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94

小小骷髅
首页 > 自考本科 > 现代设计史自考重点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黑犬黑犬97

已采纳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试重点-试题 威廉?莫里斯的设计特点: 1. 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 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 提倡歌德式样、风格和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与朴实; 4. 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哗众取宠的趋向; 5. 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与东方艺术。使用大量的花卉、卷草与花鸟图案。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区别: 新艺术运动比工艺美术运动前进了一大步。这主要表现在二者的根本区别上。威廉?莫里斯主张艺术与设计回归到中世纪那种工匠们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自然状态,以排除生产条件下产品功能和形式之间的隔阂。而新艺术运动则把从自然中获得的动植物纹样装饰于使用产品上,因而,在处理设计的功能与形式,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上,比工艺美术运动大大地拓宽了,并尝试着将艺术载体延伸到了实用产品上。 勒?柯布西耶的设计特点: 1. 底层架空 2. 屋顶花园 3. 自由平面 4. 横向的长窗 5. 自由立面 安东尼?高蒂的代表作---------圣家族教堂 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是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一次尝试,它采用了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采取设计上的折衰主义立场,设法把豪华的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产生一种可以发展的新风格来,这场运动与世界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几乎是同时发生也几乎同时于30年代后期在欧洲大陆结束,因而,在各个方面都复制现代主义的明显影响,但是,由于它主要是强调为上层顾客服务的出发点,使得它与现代主义具有完全不通的意识形态立场,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装饰艺术”运动没有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再次得到发展,而基本成为史迹,只有现代主义成为真正的世界性设计运动。 为什么现代主义设计师反精英主义的,但同时又自身具有精英主义的特征? 现代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反精英主义的,但是由于这场运动史由一小批精英知识分子发起的,他们处在时代大改革的高潮之中,处在共产主义运动、资本主义国家垄断、法西斯主义大起大落的动荡时期,希望能够利用设计来解决劳苦大众的困苦。所以,他们的设计探索具有典型的理想主义特征,其实也是拯救众生的另外一种精神主义,一种虽然不是为精英服务的,但是强调精英领导的新经营主义。 现代主义风格与现代主义艺术、现代主义设计、国际主义的区别: 1. 现代主义风格包括现代主义艺术; 2. 现代主义设计和现代主义艺术有相互影响之处,但是他们从特征上是两个不同的内容。新市场营销法则 助推企业成长 电子商务营销 食品餐饮营销 建筑房产营销 消费品营销 艺术上的现代主义包含了各种运动。比如,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表观主义、象征主义等。而现代主义设计则就是本身目的明确、风格清晰、旗帜鲜明,为了让大众都享有设计; 3. 现代主义设计与国际主义设计风格上,他们是一脉相承,但是从意识形态上看已经面目全非,民主色彩、社会主义色彩、乌托邦色彩已经荡然无存,单单就剩下一个减少主义,少则多的形式躯壳。 为什么说国际主义的风格推翻了现代主义的基本立场? 少则多的风格代表了企业、政府、权力和现代化,形式本身已经具有了象征性的力量,为了达到形式、功能可以屈就。这样一来,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被彻底背叛了,功能在达到减少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目的上,可以、必须服从形态的要求。无论减少主义如何造成功能上的缺陷,为了达到形式目的,也必须遵守形式一致的要求。现代主义一来的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基本立场,终于被形式主义目的所推翻,让位给形式第一、功能第二的原则。 国际主义的核心内容: 1. 平面设计的国际主义风格以瑞士国际主义风格为代表。 2. 产品设计的国际主义风格则以德国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和设计家迪特?兰姆为代表。 美国的第一代工业设计师为什么相对于欧洲的设计家有着巨大的差别呢? 1. 先天环境的巨大差异; 2. 专业背景与教育背景的不同还造成了二者设计发展的趋向也不同,这是美国与欧洲的以个非常大的区别; 3. 二者在工作方式上也有巨大的不同。欧洲的设计师往往会独立完成工作与思考;但在美国,由于商业竞争的力量,设计师往往采用集团式工作方法。 索尼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原则: 1. 产品必须具有良好的功能。产品的功能在设计阶段必须予以充分考虑,不但在使用上具有良好的功能,还不许方便保养,维护与运输。 2. 设计美观大方。 3. 优质。 4. 产品设计独特性。 5. 产品设计合理性,必须便于批量生产。 6. 本企业各种产品之间必须具有独特的特征,又应该有内部关联性。 7. 坚固、耐用。 8. 产品对于社会大环境应该具有和谐美化的作用。 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能够顺利接轨的原因: 1. 日本的传统文化是大众的,而不是贵族的; 2. 日本的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单一种族基础,使这种文化能够穿越阶级隔阂成为全民文化。因此文化比较容易成为全民的; 3. 日本重视集团和团体而轻视个人,因此文化可以具有活跃和稳定的双重特征。这种因素,对于日本传统法文化和两方现代文化结合的也非常有意义。 索尼公司设计策略的核心是“创造市场”。

