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4

爱画画的兔子
首页 > 自考本科 > 环境保护法自考大纲题库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豪门小慧子

已采纳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某市混凝土公司新建临时搅拌站,在试运行期间通过暗管将污水直接排放到周边,严重破坏当地环境。公司经理还指派员工潜入当地环境监测站内,用棉纱堵塞空气采集器,造成自动监测数据多次出现异常。有关部门对其处罚后,公司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拟裁员20人以上。

关于该公司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7/一/96)

A.如该公司应报批而未报批该搅拌站的环评文件,不得在缴纳罚款后再向审批部门补报

B.该公司将防治污染的设施与该搅拌站同时正式投产使用前,可在搅拌站试运行期间停运治污设施

C.该公司的行为受到罚款处罚时,可由市环保部门自该处罚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D.针对该公司逃避监管的违法行为,市环保部门可先行拘留责任人员,再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参考答案

1.【考点】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环境法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

【答案】A。解析:《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二)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处分”。不存在事后补保环评文件的规定。A项正确,当选。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其中的同时投产使用,既包括正式投产使用,也包括建设项目试生产和试运行过程中的同时投产使用。B项错误,不当选。

《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C项错误,不当选。

《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D项错误,不当选。

故本题选A。

246 评论

社区人员

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的行为( )①实行审批制度②予以禁止③征收一定的费用④进行监视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什么文件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①环境影响报告书②环境影响报告表③环境影响登记表④环境现状评价书3.20世纪八大公害事件,其中发生最多的国家是( )①中国②美国③日本④英国4.违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其污染物排放浓度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①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②缴纳超标排污费③停产整顿④限期治理并由环保部门处以罚款5.被誉为财富之母的是( )①森林②土地③湿地④草原6.征收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多少公顷的,应由国务院批准( )①70公顷②35公顷③3公顷④10公顷7.责令排污企业停业、关闭的处罚决定,只能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下列机关作出()①公安部门②环境保护部门③工商部门④人民政府8、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其批准单位应当是当地()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②公安机关③卫生部门④人民政府9.下列不属于我国环境资源标准体系的有( )①国家环境标准②地方环境标准③环境保护行业标准④企业标准10.下列哪一标准是认定排污行为是否超标、违法、是否应让排污者承担相应法律义务与责任的根据( )①环境质量标准②污染物排放标准③环境基础标准④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环境样品标准11.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的范围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规划和建设项目②对所有的建设项目都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③其中公众参与的方式包括论证会、听政会或其他形式④对规划实施后还应实行跟踪评价12.排污者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 )①仍应缴纳排污费②仍应缴纳超标排污费③减半缴纳排污费④不再缴纳排污费13.在我国有权颁布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是( )①省级人民政府②省会城市人民政府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④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人民政府14.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资源属于( )①集体所有②国家所有③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④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投资者所有15.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①1年②2年③3年④4年16.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①向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②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经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③经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④经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并报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17.用地单位因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在办理各项审批手续、缴纳各项正常费用以后超过1年仍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 )①耕地使用费②闲置补偿费③耕地闲置费④保护管理费18.我国《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①以流域管理为主、行政区域管理为辅②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流域管理机构③以行政区域管理为主、流域管理为辅④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19.除法律规定免责的情形外,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行为人( )①若主观上没有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②若主观上没有过错,可以免除赔偿责任③无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④只有从事了违法排污行为,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0.2002年l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①取水权②水资源③水交易权④用水权二、多项选择题1.环境保护法的特点有( )①科学技术性②综合性③可持续发展性④广泛性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对象包括( )①制定政策②制定规划③制定计划④建设项目3.我国《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排污费必须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管理,主要用于下列项目的拨款补助或者贷款贴息()①重点污染源防治②区域性污染防治③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④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4.中国现行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有( )①《放射性污染防治法》②《水污染防治法》③《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固体废物实行的“三化”原则是( )①再生化②无害化③减量化④资源化6.