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3

Antares米罗
首页 > 自考本科 > 教育研究方法自考真题及答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交换礼物

已采纳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取多种方法﹐以探求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的质与量之间的变化和规律。给大家整理了该科目的真题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复习更上一层楼。四川省2019年10月自考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整个调查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  确定调查课题 B. 选择调查对象 C. 制定调查计划 D. 调查的实施  【正确答案】 D   2. 对古代书院与学术文化进行专题研究是属于 ( ) A.  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 B.  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计划、政策等的评判分析 C.  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D.  对某一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   【正确答案】 B   3. 下列哪个符号表示控制的变量( ) A.  X  B. C  C. O  D. R   【正确答案】 B   4. 下列哪项是按实验研究的对象对教育实验进行分类的( ) A.  反应型实验  B. 确认型实验  C. 对照实验  D. 前实验   【正确答案】 C5. 教育观察法最完备的状态是() A.  结构式教育观察  B. 教育现场观察 C. 参与性教育观察 D. 全结构式教育观察   【正确答案】 D   6. 调查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  标题和序号  B. 栏目和数字  C. 表尾和表注  D. 主体和效度   【正确答案】 D        7. 下列哪种设计是最简单而应用最广的多因素设计( ) A.  22 设计   B. 33 设计  C. 23 设计  D. 232 设计    【正确答案】 A          8. 作为有关教育判断的语句,是对教育活动所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思想是指( ) A.  教育命题  B. 教育概念  C. 教育思维  D. 教育归纳    【正确答案】 A          9. 测量被调查者的气质、兴趣、态度、价值观等的测量调查是( ) A.  人格测量调查  B. 能力倾向测量调查 C. 智力测量调查 D. 学业成就测量调查    【正确答案】 A          10.现有一个对当前义务教育质量状况进行的调查。    从调查的目的看,这一调查属于( ) A.  发展调查  B. 预测调查  C. 现状调查  D. 相关调查    【正确答案】 C          10.  从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看,大多数教育实验课题属于() A.  基础性课题  B. 描述性课题  C. 应用性课题  D. 推论性课题    【正确答案】 D          11. 下列不属于教育调查报告组成部分的是() A.  题目和前言  B. 正文和附录  C. 注释和讨论  D. 结论和建议    【正确答案】 C          12. 按照事物的大小、轻重等特征依次排列,进行分类和比较的测量是() A.  定名测量  B. 定距测量  C. 定序测量  D. 比率测量    【正确答案】 C          13. 在教育测量中,反映测验所得结果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指标是() A.  区分度  B. 难度  C. 信度  D. 效度    【正确答案】 C14. 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 A.  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等 B.  学术论文、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等 C.  学术论文、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等 D.  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教育观察报告等    【正确答案】 A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教育科学研究       【正确答案】 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2. 求同求异共用法       【正确答案】 是指研究现象(a)在几个正面场合出现时,在先行情况中都只有一个共同情况(A),而在几个反面场合不出现时,在先行情况中都没有这个共同情况(A),这样,就可能确定这个共同情况(A)可能是被研究现象(a)的原因。 3. 独立性检验       【正确答案】 是要检验对同一组对象进行分类的两种分类标准是否独立;也可以说一种分类标准是否会影响另一种分类标准。 4.抽样调查      【正确答案】 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抽样方法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也称抽查。 5.理论构思       【正确答案】 指的是以一定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所要研究问题的现象、过程、本质或原因的一种理论解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1. 统计表编制的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统计表一般由标题、序号、标目、数字、表注等部分组成。    统计表的编制有一定要求: (1)标题简洁,应能正确地表述表中的内容。一般标题在表上居中位置,序号在表的左上方。(2)标目应清晰,它是数据分类的标志,标目一般排在表的左侧(称之横标目)或在表上方(称之纵标目)。 (3)数字必须准确,它是统计表的语言,表内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位数要上下对齐,表内不应有空格,缺数字的项要划。     (4)表注是对表中内容确需补充说明的部分,表注可用简短的小号字写在表的下方。 2.一个好的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构思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个好的教育研究理论构思,必须具有科学性。具体表现在:     (1)所依据的历史和现实材料全面、充分和客观; (2) 具有指导教育实践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3)理论分析着眼点的正确性; (4)具有新的研究思路、视角和方法; (5)基本概念的精确性以及理论体系结构的合理性。3.教育实验研究的功能是什么?       【正确答案】 教育实验研究的功能表现为: (1)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2)对所引进的教 育理论进行检验、变通、改造与发展; (3) 为发展和揭示新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提供必要的基础; (4) 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        4.