315 评论

西关少爷Billy

考研论坛上大把楼主是要考研吗?应该进复试了吧?

323 评论

轻清净静的美好

第三章 包豪斯一、包豪斯概况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不服输的精神,促使德国重新思考国家的未来。 为发展工业,企业和政府都意识到必须依靠工业设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设计艺术教育。 1919年4月1日,在德国的魏玛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国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Bauhaus),这个词由是它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校长、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包豪斯以其所宣扬的设计教育理念和实践闻名于世。从1919年到1933年的14年中,它培养了整整一代现代建筑和设计人才,也培育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现代建筑和工艺设计风格,包豪斯风格成为现代主义建筑和现代设计的最有影响力的潮流之一,并对之后艺术、建筑、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及印刷业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人们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20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包豪斯的主要领导人物和大批教员、学生因为逃避欧洲的战火和纳粹的迫害而移居美国,从而把他们在欧洲进行的设计探索和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也带到了美洲新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的强大实力,使这些人带来的教育和设计实践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设计风格——国际主义风格,从而影响到全世界。所以,包豪斯对于现代设计的影响绝不仅仅在教育领域,也不仅仅在德国。二、包豪斯的发展历程包豪斯于1919年4月正式开学,学校地址就在亨利•凡•德•威尔德1902年建立的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原址,并接收了原来的资产和部分教师,从此开始了包豪斯艰难而辉煌的发展里程。1、包豪斯的创建:魏玛时期(1919-1925年)2、包豪斯的成熟时期:德索时期(1925-1932年)3、包豪斯在德国的最后岁月:柏林时期(1932-1933年)4、包豪斯落户美国及其国际化包豪斯曾经历过三位校长:1919-1927年由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领导,1927年-1930年由汉斯•迈耶(Hannes Meyer,1889-1954)领导,1930-1933由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领导,1933年4月学院被纳粹政府强行关闭。这三位校长领导时期代表了包豪斯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格罗佩斯的理想主义、迈耶的共产主义、米斯的实用主义,这三个不同的阶段贯穿起来,使包豪斯具有丰富和复杂度精神内容,这种强烈、鲜明的时代烙印,赋予包豪斯独特的文化特征,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任何一所设计学院都不可能具备的。1、艰难的创业时期:魏玛时期(1919-1925年)讨论包豪斯,首先要提到的是它的奠基人、精神领袖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创建包豪斯1919年4月1日,包豪斯正式开学。德文的全名称是Des Staatliches Bauhaus,即国立包豪斯。这个名称是格罗佩斯自己选择的,包豪斯这个词是他生造的,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从他自己后来的解释来看,这个建筑指新设计体系。 《包豪斯宣言》 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的。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生存着;只有通过自觉,并且和所有工艺技术人员合作才能达到自救的目的。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一栋建筑是各种美观的共同组合的实体,只有这样,他们的作品才能灌注进建筑的精神,以免流为“沙龙艺术”。建筑家、雕塑家和画家们,我们应该转向应用艺术。艺术不是一门专门职业,艺术家与工艺技术人员之间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艺术家只是一个得意忘形的工艺技师,在灵感出现,并且超出个人意志的那个珍贵的瞬间片刻,上苍的恩赐使他的作品变成艺术的花朵,然而,工艺技师的熟练对于每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不可缺乏的。真正的创造想象力的源泉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艺术家组织,在这个组织里面,绝对不存在使得工艺技师与艺术家之间树起极大障碍的职业阶级观念。同时,让我们创造出一栋将建筑、雕塑和绘画结合成为三位一体的新的未来的殿堂,并且用千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手将它耸立在云霞高处,变成一种新的信念的鲜明标志。魏玛时期是包豪斯的草创时期,在格罗庇乌斯的《包豪斯宣言》中所显露的观点得到了探索性实践。学校一反传统的“老师”、“学生”的称谓而代之以手工艺行会性质的“师傅”和“徒弟”,并要求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技能,因此,作为师傅的导师,不仅有传授艺术造型、色彩等绘画内容的“形式导师”,还有担任技术、手工艺和材料部分教育的“工作室导师”,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完成教学工作。魏玛时期的这种教学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包豪斯发展的基础。