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0

食客小蒲
首页 > 自考本科 > 新闻评论写作自考真题及答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黄宝宝0328

已采纳

课程代码:00654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新闻结构2.动态消息3.综合消息4.速写5.观察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新闻的功用是( )A.报道和运用事实B.报道和评价事实C.宣传和评述政策D.分析和判断事实2.报道健康的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内容,属于记者的( )A.职业道德修养B.知识修养C.作风修养D.业务修养3.中国最早的中文近代报纸是( )A.《亚细亚报》B.《中外新报》C.《察世俗每月统记传》D.《中外纪闻》4.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属于记者的( )A.新闻敏感B.新闻判断力C.新闻概括力D.新闻分析能力5.新闻的宣传价值为( )A.时效性,典型性,针对性,一致性B.真实性,时宜性,针对性,一致性C.灵活性,典型性,针对性,一致性D.一致性,针对性,典型性,时宜性6.记者进行采访,主要表现为四个阶段:( )A.接近,融洽,沟通,激发B.接近,和谐,沟通,交流C.接近,沟通,谈话,记录D.接近,沟通,交友,激发7.对被采访对象实施"心理控制",属于下列采访方法:( )A.少听多讲,广采博纳B.求同存异,心理共鸣C.沟通思想,见机行事D.因人而异,灵活对待8.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观察的特点之一:( )A.观察的综合性B.观察的客观性C.观察的直接性D.观察的敏感性9.记者或化装或易名,以探亲的形式去采访一个名人或要人,这种采访形式属于( )A.易地采访B.交叉采访C.巡回采访D.隐性采访10.捕捉变动着的事件细节是记者用心捕捉( )A.瞬间印象B.新闻事实C.独特感受D.背景材料11.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 )A.现场协调律B.情绪调节律C.情景协和律D.心理感应律12.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是( )A.真实B.灵活C.鲜明D.迅速13.消息写作中多采用第三人称是为了( )A.增加亲切感B.提高客观性C.避免主观说教D.增加真实感14.突出新闻中富有特征的局部是( )的写法。A.动态消息B.新闻特写C.事件通迅D.速写15.早期出现的人物通讯与古代的哪一种文体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A.散文B.小说C.游记D.传记16.1881年12月( )的有线电报创始。A.上海到北京B.上海到广州C.天津到上海D.上海到武汉17.调查报告属于( )A.法律应用文B.新闻边缘体C.实用应用文D.财经应用文18.一篇新闻作品能否成功的第一位因素是( )A.事实新鲜B.结构严密C.语言简明D.角度新颖19.把最新鲜、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是( )A.动态消息的结构B.简明消息的结构C.综合消息的结构D.经验性消息的结构20.抓住典型的场景显示美感,是指新闻文采中( )A.叙事要突出动感B.状物要突出形象C.描绘要注意美感D.修辞要注意实感21.把传统行文方式中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表示过渡、衔接的文字省去是( )A.跳跃式行文B."蒙太奇"式行文C.简略式行文D.散文式行文22.所谓消息写作中客观手法的运用,是把观点隐蔽在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中,即变( )为无形意见。A.主观意图B.理论内涵C.国家政策D.事实真相23.记者写作消息最见功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写好( )A.主体B.结尾C.导语D.标题24.被西方新闻著作捧为第一代导语楷模的导语是( )写的。