简述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向某点集中的趋向叫做集中趋势。代表集中趋势的量叫做集中量数,集中量数又称代表值。(2)差异量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差异情况或离散程度的量数,它反映数据分布的离中趋势。 (3)集中量数的代表性如何,是要由差异量数来表明的.差异量数愈大,集中量数的代表性愈小;差异量数愈小,则集中量数的代表性愈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1.试述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中的讨论部分以及讨论与结论的主要区别。 【正 确答案】 讨论是研究者根据结果部分的事实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与了解,通过分析思考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就该研究进一步验证和发展了哪种理论和设想,或对哪种理 论和设想产生质疑展开讨论,并对当前教育理论或实践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认识、建议和设想   讨论部分的作用有:     (1)从理论上加深对研究结果的认识,为本研究的结论提供理论依据。    从结果出发,紧密围绕课题的设想,用已知经验或理论加以解释,以显示结果的价值和意 义,并指出研究的局限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对结果中不够完善之处进行补充说明,从而为得出结论铺平道路。     讨论的基本内容包括:     (1)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    可以以摘要形式概述研究的结果,阐明研究结果的意义,也可以对本实验多次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而且在与前人所 作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中,将自己的研究纳入某一理论框架以建立或完善理论。     (2)对本实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局限性的探讨。 如对误差、显著性的分析等进行必要的反省,对研究成果的可靠程度和适用范围做进一步说明。 (3) 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及本实验研究中尚未解决或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以及如何推 广研究提出建议。     讨论与结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研究结论呈现的是研究中的客观事实,它应该是基本肯定的,并可以在相同的研究中重复出现;而讨论则是主观的认识与分析,是研究 者将研究的结果引向理论认识和实践应用的桥梁。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并围绕所提出的问题多侧 面、多维度地加以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研究者的洞察力和创造力。2. 试述教育实验研究的历史发展。【正 确答案】 教育实验研究是沿着两条基本线索发展起来的。     教育研究从一般教育实践中的试验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科学的教育实验的形成和运用,前后大约经历了 200 多年的时间。 从总体上分析,教育实验是沿着以下两条线索发展起来的。    一条线索是受自然科学实验方法的影响,另一条线索则是教育实验从一般教育活动本身分化发展而来。 沿着这两条线索发展,就形成了当今教育实验的两种基本范型。(1)从自然科学实验经由心理学而引进教育领域,这是一条沿着物理学生理学实验生物学、实验心理学实验教育学的发展线索。这条线索与冯特、艾宾浩 斯、梅伊曼、拉伊,比奈、西蒙、桑代克等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实验研究方法经由实验生理学和实验心理学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研究,进而发展到教育领域,在 20 世纪初形成对教育问题进行实验研究的一种潮流,从而产生了实 验教育学派。 实验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心理学家梅伊曼(Ernst meuman 1862~1915 年)和拉伊(Wilhelm August lay 1862~1926年)。    1901 年梅伊曼首次提出了实验教育学的名称。早期的实验教育学主要以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为典范,通过观察、统计、实验等方 法来研究教育行为,他们反对建立在感觉的内省基础上的教育学,而主张在对儿童生理、心理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来阐明教育和教学方法。    其观点对教育研究产生 了广泛的影响。     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数学方法、数理统计和心理测量等学科的发展对教育实验方法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的结合并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形成了注重定量研究的教育实验基本研究方式。    它的形成,有利于克服以往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有利于提高教 育研究的客观性。     (2)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这条线索的发展与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蒙台梭利、杜威等名字联系在一起。 教育活动总是含有不同程度的尝试性成分,这是教育活动的一种特征。 而这种尝试性成分正是教育的一种实验性因素。 但是在教育 活动的初期,人们还没有自觉的实 验意识,更没有实验假设,也不可能有意识地确定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到了 19 世纪前后,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许多教育家都创办学校实验自己的教育思想,这时才形成了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自觉进行教育实验的模式。 通过对教育实验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可以概括出三点:     (1)通过两条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两种各具特点的教育实验的基本模式的类型。 即,一种是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强调数学工具的运用,强调严格 控制实验条件,追求客观性;另一种是从教育活动中分化出来,在真实的教育活动中进行,强调研究的目的性和应用性,从教育活动整体出发进行定性的研究和说明。 这两种研究范式各有自己的方法论基础和适用范围,各有利弊。     (2)两类教育实验研究的共同的本质特征是有意识地变革现实,探索教育活动的内在的因果规律。     (3)教育实验的历史发展,从模仿自然科学的实验进而寻求适合教育本身特点的实验方法特点,从注重定性与关注定量,再到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结合,从以实验室实验为主到以教育教学实际场景为主,这一系列的变化,是人们自觉探索教育活动规律的历程,也是教育科学不断科学化、个性化的过程。以上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试题及答案解析,欢迎继续关注。更多精彩等着你。