在“形式导师”中,较早的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967),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1971——1956),后来的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克利(Paul Klee,1897—1940)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接替伊顿的艺术家纳吉(Lasxlo Moholy—Nagy,1895—1946)和约瑟夫•阿尔柏斯(Josef Albers,1888-1976)对基础课程中构成内容的建立作出了贡献。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967)伊顿是一个很特殊的教员,一方面他是创造现代基础课的人,最大成就在于开设了现代色彩学的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基础课中严格的视觉训练,对平面、立体形式,对色彩和肌理有完全的掌握,并将色彩训练和几何形体训练合一;同时强调训练学生对于自然的敏锐观察能力,对于不同的自然材料,比如石头、木头、皮革等,质料不同,表现也应该不同,这是他理性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他又信仰神秘的宗教,有一些奇怪的行为,长期光头、长袍披身,像一个中世纪的大僧侣,并大量食用大蒜。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1971——1956)费宁格只上少数绘画课程,但他是唯一一个从包豪斯开办一直呆到学院被封闭时的教员。他的绘画具有强烈的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影响,作品线条刚毅,黑白分明,特别喜欢以建筑,尤其是中世纪的建筑为创作主题,形式感强,对于色彩有强烈的兴趣,格罗佩斯认为他的建筑绘画中蕴含的理性结构可以成为学生建筑设计预想图的基础教育内容。纳吉(Lasxlo Moholy—Nagy,1895—1946)与身穿长袍的伊顿强调神秘的个人情感和表现不一样的是,经常穿着简朴的工人服装的纳吉在设计和教育上更强调高度的理性主义,他的作品大多是简单结构的、抽象的、平面的。他接替伊顿担任基础课的教学,显示了格罗佩斯的思想从以前比较重视艺术、手工艺转变到强调理性思维、技术知识的教育上。约瑟夫•阿尔柏斯(Josef Albers,1888-1976)毕业留校的阿尔柏斯对于各种材料的应用和材料使用的可能性兴趣很大,将纸这种简单材料通过折叠、弯曲、粘合、进行结构组成的纸造型成为阿尔柏斯基础课的一个显著的特色。包豪斯最有影响的设计出自布兰德(Marianne Brandt,1893-1983)负责的金属制品车间和布劳耶(Marcel Breuer,1902-1981)负责的家具车间。 1927年,由于种种舆论压力,格罗庇乌斯辞去了校长职务,建筑师汉内斯•迈耶 (hannes Meyer,1889—1954)接任校长。他上任后,更加强调产品与消费者,设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在他的领导下,包豪斯的各车间都大量接受企业设计的委托。然而,迈耶过于极端的政治主张,却为包豪斯带来难以补救的灾难,1930年,他被迫辞职。 4、包豪斯落户美国及其国际化 包豪斯在德国彻底解散后,其教员和学生分散到欧洲各地,1937年到1938年前后,其中一部分人辗转到了美国,把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育理念带到了美国,并由此传向世界各地。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包豪斯的思想在美国才得以完全实现。格罗披乌斯于1937年到美国哈佛大学任建筑系主任,并组建了协和设计事务所;布劳耶也于同期到达美国,与格罗披乌斯共同进行建筑创作;米斯1938年到美国后任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纳吉于1937年在芝加哥成立了新包豪斯,该校是作为包豪斯的延续而建立起来的,它将一种新的方法引入了美国的创造性教育,但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多数被聘为艺术家、手工艺人和教师,而不是工业设计师。新包豪斯后来与伊利诺工学院合并。三、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包豪斯教学时间为三年半,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的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包豪斯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它并不敌视机器,而是试图与工业建立广泛的联系,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生存的必须。 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完全是根据格罗佩斯的主张建立起来的。他坚决反对艺术与技术的分离,主张艺术家、建筑家、技术人员应该充分合作,抛弃纯理论知识和单纯书本的教学方法,主张“艺术与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制度。四、包豪斯的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 1、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现已成为世界许多艺术、设计院校的参照范例和构架基础,对现代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基础课教学;2)工作室(车间)的教育模式;3)与企业界、工业界广泛联系和接触4、包豪斯精神的广泛影响 包豪斯的局限性 对于包豪斯最多的批评是针对所谓“国际式”风格的。尽管格罗佩斯反对任何形式的风格,但由于包豪斯主张与传统决裂并提倡几何构图,事实上消除了设计的地域性,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脉被忽视了,加之一些建筑师曲解了包豪斯的精髓,以抄袭代替创造,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国际式”风格。以平屋顶、白墙面、通长窗为特征的方盒子式建筑风行世界各地,对于各国的建筑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因而受到广泛的批评;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立方体就是上帝”,无论何种产品,何种材料都采用几何造型,从而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有时甚至破环了产品的使用功能;严格的几何造型和对工业材料的追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漠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

