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5

德润天成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学考试商品学概论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enny80231

已采纳

商品学复习讲义;第一章;1、商品的概念及特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以自身自然属性来满足;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综上所述,商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②供他人消费既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③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他人手中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构成?;商品由核心部分商品学复习讲义第一章1、商品的概念及特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以自身自然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效用或物的效用,即商品的有用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反映了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综上所述,商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②供他人消费既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③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他人手中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构成?商品由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和延伸部分三个方面构成。核心部分,即商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实际利益。或者说是指商品的功能和效用,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所在。延伸部分,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附加利益和服务。形式部分,即商品的具体形态,是消费者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可以接触到,感觉到的有形部分。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一门科学。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因此商品学就是围绕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这两个中心内容来进行研究。4、商品学的具体研究内容?(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2)研究商品的科学系统分类(3)为评价商品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5)分析商品质量的变化规律,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第二章一、商品分类方法——线分类法&面分类法 1.线分类法(1)线分类体系:线分类法所建立起来的体系即为线分类体系。 (2)线分类法:也称层级分类法,是指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3)特点:“在这种分类体系中,同位类的类目之间存在着并列关系,上位类与下位类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 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目等,将分类对象一层一层地进行具体划分,各层级所选用的分类标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面分类法(1)面分类体系:平行分类法按面分类法所建立起来的分类体系即为面分类体系。(2)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指将所选定的分类对象的若干标志视为若干个面,每个面划分为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排列成一个由若干个面构成的平行分类体系。(3)特点:面分类法分类时所选用的标志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每个标志层面都包含着一组类目。商品代码: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商品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目前以全数字符号型商品代码最为普遍。根据表示信息不同分类:分类信息和标识信息。根据所用符号组成不同:全数字型,全字母型,数字—字母混合型。商品编码的原则(一)分类代码的编制:1.唯一性原则:所标识的商品与代码一一对应,保证每一编码对象有唯一商品代码。2.简明性原则:简明、易记、易校验、不宜过长、便于手工或机器处理和储存。3.层次性原则:层次清晰,反映分类体系内部固有的逻辑关系。4.可扩性原则:留有足够的后备码位,如遇增加或减少,不破坏编码结构。便于修订于补充。5.稳定性原则: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不能随便更换,避免不必要的浪费。6.统一性和协调性原则(国际、国内协调) (二)标识代码的编制:1.唯一性原则:编码对象与标识代码一一对应。2.稳定性原则:与商品基本特征一致。只要商品基本特征不变,编码不变。3.无含义原则:只代替对象名称,不提供任何有关对象的信息。 商品条码是用于表示国际通用的商品代码的一种模块组合型条码,是计算机输入数据的一种特殊代码,包含有商品的生产国别、制造厂商、产地、名称、特性、价格、数量、生产日期等一系列商品信息。 物流: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通过包装、搬运、初春、配送运输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从五品的供应地向五品的接受地的流动过程。供应链物流:指物品由生产厂家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各个环节的整合。第三章商品目录:就是由国际组织或国家或行业等组织依据其任务、服务对象、管理范围,将商品种类用一定的书面形式,并经过一定批准程序固定下来的商品总明细表。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的关系:相辅相成。 一方面,没有商品分类,就不可能有商品目录;只有在商品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才能编制层次分明、科学、系统、标准的商品目录。另一方面,商品的目录编制,是商品分类的具体体现,商品目录是实现商品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地前提,是商品生产、经营、管理、流通的重要手段。