A.莫尔斯B.杰克。海敦C.麦尔文。曼切尔D.约翰。唐宁25."徐悲鸿先生在国画、油画、素描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尤以画奔马、雄狮和晨鸡著名。"这一背景材料是( )A.知识背景B.人物背景C.社会背景D.事物背景26.观光记或参观记又叫( )A.速写B.侧记C.巡礼D.散记27.在通讯中写人用"人随事出"的手法是( )的常用手法。A.人物通讯B.事件通讯C.工作通讯D.风貌通讯28.只抓住人物活动的某一刹那,某一镜头,人物性格的某一特点是( )的写法。A.人物特写B.人物通讯C.新闻特写D.事件特写29.日本朝日新闻社的辰浓和男提倡记者要( )新闻。A.用灵敏的政治嗅觉去找B.用自己的脚去找C.用强烈的责任感去找D.以上三者都错30.中国古代最早的报纸是( )A.京报B.小报C.邸报D.手抄报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新闻文采须从( )几方面着手。A.叙事突出动感B.状物突出形象C.修辞强调实感D.描绘富有美感E.语言强调活泼2.述评性消息分为:( )A.事态述评B.形势述评C.工作述评D.思想述评E.政策述评3.综合性新闻常用的手法是:( )A.点面结合B.夹叙夹议C.概括叙述D.对比衬托E.正反结合4.救活有意义的迟到新闻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抓新闻背景B.以旧带新C.抓住被披露的事实变动D.由近及远E.抓遗漏的事实5.新闻主体写作中按逻辑顺序来写是指:( )A.依据事实的主次关系组织事实材料B.依据事实的空间关系组织事实材料C.依据事实的因果关系组织事实材料D.依据事实的对比关系组织事实材料E.依据事实的并列关系组织事实材料6.通讯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有:( )A.议论和抒情B.情节和细节C.叙述和描写D.角度与矛盾E.结构与层次7.在风貌通讯中,借景抒情的手法通常有:( )A.触景生情,寓情于景B.情景交融,水乳难分C.因事抒情,寓情于事D.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E.因物抒情,寄情于物8.调查报告可以分为:( )A.经验型B.揭露型C.研讨型D.总结型E.基本社情型9.通讯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A.访问记B.巡礼C.速写D.采访札记E.小故事10.记者的修养包括:( )A.知识修养B.作风修养C.理论修养D.职业道德修养E.政治修养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为什么新闻须具有文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通讯中的议论和抒情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运用为什么需经营位置和控制数量?3.简述新闻线索的特点及发现新闻线索的途径。五、论述题(10分)谈谈新闻的四大写作要求:新、短、快、活六、应用题(20分)根据所给素材,写成一则消息。要求:(1)准确概括事实;(2)主题集中,角度得当;(3)设计有特点的导语;(4)制作符合消息规范的标题;(5)文句通顺,无错别字;(6)字数:300-400字。附材料:干细胞研究是国际上与基因工程并列的生命科学两大热点之一。基因工程成果直接应用于临床医学还为时尚早,且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干细胞研究正在走向高潮,尤其是利用生命体自身的干细胞合成器官组织,将有效解决大脑疾病、贫血、心衰、糖尿病等,而且安全可靠。因此,首次成功培育克隆羊的科学家也已把研究方向转向干细胞,目前几乎所有国际知名大学都设立了干细胞研究室。我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著名科学家徐荣祥是干细胞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带领一个科研小组,经过艰苦努力,已率先创造干细胞的原位培养技术,并且在国际上公布了干细胞组织复制图谱。国外科学家对干细胞的研究还处在复制细胞水平,但徐教授将其拓展至复制具有完整功能的器官上。