《森林法》规定,成熟的用材林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 )①择伐②皆伐③渐伐④局伐7.环境污染民事责任中的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有( )①不可抗力②受害人自身引起③第三人故意或过失④仅有财产损失8.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确立的许可证形式有( )①城市建设用地许可证②海洋倾废许可证③森林采伐许可证④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许可证9.某排污工厂附近的农户,故意引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造成了农田减产,于是,该农户向工厂索赔。对此,由谁承担责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该农户承担责任②排污单位承担责任③该农户和排污单位共同承担责任④该农户和排污单位均无责任10.《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适用于( )①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②航空噪声污染的防治③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④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三、名词解释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大气污染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四、简答题1.简述建设项目的分类管理制度。2.简述我国环境标准体系。3.简述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4.简述我国《森林法》对森林采伐的规定。五、论述题试述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六.案例分析题1.A县某石化染料厂、硫酸厂长期将含酸废水通过其排污管道排入离其厂区不远的一条河流,该河河水进入位于B县的镜花湖。1997年上半年,当地由于长期干旱无雨,湖水水位下降,但工厂排放的含酸废水却没有减少,致使湖水呈酸性。B县周楼村村民周某承包湖面养鱼多年,一直未发生大量死鱼现象。但从1997年6月开始,水面漂浮的死鱼却越来越多。环保部门对湖水监测的结果,pH值为4.8。对死鱼进行化验分析,其结论为受酸水腐蚀而死。经B县渔业行政管理部门核定,死鱼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5万元。周某沿河找到石化染料厂和硫酸厂两家排污单位,要求其赔偿死鱼损失,遭到拒绝。于是周某向B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石化染料厂提交了由A县环境保护局出具的其排放的废水pH值符合排放标准的监测报告,并认为不应由其承担污染死鱼赔偿责任。硫酸厂认为,虽然自己排放的废水没有达到排放标准,但已经向环保部门缴纳超标排污费,也不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B县人民法院仍然判决石化染料厂向原告周某赔偿10万元,硫酸厂赔偿15万元。问:(1)周某在诉讼中是否还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其他相关证据?为什么?(2)石化染料厂的辩解是否有道理?为什么?(3)硫酸厂的辩解是否有道理?为什么?2.南江县美加化工厂由于长期向大气超标排放污染物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工厂附近的20户居民受危害最严重,他们多次向南江县环保局反映,要求制止工厂污染行为,并赔偿其医疗费和误工费等损失,但县环保局一直置之不理。无奈之下,20户居民联名向法院以环保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县法院通知美加化工厂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南江县法院经过审理,判决美加化工厂赔偿20户居民经济损失6万元。问:(1)法院作出的判决是否正确?(2)化工厂以什么身份参加诉讼?(3)法院依据什么法律规定受理此案?参考答案:单选题1②2②3③4④5②6①7④8②9④10②11②12④13①14②15③16②17③18④19③20④多选题1①②③④2②④3①②③④4①②③④5②③④6①②③7①②③8①②③9②③④10①②③名词解释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向大气环境排入有毒有害物质,使其物理、化学、生物或者放射性等特性改变,导致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进而危害人体健康,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害的现象。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法律规定。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与破坏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的规定的总称。简答题1.简述建设项目的分类管理制度。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⑴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⑵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⑶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2.简述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三级:(1)国家环境标准(2)环境保护行业标准(3)地方环境标准五类:(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监测方法标准。(4)环境标准样品标准(5)环境基础标准3.简述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环境保护法的任务(1)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2)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环境保护法的目的(1)保障人体健康;此为首要的目的(2)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简述我国《森林法》对森林采伐的规定。1.按照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2.按照国家制定统一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实行采伐,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3.规定森林和林木的采伐方式:4.实行采伐许可证制度。5.国家禁止、限制出口珍贵树木及其制品、衍生物。论述题试述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法中规定或体现的,对环境保护实行法律调整的,适用于环境保护法一切领域的基本指导方针或基本准则。它具有以下特征:1.必须是为环境保护法所确认的。2.适用于环境保护法一切领域。3.是各项环境保护法律原则基本制度和法律规范的基础。意义:1.确立和实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对于加强环境保护法领域的法制,增强环境执法的自觉性,顺利实现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2.基本原则概括性较强,可以以此应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案例分析1.(1)周某在诉讼中不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其他相关证据。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在环境污染的损害赔偿纠纷中实行举证责任转移原则。(2)石化染料厂的辩解没有道理?因为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不以行为的违法性为要件。(3)硫酸厂的辩解没有道理。因为缴纳排污费不是免除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条件。2.(1)法院的判决不正确。因本案提起的是行政诉讼而不是民事诉讼。(2)化工厂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3)法院依据《环境保护法》和《行政诉讼法》受理此案。

212 评论

七色缤纷彩虹

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团体和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行为准则和违法的责任,内容十分广泛。

环境法 论文 题目

1、环境保护的法学理论(法理学)问题研究

2、环境保护的法律原则问题研究

3、环境行政法律制度问题研究

4、环境污染侵害的民事责任问题研究

5、危害环境犯罪与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6、比较环境法研究

7、国际环境法研究

8、《大气污染防治法》应该怎么修?