293 评论

露丝奢望

四川2011年4月教师资格(A)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 B )。A.幼儿老师B.父母C.长辈D.小学一年级老师2.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A )。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手段4.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B )。A.巩固性谈话B.自发性谈话C.指导性谈话D.接交性谈话5.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C )。A.校外教育B.配合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6.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D )。A.教育大纲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 7.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D )。A.课程设计B.课程制订C.教材编制D.课程设置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B )。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10.广播电视教学相比于课堂教学的优点是( C )。A.能够使用先进的图像呈现方式 B.它同时利用学生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C.学生人数多,教学的相对成本较低D.能够及时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11.体育是进行其它各育的( B )。A.必要条件B.物质基础C.重要保证D.重要手段1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D )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C.教育关系D.师生关系13.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14.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A.柏拉图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15.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 B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16.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C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18.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A.孔子 苏格拉底B.孔子 亚里斯多德C.孟子 柏拉图D.朱喜 苏格拉底19。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D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20.“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D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目的明确D.情感深厚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人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2.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3.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4.道尔顿制v:教-师.不在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5.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索,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答:(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职能;(4)发展个性。2.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织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3.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特点。答:(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4.简述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答:(1)初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 .(2)初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如教育有方,其记忆力会获得较大的发展;(3)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4)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加;(5)初中生一致行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6)初中学生的情绪活动表现很强烈。5.简述教学设计的特征。答:教学设计有以下主要特征:(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5)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主义的问题。答: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法制的教育;(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重视人生观教育。2.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的?答: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学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发现学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学生在课程中应当学习的是基本结构,也就是每门学科最具有根本性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等。而基本结构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学习的,要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去构造。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2)探究—研讨法;探究一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联系,在实质上也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普遍应用。探究研讨法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特点。(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这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刨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有时一张图表仅由几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三节甚至四五节课的内容。(4)暗示教学法;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5)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他们提出了若干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6)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四川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般认为,桑代克发表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该书出版于【】A.1913年B.1903年C.1923年D.1879年2.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3.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4.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学者是【】A.华生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5.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A.加涅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A.人本主义B.官能心理学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7.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8.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9.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10.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叫【】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13.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4.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B.测验C.访谈D.实验15.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16.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1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18.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A.西蒙B.威特金C.苛勒D.卡根19.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20.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A.分析问题阶段B.提出假设阶段C.发现问题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22.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从___________到_______到_______。2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24.布卢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5.遗忘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6.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7.比较性组织者28.过度学习29.创造性思维30.学习动机31.直观教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2.简述作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33.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34.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35.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36.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结合实际论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38.结合实际论述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176 评论

青藤6970

调查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主体和效度。解答调查表的基本要素:(1)标题:对本表基本内容所作的简要概括说明;(2)序号:在有多个表格的同时,应在标题前加序号以示区分;(3)标目:作为表格的分类标志,说明调查表所要研究的问题各具体组成部分的内容;(4)数字:是被调查者需要填写的部分;(5)表尾:说明调查单位、调查员或填表人、填表日期;(6)表注:包括填表说明、数字资源的来源、特殊项的注释等。