160 评论

为食猫88

《世界现代设计史》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2002年9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受之。

247 评论

北京青年123

考中+考前,过了付,支持淘宝

95 评论

空空的小新

第一章一、 现代设计史涉及的一些核心概念 设计 现代设计 设计师1、牛津字典中关于设计的定义 (design)其一是指艺术作品的构成元素,以及对于这些元素的有意识的排列组合(过程、动词);其二是指体现概念的最终实现形式,这可以是一张草图,或一个模型(结果、名词)。2、关于现代设计从历史上来说,设计与制造通常由同一个人完成,而在现代语境下,由于19世纪劳动力分工和机械大生产的不断加速发展,设计被分离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活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设计,它是全球经济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学习设计史对于设计师的意义“历史不是让人哭的,也不是让人笑的,历史是让人认识的。”--女历史学家陈衡哲 通过认识设计史,设计师才可能按自己的意愿在众多的风格中自由地挑选,才可以把过去的风格和现代的风格混合搭配起来追求未来的风格,或是把现代的元素注入过去的风格中。设计师不能仅限于一种流派或风格,而必须具备超越任何一种流派或风格局限的能力,并适应现代新的表达方式和全球化的倾向。二、西方现代设计史包含的主要内容从广义上看,手工艺史是设计史的前身,所谓西方现代设计史,是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的产物。到了工业社会,设计才逐渐成为一个设想的而非实现了的形式过程。 工业革命以后,设计逐渐上升到与艺术同等的地位,设计史所涉及的不仅是物的造型和装饰,更多的是对设计者在工业文化范畴中的角色进行文化历史批评,注重阐释设计的观念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如果一位艺术家想要通过设计实践来实现艺术上的成功……每一件经过你手上的作品,都必须毫无保留地体现出个性、美感和精确的技巧。从这一刻起,你的目标必须是,每一件你所创造的作品,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地位。然后……你可以大胆地出现在世界的聚光灯下,抨击市场贸易,并由你创造出本世纪最伟大的作品:那种形式华丽而最贫穷的人也可以消费得起的产品。这就需要首先征服那些鄙视实用艺术的人,告诉他们现代艺术运动并不是一小部分人愚蠢的嗜好,它不期望通过新奇古怪来实现奢侈与虚荣,事实上现代艺术运动是一些有生命的东西,一些美好的东西,是唯一具有无限可能的艺术,也是我们这一时代最为美好的艺术。” --苏格兰建筑师马金托什 第三章 包豪斯一、包豪斯概况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不服输的精神,促使德国重新思考国家的未来。 为发展工业,企业和政府都意识到必须依靠工业设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设计艺术教育。 1919年4月1日,在德国的魏玛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国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Bauhaus),这个词由是它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校长、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包豪斯以其所宣扬的设计教育理念和实践闻名于世。从1919年到1933年的14年中,它培养了整整一代现代建筑和设计人才,也培育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现代建筑和工艺设计风格,包豪斯风格成为现代主义建筑和现代设计的最有影响力的潮流之一,并对之后艺术、建筑、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及印刷业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人们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20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包豪斯的主要领导人物和大批教员、学生因为逃避欧洲的战火和纳粹的迫害而移居美国,从而把他们在欧洲进行的设计探索和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也带到了美洲新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的强大实力,使这些人带来的教育和设计实践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设计风格——国际主义风格,从而影响到全世界。所以,包豪斯对于现代设计的影响绝不仅仅在教育领域,也不仅仅在德国。二、包豪斯的发展历程包豪斯于1919年4月正式开学,学校地址就在亨利•凡•德•威尔德1902年建立的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原址,并接收了原来的资产和部分教师,从此开始了包豪斯艰难而辉煌的发展里程。