备的不可谓不认真,市场上最主流的两个辅导老师及其教材我都买了,也都做了,但结果就是我差点单科没过线。总结其教训就是:①计算一定要过关。视频看多了就会眼高手低,复习到最后几天也会眼高手低,觉得最后几天花一晚上解决三两道数学题目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所以,大家准备数学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一开始就要算得又快又准,而不是等到最后一个月再来提高自己的准确度。②只要考点是重合的,按数一的难度准备,不要管考纲里“了解”、“掌握”等措辞,他们二重差分都敢考,还有什么不敢考的。做完数三的真题,就去做数一的真题。对于19年数三考研而言,可以说,近三年数一真题的价值已经超过了距今十年以前的数三真题。当然有时间都做,最好。③平时做真题训练时,一定要给自己一种在考场的紧张感。这样,即使在考场上遇见超难的卷子,该拿的分也都能拿得到。我的进度:9月份之前看完了高等数学部分的视频,完成的相应的全书和1000 题;9月份线性代数视频、全书和1000题;10月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视频、全书和1000题。11月份梳理视频笔记,开始做历年真题和36讲,直至上考场。教训:9月份之前应该完成考研数学所有知识的熟悉,不用全书和1000题一起做,做一本全书足够了。9-11月份,脱离老师视频,去做大量真题,反复总结。12月份,买一些预测卷练练手,查漏补缺。数学是要看视频,但不要让看视频的时间超过你练习的时间,即使老师讲得再精彩,去考场里考试的人还是我们。基础差一点的可以看张宇,有一定基础的可以看汤家凤,线代一定要看李永乐。另,数三难题大部分在微积分,要花大力气,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相对好拿分。四、专业课(一)基本情况微观 50 分;宏观 50 分;自选 50 分。教材:专业课指定教材+高鸿业的四本习题册+历年真题+本科相关课程历年期末试卷+课程ppt;视频:无 。二战看似比一战高了12分,但一战有一个10分简答题一字未写,所以浙大专业课评分历年还算稳定。(二)西经(微经+宏经)部分对待浙大出版的两本教材一定要非常重视,每年大概有70分来自于此。这两本教材都是初级微观、宏观理论,并不难,就是内容多,记不住。暑假翻了一遍,都理解了,但记不住;开学后又翻了一遍,试着用做题去记忆,还是记不住;11月份开始后,我整个人就非常焦虑,觉得今年要毁在专业课上了,后来我放弃了高鸿业的练习册,开始抄书。我花了2个星期抄完了微观,花了2个星期抄完了宏观,花了10天抄完了计量,然后这三本书就像印在我脑子里一样了。然后是曼昆的两本教材。我研究了一下近五年专业课的卷子,发现这么一个规律:第一题四个名词解释,至少有两个来自于曼昆书后面的list;连续四年,宏观15分的论述大题来自于曼昆的教材,合计每年有30分左右来自曼昆的教材。所以,曼昆教材的重点是书后的list,以及如何准备论述大题。我考前把曼昆的宏观教材所有能出大题的点都理了一遍,然后,今年变了,微观的15分论述大题来自于曼昆的教材,sad。但不管怎样,总是有一道大题来自于曼昆的教材,五年如此了,我觉得明年也一样。至于计算题,大概是中等难度的课后习题,直接做李老师和叶老师的书后习题就行了,有时候考试还是教材原题,如果觉得不够,可以做做浙大相关课程的期末试卷,我觉得也比高鸿业的习题册好。(三)自选部分1、政治经济学一战考的是产经,所以自选得是政治经济学模块。因为自选部分并不是所有考生都做,所以自从浙大不公布考卷以后,回忆版就很少,真的很难分析命题规律。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教材(蒋学模《政治经济学》)的知识结构图理顺,像背政治一样去背诵。记得当初上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的时候,老师说过一句话:平时讲课的重点主要在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可以根据资本主义部分自学,期末考试重点在于资本主义部分。这句话是否同样可以用于指导考研,我不能保证,但我记得一战时,政经的两道论述题都是资本主义部分的。2、计量经济学二战考的是西经,所以自选是计量经济学模块。浙大考的是初级计量经济学,教材是古扎拉蒂的《计量经济学精要》。我的建议是按照浙大本科计量经济学教材(李子奈《计量经济学》)进行备考,诚然,李书要难很多,但就考研而论,只需掌握前六章的内容即可。另外,浙大计量老师的本科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李书展开的,其出题语言、风格必然也会偏向李书。为什么不直接指定李书为考研教材?我觉得是因为浙大本科初级计量教学围绕李书的前六章内容,而李书的前六章内容恰好就是古书的所有内容,为了方便确认考试范围,学校指认古书为考研教材,按李书出题(如2016年的GQ检验,古书没有,而李书有)。当然看懂李书前6章,备考难度已经足够了,也最好翻一下古书,把一些边边角角的简单知识补齐。另外,做一做浙大本科计量经济学期末试卷,对考试也挺有帮助的。整个专业课的备战,我是从8月份开始的,无论是西经还是计量,其计算都是十分简单的,大家可以参考历年真题。主要是准备简答题和论述题的时候一定全面,思路清楚,不要出现我一战时一道10分大题完全空白的情况。如果背了实在记不住,也可以动动笔,像我一样抄抄书,把心静下去,哪怕只抄抄提纲也总是好的。这些提纲对准备复试也是很有帮助的。考前专项练一练专业课计算,因为虽然简单,但一旦算错,就是丢大分,太可惜了。这样就可以上考场了。

