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2

贪吃的懒妞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学考试政治试卷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盖世在在

已采纳

1、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有的题,教材上没有答案,这是正常的,因为自考部分题目是难度题,需要掌握教材知识后理解作答并无现场答案(原文)的。这类题目可以开放性灵活作答的,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可以了。2、有时候自考题目出得也很角落的,要细看很多遍教材,才会发现出题目的地方(相关内容),这就需要多看书。总之,自考还是比较累人的。

298 评论

皇后镇Z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2014自考政治经济学(财)考前模拟试题》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单选题 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的是( ) A.威廉·配第 B.马尔萨斯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2.生产力所体现出的关系是( ) A.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动物与自然的关系 B.产品交换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C.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产品消费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规律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 D.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4.商品经济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经济范畴是( ) 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小商品经济 6.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 )(2011.07真题) A.市场中介组织 B.微观经济主体 C.中央政府 D.地方政府 7.商品的二因素是 ( ) A.价值与价值量 B.使用价值与效用 C.价值与交换价值 D.使用价值与价值 8.一般情况下,对空气、阳光而言,( ) A.有使用价值,也有交换价值 B.有使用价值,没有交换价值 C.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 D.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9.政治经济学中劳动的二重性是 ( ) A .两次劳动 B.两种劳动 C.两种具体形式的劳动 D.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侧面 10.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2012.4 真题) A.必须是金属货币 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C.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1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A.工人劳动的报酬 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2.因生产技术进步造成的固定资本贬值称为 ( ) A.有形磨损 B.无形磨损 C.物质磨损 D.自然磨损 13.利润在本质上是 ( )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14.下列不属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是 ( ) A.I(v+△v+m/x)=II(c+△c) B.I(c+v+m)=I(c+△c)+II(c+△c) C.II(c+v+m)=I(v+m)+II(v+m) D.II(c+v+m)= I(v+△v+m/x)+ II(v+△v+m/x) 1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 )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大量货币 16.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 A.能否买到商品 B.能否买到生活资料 C.能否买到生产资料 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17.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 )(2012.4 真题) A.各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B.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 C.各企业都能得到相同的利润率 D.最先改进技术的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 18.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是( ) (2012.1 真题) A.工业资本的统治 B.金融资本的统治 C.产业资本的统治 D.商业资本的统治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宏观调控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所有制基础不同 D.市场机制不同 2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个人分配制度是 (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平均主义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1.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 )(2011.7 真题) A.股份制经济 B.外资经济 C.个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2. 下列行业属于第一产业的是( ) A.建筑业 B.服装业 C.畜牧业 D.制造业 23.下列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济增长等于经济发展 B.经济增长包含了经济发展 C.经济增长未必会带来经济发展 D.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 24.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A.消除收入差距 B.刺激消费需求 C.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D.提高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2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主要运用 (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 26.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不包括下列那个选项 ( ) A.商业保险 B.养老保险 C.医疗保险 D.失业保险 2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1995年 B.1997年 C.2000年 D.2001年 28.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关于这一问题的表述,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渐消失 B.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害无利 D.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9.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主要集中在()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争夺世界霸权 D.重新分割世界领土 30.实行对外开放是 ( ) 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 D.社会主义发展的权宜之计 二、多选题 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必须具备的要素包括 ( ) A.人的劳动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经济基础 E.生产关系 2.一般情况下,制约经济体制的因素主要包括( ) A.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历史文化传统 D.执政党意志 E.现实国情 3.商品的价值是 ( ) 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B.是商品使用价值大小的表现 C.体现在物上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D.商品的自然属性 E.商品的社会属性 4.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是正确的选项有( )。 A.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 B.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矛盾外化 C.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 D.货币是以观念的形式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 E.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总公式,主要是因为它() 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E.概括了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6.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生产价格、市场价格的关系是 ( ) A.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B.个别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在量上可能不一致 C.全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 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E.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8.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是( )(2012.4 真题) A.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 C.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D.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而可靠的市场 E.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 9.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包括 ( ) A.增加了经济波动的可能性 B.扩大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C.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D.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发展能力 E.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 10.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形式有( ) A.对外贸易 B.利用外资 C.引进技术 D.发展国际旅游业 E.对外承包工程和国际劳务合作 三、简答题 1简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2.简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3.简述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5.