1、包豪斯的创建:魏玛时期(1919-1925年)2、包豪斯的成熟时期:德索时期(1925-1932年)3、包豪斯在德国的最后岁月:柏林时期(1932-1933年)4、包豪斯落户美国及其国际化包豪斯曾经历过三位校长:1919-1927年由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领导,1927年-1930年由汉斯•迈耶(Hannes Meyer,1889-1954)领导,1930-1933由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领导,1933年4月学院被纳粹政府强行关闭。这三位校长领导时期代表了包豪斯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格罗佩斯的理想主义、迈耶的共产主义、米斯的实用主义,这三个不同的阶段贯穿起来,使包豪斯具有丰富和复杂度精神内容,这种强烈、鲜明的时代烙印,赋予包豪斯独特的文化特征,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任何一所设计学院都不可能具备的。1、艰难的创业时期:魏玛时期(1919-1925年)讨论包豪斯,首先要提到的是它的奠基人、精神领袖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创建包豪斯1919年4月1日,包豪斯正式开学。德文的全名称是Des Staatliches Bauhaus,即国立包豪斯。这个名称是格罗佩斯自己选择的,包豪斯这个词是他生造的,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从他自己后来的解释来看,这个建筑指新设计体系。 《包豪斯宣言》 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的。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生存着;只有通过自觉,并且和所有工艺技术人员合作才能达到自救的目的。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一栋建筑是各种美观的共同组合的实体,只有这样,他们的作品才能灌注进建筑的精神,以免流为“沙龙艺术”。建筑家、雕塑家和画家们,我们应该转向应用艺术。艺术不是一门专门职业,艺术家与工艺技术人员之间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艺术家只是一个得意忘形的工艺技师,在灵感出现,并且超出个人意志的那个珍贵的瞬间片刻,上苍的恩赐使他的作品变成艺术的花朵,然而,工艺技师的熟练对于每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不可缺乏的。真正的创造想象力的源泉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艺术家组织,在这个组织里面,绝对不存在使得工艺技师与艺术家之间树起极大障碍的职业阶级观念。同时,让我们创造出一栋将建筑、雕塑和绘画结合成为三位一体的新的未来的殿堂,并且用千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手将它耸立在云霞高处,变成一种新的信念的鲜明标志。魏玛时期是包豪斯的草创时期,在格罗庇乌斯的《包豪斯宣言》中所显露的观点得到了探索性实践。学校一反传统的“老师”、“学生”的称谓而代之以手工艺行会性质的“师傅”和“徒弟”,并要求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技能,因此,作为师傅的导师,不仅有传授艺术造型、色彩等绘画内容的“形式导师”,还有担任技术、手工艺和材料部分教育的“工作室导师”,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完成教学工作。魏玛时期的这种教学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包豪斯发展的基础。在“形式导师”中,较早的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967),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1971——1956),后来的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克利(Paul Klee,1897—1940)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接替伊顿的艺术家纳吉(Lasxlo Moholy—Nagy,1895—1946)和约瑟夫•阿尔柏斯(Josef Albers,1888-1976)对基础课程中构成内容的建立作出了贡献。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967)伊顿是一个很特殊的教员,一方面他是创造现代基础课的人,最大成就在于开设了现代色彩学的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基础课中严格的视觉训练,对平面、立体形式,对色彩和肌理有完全的掌握,并将色彩训练和几何形体训练合一;同时强调训练学生对于自然的敏锐观察能力,对于不同的自然材料,比如石头、木头、皮革等,质料不同,表现也应该不同,这是他理性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他又信仰神秘的宗教,有一些奇怪的行为,长期光头、长袍披身,像一个中世纪的大僧侣,并大量食用大蒜。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1971——1956)费宁格只上少数绘画课程,但他是唯一一个从包豪斯开办一直呆到学院被封闭时的教员。