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6

老余popopxm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真题试卷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栗子酱89

已采纳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统计学原理自考教材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浙江自考教材的版本能在哪查询啊?你好,你可以上浙江省教育考试网上找一个叫《2014年4月浙江自学考试用书目录》进行查询下。以下是部分教材的信息,供你参考下,或者你补充下你要考的科目代码,我来帮你找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教材名称出版社编著版本00009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外研社张雷声12090100020高等数学高等数学高等教育扈志明高等数学高等数学北京大学吴纪桃漆毅06080100023高等数学高等数学北京大学陈兆斗高瑞06080100024普通逻辑普通逻辑高等教育杜国平10100100031心理学心理学南开大学张厚粲02020100034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外研社刘豪兴12090100037美学美学华师大朱立元07090100040法学概论法学概论武汉大学吴祖谋05090100041基础会计学基础会计学中国财经李相志09090100042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复旦大学李洁明祁新娥第四版00043经济法概论经济法概论中国财经李仁玉100301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企业经济统计学中国统计钱伯海030702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外研社周山芙赵苹120301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对外经济管理概论武汉大学杜奇华05090100054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中国财经李晓光04090100055企业会计学企业会计学中国财经刘东明10030100058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郭国庆04090300060财政学财政学外研社梅阳121101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人民大学黄书田、刘娟04080100066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中国财经陈雨露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学中国财经王庆成李相国06060100071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学中国财经李晓林王绪瑾03070200072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财经马丽娟09090100073银行信贷管理学银行信贷管理学中国财经陈颖10090100075证券投资与管理证券投资与管理人民大学任淮秀01020100076国际金融国际金融人民大学史燕平08020100077金融市场学金融市场学中国财经李德峰10030100078银行会计学银行会计学中国财经张超英12090100079保险学原理保险学上海财大钟明11020200087英语翻译英汉翻译教程外研社庄绎传99120200088基础英语英语英语人民大学吴顺昌黄震华00090200089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人民大学薛荣久08070100090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外研社黄国庆国际商法国际商法中国财经金春13年版改版00092中国对外贸易中国对外贸易人民大学黄晓玲06030200093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技术贸易人民大学王玉清赵承璧06090100094外贸函电外贸函电人民大学方春祥0509010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外刊经贸知识选读人民大学史天陆00090100097外贸英语写作外贸英语写作人民大学王关富等991001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外研社张静中许娟娟12030100099涉外经济法涉外经济法人民大学盛杰民张守义040901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运输与保险人民大学叶梅黄敬阳050301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外经贸经营与管理人民大学宋沛06040200102世界市场行情世界市场行情人民大学杨蓬华林桂军06040200107现代管理学现代管理学高等教育刘熙瑞0709020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财经贺耀敏000602用旧版00139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财经刘凤良02100200140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中国财经佟家栋00030100141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财经于同申00030100142计量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中国统计贺铿99080100143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史中国财经王志伟000702本回答由网友推荐统计学原理的前言统计学是高等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适应课程建设和教材更新的要求,我们组织多年从事统计教学的教师编写了本书。就统计学的学科特点而言,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的学科,其目的是探索统计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无论是进行宏观的国家经济调控管理,还是进行企业微观的生产经营管理,都需要准确及时地获取有关各类数据信息,并对这些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因此,作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统计方法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教学的要求,在总结多年统计学教学经验并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由多名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集体完成。在本书的总体规划上,按照“大统计”的观点来构建统计学的内容体系,力求实现统计理论与相关统计方法的融合,将一般的统计理论方法落实到实际指标的运用上;在写作思路上,本书从统计数据出发,以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为主线,突出统计在实际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在写作方法上,本书力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实用新颖,每个项目后都有思考练习题,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以加强学生的统计思维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配合本书的教学,出版社网站(?esp?com?cn)提供了各项目的习题及参考答案。本书由多年从事统计学教学工作的王超主编,王永刚任第二主编,刘冬梅、张秀清、徐明昌、王妮娜、杨发岭、毛海舟、罗少郁、陈汉平任副主编,郭培俊、尹清杰、蔡火娣、梁丹婴也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工作。本书的编写分工如下:王超编写项目五、项目六;王永刚编写项目一、项目九;刘冬梅编写项目七、项目八;张秀清编写项目三、项目四;徐明昌编写项目二,最后由王超负责全书的总纂、修改和定稿工作。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或错误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及读者不吝赐教,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53 评论