123 评论

小禾小影

复习专业课不在于复习的早,而在于复习的节奏和安排。总的来说,6-8月为基础阶段(课本内容),9-10月为提高阶段(强化,做题,巩固知识点,形成框架),11-12月为冲刺阶段(做题,模拟,考试演练),每一个阶段要有详细的规划,还要有效率的复习和很好的执行力。

236 评论

士多啤梨cake

市场经济的优势如下:

市场在资源配置要发挥“决定性作用”。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当前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竞争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不断推进土地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的发育,推动要素更加自由、通畅的流动,从而更好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过程中激发市场活力、企业竞争力和企业家创新精神。

市场经济的缺点

1、当涨价时,卖方会自发的加大生产投入;当减价时,卖方会自发的减少生产投入,这就是市场的一个特点:自发性。

2、市场的范围之大使得谁也无法客观宏观的去分析观察,参与者们大多以价格的增幅程度来决定是否参与,与参与程度,这就体现了市场的第二个特点:盲目性。

3、参与者盲目自发的投入生产,而生产是一个相对于价格变动耗时较长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常能看到一种商品降价后,它的供应量却在上升,这就是市场的第三个性质:滞后性。

4、我们在购买时只能先付款后消费,由于商品种类繁多,我们并不是每次都能在购买时直接看到消费的效果,而事后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的代价很大,所以市场还具有第四个性质:欺诈性。

90 评论

凌人happy

政治经济学公式汇总有如下:

一、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二、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m’= m/v)。

三、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固定资本价值*年周转次数。

四、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价值*年周转次数。

五、预付资本总额=固定资本价值+流动资本价值。

六、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

七、设备的物质磨损=折旧费*使用年限。

八、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w=c+v+m)。

293 评论

相关问答

  • 政治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总结

    一、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易错观点 (1)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注意: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能放弃。) 二、投资的选择 (1)银行存款利率提高

    蘑菇Miranda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政治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图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的来说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2.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研

    zhouqian0825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政治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图文

    政治经济学公式汇总有如下: 一、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二、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m’= m/v)。 三、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固

    吊炸天1234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政治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图片

    基本情况:二战总分391(政治74,英语83,数学108,专业课126)一、政治教材:精讲精练+1000 题+历年真题+风中劲草+肖8+肖4;视频:肖秀荣政治1

    zhang小美123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政治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图表

    《经济生活》知识要点总结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包括三课: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以及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第一框“揭

    束缚的漂流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