他的绘画具有强烈的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影响,作品线条刚毅,黑白分明,特别喜欢以建筑,尤其是中世纪的建筑为创作主题,形式感强,对于色彩有强烈的兴趣,格罗佩斯认为他的建筑绘画中蕴含的理性结构可以成为学生建筑设计预想图的基础教育内容。纳吉(Lasxlo Moholy—Nagy,1895—1946)与身穿长袍的伊顿强调神秘的个人情感和表现不一样的是,经常穿着简朴的工人服装的纳吉在设计和教育上更强调高度的理性主义,他的作品大多是简单结构的、抽象的、平面的。他接替伊顿担任基础课的教学,显示了格罗佩斯的思想从以前比较重视艺术、手工艺转变到强调理性思维、技术知识的教育上。约瑟夫•阿尔柏斯(Josef Albers,1888-1976)毕业留校的阿尔柏斯对于各种材料的应用和材料使用的可能性兴趣很大,将纸这种简单材料通过折叠、弯曲、粘合、进行结构组成的纸造型成为阿尔柏斯基础课的一个显著的特色。包豪斯最有影响的设计出自布兰德(Marianne Brandt,1893-1983)负责的金属制品车间和布劳耶(Marcel Breuer,1902-1981)负责的家具车间。 1927年,由于种种舆论压力,格罗庇乌斯辞去了校长职务,建筑师汉内斯•迈耶 (hannes Meyer,1889—1954)接任校长。他上任后,更加强调产品与消费者,设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在他的领导下,包豪斯的各车间都大量接受企业设计的委托。然而,迈耶过于极端的政治主张,却为包豪斯带来难以补救的灾难,1930年,他被迫辞职。 4、包豪斯落户美国及其国际化 包豪斯在德国彻底解散后,其教员和学生分散到欧洲各地,1937年到1938年前后,其中一部分人辗转到了美国,把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育理念带到了美国,并由此传向世界各地。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包豪斯的思想在美国才得以完全实现。格罗披乌斯于1937年到美国哈佛大学任建筑系主任,并组建了协和设计事务所;布劳耶也于同期到达美国,与格罗披乌斯共同进行建筑创作;米斯1938年到美国后任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纳吉于1937年在芝加哥成立了新包豪斯,该校是作为包豪斯的延续而建立起来的,它将一种新的方法引入了美国的创造性教育,但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多数被聘为艺术家、手工艺人和教师,而不是工业设计师。新包豪斯后来与伊利诺工学院合并。三、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包豪斯教学时间为三年半,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的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包豪斯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它并不敌视机器,而是试图与工业建立广泛的联系,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生存的必须。 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完全是根据格罗佩斯的主张建立起来的。他坚决反对艺术与技术的分离,主张艺术家、建筑家、技术人员应该充分合作,抛弃纯理论知识和单纯书本的教学方法,主张“艺术与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制度。四、包豪斯的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 1、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现已成为世界许多艺术、设计院校的参照范例和构架基础,对现代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基础课教学;2)工作室(车间)的教育模式;3)与企业界、工业界广泛联系和接触4、包豪斯精神的广泛影响 包豪斯的局限性 对于包豪斯最多的批评是针对所谓“国际式”风格的。尽管格罗佩斯反对任何形式的风格,但由于包豪斯主张与传统决裂并提倡几何构图,事实上消除了设计的地域性,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脉被忽视了,加之一些建筑师曲解了包豪斯的精髓,以抄袭代替创造,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国际式”风格。以平屋顶、白墙面、通长窗为特征的方盒子式建筑风行世界各地,对于各国的建筑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因而受到广泛的批评;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立方体就是上帝”,无论何种产品,何种材料都采用几何造型,从而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有时甚至破环了产品的使用功能;严格的几何造型和对工业材料的追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漠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