small891227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谢颖2004-05-1009:55《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表示单位属性方面特征的标志是_______,而表示单位数量方面特征的标志是________。2.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3.抽样估计就是利用实际调查计算的_____________来估计相应的______________数值。4.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_________变量,而自变量是作为可控制的___________变量。5.统计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普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它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2.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3.在抽样推断中,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4.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5.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单位D.总体单位2.复合分组是()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3.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4.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A.中卫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5.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A.总指数和个体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6.计算序时平均数时,”首末折半法”适用于()A.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B.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C.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D.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数列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四、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1.次数分配数列()A.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B.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E.可以证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2.调查单位是()A.需要调查的总体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3.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式来消除的C.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D.只能在调查结束后在能计算的E.其大小是可能控制的4.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c=76-1.85x,这表示()A.产量每增加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B.产量每减少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C.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反方向变动D.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同方向变动E.当产量为200件时,单位成本为72.3元五、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简述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2.平均指数的基本含义和计算机形式是什么?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分别为:578949848687757372687582978167815479879576716090657672708685898964578381查看原帖>>

290 评论

坚吃不懈1208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谢颖2004-05-10 09:55《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表示单位属性方面特征的标志是_______,而表示单位数量方面特征的标志是________。2. 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3. 抽样估计就是利用实际调查计算的_____________来估计相应的______________数值。4. 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_________变量,而自变量是作为可控制的___________变量。5. 统计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二、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普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它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 )2. 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3. 在抽样推断中,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 )4. 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5. 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三、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 标志值 C. 品质单位 D. 总体单位2. 复合分组是 ( )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3. 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4. 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 )A.中卫数 B.众数 C.算术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5.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 )A.总指数和个体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6.计算序时平均数时,”首末折半法”适用于 ( )A.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B.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C.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D.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数列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四、 多选题 (每小题2分,共8分)1.次数分配数列( )A. 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B. 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C. 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D. 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E. 