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5

啃鲍鱼的螺丝
首页 > 自考本科 >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答案解析网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蜜糖Rose

已采纳

学前教育原理资料

110 评论

逸轩设计

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学前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或其他照看者在家庭中实施;二是学前公共教育,主要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影响具有如下特点:1.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2.家庭教育伴随终身。3.家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4.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托幼机构教育特点:1.群体性。2.计划性。3.专业性领会:(1)学前教育的年龄范围和概念学前教育是指旨在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学前教育是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特定年龄的幼年儿童为对象的教育。学前教育的年龄范围:一种认为从儿童出生一直到入小学前这一段时间的教育为学前教育,被成为广义的学前教育。另一种则为狭义的学前教育,专指3~7岁儿童的教育,以有别于3岁以前的乳婴儿教育。美国:学前教育仅指学前一年的教育。英国:3~5岁是基础阶段教育时期。前苏联:学前教育指2~7岁儿童的教育。(2)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1.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在原始社会中,没有学前教育,对儿童实行的是公有公育。2.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转移到家庭之中。重视生活照顾和身体养护,重视道德教育。3.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兴起后,妇女开始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工人阶级孩子无人照管,思想家和政治家以及社会团体开始兴建最早的托幼机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气化技术出现,需要工人具备简单读写算知识,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普及初等教育。重“育”少“教”。4.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20世纪下半叶,国际间竞争转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在社会要求下,教育事业受重视,受教育对象的年龄逐渐下移。+现代学前教育的特征

207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