266 评论

爱逛DP的小吃货

​​ 针对书目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年版(第二版)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作为课程的导论部分,目的在于呈现当代设计发展的一般状况 因此本章的考核要求定位在: 非重点 。 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 考试重点部分 。 应重点掌握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设计风格、设计师、代表作品。 考核知识点: 2.1 水晶宫博览会、普金、拉斯金、哥特式风格 2.2 威廉·莫里斯和他的设计作品、红屋、拉斐尔前派 2.3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特征、历史意义。 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 考试重点部分 。应重点掌握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新艺术运动的特征、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具体表现以及代表设计师、设计作品以及风格特征。 考核知识点: 3.1新艺术的主要特征和产生背景 3.2 新艺术运动中典型的设计团体和设计师以及代表作品 新艺术之家、赫克托·吉玛德、巴黎地铁站入口设计、亨利·凡·德·威尔德、 维克多·霍塔、霍塔旅馆、安东尼·高蒂、圣家族教堂、米拉公寓、察尔斯·马金托什、格拉斯哥四人集团、奥地利分离派、奥托·华格纳、约瑟夫·霍夫曼、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奥柏利·比亚兹莱、阿尔封索·穆卡、艾米里·盖勒、朱里斯·谢列特、尤金·格拉谢特 3.3 新艺术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 装饰艺术运动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 考试重点部分 。应重点掌握装饰艺术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风格特征,以及代表性的设计师与设计作品。 考核知识点: 4.1装饰艺术运动在形式风格上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4.2装饰艺术的主要特征。 4.3 装饰艺术运动中典型的设计师和设计作品 艾林·格雷、艾米尔·贾奎斯·鲁尔曼、塔玛拉·德·兰比卡、让·杜南、拉里克、卡桑德尔、克莱斯勒大厦、 4.4 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 考试重点部分 。应重点掌握影响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时代背景、形式元素、风格特征,以及代表性的设计师与设计作品。 考核知识点: 5.1 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特征。 5.2 对现代主义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艺术流派或团队 德国工业同盟、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5.3 现代主义设计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 勒·柯布西耶、米斯·凡德洛、弗兰克·莱特、阿尔瓦·阿图 第六章 包豪斯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 考试重点部分 。应重点掌握包豪斯产生的时代背景、风格特征,包豪斯典型的设计教育模式和理念,以及代表性的设计师、艺术家与设计作品。 考核知识点: 6.1 包豪斯学校成立、发展、结束的历史过程。 6.2 包豪斯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6.3 包豪斯学校著名的设计师和艺术家 沃尔特·格罗佩斯、约汉·伊顿、莫霍里·纳吉、约瑟夫·阿尔伯斯、马谢·布鲁尔、米斯·凡德洛 第七章 工业设计的兴起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 考试重点部分 。应重点掌握工业设计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的设计现象,以及代表性的设计师和设计作品。 考核知识点: 7.1 美国工业设计著名的代表设计师 雷蒙·罗维、沃尔特·提格、亨利·德莱佛斯、诺尔曼·贝·盖迪斯 7.2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和流线型运动 第八章 现代设计的职业化和制度化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 考试重点部分 。 考核知识点: 8.1 企业形象(CI)设计、荷兰飞利浦公司的设计理念、意大利奥利维蒂公司及其设计理念、 8.2 工业技术的发展对工业设计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九章 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 考试重点部分 。 考核知识点: 9.1 国际主义风格 9.2 波普设计运动、设计伦理观 9.3 人体工程学 第十章 世界现代设计(一)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的考核要求属于 非重点部分 ,不作为考试讲授的主要内容。本章讲述现代设计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斯堪迪纳维亚国家、日本、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的一般状况。 本章内容涉及太多国家的设计现象和典型作品,本章内容因其复杂性,深入程度相对难,所以本章不作为考试重点内容。对于本章内容仅作一般了解即可。 第十一章 世界现代设计(二)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的考核要求属于 非重点内容 ,不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本章呈现了现代设计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德国、荷兰、西班牙、瑞士、美国发展的一般状况。 本章内容涉及太多国家的设计现象和典型作品,本章内容因其复杂性、深入程度相对难,所以本章不作为考试重点内容。对于本章内容仅作一般了解即可。 第十二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十分重要)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考试重点部分。应重点掌握。 考核知识点: 12.1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特征 12.2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出现的代表性的设计师 罗伯特·温图利、飞利浦·约翰逊、查尔斯·詹克斯、孟菲斯集团、弗兰克·盖里 答题要点 考试要求: 1、熟悉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潮流及其特点。 2、了解一些著名设计国家和地区如北欧、德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的设计特点和设计风格。 3、了解现代世界设计史中一些著名设计师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4、能够辨别和简单画出重要设计思潮中的设计作品,并能够说明其特点和风格。 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30-40分) 要求解释现代设计史中的重要事件、设计思潮或设计风格 2、简答题(60分左右) 要求简要回答有关设计史中的重大事件或一些重要设计国家的设计特点和风格,并要求画出2-3张典型的、能够说明题目要求的图片 答题要求: 1、要求按题目回答出主要内容 2、如果能够联系实际、结合我国的具体设计情况作答可以得高分 答题要点: 一、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以及现代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的区别 1).工业革命 2).现代设计在生产方式、生产规模、材料、造型和装饰,以及服务对象上与传统手工艺之间的区别 二、威廉·莫里斯的思想和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 1).对手工艺的提倡 2).