可以证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2.调查单位是( )A. 需要调查的总体B. 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C.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 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E. 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3.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 )A. 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B. 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式来消除的C. 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D. 只能在调查结束后在能计算的E. 其大小是可能控制的4.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c=76-1.85x,这表示( )A. 产量每增加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B. 产量每减少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C. 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反方向变动D. 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同方向变动E. 当产量为200件时,单位成本为72.3元五、 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2. 平均指数的基本含义和计算机形式是什么?六、 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 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分别为: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0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 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2) 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析该班学生考试情况。2. 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车间 计划完成百分比 实际产量(件) 单位产品成本(元\件)第一车间 90% 198 15第二车间 105% 315 10第三车间 110% 220 8根据以上资料计算:(1)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2)一季度三个车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3.某地农科所经回归分析,得到某作物的亩产量(y表示,单位为“担\亩”)与浇水量(用X表示,单位为“寸”)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c=2.82+1.56x。又知变量x的方差为99.75,变量y的方差为312.82要求:(1)计算浇水量为0时的亩产量;(2)计算浇水量每增加一寸时平均增加的亩产量;(3)计算浇水量与亩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并分析相关的密切程度和方向。(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4.某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1988您比1987年降低2%,1989年比1988年降低5%,1990年比1989年降低3%,1991年比1990年降低1.5%,试以1987年为基期,计算1988年至1991年该企业单位成本总的降低速度和平均降低速度。(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四位小数。)5 从一批零件中抽取200件进行测验,其中合格品188件。要求:(1)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2)按95.45%的可靠程度(t=2)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6. 某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1988您比1987年降低2%,1989年比1988年降低5%,1990年比1989年降低3%,1991年比1990年降低1.5%,试以1987年为基期,计算1988年至1991年该企业单位成本总的降低速度和平均降低速度。(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四位小数。)7. 从一批零件中抽取200件进行测验,其中合格品188件。要求:(1)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2)按95.45%的可靠程度(t=2)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07 ~2008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班级:注会0501 0502考试形式:( 闭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哪个不属于一元回归中的基本假定( D )。A.对于所有的X,误差项的方差都相同B.误差项 服从正态分布C.误差项 相互独立D.2.某组数据分布的偏度系数为负时,该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大小关系是( A )。A.众数>中位数>均值B.均值>中位数>众数C.中位数>众数>均值D.中位数>均值>众数3.一元回归方程为y=11.64一0.25x,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自变量平均增长一个单位,因变量减少0.25个单位B.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成正相关关系C.D.4.有甲乙两组数列,则( A )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A. 1< 2 1> 2,则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B. 1< 2 1> 2,则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低C. 1= 2 1> 2,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D. 1= 2 1< 2,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低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A.520 B.510 C.500 D.5406.不受极端变量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D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 D.众数7.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频数分布数列应采用( A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8.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应为( B )。A.0 B. 1 C. 大于1 D. 小于19.如果一个定性的变量有m类,则要引进( C )个虚拟变量。A.m B.m+1C.m-1 D.无法判断10.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5年,第二组为7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20%,第二组占6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B )A.8年 B.7.2年 C.5年 D.7.8年11.某企业2007年各种产品的产量比2006年增长了8%,总生产费用增长了12%,则该厂2007年单位成本( D )A.减少了0.62% B.增加了0.62%C.减少了3.7% D.增加了3.7%12.相关系数r与斜率b2的符号( A )。A.相同 B.不同C.无法判断13.