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7

guaziqiaqia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学考试历史试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军大大大

已采纳

综合题 1、近现代历史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及其评价。 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在亚洲,英国占领了印度,并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并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并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导致国际格局重大变化。中国和世界各反法西斯力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进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100多年来遭受侵略的苦难史。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它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变迁有着深刻影响。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但同时也增加了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本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结构调整地难度和遭遇外部冲击的风险,对中国的建设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 21世纪初国际格局的基本走向继续向多极化发展,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平稳的外部环境。2、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还是无功,有理还是无理?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总的来说是无功的,无理的。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帝国主义侵华是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他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帝国主义越来越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从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了中国,在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了中国神圣的主权,在中国割占领土,攫取了中国的海关主权、司法主权和外交权等许多特权;在经济上,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进出口贸易等经济特权,牢牢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文化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吸引留学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另外,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侵略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精神损失和精神伤害。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总结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经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战争后的戊戌变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 (回答该题应分别叙述帝国主义侵略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等方面加以说明,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同时揭露侵略者鼓吹“侵华有功”的颠倒黑白的丑恶嘴脸。)3、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实际论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与进步性。 必要性: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使它必须进行革命。首先,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太紧太深,它们不希望中国富强,也不希望中国通过改良而改变现状;其次,中国的封建实力根深蒂固、力量强大,不经过巨大的革命风暴无法将它摧毁;再次,改良本身的弱点及改良过程中的失误,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产。因此中国近代的革命,不是革命者任意制造出来的,而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要残酷压迫下,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的产物。不革命,中国将无法取得进步,改良的道路走不通,近代各种改良的失败即说明了这一点。 进步性:进现代中国革命经历了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给人民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而五四运动打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枪,五四运动具有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具备的特点,它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展现了新的面貌。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进行革命斗争,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线。在经过曲折艰苦的斗争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代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最终胜利。4、从中国人民自新求强的历史艰辛及最后胜利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鸦片战争以来到1949年成立新中国,我们国家先后经历了反帝国主义侵略,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系列的困难及挫折,但是中国人民没有被打倒,而是凭着一种力量走到了今天,这种力量就是——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我们要透过历史看到这种精神并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之一是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充分体现在抗日救国的过程中“不当亡国奴”“誓死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精神感召着举国上下亿万民众,各阶级各党派万众一心,一致对外,显示着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种精神支持着我们走到最后的胜利。 团结合作精神: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号召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共同抗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抗联将士活跃在白山黑土,回民支队让日闻风丧胆,全国各界成立了救国联合会捐钱捐物,台湾同胞更是以65万烈士的鲜血换来了台湾的光复。团结合作让我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还是八年抗战,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艰苦奋斗的史诗,就拿抗日战争来说,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军民以一往无前,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同日军展开白刃战,取得平型关大捷;38年3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摧毁日军精锐部队第五、十两个师团……这种精神指引我们走向更多的辉煌。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我们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生动体现。当然,这种传统精深要与时代精深融会,才能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比拼,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是物质基础,但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从那段悲壮史中汲取力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发奋图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奋斗。(注:答题思路,回顾历史,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并加以论述,联系实际展望未来)5、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所以这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 正确性:(1)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社会科学主义。(2)当时经济文化落后,军阀混战,帝国列强侵略下的中国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它联合了工人农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其理论也成为共产党党内的指导理论。历史证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为他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它解决了其他党派、团体所解决不了的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采取了其他党派、团体所没有采取过的依靠群众的革命办法。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 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进步性: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消灭了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 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线和历史主题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的历史,即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 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主线共有四条:(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以及扩大国际参与、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二)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强求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历史证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通过四条历史主线得到体现。