商品品种:按某种相同特征划分的商品群体,或是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和特征的商品群体。反映了一定商品群体的整体使用价值或社会使用价值,不同消费结构要求不同水平的使用价值及不同的品种规格相对应。食品1.食品的营养成分食品的化学组成十分复杂,其中能满足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称为食品的营养成分,它们主要有水分、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糖类、矿物质等。其中蛋白质、脂类、糖类为人类的三大营养要素。 (1)水分水是除氧气之外维持人体生命的最重要的物质,体液的90%以上是水。水在食品中通常以两种形态存在——游离态和结合态。游离态下的水称为游离水或自由水,与普通水性质相同,在食品中会因蒸发而散去,也会因吸湿而增加,可以自由流动,也可溶解各种可溶性物质。它存在于动植物的细胞内。可以被微生物利用。食品在干制加工或贮藏时的重量损耗,就是自由水散失所致。食品中水分含量:鲜果:80~95 奶类:87~89 肉类:60~80 鱼类:60~85 粮食:12~15 乳粉:3~4 砂糖:0. 05~0.3 饮料:>90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最基本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除了水以外,蛋白质是人体组织中第二个主要成分。蛋白质含量占人体总固体量的45%。人体中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以不同顺序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通常人体摄人的蛋白质必须在体内由蛋白酶水解(消化)为各种氨基酸后,经血液输送到人体各部分组织,再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食品商品中的蛋白质含有20多种氨基酸。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一部分可自身合成,一部分可由另一种氨基酸在人体内转换而成,但仍有8种必需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颉氨酸)不能在人体内合成或转换,必须由食品中摄取3)脂类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其主要功能是向肌体提供能量,保护肌体和内脏器官,调节生理等,它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次于蛋白质。脂肪主要成分是三酸甘油酯,它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高级脂肪酸组成。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称为不饱和脂肪酸;没有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一般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类的脂肪,室温下为液体,熔点低,通常又称为油,如各种植物油类;含有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室温下为固体,熔点比较高,通常称为脂,如动物油类。脂肪是油和脂的总称,也称油脂。脂肪一般不溶解于水,微溶解于热水,易溶解于有机溶剂,其相对密度小于水。类脂是指性质类似于油脂的物质,主要有磷脂(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等)、糖脂、固醇(胆固醇、谷固醇、豆固醇等) 和蜡质。。糖类:糖类也称碳水化合物根据其分子结构复杂程度不同,可分为: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素人体摄入的双糖和多糖需在体内经过酶的催化,水解成单糖后再被吸收。糖类的理化性质为水溶性、水解、焦糖化、发酵性。(5)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维持生命和生长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维生素对人体内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能量的转换及其他正常的生理活动,都具有十分必要的功能。已知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约30种,除某些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能在体内合成外,大多数必须由食品中摄取。对于维生素,人们到目前为止还只能按溶解性作为分类依据,将其分为: 脂溶性: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A原、维生素D、E、K等。水溶性:主要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C族、维生素H等。 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不易储存,需要随时提供商品质量1、商品质量的概念?商品质量是指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规定和隐含的要求(或需求)的程度。“规定”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质量标准、规范、合同、图样、技术要求等文件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含的要求”是指那些人们公认的、不言而喻的、不必明确的要求,如习惯要求或惯例等。 “固有特性”是指商品一旦形成就客观存在的质量特性,如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食用价值,日用工业品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等。对商品质量的影响有哪些??①生产过程对商品质量的影响②流通过程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③消费或使用对商品质量的影响常用的有PDCA循环、PDCA的四阶段、八步骤:计划阶段(Plan):看哪些问题需要改进,逐项列出,找出最需要改进的问题。 执行阶段(Do):实施改进,并收集相应的数据。 检查阶段(Check):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用数据说话,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是否吻合。 处理阶段(Action):如果改进效果好,则加以推广;如果改进效果不好,则进行下一个循环。3.PDCA的特点:(1)大环套小环。如果把整个组织的工作作为大的PDCA循环,那么各个部门、小组还有各自小的PDCA循环。(2)阶梯式(螺旋式)上升。PDCA循环不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质量水平就提高一步。到了下一次循环,又有了新的目标,从而不断阶梯上升。 “标准”的定义(目的):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商品检验商品检验按照检验主体不同——第一方检验(生产检验)、第二方检验(验收检验)和第三方检验。按检验对象的流向不同——内销商品检验、外贸商品检验 。商品质量检验的方法,主要可分为:感官检验法和理化检验法。 