他的科研小组已经过动养,利用特别组合的生命营养物质,使这些细胞持续分裂,克隆并持续增殖合成新的胃、肠组织。利用原位干细胞复制胃肠器官组织的新成果应用于临床,能让受到损伤的胃肠粘膜及时得到修复,也能使胃肠疾病患者免去手术的痛苦。徐教授的科研小组正与有关医学专家合作,不久将推出这方面的新药。利用干细胞原位复制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旦进入临床阶段,将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因此徐教授及时为原位合成胃肠器官组织申请了专利。按照有关规定,他将在权威的国际学术刊物上详细公布这一最新成果。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654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所谓新闻的结构,指的是新闻的内容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2.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动态消息迅速及时的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3.综合消息是围绕一个主题思想,从不同侧面概括反映某个事件、问题的全局性情况,或综合报道不同地区、单位具有同类性质又各有特点的多件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载。4.速写是通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的写作特点与绘画的速写一样,重在快速捕捉事实的基础上,对事件经过、轮廓、主要特征或人物事迹的粗线条表现。手法简练,反应迅速,不展开事件,只对其中有个性有特点的部分采用简笔勾勒的方法表现出对象的总体特征。5.观察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就是新闻记者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与搜集新闻素材与线索。观察中有访问,访问中有观察,通常二者结合。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B 2.A 3.C 4.A 5.D6.A 7.B 8.C 9.D 10.A11.D 12.A 13.D 14.B 15.D16.C 17.B 18.D 19.A 20.C21.B 22.A 23.C 24.D 25.B26.C 27.B 28.A 29.B 30.C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ACD 2.BCD 3.ABD 4.BCD 5.ACDE6.BDE 7.ACD 8.ABCE 9.BCDE 10.AB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新闻也须有文采,因为,新闻写作讲究文采,适应受众的审美要求,可以使新闻的传播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新闻文采总的特点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叙事突出动感,动作能使叙述增添色彩,又有引人入胜之效。所以,新闻的写作要有文采,就要善于多用充满活力的动词。B:描述富有美感,现实生活本身多姿多彩,反映现实生活的新闻,在写作上也要采取真实而富有美感的描述手法,C:修辞强调实感,新闻作品传播的是新闻事实,任何事实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有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2.(1)通讯中的议论和抒情,要求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即从事实出发,同事实的报道水乳交融。抒情和议论的作用,从内容上说,是为了表现记者的倾向和褒贬,发表记者对事物的看法和主张。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讯的倾向性常常明显于消息报道。