简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 比较说明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及其生产方法。 3.论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知识点:导论 难度:2 2、答案:C 知识点:导论 难度:4 3、答案:B 知识点:导论 难度:3 4、答案:A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5、答案:C 知识点:第1章 难度:4 6、答案:B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7、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2 8、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4 9、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3 10、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难度:4 11、答案: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3 12、答案:B 知识点:第5章 难度:2 13、答案:D 知识点:第5章 难度:2 14、答案:C 知识点:第5章 难度:3 15、答案:C 知识点:第4章 难度:2 16、答案: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2 17、答案:D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18、答案:B 知识点:第6章 难度:3 19、答案:C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20、答案:B 知识点:第7章 难度:2 21、答案:D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22、答案:C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23、答案:C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24、答案:C 知识点:第9章 难度:3 25、答案:D 知识点:第9章 难度:3 26、答案:A 知识点:第9章 难度:2 27、答案:D 知识点:第10章 难度:2 28、答案:D 知识点:第10章 难度:3 29、答案:A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2 30、答案:A 知识点:第12章 难度:2 二、多选题 1、答案:ABC 知识点:导论 难度:2 2、答案:ABCE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3、答案:ACE 知识点:第2章 难度:4 4、答案:BCE 知识点:第3章 难度:4 5、答案:C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4 6、答案:ABCE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7、答案:AB 知识点:第7章 难度:2 8、答案:ABCDE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9、答案:ABCD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3 10、答案:ABCDE 知识点:第12章 难度:3 三、简答题 1、答案:商品是劳动过程生产出来的。(1)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自然之间的关系。(2)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3)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就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这二重属性。 知识点:第2章 难度:3 2、答案:(1)由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各个生产部门不同,所以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这就必然引起部门之间的竞争。(2)竞争的手段通过资本的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或是原有企业转产利润率高的产品。竞争的结果是使各部门的利润率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3)平均利润的形成不是各部门利润的简单平均,它只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发展趋势。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3、答案: ⑴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隔若干年发生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⑵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这一基本矛盾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经济表现:A.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B.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知识点:第6章 难度:4 4、答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表现为:(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5、答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第一,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第二,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要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切实把经济增长建立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依靠物质要素的增加。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四、论述题 1、答案:(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马克思以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虽然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理论,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只是笼统地讲劳动创造价值,既无法解释为什么同一劳动既制造使用价值又形成价值,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生产商品的各种不同劳动可以进行比较。马克思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学说中的正确部分,通过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把劳动价值学说置于科学的、牢固的基础之上。(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重要基础。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进而区分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从劳动二重性出发,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在生产理论等。 知识点:第2章 难度:5 2、答案:(1)三种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第一,绝对剩余价值是靠延长工作日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用这种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第二,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提高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第三,超额剩余价值是在个别企业率先提高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但仍然按照社会价值出售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是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⑵ 三种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第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剥削剩余劳动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也是以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反过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不排斥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还可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提供新的可能。第二,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是依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形成的途径或方式。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因为相对剩余价值正是在各个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形成的。个别企业首先提高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在竞争中生产率普遍得到提高后,个别企业的生产条件变成为一般生产条件,其个别价值已等于社会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消失了,但部门的所有企业都能够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第三,超额剩余价值可通过相对剩余价值促进绝对剩余价值的增加。 知识点:第4章 难度:5 3、答案:(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2)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第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种资源和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这为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有效解决了自身发展资源不足的问题,拓宽了发展的空间。第三,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更加便利地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第四,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的动力。(3)经济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波动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第二,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发达国家享尽了经济全球化的红利,而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好处不多,甚至造成原有发展的破坏。第三,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由于发达国家控制着协调国际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受到损害。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快速扩张,也使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受到冲击和挑战。第四,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但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造成发展中国家资源开采过度、浪费严重、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等问题,这些不利于发展中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4