322 评论

掉了BOWL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课程代码:037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2.1895年签订的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3.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俄国 B.日本C.美国 D.德国4.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 B.林则徐C.龚自珍 D.洪仁玕5.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所确定的机关刊物是( )A.《民报》 B.《新民丛报》C.《时务报》 D.《万国公报》6.1904年至1905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7.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 )A.1905年 B.1906年C.1907年 D.1908年8.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了( )A.惠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C.护国战争 D.护法战争9.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四川 B.湖南C.广东 D.湖北10.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了(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11.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12.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由比较积极地抗战转向消极抗战的标志是( )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国民党五届四中全会的召开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D.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的召开13.1941年,在缅北对日作战中以身殉国的中国远征军将领是( )A.佟麟阁 B.谢晋元C.张自忠 D.戴安澜14.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重要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15.1940年,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雁门关战役C.阳明堡战役 D.百团大战1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新民主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中级阶段18.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A.1950年 B.1953年C.1956年 D.1959年19.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2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实行的政策是( )A.无偿没收 B.有偿征用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21.1956年,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了(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双重监督”的思想C.“健全法制”的思想 D.“新经济政策”的思想22.毛泽东在1957年指出,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 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23.1961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八届五中全会 B.中共八届六中全会C.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D.中共八届十中全会24.1967年,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中央文革小组的错误做法进行的抗争被诬称为( )A.“一月风暴” B.“反攻倒算”C.“右倾翻案” D.“二月逆流”25.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通过了( )A.《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B.《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C.《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整地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27.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28.1998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 )A.讲政治、讲经济、讲文化的教育 B.讲思想、讲作风、讲文明的教育C.讲理想、讲觉悟、讲正气的教育 D.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29.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A.1999年12月 B.2000年l2月C.2001年l2月 D.2002年12月30.2005年,我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的会议是( )A.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B.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C.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D.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A.同文馆 B.译书局C.译书馆 D.广方言馆32.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奕 B.李鸿章C.曾国藩 D.严复33.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B.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C.民族工商业人士 D.民间会党人士34.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 )A.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没有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C.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D.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及其领导核心35.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属于四大家族垄断的大银行有( )A.中央银行 B.中国银行C.交通银行 D.农民银行36.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影响较大的中间党派有(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中华职业教育社C.中国青年党 D.中国国家社会党37.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侵华事件有(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C.卢沟桥事变 D.皖南事变38.1933年11月,在福州发动抗日反蒋事变的国民党将领和爱国人士包括( )A.蔡廷锴 B.蒋光鼐C.李济深 D.陈铭枢39.1980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设立的经济特区有( )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C.汕头经济特区 D.厦门经济特区40.中共十七大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 )A.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构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42.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4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44.没收官僚资本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45.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主要思想。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47.统一战线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79 评论