1按照人的感觉器官的不同,感官检验分为: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触觉检验和听觉检验2按照感官检验目的的不同:感官检验可分为分析型感官检验(专业检验)与偏爱型感官检验(消费者检验)。 理化检验法:在实验室的一定环境条件下,利用各种仪器、器具和试剂作手段,运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的方法来测试商品质量的方法。理化检验法分为:物理检验、化学检验、生物学检验品级:表示商品质量高低优劣的标志,是商品鉴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商品包装包装包含了两重含义:一是指盛装商品的容器和\或其他包装物料,通常称作包装物(名词);二是指盛装或包扎商品的技术操作活动。商品包装的构成要素:a.包装材料——袋装、盒装,包装的物质基础b.包装技术——充气包装,实现包装保护功能c.包装结构造型——圆筒盒或方袋,a和b的具体表现形式d.表面装潢——名字、厂家、成分、商标、图画等。通过画面和文字美化、宣传和介绍商品的主要手段。商品包装的基本功能1.容纳和成组化功能2保护功能3便利功能4促销功能5卫生与环保功能6提交附加值功能 熟悉身边各种包装材料真空包装——将商品置于气密性包装容器中,在容器封口之前抽真空,使密封后的容器内基本没有空气的一种包装方法。 由于包装容器内基本没有空气,就阻止了氧气与食品、微生物接触,限制了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所以在一定的贮藏期内不会发霉、腐烂、变质。 E.g.这种方法多用于食品包装,如鲜肉、鲜鱼、鲜肉肠等生鲜易腐性食品。腌制、酱制的食品,如酱鸭、鸡翅等。对羽绒制品采用真空包装体积压缩80%~90%,节省空间。充气包装——将商品置于气密性包装容器中,用氮、二氧化碳等不活泼气体置换容器中原有空气的一种包装方法。 采用充气包装可以改变包装容器内的气体组成成分,降低氧气浓度,抑制微生物的生理活动、酶的活性和鲜活商品的呼吸强度,达到防霉、防腐和保鲜的目的。 E.g. 多用于水果、蔬菜等鲜活商品包装。 防潮包装——用不能透过或难于透过水蒸气的包装材料对产品进行包装的一种技术。目的是为了防止包装外部的高湿度向包装内的低湿度扩散。空气中的水汽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引起商品溶化、水解、霉变、腐烂、虫害、锈蚀等多种质量变化。防潮材料中金属和玻璃、陶瓷最佳,塑料其次,纸板、模板最差。 E.g.食品、木地板类缓冲包装(防震包装)——为了保护商品的性能和形状,防止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受到冲击和振动的破坏,采取一定防护措施的包装技术。防震包装设计是要选择适当的缓冲材料与包装结构,使商品在运输、搬运过程中传递到商品上的冲击力、振动力不至于超过商品自身的强度。 常用的缓冲技法有防震衬垫、现场发泡、弹簧吊装、机械固定。泡沫塑料由于其良好的缓冲性能和吸振性能成为近代广泛使用的缓冲材料。 E.g.电脑显示器、机箱等,鸡蛋 运输包装标志:在运输包装上印制的记号和说明,一般有收发货标志、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和危险货物标志等。1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必须)2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必须)3危险货物包装标志(不一定需要)第九章 商品的储运与养护一、商品储存的概念:商品储存是指商品在流通中的暂时停留过程。(也就是离开生产过程之后、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在流通领域内所形成的一种暂时的停滞状态)商品储存是保证商品流通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使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物流活动的主要功能。 二、商品储存的作用(一)调节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间差异(二)调节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距离 (三)保证商品生产和流通持续、正常地进行(四)应对意外事件的发生三、商品储存的原则:商品储存虽然是流通过程中的一种停滞,但这种停滞是为了保证商品流通的顺畅,因此商品储存决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一)确保商品质量的原则(二)确保市场供应的原则(三)确保生产稳定的原则 (四)确保库存结构合理的原则(五)经济核算的原则四、商品储存的种类:商品储存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最为基本的是按其目的和作用分类,因为为了适应不同的营销要求和流通状况,商品储存带有明显的目的性。 (一)季节性储存(二)周转性储存(三)储备性储、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外在因素有哪些?①空气中的氧 ②日光 ③微生物 ④空气温度⑤空气的湿度 ⑥卫生条件与仓库害虫 ⑦有害气体6、仓库温湿度的控制与调节方法有哪些?为了维护仓储商品的质量完好,创造适宜于商品的储存环境,当仓库内温湿度适宜商品储存时,就要设法防止库外气候对库内的影响;当库内温湿度不适宜商品储存时,就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库内的温湿度。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密封、通风、吸潮、加湿、升温、降温相结合的方法控制与调节仓库的温湿度。商品运输一、商品运输的概念:商品运输是通过运力实现商品在空间位置上的实际转移过程。二、运输的特点:(一)运输是在产品的流通领域内进行的,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的继续 (二)运输不能改变劳动对象的性质和形状,不能生产出任和独立物质形态的产品(三)运输使投入流通领域的产品发生位置移动,从而将生产和消费联结起来,使产品的价值和实用价值得以实现(四)在运输费用中,没有原料费用,固定资产的折旧和工资是运输的主要费用。运输的流动资金主要是燃料和辅助材料,没有原料和成品 三、运输的功能与原理(一)运输的功能:1.产品转移 2.产品存放 (二)运输的原理:1.规模经济2.距离经济 四、运输的地位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之一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 4.运输是第三利润的主要源泉 1〉运输承担大跨度空间转移的任务,要靠大量的动力消耗才能实现这一活动,消耗绝对数量大,节约潜力也大2〉运费在物流中所占比例最高,节约潜力巨大3〉运输总里程大,运输总量巨大,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输合理化可大大缩短运输吨公里数,从而获得比较大的经济效益考试涉及到的换算和计算题目1.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和绝对温度K,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t℃=(t℉-32)×5/9t℉= t℃×9/5+32TK=273+t℃式中,T和t分别为绝对温度和摄氏、华氏温度值。2.商品运输题目计算p217的题目变形、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商品学知识重点总结版81等内容。

