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6

最美遇见微风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01353科目真题讲解语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ngela颖宝贝

已采纳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寡人之于国也》语句中,被用作比喻的是 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下列《容忍与自由》所提到的外国人中,曾参加过宗教革新运动,但在掌握了宗教大权后,居然以“异端邪说”的罪名,活活烧死了学者塞维图斯的是 A.阿克顿 B.马丁·路德 C.高尔文 D.柏时 3.下列《咬文嚼字》列举的例证中,被朱光潜先生称为“炼字的好例”的是 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B.你是个好小子——你这好小子 C.见草中石,以为虎——见草中有虎 D.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 4.《冯谖客孟尝君》:“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日:”孟尝君客我。‘“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层递 C.对偶 D.夸张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人物行为中,属于贺兰进明的是 A.为国让贤 B.抽刀断指 C.从容赴死 D.擅兵坐观 6.下列文章中,采用主客对话手法表达作者思想矛盾斗争的是 A.《种树郭橐驼传》 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C.《前赤壁赋》 D.《马伶传》 7.下列写景语句中,着意营造出萧瑟森然意境的是 A.脚下的江流,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返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 B.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 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C.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D.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8.《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回忆姐姐的悲剧,所要表达的是 A.后悔姐姐生前自己没有好好地爱过她 B.愧疚姐姐死后自己未做过纪念她的事 C.批判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 D.控诉鸦片烟对中国人民身心和家庭的毒害 9.《蚂蚁大战》中,以人的心理特征塑造蚂蚁形象的语句是 A.两只蚂蚁缠斗不已。一交上手,谁也不退却,推搡着,撕咬着,在木片上翻滚起伏 B.黑蚂蚁微弱地挣扎着,它没有触须,且剩下的的腿也已残缺不全 C.红蚂蚁的躯体好些己被咬掉,它们比斗犬厮杀更惨烈 D.在小山谷顶上出现一个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它看来斗志正盛 10.《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里采用的情景交融方式是 A.自然天成 B.融情入景 C.移情于景 D.因情造景 11.下列《陌上桑》写罗敷美貌的诗句中,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的是 A.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B.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C.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D.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12.《行路难》(其一)中,包含了伊尹故事的诗句是 A.闲来垂钓碧溪上 B.忽复乘舟梦日边 C.长风破浪会有时 D.金樽清酒斗十千 13.下列《早雁》所描写的景象中,象征着边民流离失所的是 A.云外惊飞 B.仙掌月明 C.长门灯暗 D.金河秋半 14.下列《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词句中,借景抒情的是 A.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B.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C.原上草,露初唏,旧栖新垅两依依 D.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5.下列词人中,著有《漱玉词》的是 A.李清照 B.李煜 C.辛弃疾 D.柳永 16.下列诗句中,出自闻一多《一句话》的是 A.饱受风雨的打击 B.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C.穿过崎岖的道路 D.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17.下列《再别康桥》诗句中,隐喻美好理想的是 A.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B.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C.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D.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8.舒婷1979年在《诗刊》发表的处女作是 A.《双桅船》 B.《会唱歌的鸢尾花》 C.《始祖鸟》 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9.《宝黛吵架》中,宝黛吵架的直接起因是 A.宝玉问病 B.张道士提亲 C.宝玉砸玉 D.