9、发达国家饮用水保护措施简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10、低碳视野下我国页岩气法律制度构建研究

11、关于构建海洋环境保护中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思考

12、美国页岩气立法定位民生化的启示

13、我国核电监管领域的法律真空

14、树线矛盾法律风险防范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解读

16、荷兰新《水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7、关于推动严重水事违法行为入刑的思考

18、河道非法采砂入刑的法律适用问题探讨

19、对《深圳经济特区水资源管理条例》的修订探讨

20、论上海自贸区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

21、红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研究

22、我国环境保护NGOs的发展困境及展望

23、海洋污染法律规制

24、环境权利理论、环境义务理论及其融合

25、新《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企业哪些义务和权利

26、关于完善防治雾霾天气法律制度的思考

27、生态文明下的环境法制

28、完善水权水市场建设法制保障探讨

29、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的不足及完善

30、《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的背景、问题及建议

31、水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

32、印度环境法庭的制度考察及启示

33、环境法的本位与环境保障利益研究

34、环境污染犯罪中证据问题的实证分析

35、瑞典环境许可制度的特点分析及启示

36、我国水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37、关于修订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若干思考

38、论环保法庭的实践困境及其发展出路

39、关于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思考

40、论环境资源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41、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

42、论我国限期治理制度的结构性缺陷与完善

86 评论

大铭空调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环境法所说的“环境”是指( ) A.人类环境 B.生境 C.人工环境 D.环境科学中所说的“环境” 2.当社会规律、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等不一致时,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经济规律 B.自然规律 C.社会发展规律 D.阶级意志和阶级利益 3.我国第一次把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规定为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4.在环境法中规定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依据的主要生态学规律是( ) A.“负载定额”律 B.“能流物复”律 C.“相生相克”律 D.“协调稳定”律 5.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很多国家的环境管理采取了( ) A.“先污染后治理”的措施 B.单纯治理的被动政策 C.综合防治的政策 D.制定发展与环境的总体战略 6.“我们请求,把每个人享有的健康和福利等不受侵害的环境权和当代人给后代的遗产应是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提出这句话的文件是( ) 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B.《东京宣言》 C.《里约热内卢宣言》 D.《北京宣言》 7.《城市规划法》规定,直辖市、省政府所在地城市、l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及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需要由( ) A.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B.国务院备案 C.省、自治区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D.报国务院审查同意 8.2003年7月I日起施行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排污者应当自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到指定的商业银行缴纳排污费的期限是( ) A.7天内 B.10天内 C.15天内 D.20天内 9.水资源费属于( ) A.开发使用费 B.补偿费 C.保护管理费 D.惩罚性收费 10.判断排污者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是( ) A.环保基础标准 B.环境质量标准 C.污染物排放标准 D.环境基准 ll.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为( ) A.1年 B.2年 C.3年 D.20年 12.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 ) A.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B.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C.行业性排放标准 D.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l3.2000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建立并实施 ( ) A.排污总量控制制度 B.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 C.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 D.浓度控制制度 14.《水污染防治法》规定,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纠纷,( ) A.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 B.由上级人民政府协商解决 C.由国家环保总局协商解决 D.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15.《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的法定期限是( ) A.必须在工程开工7日以前 B.必须在工程开工10日以前 C.必须在工程开工15日以前 D.必须在工程开工20日以前 16.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进口者对海关将其所进口的货物纳入固体废物管理范围不服的,可以( ) A.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B.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依法申请行政调解 17.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属于( ) A.假农药 B.报废农药 C.劣质农药 D.禁用农药 18.放射性物质管理立法要控制的对象之一是( ) A.人工放射性辐射源及其物质 B.天然放射性辐射源 C.放射性物质 D.射线 19.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已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 ) A.应当缴纳闲置费 B.由县级以上政府无偿收回 C.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组织恢复耕种 D.处以罚款 20.2002年l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 ) A.取水权 B.水资源 C.水交易权 D.用水权 21.《森林法》规定,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用地单位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 ) A.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B.林业基金 C.育林费 D.森林植被恢复费 22.《渔业法》规定,可以向受益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渔业资源增值保护费的部门是(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2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制定机关是( ) A.