271 评论

撒旦情人518

商品学课程作业第一章1.我国商品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几个过程?每个阶段的基本要求和学术主张是什么? 1):商品学的萌芽阶段2):商品学的创立和发展阶段3)商品学的全面质量观阶段 基本要求和学术主张:1)在商品学的萌芽阶段:古代商品经济的发达为商品学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认为那些学科只是从内容看趋近于商品学体系,但并未系统化、理论化,只是处在商品学的萌芽阶段。2)创立和发展阶段:在我国的商业教育中把商品学作为一门必修课,在这个阶段商品学的研究范畴只局限于商品质量的自然属性,还不是全面的商品质量观。3)全面质量观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认为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商品质量应包含商品的明确质量和隐含质量,商品的有形质量与无形质量,商品的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商品质量应是商品质量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从而使商品学进入全面全质量观阶段。2.什么是商品附加物?包括哪些内容? 商品附加物:包括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其中有形附加物事指再商品上或商品之外的必要附加物,无形附加物是指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销售服务、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和附加利益。 商品有形附加物包括包装、标志、商标、附件、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单和发票。无形附加物包括各种销售服务、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和附加利益。3.简述商品体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主要表现在功能、性能和品质指标的差异:商品体通过功能和效用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的不同使用需要,要求商品体具有不同的功能,这是消费者追求的核心利益,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中心内容。商品体性能主要指商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技术经济性能、生理生化性能等。不同功能和效用的商品体,其性能也不同。不同领域的商品体,其商品性能尤其特殊的含义和明确的品质等级要求。商品体品质指标把商品功能以及特性等进一步深入层次化。具有同一功能的商品在性能品质上有高低、好坏、优劣之分。有名牌商品和一般商品、优质商品和一般商品的差异等。4.简述商品按宏观是如何分类的? 按商品的形态分类:有形商品、无形商品和通用商品;按商品的类型特征分类:硬件商品、软件商品、流程性商品、服务活动性商品5.简述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中心内容:研究商品质量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商品质量变化规律有密切关系的若干问题, 基本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在人、商品与环境所组成的系统中,以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商品整体内容为线索,以构成商品属性的质量问题为核心内容而展开的,主要研究商品在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中商品质量及其变化规律。其具体内容包括商品质量与标准、商品质量的自然属性、商品质量社会属性、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商品质量监督与认证、商品检验、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包装、商品的储运与养护、商品的可持续发展和新产品开发的理论问题、管理问题、应用技术和发放等问题。6.简述商品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总任务:为商品在设计、开发、生产、流通、消费到废止的全过程实行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的,事为促进商品生产、经营和销售、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管理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具体任务:知道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评价商品实用价值的高低;保证商品实用价值的质量;刺进商品实用价值的实现;推动商品实用价值的发展;培养实用价值研究和管理专业人才。7论述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体本身的实行决定的。商品学研究商品的自然属性包括:商品的功能、性能、性质、成分、结构等,研究的社会属性包括:商品对社会的适应性、时代性、心理性、文化性、流行性、民族性、可持续发展性等,与其相关的商品市场质量、美学质量、包装质量、服务质量等总和构成了社会属性的商品质量。商品学研究的商品全面使用价值有如下特征:商品使用价值处在动态发展之中,动态发展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它属于历史的范畴;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价值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不能绝对的分割开来;商品的运转离不开社会,其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两重性,商品使用价值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商品具有综合性交叉边缘科学的性质,在其研究领域中涉及物理学、力学、电学、机械学、药物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社会属性部分将涉及市场学、广告学、商业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物流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政治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综上,商品学是一门文理兼容、综合形的应用技术科学。第二章1.对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功能保证性 (2)质量指标可言性 (3)性能稳定性 (4)安全性 (5)环保性 (6)经济性 (7)市场性 (8)质量信息服务性2.制定标准的原则是什么?制定标准应遵循从全局利益出发,认真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充分满足使用要求,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则。3.标准体系有哪些特征?(1)目的性 (2)整体性 (3)结构性 4.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有哪些方法?(1)认可法 (2)封面法 (3)完全重印法 (4)翻译法 (5)重新制定法 (6)包括与应用法5.简述我国标准的制定、修订与实施、原则?(1)制定国家标准应当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有利于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对外贸易的发展;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保护环境;充分考虑使用要求,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协调配套。(2)制定国家标准的程序为:①组织起草 ②征求意见 ③归纳整理 ④审稿 ⑤审批(3)国家标准修订的内容:①确认继续有效的国家标准,不改顺序号和年号;②需做修改的国家标准作为修订项目,列入计划;③已无存在必要的国家标准,予以废止。(4)国家标准的实施,大致要经过计划、准备、实施、检查、总结这五个阶段。6.简述商品学的全国商品质量概念?商品学的全面商品质量概念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评价商品使价值优劣程度的各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商品有形质量和无形质量、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商品满足明确需要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征的总和。