260 评论

石门小可爱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调查问卷的核心是( ) 2.要反映统计对象各部分在总体中的比重,宜采用( ) A.多边图 B.条形图 C.直方图 D.圆形图 3.在观察时利用单向观察设备及在实验中采用“单盲”或“双盲”设计,都是为了减少或避免( ) A.前测对后测的影响 B.抽样误差 C.人际交互影响 D.主观印象 4.下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具有感性特点的是( ) A.教育经验总结法 B.教育实验法 C.教育调查法 D.教育观察法 5.某校四年级有50人参加数学考试,将考试成绩编制成组距为10、组数为5的次数分布表。那么该次数分布表的各组次数之和等于( ) A.1 B.5 C.9 D.50 6.无关变量来源中的“霍桑效应”是因为( ) A.实验主试对被试的特别关注 B.对照组模仿实验组的做法 C.被试因参与实验而提高了积极性 D.被试的心理自然成熟 7.最能体现参与观察特点的是( ) A.观察者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观察 B.精心设计观察方案并实施 C.认真详细记录各种信息 D.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建立融洽的关系 8.从总体中提取出来、用以研究的一部分分析单位可称为( ) A.样本 B.样本容量 C.研究对象 D.抽样 9.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 A.整群抽样 B.系统抽样 C.维度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 10.与自然科学实验法相比,教育实验法具有( ) A.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B.研究工具的特殊性 C.研究目的的特殊性 D.研究途径的特殊性 11.在研究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时,努力使被试原来的基础水平相当,这种做法叫做( ) A.合理安排实验程序 B.使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C.盲法设计 D.统计控制 12.科学研究是人们在科学信念的支配下,采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规范,探究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活动,其目的是( ) A.重复别人的研究 B.总结经验、完善成果 C.发现新事物、获得新知识 D.观察和实验 13.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新结论,推论出某特定假设,是指( ) A.归纳假设 B.演绎假设 C.描述性假设 D.解释性假设 14.建立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一致性”要求,它要求各指标( ) A.彼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B.由研究目标决定 C.界定清晰,且不会相互重叠 D.能够被实际观察或测量 15.一般来讲,用于表述教育命题的语句应该是( ) A.疑问句 B.祈使句 C.感叹句 D.陈述句 16.将教育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法的依据是( ) A.是否借助仪器设备 B.是否控制观察环境 C.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D.是否会有一定结构的内容 17.关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和“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 ) A.均应以态度性问题为主 B.均应以事实性问题为主 C.前者应以态度性问题为主,后者应以事实性问题为主 D.前者应以事实性问题为主,后者应以态度性问题为主 18.教育观察法的功能主要在于( ) A.了解行为表现 B.回顾历史过程 C.确定因果联系 D.区分无关变量影响 19.某同学计算出两变量的积差相关系数r=-1.20,这表明( ) A.相关程度高 B.相关程度低 C.变化趋势相反 D.计算有误 20.在向上累积次数分布图中,图中各点的横坐标是各组的( ) A.组中值 B.上限 C.下限 D.组距 21.发现问题、查阅文献、分析课题价值的方法常用于( ) A.研究设计 B.行政验收 C.选择课题 D.撰写报告 22.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变化,从而对研究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称为( ) A.操作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常量 23.在教育实验基本结构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 A.主试、被试、变量 B.自变量、无关变量、因变量 C.被试、自变量、因变量 D.主试、自变量、因变量 24.在某一项教育实验中,研究者不能改变的变量是学生的( ) A.性别 B.学习动机 C.学习方法 D.学习环境 25.通过研究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我国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该研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 A.类比 B.归纳 C.调查 D.综合 26.要想了解家长对小学生参加劳动所持的态度,最适宜的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调查法 27.研究从未有人涉足的现象、领域的课题称为( ) A.创见性课题 B.开拓性课题 C.热门性课题 D.承续性课题 28.经验学习者通过对经验的实际演练而达到连贯运用程度,使之成为自己的能力或品质的一个构成部分,这是指( ) A.经验的外演 B.经验的反思 C.经验的内化 D.经验的鉴定 29.同教育实验法相比,教育调查法的一个明显的局限是( ) A.所获得的资料不可靠 B.难以进行因果分析 C.研究信度较低 D.研究成果不便推广 30.“大多数小学生都害怕作文,你害怕吗?”该问题易对被调查者产生( ) A.宽大效应 B.期望效应 C.暗示效应 D.社会认可效应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31.教育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应怎样表述和编排? 32.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请略加说明。 33.先进教育经验的标准有哪些? 34.什么是观察记录表?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5.教育实验报告中的结论与讨论有何差异? 36.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计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37.某学区进行一项关于两种类型的数学教材对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有无影响的实验研究。 在甲学校抽出教师A并使用材料1;在乙学校中抽出教师B并使用教材2.教师A任教的4个班级,学生具有不同的能力分布;教师B任教的4个班级,学生的能力较强。实验进行了9周后,每位教师使用他们各自出的试卷,对学生进行数学测验。结果表明:使用教材2的学生成绩高于使用教材1的学生成绩。 请阅读材料后回答: (1)该项实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各是什么?(2分) (2)该实验的假设怎样表述?(3分) (3)该实验能否说明教材2好于教材1?为什么?(5分) (4)提出改进实验的两条建议。(4分) 38.三(1)班学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 组别 f x x2 fx2 80~85 5 10 100 500 75~80 8 5 25 200 70~75 13 0 0 0 65~70 10 60~65 4 -10 100 400 上面是某校三(1)班学生考试成绩统计表,请认真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表中的三个空格内填上适当的数字。(3分) (2)写出65—70这组的上限、下限、组中值、组距。(4分) (3)计算出这个班的平均分。(3分) (4)计算出标准差。(4分)

99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自考真题答案

    我国教育家蔡元培的“军国民教育”即对国民的?

    海派装饰0312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5
  • 教育研究方法自考真题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取多种方法﹐以探求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

    wanguofang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教育研究方法自考真题答案

    调查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主体和效度。解答调查表的基本要素:(1)标题:对本表基本内容所作的简要概括说明;(2)序号:在有多个表格的同时,应在标题前加序号以示区分;

    佑玲天涯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5
  • 教育研究科学方法自考真题及答案

    髙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格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主题要求,请选择它并使用黑色填充

    晴朗的海01 5人参与回答 2024-05-15
  • 教育研究科学方法自考真题答案

    智慧树知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延边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教育研究方法是教师什么素质培养的重要支撑? A、教学

    薄荷红茶cheer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