黛玉铰玉穗子 20.下列《断魂枪》人物中,嗜艺如命,执意要学“五虎断魂枪”的是 A.王三胜 B.沙子龙 C.小顺 D.孙老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秋水》(节选)所表达的庄子的理念有 A.孔子的学问“少” B.伯夷的道义“轻” C.老子的治国理念“妙” D.伊尹的政治意识“和” E.圣贤的学说是“自多” 22.下列语句所描写的场景中,发生在秋天的有 A.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 B.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D.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 E.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23.《垓下之围》塑造人物形象所使用的手法有 A.场面描写 B.语言描写 C.细节描写 D.景物描写 E.行为举止描写 24.下列关于《雨巷》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这首诗写于1919年五四运动中 B.这首诗写一位名叫“丁香”的姑娘 C.这首诗最富象征意味的是“丁香姑娘” D.这是一首典型的象征主义诗作 E.营造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是本诗的一个特色 25.下列《麦琪的礼物》语句中,属于人物行为举止描写的有 A.“如果杰姆看了我一眼不把我杀死才怪呢,”她自言自语地说 B.他很瘦削,非常严肃。可怜的人,他只有二十二岁 C.一进门杰姆就站住了,像一条猎犬嗅到鹌鹑似的纹风不动 D.德拉回家以后,她稍稍用谨慎与理智来代替了陶醉 E.白晰的手指敏捷地撕开了绳子和包皮纸。接着是一声狂喜的叫喊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弃甲曳兵而走 曳兵: 27.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拘: 28.孟尝君不说,日:“诺,先生休矣。” 休矣: 29.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 有为: 30.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字: 31.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樽: 32.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问遗: 33.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至矣: 34.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 撅: 35.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宁可: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吃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音乐的道理可通于烹饪,孔子早已明白,《论语》记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可惜他老先生虽然在《乡党》一章里颇讲究烧菜,还未得吃道三昧,在两种和谐里,偏向音乐。譬如《中庸》讲身心修养,只说“发而中节谓之和”,养成音乐化的人格,真是听乐而不知肉味人的话。照我们的意见,完美的人格,“一以贯之”的“吾道”,统治尽善的国家,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该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想。 A.这段文字阐释了什么样的社会理念? B.说明这段文字使用的论证方法。 C.这段文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37.阅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 A.这篇文章出自哪部著作?作者是谁? B.文中“中国之俗”指的是什么? C.根据这段文字总结赵武灵王坚持胡服骑射的主要理由。 38.阅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A.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什么样的感情? B.写出这段文字中属于行为描写的句子。 C.作者写“我与地坛”,为什么要花很多笔墨描写母亲? 39.阅读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下片,回答问题: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A.“长门事”用的是什么典故?作者用这个典故暗示什么? B.“君莫舞”、“君不见”的“君”指什么人? C.分析“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意蕴。 40.阅读《哦,香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作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净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她还不知道怎么讲价钱,只说:“你看着给吧。”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 A.这段文字所展现的香雪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B.指出这段文字所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C.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五、作文题(30分) 41.在汉语中,与“独”有关的成语很多,例如“一枝独秀”、“独当一面”、“特立独行”、“独辟蹊径”、“独具匠心”、“独断专行”、“独善其身”、“独木难支”。请在以上成语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69 评论