(2)通讯中抒情和议论的运用,有一个位置经营和数量控制的问题。位置经营即在报道结构中的地位安排。从内容来看,抒情和议论的位置应在高潮之处;从布局来看,则放在大的段落结束时居多。这样,才能有效显示抒情和议论在通讯中的力量,因为新闻写作毕竟以叙述描写为主,与抒情散文和议论文章不同。通讯的抒情和议论文字应当精炼。3.第一: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它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是反映事实的简略轮廓或一鳞半爪。新闻线索具有以下特点:1、比较简单,完整性差。新闻线索只是一种片断的情况,只是反映事实的简略轮廓或者一些零碎的材料。2、时间短暂,稳定性低。由于新闻事实的发生和存在,有很多是短暂的,时间一过就会失去价值,新闻线索的出现也常常是短暂的。3、只是信号,有待证实。新闻线索这种信号、征兆,只是表示"发生了什么事".4、反应现象,变动性大。线索是记者看到、听到或触到的某个事物的表面现象,这种现象经过实地了解以后,可能会出现多种变化。第二:发现新闻线索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途径,即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二是间接途径,主要有:1、上级来源。2、书面渠道,这是从书面材料中发现线索。3、社交渠道,这是靠"新闻信息网"提供线索。4、会议渠道,这是记者从各种会议中了解线索。5、传播渠道,这是从新闻媒介的公开报道中引出线索。五、论述题(10分)凡是新闻文体,不论消息报道,还是通讯、特写,在写作上都应当力求新、快、短、活。消息的写作,对此要求尤为严格。1.新:新闻,新闻,新的见闻,所以常说新闻姓"新".这个"新"的界定含义,当然是指事新,即报道的事实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而"事新"必须以"时新"为前提,过时的旧闻不成新闻。新闻的写作,要从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着眼,尽可能取材于新事,写出富有新意的内容,着力反映我们时代的新情况、新事物、新经验和新风貌。一般情况下,事情过时已久,即使为人们所未知,也不要冒充新闻来加以报道。新闻写作中对于事例的选择,同样应当喜新厌旧,求近舍远。当然,有些事虽已过去多时,内容仍有新意,这还是可以报道的。新闻要"新",就要突出新意,而不要使新意被事实的叙述所淹没。2.快:新闻的"新"和"快",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那么,快,讲究时效,则是新闻的第二生命。新闻写作的快,是指它的急就性,就是要脑子快、笔头快,所谓"倚马可待".广播、电视的现场报道更要出口成章。新闻写作讲究兵贵神速,时间上不能拖延。新闻特性决定写作上要快。因为事实之成为新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内容条件和时间性条件。所谓时间性,是指事实的新近发生和及时传播。现代社会,各方面的节奏在加快,新闻更是首当其冲。新闻的快节奏,涉及采、写、编、播诸多环节。就写作来讲,包括结构形式、表现艺术和语言的使用等等,既保证新闻质量,又能快写快发。3.短:新闻的新与快相连,快又与短分不开,写得短才能写得快,而且短又是新闻的一种优势。短新闻多,还能加大广播、电视节目和报纸上的信息量,而且容易使受众入耳入目,便于人们收看、收听或阅读。怎样才能把新闻写短?(1)直截了当,这就是要提倡简洁、明快的新闻文风,不要转弯抹角或拖泥带水。(2)空话少说,这就是要用事实说话,在写作上坚持"意尽"即"言止".(3)一事一报,这就是一条新闻通常只报道一件实事,不要贪大求全、面面俱到。(4)锤炼语言,这就是要本着经济的原则遣词用字,力求准确而洗练,并符合规范化标准。(5)舍得割"爱",这就是要有自我删稿的勇气,尽量挤掉稿件中的水分。4.活:新闻写作要求新、快、短。同时还应该求活。写作上的活,是指对事实的反映要生动、活泼,并灵活采取适当的表现形式。新闻写得活,就要注意措词修辞,不可仅是陈词滥调。更重要的是,要写出事物的特点、个性,避免模式化,一般化,这是新闻能不能写活的关键。新闻要写活,生动、鲜活的事实固然是根本,同时还须讲究谋篇布局和语言的使用。新闻的结构,既有一定规律,又忌千篇一律。讲究"高潮在前,精彩为首,""行文避沉闷,宜取跳跃式".六、应用题(20分)