245 评论

吃货JyHl

课程代码:00005 0000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上层建筑B.经济基础 C.生产力D.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经济基础是( ) A.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力水平 C.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D.在一定社会形态中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 3.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A.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者B.原料、燃料、辅助材料 C.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D.劳动者的劳动、工具、厂房 4.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生产D.社会制度性质 6.在市场上,商品出售的最低界限是( ) A.商品的价值B.商品的成本价格 C.商品的生产价格D.商品的市场价格 7.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A.剩余价值规律B.价值规律 C.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 8.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是( ) A.简单劳动是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 B.简单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复杂劳动创造价值 C.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等于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 D.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等于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的若干倍 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 A.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B.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 D.商品的效用决定 10.商品的两因素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11.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工人的( ) A.必要劳动B.剩余劳动C.具体劳动D.物化劳动 12.资本主义工资本质是( ) A.工人劳动的报酬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 A.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无关 B.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在生产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D.既在生产领域,又在流通领域 14.资本从本质上说是( ) A.生产中的机器设备B.流通中的商品货币 C.银行中的货币存款D.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15.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指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加( )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同比例上升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同比例下降 C.不变资本比例上升,可变资本比例下降 D.不变资本比例下降,可变资本比例上升 16.资本积聚是指依靠( ) A.组织股份公司来增大资本总额 B.将众多分散资本合并成大资本来增大资本总额 C.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总额 D.对中小资本的吞并来增大资本总额 17.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引起固定资本( ) A.物质磨损B.有形损耗 C.无形磨损D.使用价值的损耗 18.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 ) A.资本周转经过阶段B.资本周转在不同阶段的职能 C.资本周转顺利进行的条件 D.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及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9.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即可实现的是( ) A.Ⅰv B.ⅠC.Ⅱ△cD.Ⅱ△v 20.下列各项中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不变资本的是( ) A.以厂房形式存在的资本B.以原材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D.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 21.P……W′–G′G–W……P是( ) A.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B.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 C.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D.借贷资本的循环公式 22.一块土地,每年可获得地租800元,银行的存款利率为5%,这块土地的理论价格为( ) A.1.6万元B.1.4万元C.1万元D.0.4万元 23.土地的价格( ) A.是资本化的地租B.与地租成反比 C.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D.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地下降 24.商业利润是商业店员( ) A.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商品价值B.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 C.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D.全部劳动时间创造的商品价值 25.生产价格形成后,个别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更多利润属于( ) 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C.垄断利润D.不当获利 26.资本主义地租是( ) A.农业资本家向地主缴纳的对土地投资的利息 B.农业资本家为使用土地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全部M C.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资本折旧费 D.农业资本家由于租种土地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2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 )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B.资本主义自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C.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D.无产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 28.在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新形式是( )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市场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C.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D.市场价格采取垄断价格形式 29.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 ) A.垄断价格B.垄断利润C.垄断组织D.垄断竞争 30.垄断组织在购买原材料时实行的价格是( ) 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生产价格D.成本价格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抽象劳动是( ) A.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B.形成价值的劳动 C.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D.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 E.创造使用价值 2.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 3.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是( ) 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 D.固定资本E.流动资本 4.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我们把资本分为( ) A.固定资本B.不变资本C.流动资本 D.流通资本E.可变资本 5.劳动力商品价值构成要素包括( ) A.劳动者用于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 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C.劳动者享受生活的费用 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E.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6.资本流通公式与商品流通的区别在于( ) A.前者以货币为媒介,后者以商品为媒介B.前者以商品为媒介,后者以货币为媒介 C.前者为买而卖,后者为卖而买D.前者为卖而买,后者为买而卖 E.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货币,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 7.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说明( ) A.财富在资本家手中积累B.贫困在无产阶级方面积累 C.资本积累有利于消除相对过剩人口D.资本积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E.资本积累过程中存在着对抗性 8.