7.论述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的重要意义?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进入流通领域,走向国内外市场的基本条件,而商品质量使决定商品使用价值高低的重要因素。当前,国内外市场商品竞争日趋激烈,商品质量关系到商品竞争力的强弱,这种竞争的核心使高新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科学管理,它集中反映在商品质量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是水平的标志。商品质量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能力、企业素质的象征。2)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竞争力的强弱、价格高低、交易成败的关键问题是商品质量。3) 质量是供给的基础。质量和数量是辩证的关系,它们共处一个矛盾统一体之中。质量提供效益。现代质量观是质量与效应的统一观,质量提供效应。4) 质量控制市场。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占领市场的商品竞争,而竞争的焦点集中在质量、品种和价格上,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质量。第三章1.食品中常见的糖类有哪些?糖类按其分子结构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甘露糖。低聚糖包括: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和乳糖。多聚糖包括:淀粉、动物淀粉(糖元)、半纤维素和纤维素。2.糖类的主要营养功能有哪些?糖类是植物性食品的主要成分,它在人体中的主要功用是供给能量,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糖类是供给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糖类又是构成人体某些组织的成分。3.脂肪的主要营养功能有哪些?(1)脂肪是产生热量最高的营养成分,且具有较好的耐饥性;(2)j具有维持人体生长、修补组织、调节新陈代谢的功能;(3)储存在内藏器官表面的脂肪具有保持内藏器官免受剧烈震动和摩擦的作用;储存在皮下的脂肪由于导热性差,具有保持人体体温的作用;(4)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良好溶剂,促进他们的乳化作用,帮助人体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5)改善食品的滋味和气味,增进食欲,有利于人体对食品的消化吸收。4.蛋白质的主要营养功能有哪些?(1)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人体各部分器官和血液的最基础物质;(2)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可产生与糖类相等的热量,以供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3)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酶的来源;(4)人体正常发育和体质健康靠蛋白质来保证。5.矿物质如何分类及有几种重要的矿物质?根据矿物质在食品中的含量不同分为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超微量元素三种。几种重要的矿物质有钙、磷、铁和碘。6.矿物质的主要营养功能是什么?(1)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2)调节人体生理机能;(3)与神经兴奋关系密切;(4)参与体内生物化学反应。7.对维生素如何进行分类?有几种主要维生素?它的营养功能是什么?维生素按其溶解性能分为脂溶性与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 A,D,E,K 等;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族B和维生素C族。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生长和代谢而必须从食品中获得供应的微量有机物质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成分;它对人体内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对体内能量的转变和正常的生理活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8.简述水的主要生理功能?(1)水是人体吸收食品中营养成分的介质;(2)水直接参与人体各种生理活动;(3)水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4)水能保证人体正常体温。9.简述高分子链结构的几何形状?高分子的大分子链结构的几种几何形状通常分为线型、支链型和体型三种。10.简述决定商品吸湿的大小的主要因素?商品吸湿性的大小取决于商品的组成成分、商品的组织结构和空气的温湿度。11.氧化铁膜与氧化铝膜有何异同?氧化铁膜不完整、不致密,与集体金属铁结合不牢固、较易被剥离,对钢材无保护作用;氧化铝膜组织致密、完整并与集体金属铝结合牢固,不易被剥离,且稳定,是铝表面钝化,具有防腐蚀作用,能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作用。12.简述商品燃烧的形式?商品燃烧的形式有闪燃、着火燃烧、受热燃烧、本身燃烧和遇水燃烧。13.简述爆炸性物品的分类?爆炸性物品按其性质、用途和储运安全的要求,分为四类:(1)点火器材(2)起爆器材(3)炸药和爆炸性药品(4)其他爆炸性物品14.简述后熟作用与水果食用品质的关系?后熟作用是指粮谷、果实、瓜类和以果实供食用的蔬菜类等生物有机体商品离开母株后,在自身催化酶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而使其从收获成熟达到生理成熟的过程。后熟作用本身又是一种生理衰老的变化,当它们完成成熟后,生物组织开始变得粗老,使用品质下降,难以继续储藏。15.简述霉变、发酵、腐败及其与食品食用品质的关系?霉变是由于霉菌在商品上生长繁殖而使商品中的营养物质转变成各种代谢物,从而使商品出现霉腐气味,甚至长毛的现象。发酵是在酵母菌和细菌分泌的氧化还原酶作用下,是商品中的单糖发生不完全氧化的过程。食品腐败是指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利用分泌的蛋白酶,分解食品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含氮物而使食品具有毒性的腐臭物的现象。16.论述呼吸作用与储存鲜活食品质量的关系?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中的能源物质,在氧化还原酶作用下,逐步降解为简单物质,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对鲜活食品的储藏来讲,无论哪种类型的呼吸作用,都要消耗食品的营养成分,而降低食品质量。由于水和呼吸热的产生给微生物的繁殖带来有利环境和条件,致使植物鲜活食品遭受微生物的侵害而腐烂变质。因此对鲜活食品的储藏,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其缺氧呼吸,保持较弱的有氧呼吸。17.试论高分子商品的老化现象及其产生原因?橡胶、塑料、纺织纤维等高分子商品在储运、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光、热、氧、水分、微生物及机械外力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使其发生变色、发软、发粘、变硬、变脆、龟裂、强度下降等现象称为高分子商品的老化。老化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高分子化合物的降解或交联所引起的。(1)高分子物的降解,是指高分子物在日光、大气、高温等条件作用下,其高分子主链断裂而分子量降低的现象。(2)高分子物的交联,是指线型、支链型高分子物受光、热、氧等条件的作用而变成体型高分子物的现象。18.试论僵直作用、软化作用及其与畜、禽、鱼肉食用品质的关系?僵直作用是指动物在屠宰或捕捞致死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肌肉丧失原有的柔软性和弹性而呈现僵硬的现象。处于僵直期的畜、禽肉,由于弹性差,不易煮烂,缺乏香味,消化率低,未达到最佳食用品质。僵直期的鱼肉,新鲜度最高食用价值也大。软化作用是指畜、禽、鱼肉的僵直达到极限(肉的酸度达到最低ph值)后,肉中的蛋白酶开始活化并分解肌肉中的蛋白质、三磷酸腺苷等,而使肉逐渐变软、恢复弹性、多汁并有肉的芳香气味和滋味的现象,也称成熟作用。软化作用有利于改善畜禽肉的食用品质,但鱼肉经过软化作用会将低食用价值,甚至招致腐败变质。