已知小姜买的两种股票的综合价格指数上涨了24点,本日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为14元,前日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为( C )A.10.64 B.10.5C.11.29 D.无法计算14.若今年比去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12%,去年比前年的环比增长率为3%,那么今年比前年的平均增长率为( D )。A.9.0% B.7.4%C.7.5% D.15.4%15.已知今年增长1%的绝对值为0.54,去年比前年增长的绝对值为5,则去年比前年的增长率为( C )。A.9.3% B.8.7%C.10.2% D.无法计算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若干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下列变量,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 D E F )。A.库存产品数量 B.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C.货物总重量 D.按个计量的货物数量E.一条收费公路上的交通量 F.公司年会的出席人数2.指出下列数据收集属于通过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有(A B E )A.培训航空机票代理人的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结果B.通过让两组可以比较的孩子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组装说明组装玩具来比较这两种组装说明C.一份产品评价杂志给它的订阅者邮寄调查问卷,请他们为近期购买的产品排名D.采访一个购物中心的顾客,询问他们为什么在那里购物E.通过在两个可比较地区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种不同的养老金促销方法3.下列组限的表示方法哪些是对的( A B D )。A.按职工人数分组,相邻组的组限可以重叠,也可以间断B.职工按工资分组,其组限必须重叠C.学生按成绩分组,其组限必须间断D.人按身高分组,其组限必须重叠4.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A B D E )。A.价格指数 B.单位成本指数C.销售量指数 D.工资水平指数E.劳动生产率指数5.具体地说,如果出现下列( A B C )情况,暗示多元回归模型有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A.模型中各对自变量之间显著相关B.线形关系显著,回归系数 的t检验却不显著C.回归系数的正负号与预期相反D.6.算术平均数具有下列哪些性质( B C )。A. (X- )=最小值 B. (X- )=0C. (X- )2=最小值 D. (X- )2=0E. (X- )=17.在频数分布数列中( C D E )。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率越小,则该组数值所起作用越小E.频率表明各组变量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8.标准差( C E )。A.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B.反映总体单位的一般水平C.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E.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1.什么是年度化增长率?它有何用途?2.数值型数据的分组方法有哪些?简述组距分组的步骤。(1)可分为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两种分组方法。单变量值分组:将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适合于离散变量;适合于变量值较少的情况(+1)组距分组:将变量值的一个区间作为一组;适合于连续变量;适合于变量值较多的情况;需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可采用等距分组,也可采用不等距分组。(+1)(2)A.确定组数:(+1)B.确定组距:组距(class width)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可根据全部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组数来确定(+1)C.统计出各组的频数并整理成频数分布表。(+1)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 错 )2.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 错 )3.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对 )4.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对 )5.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 错 )四、计算分析题(共54分)1.将某邮局中外发邮包样本的重量近似到盎司为:21,18,30,12,14,17,28,10,16,25。计算这组数据的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四分位间距,从偏斜度的角度描述数据的分布形状(10分)。2.表1中列出了在一个为期三周的商务统计课程中学生课外学习的小时数和他们在课程结束时的测试分数的样本数据如下:表1 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及考试分数统计表学生样本 1 2 3 4 5 6 7 8学习时间,X 20 16 34 23 27 32 18 22考试分数,Y 64 61 84 70 88 92 72 77利用EXCEL进行回归,结果如下表:(共15分)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 0.862109R Square 0.743232Adjusted R Square 0.700437标准误差 6.157605观测值 8方差分析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回归分析 1 658.5034 658.5034 17.36738233 0.005895457残差 6 227.4966 37.9161总计 7 886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 t Stat P-valueIntercept 40.08163265 8.889551 4.50884785 0.004065471X Variable 1 1.496598639 0.359119 4.16741915 0.005895457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学习时间与考试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考试分数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于学习时间的变动引起的? 86.21% 74.32%(2) 根据EXCEL回归输出结果,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3) 检验线性关系的显著性 。(4) 根据标准化残差图判断关于随机误差项正态分布的假定是否成立。标准化残差分布在-2~2之间,因此关于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成立3.随机抽取了15家大型商场销售的同类产品的有关数据(单位:元),利用EXCEL进行回归,结果如下表:(共15分)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 0.593684R Square 0.35246Adjusted R Square 0.244537标准误差 69.75121观测值 15方差分析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回归分析 2 31778.15 15889.08 3.265842 0.073722186残差 12 58382.78 4865.232总计 14 90160.93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 t Stat P-valueIntercept 375.6018288 339.410562 1.10662976 0.290145025X Variable 1 0.537840951 0.21044674 2.55571054 0.02519961X Variable 2 1.457193542 0.667706586 2.18238606 0.049681066相关系数矩阵Y X1 X2Y 1X1 0.308952067 1X2 0.001214062 -0.8528576 1注:X Variable 1为购进价格/元X Variable 2为销售费用/元因变量Y为销售价格/元(1)指出Y与X1,Y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否有证据表明购进价格、销售价格与销售费用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0.3089 0.0012 没有,因为相关系数较小(2)根据上诉结果,你认为用购进价格与销售费用来预测是否有用?