妖精1208

我百度空间有

252 评论

起名字哈烦躁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对自考语文教材的理解,自考大专语文教材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考:大学语文 科目,如何去学习?《大学语文》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生的一门必修课。其目的是要求通过自考获得文凭的同志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并达到一定的水平,以保证本专业的学习。现在,外语、法律、旅游管理等专业为6学分;商务英语、工商行政管理等专业为4学分。学分有别,教材亦不同;考试的要求虽有差异,但考试的形式相类。这里一并谈谈学习方法问题,仅供考生自学时参考。一、关于语文知识语文知识的学习内容比较多,文体有议论文、记叙文、诗词曲赋、小说;从作品的时代看,有古代、现代、当代之分:“6学分”的还有外国文学作品。对于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考生来说,量是很大的。学习贵在得法。方法正确,可以事半功倍。当然,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我认为,可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意抓重点。重点如何抓?不同文体的作品重点不一样,精读和泛读课文的重点也不一样。概括地说,每篇课文主要抓作者、作品、字、词、句、章等几个方面。作者,主要注意时代与国籍。主要代表作、艺术风格及生平大事。比如,屈原,是战国时楚国人,代表作为《离骚》,艺术风格是“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采华丽,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其中的核心是“积极浪漫主义”。其他内容则可以一般了解。再如,郁达夫,他是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影响的作家,曾经组织过创造社,参加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其小说主要采用“自叙传”的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写法。代表作有《沉沦》、《薄奠》、《出奔》、《春风沉醉的晚上》、《他是一个弱女子》等。再如,高尔基,是俄罗斯革命作家,前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等等。作品,如《季氏将伐颛臾》出自《论语?季氏》篇,《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内容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作者为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是研究儒家思想的主要著作。《风波》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再如《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世说新语》;《炉中煤》出自郭沫若的《女神》,等等。比较而言,“4学分”的在这方面要求不高。字词,不仅指文言文、诗词曲赋中的难字和古今义不同的字词,而且包括现代文中的一些字词。“非我愆期”的“愆”,“有为神农之言”的“为”等固然在命题范围内,现代文中的“大去”,“赋闲”等也可能考到,不能不注意。当然主要是文言词语。文言文中一字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之”,一般解释为助词“的”,但《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释为“到……去”,“不如早为之所”中的“之”,是名词“她”,应该严格加以区别。《季氏》中三个“过”,分别用作动词、形容词、名词,词义差别很大,值得重视。文言文中实词活用的现象比较多。动词的使动用法:如“既来之,则安之”,“有粮者亦会”,“有衣者亦衣”,其中的“来”“安”“会”“衣”均为使动。意动用法,如“子万民”,“侣鱼虾而友糜鹿”,其中的“子”,“侣”,“友”均为意动。名词作状语,如“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学而时习之”中的“夜”“四”“时”均作为状语,翻译为“在夜里”,“从四面八方”“经常地”,等等。还有名词用作动词,如“顺流而东也”,“匍匐前称弟子”中的“东”,“前”翻译为“向东”,“向前”等等。解释这些字词时应坚持字不离句的原则,就是这个字要在句子中能说得通,否则便不对。句,文言中的句式比较特殊,与现代汉语句式不同。判断句,一般不用联系动词“是”,而用“××者,××也”表示判断,如“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译为李将军名广,是陇西成纪人“。被动句,往往用”于“、”见“、”为“引出主动者,如”劳力者治于人“,”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就是典型的例子。倒装句,有几种情况,一是主谓倒置,多用在感叹句中,如”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二是宾语前置,其一是在否定句中,如果出现否定副词”不“、”莫“、”未“,那么句中的宾语可提到动词前面,如”莫己若“,”未之有“,”不我若“;其二是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一般可提到动词或介词前面,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宾语”尔“,”何“都前置了。三是定语后置,如”其士女之问桃叶渡、雨花台者“,定语是”问桃叶渡,雨花台“,翻译时应放在中心词”士女“的前面。总之,翻译句子应掌握句不离文的原则,即这句话要在全文中能结合上下文讲通。章,指文章的篇章结构,包括思想内容和艺术性两方面。这是重中之重,也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更是考试的重点。作者:baobao发布日期:2006-8-10思想内容的掌握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提示,先分段,归纳出段意,弄清楚一段中讲了几个层次,比如《谏逐客书》论证部分分三层,即以古论今,以物论人,就事论理三个自然段,而“以古论今”一层中,又列举了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个例子,接着又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客卿在秦国历史上的贡献。