二哥不二1993

有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课程代码:037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清代由盛转衰的时期是( )A.乾隆朝后期 B.道光朝后期C.同治帝时期 D.光绪帝时期答案:[A]2.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与美国订立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 D.《瑗珲条约》答案:[B]3.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腐败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答案:[B]4.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俄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答案:[B]5.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的社会理想的纲领性文件是( )A.《资政新篇》 B.《原道救世歌》C.《天朝田亩制度》 D.《天条书》答案:[A]6.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封建性 B.对外国的依赖性C.管理的腐朽性 D.封建统治者不支持答案:[B]7.康有为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理论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义》C.《救亡决论》 D.《仁学》答案:[A]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答案:[B]9.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时务报 B.新民丛报 C.民报 D.万国公报答案:[B]10.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 )A.1904年 B.1905年 C.1906年 D.1908年答案:[B]11.武昌起义胜利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的都督是( )A.黄兴 B.黎元洪 C.孙中山 D.章太炎答案:[B]1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答案:[A]13.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运动的新特点是( )A.商人罢市 B.学生大规模罢课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答案:[C]14.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关于民主的联合阵线的决议 B.旧三民主义C.新三民主义 D.新民主主义答案:[C]15.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中共代表大会是( )A.一大 B.二大 C.三大 D.四大答案:[B]16.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的事件是( )A.“四一二政变” B.“七一五分共”C.“八一”南昌起义 D.“三二〇”事件答案:[B]17.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答案:[B]18.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A.经验主义 B.教条主义 C.主观主义 D.宗派主义答案:[B]19.中共领导的南方八省游击队在抗战初期改编为新四军,军长是( )A.项英 B.叶挺 C.陈毅 D.林彪答案:[B]20.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是( )A.1936年8月 B.1937年7月C.1937年5月 D.1945年1月答案:[B]21.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大规模破袭进攻战是(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答案:[B]22.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最先开始的是(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济南战役答案:[B]23.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人民公社答案:[D]24.中共十三大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B.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答案:[A]25.全行业公私合营实行以前,对企业利润的分配方案是( )A.定股定息 B.四马分肥 C.加工订货 D.统购包销答案:[B]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方面采取赎买的办法为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实行“四马分肥”,即把企业的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份。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对私股实行“定息”的办法:即把资本家的利润限制在一定的利息上,统一规定年息为5%,当时国家决定付息7年,后又延长了3年,共计10年 26.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起点是( )A.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答案:[B]2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答案:[A]28.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文件是( )A.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答案:[B]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D.共产主义社会答案:[B]30.中国收回澳门的时间是( )A.1997年7月1日 B.1999年12月31日C.1999年1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帝国主义没能实现瓜分中国的原因有( )A.帝国主义内部的矛盾 B.清朝政府的极力反抗C.帝国主义的软弱 D.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解析:[AB]32.下列选项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是( )A.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的纲领文件B.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C.未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未能冲破传统自然经济体制解析:[ACD]33.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为( )A.奕忻 B.李鸿章 C.林则徐 D.严复解析:[AB]34.下列刊物由维新派创办的是( )A.《民报》 B.《时务报》C.《国闻报》 D.《新青年》解析:[BC]35.兴中会的革命纲领包括(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C.创立合众政府 D.平均地权解析:[ABC]36.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 )A.没有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B.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C.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D.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解析:[BCD]37.北伐战争作战的目标有(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冯玉祥解析:[ABC]38.中共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A.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B.撤销了陈独秀的职务,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C.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D.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解析:[ABD]3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解析:[BC]40.“文化大革命”中,抵制“左”倾错误,却遭到诬陷或镇压的事件是( )A.一月革命 B.二月逆流C.批林批孔 D.