没用(3)根据EXCEL回归输出结果,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检验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不显著(4)解释判定系数R2,所得结论与问题(2)中是否一致? R2=35.25% , 在销售价价格的总变差中,被估计的回归方程所解释的比例是35.25%,一致。(+3)(5)X1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什么?意味着什么?高度相关(6)模型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你对模型有何特长建议?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进一步检验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对X1与X2的样本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rx1x2=-0.8529),如果是显著,即可确定为存在多重共线性。(+2)对模型有何特长建议:根据研究目的,删掉相对次要的解释变量。(+1)4.一公司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如下数据如下表所示 (共14分):商品 计量单位 销售量 单价(万元)2005年 2006年 2005年 2006年甲 公斤 400 480 0.8 0.82乙 吨 80 88 1.15 1.05丙 件 50 60 1.20 1.38(1)计算三种产品的销售额指数;(2)计算三种产品的销售量指数;(3)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价格指数;(4)计算分析产量和单位价格的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相对数和绝对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07 ~2008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A卷)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A) 2.(A) 3.( C) 4.(A) 5.(D)6.(D) 7(A) 8( B) 9.(C) 10.(B)11.(D) 12.(A) 13.(C) 14.(D) 15.(C)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ADEF) 2.(ABE ) 3. (ABD ) 4.(ABDE) 5.(ABC)6.(BC ) 7.(CDE) 8.(CE)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1. 什么是年度化增长率?它有何用途?(1)增长率以年来表示时,称为年度化增长率或年率,(+2)其计算公式为:m 为一年中的时期个数;n 为所跨的时期总数季度增长率被年度化时,m =4月增长率被年度化时,m =12当m = n 时,上述公式就是年增长率 (+2)(2)可将月度增长率或季度增长率转换为年度增长率,实现增长率之间的可比性。(+1)2. 数值型数据的分组方法有哪些?简述组距分组的步骤。(1)可分为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两种分组方法。单变量值分组:将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适合于离散变量;适合于变量值较少的情况(+1)组距分组:将变量值的一个区间作为一组;适合于连续变量;适合于变量值较多的情况;需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可采用等距分组,也可采用不等距分组。(+1)(2)A.确定组数:(+1)B.确定组距:组距(class width)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可根据全部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组数来确定(+1)C.统计出各组的频数并整理成频数分布表。(+1)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2.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3.连续型变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4.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5.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五、计算分析题(共55分)中位数的位置:(10+1)/2=5.5中位数从偏斜度的角度描述数据的分布形状:均值>中位数,正向(右)偏(+2)2.(1)学习时间与考试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考试分数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于学习时间的变动引起的?r=0.862109, (+1)R2=0.743232, 考试分数的变差中有74.3232%是由于学习时间的变动引起的。(+2)(2) 根据EXCEL回归输出结果,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3)回归系数的含义表明学习时间每增加一个小时, 考试分数平均增加1.497分。(+2)(3) 检验线形关系的显著性Significance F=0.005895457〈 =5%线性关系显著。(+3)(4) 根据标准化残差图判断关于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是否成立。标准化残差分布在-2~2之间,因此关于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成立。(+4)3. (1)指出Y与X1,Y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否有证据表明购进价格、销售价格与销售费用之间存在线性关系(1)ryxi =0.308952067 ryx2=0.001214062,没有证据。(+2)(2)根据上述结果,你认为用购进价格与销售费用来预测是否有用?没有用。(+2)(3)根据EXCEL回归输出结果,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检验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Significance F=0.073722> =5%线性关系不显著。(+3)(4)解释判定系数R2,所得结论与问题(2)中是否一致R2=35.25% , 在销售价价格的总变差中,被估计的回归方程所解释的比例是35.25%,一致。(+3)(5)X1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什么?意味着什么?rx1x2=-0.8529,高度相关(+2)(6)模型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你对模型有何特长建议?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进一步检验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对X1与X2的样本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rx1x2=-0.8529),如果是显著,即可确定为存在多重共线性。(+2)对模型有何特长建议:根据研究目的,删掉相对次要的解释变量。(+1)4. (1)三种产品的销售额指数; (+3)三种产品的销售额指数=∑q1p1/∑q0p0=568.8/472=120.51%∑q1p1-∑q0p0==568.8-472=96.8万元(2)三种产品的销售量指数; (+3)Iq=∑q1p01/∑q0p0=557.2/472=118.05%∑q1p0-∑q0p0=557.2-472=85.2万元(3)三种产品的价格指数; (+3)Ip=∑q1p1/∑q1p0=568.8/557.2=1.0208=12.08%∑q1p1-∑q1p0=568.8-557.2=11.6万元(4) 分析产量和单位价格的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相对数和绝对数。(+5)120.51%=118.05%*102.08% (+3)96.8万元万元=85.2万元+11.6万元 (+2)