仔细划分好层次,容易把握其内容。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再总结全文的主题或中心。艺术性主要从构思、写作方法、修辞手法几个方面去把握,比如《前赤壁赋》在构思上以清风、明月、流水为线索,结构文章;写作方法是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为有机的整体,运用主客对话来说理;语言表达上注意骈散结合,穿插歌词、对话,显得生动活泼。理解篇章结构,应学会分析文章。不仅要抓住几条筋络,几个概念,而且要能举例说明,有血有肉。比如《风波》中七斤和赵七爷的形象,既要了解他们分别是愚昧落后的农民典型、善于韬晦的帝制余孽,又要把握他们的具体特征,赵七爷的辫子和竹布长衫的变化和作用便不容忽视。把握艺术性也是如此,如《张中丞传后序》的夹叙夹议和场面描写,必须进行分析加以理解。这些做起来不太容易,又无捷径可走。好在教材上都有提示,考生认真参照“提示”,深入钻研教材,掌握了基本方法以后,便可以举一反三,化难为易了。其次,运用巧妙的方法帮助记忆。比较法,如历史散文中,《左传》是编年体,《战国策》是国别体,《史记》是传记体。再如,培根、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的国籍分别是英、法、俄、美,几个外国作家就不至于混淆起来。综合法,如现代作家大多参加过文学社团,郭沫若、郁达夫曾在日本组织过创造社,而茅盾、朱自清、冰心则参加过文学研究会。巴金既未参加创造社,又未加入文学研究会。再如,教材中,北宋的作家有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柳永,南宋的作家有陆游、辛弃疾,而李清照是跨北宋、南宋两期的作家。“4学分”教材中说明文单元,钱学森、竺可桢、茅以升、华罗庚都是自然科学家,分别是核物理学家、地理学家、桥梁专家、数学家。这就比较容易记住了。个别记忆法,如老舍是满族,沈从文是苗族,[越调]是诸宫调调名,《世说新语》是笔记小说集,等等。复次,掌握一些文学常识,这不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且在生活中也常会用到。如古体诗与今体诗的区别,律诗与绝句的区别,诗、词、曲、赋的形式特点,诸子散文与历史散文的特征,等等。有兴趣的考生可以分别把散文、韵文分门别类用线索贯穿起来,或者浏览一下“附录”中的“中国文学史概述”,对于各种文体的发展线索就清楚了。最后,背诵一些诗词名篇名句。中国文学源远流长,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流传了一千多年而历久不衰,作为炎黄子孙,不能不了解。教材中选的诗、词都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佳作,读熟背诵应该是一种享受,而绝不是负担,又何乐而不为呢?二、关于作文作文是对考生思想修养、语文知识、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在试卷中占40分,是“把关”的题型,也是考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6学分”试卷的作文考议论文,命题有三种类型,一是命题作文,二是材料作文,只考过一次,三是材料加命题。从近年命题的情况来看,命题作文与材料加命题可能性大。而材料加命题是两种命题形式的综合,这类作文既受命题的限制,又必须紧扣材料,操作难度大,考核比较全面。比较而言,这种形式最难写,但考试可能性最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基础,适当练习写几篇作文,请老师批改,指出缺点,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那么,如何练习呢?不少考生希望能猜到考题,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实际上是不可取的。而应该掌握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我建议大家把前几年考过的作文题做几篇,具体步骤如次:审题。把试卷上所提供的材料和命题认认真真看三遍,要一字不漏,聚精会神。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如果审题错了,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后果不堪设想。一审材料,看材料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有什么要求?材料与题目有什么关系?二审文体,一般是议论文,但还必须看清楚,以防意外,应以试卷题目要求为准。三审题目,看看题目与材料有何联系。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四审字数,一般要求600字至1000字。五审其它要求,如联系实际,联系切身体会,不得出现本人姓名,等等。立意,一是根据材料和题目,确定中心论点,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二是确定分论点,这是比较重要的步骤,也是有难度的一项工作,一般围绕中心论点,再分二至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可自成一段。三是选择证明论点的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分为历史事实和现今的事实包括数据,一般举两个事实论据,可以安排一个历史事例,一个现今事例;一个正面的事例,一个反面的事例。这样说服力更强。在写法上可采用一详一略的方法。而理论论据可以是科学原理、定理、公理、定律、名人名言,也可以是谚语、俗语。理论根据可以使文章具有深度,提高文章质量。选择的论据要注意典型,精当,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当然,立意不仅要考虑写什么,还要考虑不写什么,与中心论点无关的东西,一个字也不能写。谋篇,选择了材料以后,就可以考虑文章结构布局,材料的安排配置。由于考试时间有限,来不及打草稿,通常采用列提纲的方法。在可能的情况下,提纲愈细愈好。一篇短小的议论文,一般分三段,第一段提出论点,一篇优秀的议论文,论点总是极其鲜明的,如《谏逐客书》、《五代史伶官传序》、《论毅力》、《今》等都是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的。第一段两、三行字即可,切忌吞吞吐吐,欲说还休,更不能“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开头简洁,论点鲜明,可以使人一见钟情。