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B.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24.在自然保护区中,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是( ) A.试验区 B.核心区 C.生态区 D.缓冲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当采取的清 洁生产措施有( ) A.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 B.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 生量多的工艺和设备 C.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 D.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的污染防治技术 E.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意见的对象有( ) A.有关单位 B.专家 C.公众 D.政府机构 E.非政府的环境保护组织 27.《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 ) A.油类 B.工业废渣 c.城市垃圾 D.含热废水 E.放射性固体废弃物 28.《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污染者依法负 责的原则。依法承担污染防治责任的主体包括( ) A.消费者 B.产品的生产者 C.销售者 D.进口者 E.使用者 29.我国的水资源保护法确立的基本原则有( ) A.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 B.用水许可原则 C.全面规划原则 D.综合利用原则 E.节约用水原则 30.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规定,编制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遵循的原则有( ) A.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利用 B.以现有草原为基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C.保护为主、加强建设、分批改良、合理利用 D.防风固沙 E.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31.可持续发展原则包含的内容有( ) A.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B.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C.当代人与上代人之间的关系 D.当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E.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32.全球性多边条约经常采用的模式有( ) A.宣言 B.议定书 C.附件 D.框架条约 E.决议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及其对立法的指导意义。 34.简述破坏环境与资源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35.简述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的法律措施。 36.简述国际环境合作的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试述固体废物防治的“三化”原则。 38.试述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位于A、B两省交界处的甲铝厂,距B省H县的乙、丙、丁3个乡5至25公里。甲厂于1994年建成投产,年产6万吨电解铝。在生产过程中,该厂排放出大量的含氟烟尘,由于厂里没有任何回收含氟烟尘的设备,氟化氢烟尘飘落到乙、丙、丁3个乡方圆3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对3个乡的12.9万亩耕地和22.3万亩草原造成了严重污染。据监测调查,3个乡地区大气中氟化物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1.6~3.2倍,土壤中氟的含量比对照点<39.位于A、B两省交界处的甲铝厂,距B省H县的乙、丙、丁3个乡5至25公里。甲厂于1994年建成投产,年产6万吨电解铝。在生产过程中,该厂排放出大量的含氟烟尘,由于厂里没有任何回收含氟烟尘的设备,氟化氢烟尘飘落到乙、丙、丁3个乡方圆3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对3个乡的12.9万亩耕地和22.3万亩草原造成了严重污染。据监测调查,3个乡地区大气中氟化物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1.6~3.2倍,土壤中氟的含量比对照点高出63~76.3毫克/公斤,粮食和牧草中氟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4~7倍。严重的氟污染引起乙、丙、丁等3个乡地区生态环境的全面恶化和人口素质的急剧下降。3个乡的儿童斑釉齿的发病率高达87.3%,被普查的30440人中,患有氟中毒症状的就有7529人,不少中青年农民因此而丧失了劳动能力。严重的污染危害,引起了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关注。国家环境保护局以及B省、A省环境保护局多次进行协调,但因种种原因未获成功。为消除污染,H县人民政府向X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997年底,H县人民政府不服x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上诉于A省高级人民法院。A省高级人民法院于1998年4月1日作出终审判决,甲铝厂向H县赔偿94万元,4月11日,该厂交付了赔偿金。问题:(1)结合本案分析跨行政区(尤其是跨省级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产生的纠纷解决途径。(2)请指出本案中法院终审判决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什么?40.2000年5月11日凌晨3时许,某外籍"海利"轮与我国某省海运公司所属的"金钱泉"轮在B市外东南海域处发生碰撞后,沉没在我国划定的经济鱼类保护区内,200多吨原料油漏出,大面积污染了渔场及附近海岸,同时船内载的有毒有害化学品也污染了海域,并有潜在污染威胁。事故发生后,B市港务监督部门作出对"海利"轮残骸打捞、清除污染源和赔偿B市渔民协会因污染所受损失的三项决定。"海利"轮船东对该决定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对污染赔偿额提出异议。B市渔民协会在索赔要求两年多不能实现的情况下,也于2002年10月31日向当地海事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赔偿因沉船污染渔场给原告造成的损失,并负责清除污染源,排除沉船障碍物。问题:(1)请指出本案的中方哪些主体有权向该外籍轮船提出油污损害赔偿请求?其主要的请求是什么?(2)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关于海洋油污污染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235 评论

相关问答

  • 法学本科自考环境保护法的题库

    课程代码:0022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8分) 1.在生态系统中,低位营

    幽香雨草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环境保护法自考

    (1)环境标准制度 环境标准制度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因为要保护和管理环境就必须对环境质量、污染物的排放以及监测方法等作出统一的规定,环境标准就是为防治环境污

    好色上上签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环境保护法自考07948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

    我的大BABY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环境保护法自考20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糖果屋de芒果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环境保护法自考大纲

    (1)环境标准制度 环境标准制度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因为要保护和管理环境就必须对环境质量、污染物的排放以及监测方法等作出统一的规定,环境标准就是为防治环境污

    小脸欠捏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