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 A.I (v+m)>Ⅱc B.I (c+m– )>Ⅱv+ C.I v+△v+ =Ⅱc+△c D.I c+v+m=Ⅰc+△c+Ⅱc+△c E.Ⅱc+v+m=Ⅰv+△v+ +Ⅱv+△v+ 9.级差地租Ⅰ形成的条件( )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C.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D.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E.土地的位置不同 10.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 A.竞争引起垄断B.垄断消除了竞争 C.垄断使竞争更加激烈D.竞争与垄断并存,并凌驾于垄断之上 E.垄断与竞争并存,并凌驾于竞争之上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共七题,任选五题,如七题都做,以前五题计分,后二题无效。) 1.简述商品生产的历史条件。 2.简述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两种基本方法。 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与区别。 4.简述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5.为什么说固定资本的更新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 6.简述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7.简述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共三题,任选二题,如三题都做,以前二题计分,后一题无效) 1.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 2.试述劳动二重性学说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 3.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 课程代码:00005 0000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A 3.C 4.A 5.C 6.B 7.B 8.D 9.B 10.A 11.B 12.D 13.C 14.D 15.C 16.C 17.C 18.D 19.D 20.B 21.B 22.A 23.A 24.C 25.B 26.D 27.A 28.D 29.B 3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CD 2.AB 3.ABC 4.BE 5.BDE 6.BDE 7.ABE 8.CDE 9.CE 10.ACE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共七题,任选五题,如七题都做,以前五题计分,后二题无效。) 1.商品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第一,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使每个分工部门的生产者专门从事一种专门的生产劳动,从而使交换成为必要。 第二,商品生产的决定性条件是私有制的产生。 2.①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②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的剥削方法。 ③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剥削方法。 3.①两者的联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是个别资本增大的具体形式;资本积聚会引起和加速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反过来又会加快资本积聚。 ②两者的区别: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额的一种形式,而资本集中则是把原有的分散的资本合并为大资本;资本积聚会引起社会总资本的增加,而资本集中则只是原有资本的重新组合和分配,不增加社会资本;资本积聚实现的个别资本增大的速度较慢,而资本集中实现的个别资本增大的速度较快。 4.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包括: (1)剩余价值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2)资本有机构成。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利润率越低,反之则反是。 (3)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利润率越高。 (4)不变资本的节省。 5.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首先,它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暂时摆脱危机,在萧条阶段进行的固定资本更新使整个经济转向复苏和高涨。其次,它又促使资本主义生产进入下一次危机。由于固定资本更新,促进生产的无限增长,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一次激化,又爆发新的经济危机。 6.第一,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的直接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二,增强企业活力是协调国民经济中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基础; 第三,增强企业活力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增强企业活力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步骤。 7.①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都有所增长。②安排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必须使它们的价值形式和实物形式相适应。 ③要安排好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各自内部的比例关系。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共三题,任选二题,如三题都做,以前二题计分,后一题无效) 1.①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②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它就要受到惩罚。所以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是办好一切事情的条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不例外。 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许多经济规律起作用,只有按照和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④我国建国以来的经验和教训都证明,脱离实际、背离实际或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就延续我国经济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尊重或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就大大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首先提出,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一,劳动二重性理论解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方面的重大缺陷,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二,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第三,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地租理论等,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3.①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因此必须对它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②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要求。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已把国民经济组合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运行的目的是充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也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③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的缺陷的要求。市场自发配置资源,存在着盲目性、局部性、不稳定性等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要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需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26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专升本政治试卷

    今天不才考试,答案还没出来呢,下周我去判卷子就知道了,你急吗?

    鱼米芝香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成人自考政治试卷

    供参考

    niuzhirong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政治学自学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这张试卷考察学员对于政治历史: 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

    felicity03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卷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政治学概论教材,2023年10月自考政治学概论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

    bluelights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自学考试政治开卷

    自考是闭卷考试。 自考本科是采用闭卷考试形式的,有一定的难度。自考本科是个人自学能力和水平的检测,要求学生有独立的应试和作答能力,所以自考本科是没有开卷考试的,

    popo小婷婷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