第二段证明论点,是文章的主体,可按几个分论点,依次进行论述,注意举事实,讲道理。本着正反结合,详略得宜的原则去统筹安排。论证方法一般常用归纳法、演绎法或类比法,可选用其中一种,也可以几种并用。不仅要注意论述层次清晰,而且要注意逻辑性,还要精心设计每一节的开头语,考虑节与节之间的过渡关联词语,乃至于一些典故、成语等细节问题。第三节是结论,总束全文,要戛然而止,饶有余味,文字要干净、利落、精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整理成文通过去粗取精的加工,把文章抄写到试卷上。由提纲到文章,不仅是文字的充实发挥,而且是精雕细刻、推敲琢磨的过程。既能表现出基本功,又能展示各自的才华。相同的提纲,不同修养的人可以写出不同的文章。还要注意抄写的规范,如语言通顺、文字工整、标点进格,行款格式等方面。修改,文章写完,还要抓紧时间修改一遍,可以采取边看边改的方法。主要是拾遗补缺,查找纰漏,如多字、漏字、错别字、语句不通、标点错误,等等,都可以通过修改而加以解决,使文章臻于完善。反正,如果不加以修改,这些隐藏的问题,就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影响得分。作文的生命是“新”,考生写作力求能写出新意,有了新意质量就高了,自然也能得高分。但考试不同于平时,一般考生心理比较紧张,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就是大幸,何谈超常发挥呢?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强调求新,而是强调先求稳,或曰“稳中求新”。也就是先求稳,再求新。如果片面求新,则有风险。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还是以能写出一篇平达通顺,中心突出,符合要求的议论文为好。“4学分”考生的作文不同,《大纲》要求:“考核的重点是议论、说明和记叙的能力”,措词比较含糊,结合近年来的考试命题情况,出夹叙夹议的文章,可能性比较大。从比“6学分”降低一点要求看,则应以记叙文为主。写记叙文应注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前因、后果,尤其要注意记叙文中的议论,做到议论与记叙相结合,请记住,记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升华。比如,1998年考试作文题是《心愿》,要求是记叙文。记叙自己确立心愿到实现心愿的经过。主要笔墨是记叙,但有些部分可以适当议论。比如,为什么要确立这一心愿?实现了这一心愿有什么重要意义?等等。有了些许议论文字,文章就有了灵魂,文字便增加了闪光点,通篇虚实结合,就血肉丰满了。不过,应该注意,议论篇幅不宜太大,适可而止,三言两语,画龙点睛;不能喧兵夺主。论说成分只能是辅助,是佐料,是调味品,不可大段议论,游离于主题,那反而降低文章的分量。所以夹叙夹议应把握好这个度。“4学分”作文的步骤略同于“6学分”作文,只是将纯议论改为夹叙夹议罢了。记叙文也有自身的特点,就是要波澜、曲折,不能一览无余。“文似看山不喜平”,应尽量采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手法,要善于设置悬念,做到尺水兴波,避免平铺直叙。还要着力写好事情发展的过程,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适当讲究文采,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加强文章的可读性。记叙文中除了可以穿插议论,还可以穿插说明。只要掌握说明的方法,如定义说明、比较说明、比喻说明、举例说明、图表、数据说明等等,在必要时进行说明就可以了。“4学分”作文考试应熟练掌握以记叙为主,穿插议论、说明的写作方法。三、注意事项经常与一些自学考生接触,发现不少人在自学方法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现归纳成几个方面,提请考生注意。一是正确处理课本与参考书的关系。自学任何一门课程都必须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自学《大学语文》必须以课本为主,根据“大纲”的要求,认真学习每一篇课文,特别是精读课文,不仅要掌握字词句章,而且要深入到细部,掌握其内在的知识点,比如《香市》一文,文章首尾两次出现“农民”,有何深意?《背影》中先后四次出现“背影”,各有何作用?等等。但不少考生想走捷径,往往将教材束之高阁,而死死抱住参考书,作为救命稻草。我以为,这是本末倒置。我们不反对看参考书,而应该结合课本有针对性地参阅参考书,如果脱离教材,单独看参考书,那是不可取的。何况现在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各种参考书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果不检查质量,而尽信参考书,有时甚至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可以不看参考书,而必须熟读文本。二是正确处理语文知识和写作的关系。不少考生存在偏废现象。有些人在课文上下的功夫多,但懒于练作文,自以为考试时能发挥灵感。殊不知,我们宁可相信汗水,而不可依赖灵感,何况灵感也是由汗水孕育出来的。可能有的学员从事文字工作,自我感觉良好,也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作文。我以为还是要加强作文训练,尤其是要适应考试需要,不打草稿,只列提纲,直接由提纲扩充为作文。至少练三篇作文。可以把前几年考过的作文题目练习一下。另有一些考生作文水平不错,以为能得高分,所以在语文知识方面花时间不多,存在侥幸心理。特别对于文言文,难以读懂,便绕道走。走马观花,不求甚解,似懂非懂,一考就错。我建议凡是应考的考生都必须把课本认真读两遍,力求甚解。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求取知识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勤学多问,才能成功。总之,语知和作文两手都要抓。三是正确处理文言文中字词理解与文章分析的关系。有的考生花了很多精力去弄懂文言字词,也确实取得了成效;但放松了对篇章结构的全面把握,结果对于一些大的问题却所知不多。诸如人物形象,艺术风格,修辞手法等反而被忽略。这其实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弄懂字词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课文,如果片面强调字词,而忽视文章分析,则是原地踏步,虽乐此不疲,却永远到不了彼岸。退一步说,一两个字词没弄懂关系不大,而整个课文不能理解则可能铸成大错。所以,应该把疏通文句与分析文章结合起来。四是注意考试中非智力因素的发挥。这与自学无关,而是考试技巧。