四五运动解析:[ABC]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答案:一般无产阶级的优点:(1)与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2)富于组织性纪律性,(3)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独特的优点:(1)整个阶级基本是最革命的;(2)具有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3)大部分出身农民,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亲密的工农联盟。(4)地区和行业的集中,便于组织。4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答案:(1)从容现上分析,主要由于太平天国发生在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时代,它所要对付的敌人,不但有掌握全国政权、作为封建势力中心的清朝统治者,而且还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因此所遇到的敌人相对来说汐比较强大。(2)从主观上分析,由于太平天国还只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在封建社会中,在民阶级受着严重的剥削,要求解放,而且敢于用武装斗争来争取解放。但是农民毕竟是分散的小生产者,他们不可能制定明确的革命纲领并用这个纲领来团结所有的革命群众;他们不可能长期地维持革命纪律,借以集中自己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他们缺乏用科学的方法总结革命经验并用这些经验来指导革命实践的能力。太平天国颁布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但或者由于其绝对平均主义方案注定了不可能实现,或者由于其他主客现条件决定了无法实行,太平天国提不出一个切实可行而又能动员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纲领,这就不能长期保持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因而他就不能把战争引向胜利。太平天国在初期从上到下都保持严格的纪律和艰苦朴素的精神,但建都天京后,却首先从领导人开始,滋生享乐、保守思想,逐渐破坏了团结统一的局面,导致发生内乱、分裂和一系列不正常事件。到后来,朝纲败坏,许多将领拥兵自重,敛财自肥,腐化堕落,甚至发生一连串叛变投敌的行为,从而瓦解了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的失败。太平夭国用以指导革命的理论是拜上帝教,它在开始时起过动员和组织群众的重大作用,但它终究不可能解决在革命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大量新问题、新矛盾,不能及时地、适当地总结经验,避免重犯错误,提高革命水平。因此,在太平天国史上同样性质的错误往往一再重复,得不到及时纠正。尤其是到了晚期,洪秀全深深沉溺在"天父天兄"的速网里,失去了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以至使这个理论反而日益成了太平天国前进的障碍。可以这么说,在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是大年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43.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答案:从1906年到1907年,革命派以《民报》为主要阵地,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进行了一场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大辨论,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①是革命,还是保皇;②是推翻清政府,创立民主共和国,还是实行君主立宪,维护清政府;③是否保存封建土地所有制。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两条政治路线的大搏斗。在论战中,革命派充分揭露了改良派“忠君保皇”的反动实质,捍卫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和原则,夺取了当时思想战线上的领导权,从而为辛亥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4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的三种建国方案。答案:这三种建国方案就是:以蒋介石国民党为代表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以一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土中主张“第三条道路”的人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4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答案1)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意味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其特点是,●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突出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2)意义:●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这是列宁曾经设想并打算实行的方法.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设想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人公开表示接受这样的方案. ●从根本上说,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符合于客观需要,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情.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答案: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而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①中国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失去了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③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平衡。④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某些发展,但很微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⑤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极端贫困化。⑥封建主义统治者顽固地推行以儒家为中心的思想文化,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帝国主义则宣扬与推行殖民主义思想文化,麻痹中国人民的斗志。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构成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认清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的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对象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主要任务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求得民族的独立和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人民的解放;革命的动力应该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47.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答案: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第一,阐述了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第二,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第三,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判断各项事业是非得失的标准;第四,对反对错误倾向做出了新概括;第五,对台经济发展战略和科学技术的作用做出了新概括。南方谈话的意义是:南方谈话,精辟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明确地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更加系统,形成了科学体系。实践证明,南方谈话具有纲领性的意义,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进入了新境界。