认为日用品应该把工艺和美结合起来 3).强调为大多数人服务 4).对机器生产方式的拒绝 三、新艺术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各个国家不同的艺术风格 1).工业时代所带来的审美变化 2).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 3).机器生产方式和新材料的运用 4).法国、比利时、苏格兰、西班牙、美国的不同风格 四、装饰艺术运动产生的原因及艺术特点 1).立体主义、未来派、野兽派艺术的影响 2).非洲、古埃及艺术和印第安文化的影响 3).包豪斯及现代设计运动的影响 4).设计师接受机械化及新材料后的装饰活动 五、德意志工业联盟的意义 1). 提出艺术与工业、手工艺结合 2).接受机械化生产,探讨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 3).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 4).反对任何装饰 六、包豪斯设计学校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 1).确立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 2).确立了基础课和工作室的教学方式 3).把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结合起来 4).探讨现代设计的新形式 七、荷兰风格派的现代艺术思想 1).发展出一种中性的、理性的、现代的风格 2).把传统的建筑、家具、绘画和雕塑及平面设计的特征变成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 3).反复运用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八、俄国构成主义的现代设计风格 1).受到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风格的影响 2).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朴素无华的无产阶级特征 3).版面编排采用杂乱无章的方法,表示与传统的、典雅的古典方式决裂 4).探索摆脱传统之后的单纯结构和功能 九、美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及其特点 1).没有传统束缚容易接受工业化的生产方式 2).国土面积大人口少需要批量化生产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3).二战期间本土没有受到战争破坏 4).包豪斯师生大量移居美国 5).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 6).商业化的特点 十、分析“计划性废止制”的危害性 1).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工业垃圾 2).重视汽车外观、忽视内在质量 十一、理性主义设计和功能主义设计的特点 1).遵循“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原则 2).摈弃装饰、造型简洁 4).重视理性、忽视感性 十二、波普设计产生的原因及对设计的影响 1).后工业时代的影响 2).波普文化的影响 3).对功能主义风格的反感 4).新的审美观念的形成 5).成为后现代设计思潮产生的前兆 十三、后现代设计产生的原因及对设计的影响 1).波普设计的影响 2).后工业、信息时代的影响 3).对功能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的质疑 4).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反思 5).多元化设计风格的形成 十四、如何理解后现代设计思潮 1).对现代设计的反思和修正 2).只是部分地反思现代设计,不是对现代设计的全面否定 3).肯定了传统设计语言和民族及地方风格 4).开启了设计的多元化局面 5).对现代设计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十五、斯堪底纳维亚现代设计风格的形成及特点 1).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2).简洁优雅的风格 3).自然材质的运用 4).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十六、德国现代设计思想形成的过程及现代设计的特点 1).德意志工业联盟 2).包豪斯设计学校 3).乌尔蒙高等设计学院 4).重功能、重理性,善于运用科学技术,重视产品质量,强调秩序感、逻辑性、系统性和标准化的设计特点 十七、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1).二战后意大利经济的发展 2).米兰三年展的推动作用 3).重视设计师个人才能的表现 4).强调设计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十八、日本现代设计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1).学习欧美国家的设计经验,引进发达国家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想 2).大力宣传设计的重要性,重视设计教育 3).重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4).日本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5).现代风格与传统的民族风格并行发展 十九、日本现代设计发展对我国发展现代设计的借鉴意义 1).学习和吸取发达国家的设计经验和教训 2).发展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设计 3).重视对现代设计的宣传和教育 4).重视技术的发展 二十、如何理解设计的多元化 1).多种风格并存 2).强调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二十一、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1).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绿色设计 2).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 3).重视高技术的友善使用 4).强调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点​​​​​​​​

305 评论

送哦夏季

亲你能发过来吗?

109 评论

每天只睡4小时

答案啊。84558346

24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世界现代设计史自考重点

    亲你能发过来吗?

    inesthreebears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现代艺术设计史自考重点

    ※新艺术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法国并对欧洲和美国产生影响巨大的“装饰艺术”运动。持续长达十余年,在设计上是一次形式主义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其影响之

    花花的老妈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现代设计史自考重点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试重点-试题 威廉?莫里斯的设计特点: 1. 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 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

    维基先生Wiki 9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现代设计史自考重点总结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试重点-试题 威廉?莫里斯的设计特点: 1. 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 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

    Incana1992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现代设计史自考重点知识

    亲你能发过来吗?

    双鱼0303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