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8

大头妹Angelia
首页 > 自考本科 > 无为而治名词解释自学考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哈密赖赖

已采纳

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汉书·艺文志》说:道家的无为政治主张是“君人南面之术”,道出了无为政治的基本精神。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内容。庄子更主张君主应该无欲、无为、渊静,“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影响。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秦末政治动乱之后,民心思定的形势,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采取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借以安定民心,发展社会生产。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统治者都曾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协调处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有所收效。魏晋玄学家则通过宣传无为而治,引导人们消极、遁世、清谈、无所作为,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226 评论

孙美霞11

“黄”,指黄帝(也有说指黄石公)。“老”,指老子。这里以“黄老”指道家学派。道家主张“无为”,即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245 评论

爱吃爱玩007

无为 : 无所 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 天下 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 改变 。后泛指以德化民。

成语出处: 《论语·卫灵公》:“ 无为而治 者,其舜也与?”

繁体写法: 无为而治

注音: ㄨˊ ㄨㄟˊ ㄦˊ ㄓㄧˋ

无为而治的近义词: 无为自化 谓无为而治。语本《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李耳 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成语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以德化民

成语故事:     由于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      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后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后平息了洪水。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 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孔子赞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      “无为而治”指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自《吕氏春秋》和《论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govern by doing nothing that goes against nature

236 评论

九州至尊

弹劾:议会对非由议会产生,不对议会负政治责任的高官,以违反法律或严重失职为由,进行的控告和制裁。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294 评论

相关问答

  • 名词解释自学考试

    古代文学一般包括欧洲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欧洲古代文学又包括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按时间分类,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

    bigbig米米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无为而治名词解释自学考试

    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汉书·艺文志》说:道家的无为政治主张是“君人

    吃客5588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组织行为学自考名词解释汇总

    关于组织行为理论名词的解释如下: 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

    TT作天作地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组织行为学自考重点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小薰1988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美学自学考试名词解释

    1、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

    小马楠仔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