299 评论

肖肖肖肖肖雪*

《商品学概论(第2版)》系统介绍了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品种与商品开发、商品组成与性能、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商品标准与质量认证、商品检验与质量监督、商品包装、商品储运与养护等商品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可作为高职高专教材,也可作为市场营销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

106 评论

我只爱摄影

自考本科物流管理考试科目有很多,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物流企业管理、物流案例与实践(二)、库存管理(二)、采购与供应管理(二)、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英语(二)、经济法概论(财经类)、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软件操作(实践)等。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

270 评论

相关问答

  • 商品学自学考试

    2023年10月海南自考考试时间在10月21日至22日,报名时间预计在7月份。海南自考生可以根据考试安排选择要考试的科目,建议考生优先选择公共课,通过所有课程就

    奇异果香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商品流通概论自学考试

    商品流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是指商品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流动,商品流通概论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涉及商品流通的基本理论、流通体系、流通管理、流通组织形式

    雨樱花ran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商品流通概论自学考试试题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上海自考市场营销教材推荐,上海自考市场营销本科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

    等开到荼蘼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商品流通概论自考真题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初中自考大专需要什么书籍?初中自考大专不同的专业都有考试大纲和考试专用教材。书籍报考的院校都有课程的说明,按照课程的代

    香蕉君诶嘿嘿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商品流通概论自考试题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广东985、211大学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暨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其中暨南大学、华南师范

    小龙女kelly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