298 评论

云片儿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 1.设随机事件A与B互不相容,且有P(A)>0,P(B)>0,则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A. A,B相互独立 B. A,B不相互独立 C. A,B互为对立事件 D. A,B不互为对立事件 2.已知P(A)=0.3,P(B)=0.5,P(A∪B)=0.6,则P(AB)=()。 A. 0.15 B. 0.2 C. 0.8 D. 1 3.设随机变量X~B(100,0.1),则方差D(X)=()。 A. 10 B. 100.1 C. 9 D. 3 4.设随机变量X~N(-1,5),Y~N(1,2),且X与Y相互独立,则X-2Y服从()分布。 A. N(-3,1) B. N(-3,13) C. N(-3,9) D. N(-3,1) 5.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f(x)=则区间(a,b)是()。 A. (0, ) B. (- ,0) C. (-π,π) D. (- , ) 6.设随机变量X~U(0,2),又设Y=e-2X,则E(Y)=()。 A.(1-e-4) B.(1-e-4) C.D. - e-4 在以下计算中,必要时可以用Φ()表示计算结果,这里Φ(x)是标准正态N(0,1)的分布函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7.已知P(A)=0.3,P(B)=0.5,P(A∪B)=0.8,那么P( )=______,P( )=______. 8.一袋中装有两种球:白色球和花色球。已知白色球占总数的30%,又在花色球中有50%涂有红色。现从袋中任取一球,则此球涂有红色的概率为______. 9.观察四个新生儿的性别,设每一个出生婴儿是男婴还是女婴概率相等,则恰有2男2女的概率为______. 10.同时掷3颗骰子,则至少有一颗点数为偶数的概率为______.又若将一颗骰子掷100次,则出现偶数点的次数大于60次的概率近似为______. 11.设X~N(5,4),若d满足P(X>d)=Φ(1),则d=______. 12.已知X服从两点分布,其分布列为 X 0 1 pk 0.4 0.6 13.袋中装有编号为1,2,3,4,5,6,7的7张卡片,今从袋中任取3张卡片,则所取出的3张卡片中有6无4的概率为______. 14.设随机变量X有密度 f(x)= 则K=______ 15.设总体X~N(μ, ),X1,X2,X3,X4是来自X的样本, 是样本均值,S2是样本方差,则 ~______, ~________,Cov(2X1,X3)=________,E(S2)=________,E[(X1-X2)2]=______. 三、计算题(第16小题8分,第17、18小题各10分,共28分) 16.设电流I(安)的概率密度为f(x)=电阻R的概率密度为g(y)= 设I2与R相互独立。 试求功率W=I2R的数学期望。 17.设随机变量X,Y有联合概率密度 f(x,y)= ①确定常数c ②X,Y是否相互独立(要说明理由)。 18.设某批鸡蛋每只的重量X(以克计)服从N(50,52)分布, (1)从该批鸡蛋中任取一只,求其重量不足45克的概率。 (2)从该批鸡蛋中任取5只,求至少有2只鸡蛋其重量不足45克的概率。 四、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9.加工某种零件,如生产情况正常,则次品率为3%,如生产情况不正常,则次品率为20%,按以往经验,生产情况正常的概率为80%,①任取一只零件,求它是次品的概率。②已知所制成的一个零件是次品,求此时生产情况正常的概率。 20.设某大学中教授的年龄X~N(μ, ),μ, 均未知,今随机了解到5位教授的年龄如下: 3954617259 试求均值μ的置信度0.95的置信区间(t0.025(4)=2.7764) 五、应用题(共10分) 21.某批矿砂的7个样本中镍含量经测定为(%) 3.253.273.233.243.263.273.24 设该测定值总体X服从正态分布,N(μ,σ2),μ,σ2均未知,取α=0.01检验假设 H0∶μ=3.25 H1∶μ≠3.25 (t0.005(6)=3.7074)

229 评论

相关问答

  • 成人自考统计学原理真题试卷

    浙江省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

    一个M精彩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统计学原理自学考试真题

    在百度一下“自考365”,里面挺全的。

    超级好奇诶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统计学原理自考历年真题试卷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浙江自考教材答案app,浙江自考教材哪里买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

    24678happy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统计学原理自考历年真题试卷答案

    在淘宝网上搜搜,我自学考试的真题买的是一考通,在淘都上有的

    那一朵云啊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真题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浙江自考教材下载官网,安徽自考教材官网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

    520美食吃货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