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8

哈毛小子
首页 > 自考本科 > 美学自考重点归纳汇总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让子弹飞888

已采纳

美学自考知识重点:

1、审美趣味: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的爱好和倾向,它是主体社会性的显现,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2、美感:主体在具体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立起来的呈现出的审美主体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出主体直观到超越功利、伦理、认识的人生境界,体验出人和世界的意义而表现出来的幸福感、自由感和愉悦感。 3、审美意识:审美主体在具体的活动中被具有独特性质的个体深深吸引,而情不自禁的对之进行领悟、体会、咀嚼,进而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4、寓教于乐:古罗马贺拉斯提出,将美育看作娱乐和道德教育的统一,要求文艺要具有艺术魅力,以感动给人以教益。

5、审美直观: 直观是审美经验的一种重要特征,它是指不需要概念推理能够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征,直观分为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前者是指通过主体感觉器官不把握对象的感性特征,后者是指通过直觉把握对象的本质特征。

6、美感欣赏活动:指主体对美的现象进行感受体验、观照鉴赏和评价,提出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通过感性的途径完善人性

7、费希纳:倡导“自上而下”研究美学的方法,实验学家命运悲剧。

199 评论

最爱黄冕

美学的重点章节是美的形式(尤其丑、壮美与崇高)美感(格式塔等几种学说解释)审美心理 (如接受心境) ,这些是必考的。 美学复习方法 一、教科书泛读。 二、每阅读一章节的教科书的同时,做一章的练习册。 三、考前一周左右,将要考科目的十套练习卷,看熟...(做到:看到题目,起码想到主体框架) 考试窍门 第一,要正确选择资料,特别是选对教材 一 般是一本教材和一本预测试卷,外加一本带讲解的同步过关资料也可。千万不要以为资料买得越多越好,这样势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第二,教材为主 自考不像其他考试,它考的全部是教材上的东西。只要把教材上的知识理解领悟透了,考试也会不攻自破。有的同学不看教材或者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的浏览一二遍就开始做大量的预测试卷,舍本逐末,实不可取。看书时可以先看一看目录看这本书每一章节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各章节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然后看书时做到有的放矢,并经常做一下读书笔记和一些各章节的复习总结。 第三,考前一个月做一下预测试卷 预测试卷是对这种门课程起一个模拟测试的作用,通过测试了解自己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摸一摸自己的米桶,以便对没有复习到位的知识点及时查漏补缺。另外还要做一下近几年的真题,通过真题,可以把握住考试的题型,以及常考的和重要的知识点,哪些题目今年已经考过,对考试的题目做一个估计和预测,对可能要考的题目将做重点复习,该背的要背,该记的要记,不要认为这个知识点已经考过,不会再考,存在侥幸心理,有好多同学等到考试结果出来时五十多分才后悔莫及,因为同一个知识点可以变换不同的题型,这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结果。 第四,自考贵在坚持,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要三天打鱼,二天晒网。 看书时要有恒心,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一遍,二遍,三遍甚至多遍,一遍比一遍细腻,直到摸清了本书的主干以及章节具体讲的是什么内容为止。这样在做预测试卷时遇到不懂的就可以快速准确的翻到哪一章节,不要在做试卷时连这个知识点在哪一章哪一节都不知道。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80 评论

相关问答

  • 传播学自考重点归纳汇总

    你没去上课吗,说实话,自考就是靠自己,没重点就是全是重点

    taojia1988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内科自考重点归纳汇总

    A. 护理有什么课程护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等,还有基本的医学如解剖、生化、细胞生物学等等,本科的还要多B. 内科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内

    lifeierwawa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审计学自考重点归纳汇总

    名词解释 1.1.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

    百度地图运营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审计自考重点归纳汇总

    第一章、审计概述 1、审计的产生和定义: 产生、定义、五个理解要点 2、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鉴证、相关服务 3、注会审计与政府审计

    麦生啤酒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心理学自考重点归纳汇总

    教育心理学重难点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1

    诗诗雨天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