199 评论

我爱吃土豆儿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朱煜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历史教育学一、课程性质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史教育专业(师范类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以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的特定教育现象为对象,研究中学历史教学全过程中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中的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从而探讨中学历史教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为应考者将来从事中学历史教育工作,提高自身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的考试教材为六章,以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问题为核心,分别探讨了中学历史课程;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学历史教学方式和方法;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学历史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化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注重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反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问题,并且加强对中外历史教学比较的研究。应考者应在全面领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突出,不求面面俱到,做到学以致用。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提高分析、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以提高自己适应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师的适应性。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中学历史课程面面观 (一)课程内容 本章系统论述中学历史课程问题。第一节“历史课程演进”,主要探讨历史课程在我国演变过程和原因,当前历史课程的现状和改革;第二节“历史课程目标”,对历史课程目标进行反思和构建进行探讨;第三节“历史课程标准”,对传统《历史教学大纲》的基本理念、设计特点、主要经验进行阐述,研究新世纪《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特点、结构和运用等问题;第四节“历史课程资源”,主要探讨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和途径;第五节“历史选修课程”,则对历史选修课的设计、特点与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学习要求 了解中学历史课程的演进和现状;理解中学历史课程目标;领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知道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掌握历史选课的特点和实施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我国近百年来历史课程设计和课程标准演变的原因及其成败得失。 2、掌握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成效和应亟待解决的问题。 3、领会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历史课程变革的背景、社会反响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领会美、英、日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历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和特点。 5、熟练掌握历史学科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基本内容及其教学实践。 6、熟练掌握新课程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设计理念及其运用问题。 7、掌握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和途径。 8、领会新课程历史选修课的特点和实施策略。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科书纵横谈 (一)课程内容 本章集中探讨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第一节“历史教科书的编制”,分析我国历史教科书的发展过程,台湾和香港地区历史教科书的特点及改革和运用;第二节“史料证据与历史教科书”,阐述史料证据在历史教科书和教学中的运用,介绍海外历史教学和教科书运用史料的概况;第三节“习题作业与历史教科书”,分析了历史教科书习题作业的演变过程,介绍了国外历史教科书习题作业的改革,对新课程视野下历史教科书习题作业改革进行探讨。 (二)学习要求 了解我国历史教科书的沿革发展历程和历史教科书改革和运用等问题;理解历史教科书与史料证据的关系;知道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证据;领会历史教科书习题作业的演变和改革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我国古代私塾历史教材编纂的方式和特点。 2、掌握我国近百年来历史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3、领会我国台、港地区历史教科书的变革及其特点。 4、熟练掌握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的编制特点和改革趋向。 5、领会海外历史教学和教科书运用史料的基本概况。 6、掌握新课程历史教科书运用史料证据的成败得失和现状。 7、领会海内外历史教科书习题作业的演变和发展现状。 8、熟练掌握新课程视野下历史习题作业设计和改革趋势。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方式与方法探索 (一)课程内容 本章论述了中学历史教学方式和方法问题。第一节“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辨析”,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界定,阐释其相互关系,并对其研究作了回顾;第二节“历史教学方式”,论述了“以讲为主式”和“互动探究式”两种基本教学方式;第三节“历史教学方法”,提出几种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对其理论基础和实施策略作了系统阐述。 (二)学习要求 知道何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理解其概念和相互关系;了解历史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研究的历程和现状;能理解和应用历史学科主要教学方式;知道和运用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策略。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几个相关概念的辨析。 2、掌握近半个世纪以来历史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发展演变及其研究进展。 3、领会英国历史教育界对历史教育方式的研究及其实验成果。 4、领会台湾地区历史教育界对历史认知及其教学方式的研究成果。 5、熟练掌握“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及其评价。 6、掌握“互动探究式”历史教学方式的主要特征和实施策略。 7、熟练掌握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要教学方法及其教学策略。 8、掌握新课程所提倡的历史教学新方法及其教学策略。 第四章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新视角 (一)课程内容 本章论述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第一节“历史教学设计”,对传统历史课的教案撰写进行了反思,并对新课程历史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作了分析。第二节“历史教学说课和观课”,对历史教学中说课和观课等教学实践活动作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评述。 (二)学习要求 知道并理解传统历史课教案的优点和缺点,以便在扬弃中加以继承;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设计的思路,并能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知道什么是历史教学的说课与观课,掌握说课和观课的理论基础,并能在教学实践中加以熟练运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掌握中学历史课程教案的呈现方式及其优缺点。 2、领会海外历史课教案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及其典型案例分析。 3、熟练掌握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叙写格式。 4、领会“说课”的由来、含义及与上课的区别。 5、熟练掌握历史课“说课”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标准。 6、熟练掌握新课程理念下观察和评价一堂历史课的标准。 第五章 中学历史学业评价与考试命题 (一)课程内容 本章论述了中学历史学业评价和考试命题问题。第一节“历史学业评价”,从课程改革观视角分析了历史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重点对历史学科表现性评价的内涵、形式等作了具体阐述。第二节“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对高考历史命题改革进行了回顾反思,并对不同风格的高考历史试卷进行比较和评价。 (二)学习要求 知道传统历史学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新课程理念下历史学业评价的内涵和形式;了解高考命题改革的历程;在不同风格高考历史试卷比较的基础上,能正确把握评判标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学业评价的建议。 2、掌握历史教学学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3、掌握历史教学改革实践对学业评价的探索成果。 4、熟练掌握表现性评价的内涵和历史学科表现性评价的主要形式。 5、领会国外历史学科表现现性评价开展的状现。 6、掌握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几个阶段和主要特点。 