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成人高考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 陕西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模拟试题。想要顺利通过 成人高考的入学考试, 那么复习是必不可少的…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 陕西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模拟试题。想要顺利通过 成人高考的入学考试, 那么复习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帮助考生 顺利通过考试。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份陕西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模拟试题。

陕西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模拟试题 一 、阅读下面《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
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日:“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第1题 解释文中带点字的含义。
示:讫:
疾:恨:
参考答案:示:给……看。讫:完毕。疾:同“嫉”,嫉妒。恨:遗憾。
第2题 这段文字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王恺与石崇争豪斗富的丑恶表演,揭露了东晋门阀豪富穷奢极欲的生活态度和依仗财势飞扬跋扈、骄横暴戾的品性。
第3题 这段文字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石崇的豪富及飞扬跋扈的个性的?
参考答案:运用了对比手法。
二、阅读苏轼《水调歌头》,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1题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参考答案:表现了词人出世与人世的矛盾心理,既想超然物外、登临仙境,又难以割舍现实生活。(只答“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亦可)
第2题 词人最后的选择表明了他怎样的生活态度?
参考答案:执著现实,热爱人间生活。
第3题 这首词中蕴涵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这首词由中秋赏月,抒写人生感慨,表现了词人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引起的出世与人世的矛盾,在矛盾中又透露出他对人生的执著热爱。
三、阅读李斯《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第1题 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参考答案:分两层:第1层,自“昔穆公求士”至“客何负予秦哉”,讲秦国历史上的明君任用客卿建立功业。第二层,自“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至本段结束,讲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第2题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归纳法,由四君个案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客何负于秦哉!”对比法,任用客卿与驱逐客卿形成对比。
第3题 这段文字所列举的秦国四位国君任用客卿建立功业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任用客卿建立功业各自侧重的是:秦穆公争霸,秦孝公变法,秦惠王扩张,秦昭王安内。运用秦国历史上明君的事例作论据,对秦王来说,是最熟悉、最亲切、最有说服力的,并且暗含着深意:逐客是违背列祖列宗的做法,是不孝的;任用客卿建功各有侧重,有利于突出强调客卿的多种作用。
四、阅读白居易《杜陵叟》,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向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曰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思!
第1题 解释诗中划横线词语的含义。
秀:_______________
申破:_______________
考课:_______________
放:_______________
尺牒:_______________
榜: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秀:吐穗开花。申破:向上级申报,道破真实情况。考课:考核地方官吏的政绩以定升降。放:免除。尺牒:传达敕令的公文。榜:名词作动词.张贴。
第2题 这首诗主要揭露了什么?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这首诗的主要是借杜陵叟的遭遇.反映当时官吏在灾年仍然上瞒下欺、勒索租税的黑暗现象,以及皇帝的假仁假义,只是使百姓虚受其恩。表现出诗人对“农夫之困”的深切同情,也表现出诗人对“豺狼”成性之官吏的极端憎恶,讽刺了皇帝的虚伪。
第3题 先描写灾情严重有何作用?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先描述春、秋两次灾情严重,是为了衬托官吏剥削农民的残酷性。运用的事铺垫反衬的表现手法。
以上就是陕西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模拟试题的所有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陕西成考信息,可关注陕西成考网。将为您提供更多的陕西成考试题资料、试题题库等相关信息。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21年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练习题及答案(4)?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 以下是河南成考网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练习题及答案(4),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问:(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2)这两句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请找出这段文字中的喻体和被喻体。
答:(1)对比。
(2)反映了贫富悬殊、尖锐阶级对立的现实。同时也揭露了统治者不顾百姓的死活。
(3)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被喻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2、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问:(1)在这段文字中河伯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引起河伯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河伯心态变化说明了什么?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引出一个怎样的成语?
答:(1)由沾沾自喜到自识其丑,“望洋兴叹”。
(2)因为它离开了黄河狭小的天地,看到了大海辽阔的景象,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3)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4)望洋兴叹。
以上就是“2021年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练习题及答案(4)”相关内容,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历年海南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专升本大学语文(一)?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 海南成考网在下文为您带来历年海南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之专升本大学语文的相关内容,快来练习看看,你能做对多少?