这个方面内容很多,我只简单说几点。诸如在答卷时间安排上,保证作文的足够时间,宁可牺牲几个小题,也要保证作文写好;答卷书写要工整,字迹要清楚;论述问题时条理要清晰,注意举例分析要全面具体,不要三言两语,草草了事,等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每一个考生只要态度端正,目的明确,方法适当,再加上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那么,这门课程是可以学得很好的。这不仅能使你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而且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考大学语文怎么学《大学语文》是所有自考专科的同学们必考的科目,也是大家从小就熟悉的语文考试,面临拿到一本书,应该如何学习,才能顺利通过考试呢,下面学知学就给大家分享下经验,希望能帮助大家都顺利通过《大学语文》的考试!第一,要了解全书的整体结构从《大学语文》一书的目录中可以看出,全书大致分为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诗歌等四种体裁形式。此外,在每一种类型的范文后都附有一篇“阅读与写作”,这部分内容对我们学习和写作同类文章也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明确考试大纲,联系课后提示学习课文在该书的最后附有《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大纲》,大纲中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全书的结构以及各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还有他们在考试中所占分数的比率。在了解大纲基本内容后再开始学习课文,然后再联系课后提示和课前作者的简历背景,展开地毯式学习,把握好这两部分内容是我们学好课文的关键。最后,在结合课后的“思考与练习”,挖掘文中的重要段落。在这三遍“攻击”之后,一篇课文就应该没有什么疑点或漏洞了。第三,注重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的学习从考试大纲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文言文和古代诗词在考试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我们在学好白话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古文的学习。在古文中重点考核作家作品知识、部分诗词的背诵以及对文中重要字、词、句的理解等几部分内容。针对这几部分内容:1、“列表比较法”是我们尽快掌握作家作品知识的捷径。比如按作者所处的朝代、社会、地位、主要代表作品、作品的特点、时代背景等几个方面制定出一个大的表格,这样记忆起来就很方便了;2、晨读是一种很好的背诵、理解古文的方法。在使用允许的情况下,每天清晨用半小时去朗读文言文,一段时间后便会收到同等时间、环境中最佳的回报,“一天之计在于晨”嘛;3、要想全面系统地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段落的古今意思,还是要靠最原始的方法——反复阅读记忆。第四、多做、多写、多练、把握好冲刺阶段大多数自考生可能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当你全面学习课文后,也该临近考试了。在紧要的冲刺阶段,一套完整的模拟试卷是不可或缺的复习资料。认真做好每一道复习题,并善于从每一份试卷中查找不足,总结重点,从不同角度分析试卷,洞察考试趋向是我们复习的关键。作文,是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想顺利的通过该科目的考试,就必须具备较好的写作功底。当然,这种功底只能靠自己平时多看范文,同时要求自己多写、多练。也只有自己多看、多写、多练,才有可能在考场上获得灵感,获得超常成绩。自考会计有哪些教材?你可以上你所在省的自考网上看一下上面都有介绍哪个学校开考该专业,考该专业要考哪些具体课程的详细介绍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吗自考教材有什么?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吗自考那要看你是要考成教呢?还是自考。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94 评论

相关问答

  • 自考00840日语真题讲解

    基本上是很难在网上找到自考的历年真题的,很多都是什么练习题、模拟题,建议你买与教材匹配的试卷集,试卷集的题型就是考试时候的题型了

    火焰天堂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自考01353科目真题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历年真题如下: (1)试为该图书借阅系统设计一个ER模型,要求标注联系类型,可省略实体属性。 (2)根据转换规则,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要

    夏初哥哥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自考01353科目真题怎么样

    一直以来,成人自考学历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众说纷纭。很多人对成人自考不了解,或者是深受高考统招的影响,对成人自考也存在了一定的误解。历年自考真题对考试有用吗

    向上七季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自考01353科目真题怎么样做

    财务报表分析较容易,国贸比较难,马上就快考试了,还是多做试题吧

    cupid8698小博士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自考01353科目真题怎么样呀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真题的重复率高是因为考试内容相对固定,考查的知识点也比较基础和常见。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对历年真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掌握考试的出题

    以哩哇啦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