7、领会我国台湾地区历史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 第六章 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 本章专门讨论了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问题。第一节“教学反思与历史教师的专业化”,论述了教学反思的内涵、特征,探讨了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第二节“做研究型的历史教师”,阐释了新世纪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探讨了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二)学习要求 知道并理解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能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能把握新世纪对历史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能参与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由来、含义和主要特征。 2、掌握历史教师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3、熟练掌握历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 4、掌握新课程对历史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5、领会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计。 6、掌握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途径和实施策略。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有关说明 在考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领会:要求考生知道和记忆基础的知识点和体系,并能归纳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内容要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考生掌握较为重要的知识点和重要理论,正确记忆和理解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能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 3、熟练掌握:要求考生掌握关键的知识点和核心内容,并能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加以熟练的应用。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朱煜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历史教育专业(师范类独立本科段)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难度大,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应考者在自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考纲第一部分和教材的“绪论”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知识框架结构、任务和应掌握的问题,使以后的学习能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抓住重点。 2、在阅读每一章教材内容前,考生应认真阅读考纲中所列出的本章考核的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的把握,以便在阅读时做到心中有数。 3、应考者在阅读教材时,应根据考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记忆和理解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务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历史教学理论的理解和反思。指导历史教学实践。 4、每章中所列的相关素材,典型案例作为教材的补充内容,也应在学习时认真阅读,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每章后的总结与探讨,可以帮助对全章内容的宏观认识和理解,也需要应考者在阅读的基础上加以理解。 5、学完教材每一章后,应就教材中所提的问题加以归纳和探讨,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应考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纲对本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节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教材为基础,以考纲为依据,不得随意增删考纲,不得脱离考纲的要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养成“认真阅读教材,理解记忆知识,带着问题探究,依靠自己把握”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抓住基础,把握重点,要帮助考生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自我建构,形成整体概念。对考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全面复习,不要押题猜题,防止以做习题来代替正确学习方法养成的不良倾向。要使考生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是有差异的,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难易不同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考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纲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与节,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30%,掌握40%,熟练掌握3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较易、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问答题。 5、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如:建国以来,第一个允许编写不同版本教材的《历史教学大纲》是哪一年编写的: A、1956年 B、1963年 C、1978年 D、1986年 (D) 二、填空题 如:说题,顾名思义说的是“课”,说自己对于“课”的理解,是经过对“课”的研究之后的结果。 三、名词解释 如:问题探究法 问题探究法是教师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疑问和想法,使其互相碰撞,从而使学生认识、理解历史问题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关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以及“人们的认识起于问题的发生,没有问题就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观点。 四、简答题 如:简要比较《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差异是什么? 课程标准是国家制订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是国家规定学生达到的最低要求,而教学大纲规定的则是最高要求;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教学大纲则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描述尽可能是清晰的,可评估的,而教学大纲这方面的描述则是模糊不清的。 五、论述题 如:论述历史课“说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说“课题”,即自己对于课题的理解,交待说课的内容;说“教材”,即说明该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以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并从理论的角度讲出依据来;说“教法”,即说明该课在教学过程中将采取哪些教学方法及确定这些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是什么;说“学法”,即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所教内容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告诉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及学习过程的方法技巧,亦即学法指导;说“教学手段”,即说明本节课如何结合教学内容,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说“教学过程”,即说明组织实施这一节课的具体方案,包括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知识、如何进行能力培养、如何引导学生“神入”历史情境、如何结尾、如何进行习题练习等等。说课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依据教学重点、难点,切实处理好各个教学环节的关系,进行精炼、简洁地陈述。

89 评论

相关问答

  • 历史学自学考试真题

    1. 最主要的条件就是你的考研分数达到录取线:这要看你考的学校是什么学校?有的学校录取线比较高(分三个类别的地区不同),有的学校录取线就是国家最低分数线,相对容

    莫小小爱吃肉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历史学自考本科试题

    中国近代历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现代国际关系,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等,自考的论文报告是可以改的。

    八旗子弟搓天下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历史自学考试试题

    你是考过没过是吗?你可以报一个学习机构的单科,或者冲刺班什么,就可以在今年10月考过了

    束缚的漂流瓶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历史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有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课程代码:037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妳是在誇我咩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历史自学考试试题答案

    我想知道选择题题目,然后对对答案,估计不过的可能很大,简答题离题一题,大题目有的没点到重点,全靠选择能不能拿到30几分了

    春天里的秋天88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