历年海南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专升本大学语文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
1.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A.韩愈
B.柳宗元
C.苏轼
D.欧阳修
2.下列小说,产生于明代的是()
A.《红楼梦》
B.《聊斋志异》
C.《儒林外史》
D.《西游记》
3.下列属于创造社的作家是()
A.周作人
B.冰心
C.郁达夫
D.徐志摩
4.下列作家在散文方面取得成就best大的是()
A.田汉
B.老舍
C.朱自清
D.闻一多
5.“小李杜”中的“杜”指的是杜牧,“李”指的是()
A.李白
B.李商隐
C.李煜
D.李贺
6.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是()
A.郭沫若
B.闻一多
C.艾青
D.戴望舒
7.北宋以慢词创作著称的作家是()
A.晏殊
B.李煜
C.柳永
D.李清照
8.19世纪俄国出名的短篇小说作家兼戏剧家是()
A.莫泊桑
B.契诃夫
C.托尔斯泰
D.欧·亨利
9.擅长描写战争的先秦历史散文是()
A.《孟子》
B.《左传》
C.《战国策》
D.《史记》
10.“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句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借代
C.暗示
D.反语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精析】A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精析】D,A、B、C三项皆产生于清代,《西游记》产生于明代。
3.【精析】C 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
4.【精析】C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出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5.【精析】B 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6.【精析】D 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7.【精析】C 柳永是北宋大力创作慢词的词人,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贡献。
8.【精析】B 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出名的小说家、戏剧家。
9.【精析】B《左传》是我国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其叙事成就突出体现在战争描写方面。在描写战争时,作者不仅写出纷纭复杂的战争过程,而且注重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很多出名战争都写得曲折完整,精彩动人。
10.【精析】A 题干中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词人以“黄花”自喻,抒发了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叹,表现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凄凉心境。
————海南成人高考专升本试题题库———— 以上就是历年海南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专升本大学语文(一)的全部内容。海南成人高专起本考试题题库栏目为广大考生提供海南成考专科起点升本科试题题库、海南成人高考专起本英语试题题库、海南成人高考专起本高等数学试题题库、海南成人高考专起本政治试题题库等相关资讯。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22年成人高考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专升本《大学语文》?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猎考网分享:2022年成人高考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专升本《大学语文》 ,答案来自考生回忆(后期持续更新中),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4.冰心的原名是什么(D)
  A.谢冰莹
  B.谢冰心
  C.谢玉莹
  D.谢婉莹
  5.文学史上并极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是(A)
  A.欧、莫、契河夫
  B.莫、契、鲁
  C.爱伦·坡、海明威、果戈里
  D.卡夫卡、果戈里、都德
  7.下列选项中,关于《风波》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农民觉醒的....…
  B.七斤 是...反抗任务代表
  C.江南 社会风俗画卷
  D.九斤 社会美好愿望
  四、作文(每题50分,共1题,共50分)
  3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作文重庆的山火终于被扑灭了。对于重庆人来说,这场山火是十分危险的。因为重庆是一座山城,山与城连在一起,没有明显的界限。灭火战役中,有很多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展现出高昂的“英雄气”,牢牢地拧成了一股绳,这种“英雄气”即使重庆人的,更是中国人的,是普通又勇敢的中国在面对灾难或外敌时,迸发出来的血性,意志和团结。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21年江苏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练习题及答案(6)?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   本文小编带来2021年江苏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练习题及答案(6),更多2021成人高考模拟试题、成人高考历年真题等信息,请及时关注猎考网。  阅读题:
  1、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民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五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者也。
  问:(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2)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
  答:(1)到“此五帝三五之所以无敌也”为第一层,后面是第二层。前面写纳客之利,后面写逐客之害。前后形成对比。
  (2)前一层的中心名是“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后一句的中心句是“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也”。
  (3)类比法和对比法。
  (4)比喻、排比、对偶。
  2、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伏惟圣明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郞署,本图官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徽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问:(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归纳每层的大意。
  (2)文中的“圣朝”、“伪朝”分别指哪一个具体朝代?
  (3)作者特意标举“圣朝以孝治天下”,这是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1)第一层至“特为尤甚”,打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作为自己不能奉召出仕的最重要的道德依据。第二层至“在所希翼”,表明自己不能奉召出仕,并不是忠于前朝,保全名节,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第三层,叙述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情况,表明自己尽孝祖母的心迹。
  (2)圣朝指晋朝(西晋),“伪朝”指蜀汉。
  (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4)比喻。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成人高考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vkw.com/?id=401998
成人高考

编辑: 成人高考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