191 评论

看i哦飞机

看历年考试的题型和写作模式,按照那样去写.

144 评论

fairyzhangyanting

第十二章述评 述评的含义 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新闻述评。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新闻领域中的边缘体裁 述评可以说是一种边缘体裁。它介乎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之间,兼有两者的优势。它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从述评的篇幅看,往往述多于评,但它的重点是评,目的是为了评,述是为评服务的。 述评同新闻综合综述的区别 述评和常见的新闻综述不同,新闻综述虽然在形式上接近于述评,但它是以向受众告知新闻事实为目的,主要特点是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它客观地报道事实,一般不进行议论。有时通过提供信息的方式,转述有关人士的见解和看法,也是以客观报道的形式出现。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有时有一些说明或议论的文字,也是为综合性的叙述服务的。述评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它主要是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分析和评价事实,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述评在评论体裁中的地位和优势 述评一般就当前重要的新闻事实进行评述,所以也称为新闻述评。述评大多出自记者的手笔,往往是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对所见所闻的新闻事实或问题,有所感而发,既有述,又有评,所以也称记者述评。这也正是述评的优势所在。述评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职能于一身,既及时报道新闻事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又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和意义,指明事物的发展趋势,新闻报道贵在客观和真实,主要是报道事实,让读者从客观事实中得出结论;述评则是叙事和说理兼而有之,使读者既可以得到必要的信息,又可以了解作者对这些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的分析和探讨。新闻评论要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发表议论,但新闻评论一般不对事实作详细的介绍。它有时配合新闻报道,根据报道中提供的新闻事实立论,有时在评论中用典型的新闻事实作为由头或论据,引发议论。述评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新闻评论体裁,一般都要对新闻事实进行比较全面的,有时是多方面的介绍,包括典型的新闻事实、概括的情况以及必要的背景材料等,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进行议论。当然,这咱比较只是为说明述评这咱评论体裁的地位和优势,为了便于掌握和运用这种体裁。 述评发展的趋势 述评也是一种传统的评论形式。我国报刊在“五四”运动前后已经有了这样的栏目。 新中国成立后,述评这种评论形式也时有报见,但不很普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闻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以及形势的需要,述评这种评论形式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现在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述评,一般都有栏目和标题,有作者署名。也有的述评不加栏目,标题也没有“述评”字样,或在副题中说明是关于什么问题的评述。有些报纸上发表的“调查与思考”、“采访札记”、“采访随想”等,在写法上也是有述有评,接近于我们所说的述评。由于述评这种体裁兼有新闻和评论的优势,评述结合,在一般情况下更符合人们阅读和视听的需要。因此,它不仅被新闻媒体广泛运用,而且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在电视新闻宣传中,一改过去没有评论或评论很少的局面,出现了不少具有电视新闻特色的述评性栏目。如《观察与思考》《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今日话题》等。 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的边缘体裁 【述评的基本特点: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下述特点的基本内容:评述结合,以评为本;述中有评,评中有述;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一、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述是评的基础,评是述的目的,两者是有机的结合。述评中对新闻事实的叙述,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述多于评,有时评多于述。叙述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是报道最新发生的事实,也有的是对一段时间内的事实的叙述;有的是具体的描述,也有的是概括的叙述;有的只报道一两个典型的新闻事实,也有的是概述面上的情况,等等。有时在叙述新闻事实的过程中,已经包括了作者的倾向和分析,只要再加以画龙点睛的议论,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二、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述评以新闻事实为基础。这些事实来自实际生活,反映实际生活。述评的评,或者说它所讲的道理,主要是来自对述评所提供的新闻事实的分析。因此,评和述的结合,可以体现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容易被人们所理解。述就是摆事实,评就是讲道理。述评中的事实不是随意选用的,因为它是评的依据,有些事实的选用就是有针对性的。评的目的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阐明新闻事实所包含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新经验、新问题,而不能就事论事。许多述评采取夹叙夹议、边叙边议的方式,述中有评,评中有述,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事物之间的共同规律的高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述评所讲的道理,是作者通过对大量新闻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这也是述评区别于某些推理性评论的主要之点。因此,述评更注重材料和观点的统一。述评所选用的事实,都是服务于评, 为了说明观点,或者说要受观点的统率。在一般的情况下,述评的述多于评,但并不是说事实越多越好。在述评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记者所掌握的事实都罗列出来,选择哪些新闻事实,哪些情况作概括的介绍,哪些情况用具体、典型的事实加以说明,都要服从于评,服从于作者阐明观点的需要。 【述评的类型:工作述评、形势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 工作述评、形势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 1、工作述评 顾名思义是针对实际工作中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进行评述的。 2、形势述评 是对国内外形势,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及其他领域的形势的述评。 3、事件述评 对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或某些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进行评述。(被评述的事件有时是关系全局,有时是某个地区或某一方面工作中发生的影响较大的问题。) 4、思想述评 是评述当前思想领域中的事件和问题的,侧重于对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状况的分析。 工作述评、形势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的特点 一、工作述评涉及经济领域的内容比较多,这是很自然的。一般都比较注意点和面的结合,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局,这样的评述可以避免就事论事,做到虚实结合,具有普遍意义。 二、形势述评的内容所及,可以是全局的形势,也可以是某个特定地区或某条战线在一个时期、一个方面的形势。这类述评的特点是着眼于形势的变化和转折,着眼于群众普遍关心或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问题和动向,概括全貌,指明发展趋势,帮助人们提高认识,开阔眼界。形势述评的分析更要注意全面和重点的结合,立足局部,放眼全局,论断要掌握分寸,留有余地。 三、事件述评的特点,主要是根据记者直接调查和掌握的材料,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者通过具体事件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思想述评对于带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对那些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带有倾向性的不良现象,结合具体事实,做出明确的、实事求是的评述,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新闻评论的一种形式,述评在思想政治领域同样应当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要通过自己的评述,引导人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论题新颖,选材精当;即事明理,注重分析;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论题新颖,选材精当;即事明理,注重分析;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论题新颖,选材精当;即事明理,注重分析;夹叙夹议,事理交融”的具体内容 一、论题新颖,选材精当 述评的论题和选材的要求,是新闻性在述评写作中的体现。它的论题即所评述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生活中的新事物、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这样的述评,立论也才会有新意,使受众有新鲜感。一篇述评如果人云亦云、拾人牙慧,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述评所选择的新闻事实首先要充分,就是说要足以说明问题,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不必要的事实,反而会淹没有了述评所提出的问题和作者的观点。新闻通讯主要用事实说话,有时要说明事实的来龙去脉,写得比较详细。述评的事实是为说明问题,揭示矛盾,一般比较简明扼要,所以选择事实也要有的放矢。其次,述评的事实要典型,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反映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述评中的事实可以是点上的具体事实,也可以是面上的经过概括的情况,这要看述评的内容而定。点面结合的新闻事实更能说明问题。 二、即事明理,注重分析 述评要摆事实讲道理,新闻事实是述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述评既不能堆砌事实,也不能脱离事实而空泛议论。人们总是宁愿相信事实,而厌恶空洞的说教。述评以评为本,当然要讲道理,但这个道理应当是缘事而发,即事明理,是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这种分析应当是切合实际的、入情入理的分析,这样才能以理服人。受众是会思考的,述评的作者不能把自己的观点简单地塞给受众,更不能强加于人,而是要通过对事实的分析,给受众以启迪,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夹叙夹议的评述是述评写作的一个重要特色和要求。夹叙夹议就是把叙述和议论,把具体的事实和抽象的议论,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阐明一定的道理。这样的表述方法,可以使观点和材料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这也是议论文的一种传统的表述方法。我国古代的议论文,很多都是用这种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述评的这种表述方法比较灵活。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先述后评,也可以先评后述,关键是要处理好述和评的关系,评中有述,述中有评,两者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有些情况下,述评在叙述事实时就带有倾向性和感情色彩,包含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态度。这样既节省了议论的笔墨,又使叙述和议论能较好地结合起来。还有的述评在叙述事实的时候采取纵横比较的方法,通过不同事物这间的比较,或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情况的比较,这样的比较本身,同时也就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和见解。夹叙夹议的述评,还可以叙和议穿插进行,有述有评,边叙边议,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应用:选择报纸上的一篇述评,根据上述基本要求分析其写作特色。

334 评论

克利玛碴

个人建议:如果自己没有写作的经验还不如找家新闻传播机构代笔,就像“ 文芳阁传媒 ”这样的网络公关公司,是按字数收费的,500字50元、1000字100元,写好后还可以付点费用让他们把你的软文广告发布在各大媒体上呢。

141 评论

相关问答

  • 新闻评论与写作自考真题及答案

    自考新闻评论的写作,你可以参照往年的习题以及答案,还可以自己多看些辅导书。

    五堂宅修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新闻评论写作自考历年真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654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新闻结构2.动态消息3.综合消息4.速写5.观察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

    大宝儿0619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新闻评论写作自考真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654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新闻结构2.动态消息3.综合消息4.速写5.观察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

    地球是个圆曲奇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新闻评论写作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全国2008年1月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答案:D (P11)【解析】徐宝璜的是《新闻学大意》

    梧桐春雨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新闻评论写作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第十二章述评 述评的含义 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新闻述评。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新闻领域中的边缘体裁 述评可以说是一种

    豪廷布艺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