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湖北考研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课程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课程

最新回答

小牛芸芸*
历史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70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0人,硕士研究生225人,本科生340人,外国留学生5人,港澳台学生7人。目前在岗教职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管理人员10人,教辅人员6人。
作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历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设有历史学基地班、世界史试验班和考古学三个本科专业。历史学基地班于2022年入选“质量工程”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22年,、批准武汉大学设立“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22年,《中国古代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22年,《世界近代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加杰特侦探

曾丹:女,神户大学经济学部, 获经济学硕士 武汉大学经济思想史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课程:基础日语,日语口语,日语视听,经济与社会。 发表论文 10度篇,著作翻译辛亥历史资料,出版新编基础日语 教材 等,主持或承担的科研课题4项。

公山虚1
江西省永丰县陶唐洲上村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村中大姓为吴姓,98%以上为吴氏家人。
洲上村历史上有进士名人二十多人,现代最出名的人是吴光正教授,我把吴光正教授提供给您了解。
吴光正,男,2022年1月出生,江西永丰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武汉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后,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博士后。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中国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珞珈语言文学研究网”网站主编,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副,湖北省学会副会长,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戏剧学会理事,中国记文化学会理事。2022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文学、明清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美术史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现在任官场方面的资料,不方便公开。
wangxinrose

杨华,湖北钟祥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简帛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2022年至2022年曾在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中心进行访问研究,2022年任早稻田大学、德国特里尔大学访问教授。2022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先秦两汉史、中国文化史,尤其是中国古代礼制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致力于利用出土简帛资料研究中国古代礼制问题,将简帛文献与传世礼书进行对证解读。主持“出土简帛与中国古代礼制研究”、“中国古代丧祭礼制研究”等多项国家科研课题。主要著作:《先秦礼乐文化》、《新出简帛与礼制研究》、《中国文化发展轨迹》(合著)、《中国文化史》(合著)等著作,先后在《中国史研究》、《世界研究》、《中国哲学史》、《》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讲中国古代史(先秦两汉部分)、中国文化史、先秦诸子研究、中国古代礼制研究等、《史记》导读等课程。

橄榄色的水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是在原江汉大学中文系、政法系历史学专业,原武汉教育学院中文系、政史系历史学专业,原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社科部的基础上于2022年组建而成。学院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3个系,并设有党政综合、教学管理、学生工作三个办公室和《学语文报》报社和普通话测评中心等五个机构。学院有教职工95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
人文学院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影视文化)、历史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广告学五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并有新闻学、广告学两个专科专业。人文学院形成了以下特色:
科研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
人文学院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术水平等在江汉大学处于领先地位。学院有教授4人、副教授36人,高级职称者占到教师总人数的58%。学院还拥有一批有相当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他们的科研实力强,并获得包括各类津贴在内的多项奖励与肯定。其中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武汉市管优秀专家3人,武汉市专项津贴获得者4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4人,武汉市“213人才”1人等等。他们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已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人文学院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的进修学习,并提供相应的物质与精神支持,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拥有较为合理的学术和学科梯队。学院40岁以下的年轻副教授已占学院副教授总数的三分之二。学院有博士后1人,博士4人,硕士30人,中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绝大多数,学院的科研后劲足。
学科优势明显,科研成果丰硕。
人文学院的传统专业史悠久,经过长期的积淀,已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学科和专业。中文系教授多,各学科都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汉语言文学为武汉市品牌专业立项建设专业,文艺学为武汉市重点学科、湖北省硕士学位点建设立项学科,语言学为校重点学科、省硕士学位点建设立项学科。历史系和新闻系则以教师年轻、博士和硕士多而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学院还设置有生态文艺学研究所、社会语言学研究所、黄兴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主办的《学语文报》是全省发行量最大的专业性报纸。
人文学院以科研立项多、论著多、获奖多、质量高而著称。学院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项目1项,科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15项,市、校级科研项目21项;出版专著、教材6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已有成果中,有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有16项获得市级奖励。《新华文摘》、《语言文字应用》、《文学评论》、《研究月刊》、《史学理论研究》、《拉丁美洲研究》等国家级刊物经常可以见到人文学院教师发表的论文。
教研风气浓厚,教师学有所长。
“九五”期间,人文学院教师人均发表论文在5篇以上。学院的教学科研奖励机制促进了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积极性的普遍调动提高了学院教学科研的整体氛围。学院教师竞相使用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积极申报各类科研立项。目前,学院的“现代汉语”为湖北省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世界现代化进程”、“文艺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广告学概论”为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课程。
学院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科研方向,构造了独特而出色的研究领域。如中文系周建民教授的广告语言学研究、皇甫积庆教授的研究、王立教授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刘超班教授的中国敬语研究、王仁铭教授的《红楼梦》后四十回研究、吴艳副教授的文学评论、吕幼安副教授的文学创作、彭松乔副教授的生态文艺学研究等在学术界都有较大影响;历史系邓正兵教授的时期地方主义研究、宋传银博士的历史地理研究、程洪副教授的拉美史研究、赵炎才副教授的中国近代伦理研究、张克兰副教授的史学理论研究等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新闻系阮卫副教授等人的广告艺术研究还吸引了传媒的注意。
学生思维活跃,素质及成材率高。
人文学院着力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断进行教学课程体系和授课模式的改革。汉语言文学和历史专业实行3+1模式,即前3学年学习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第4学年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再分流设置师范专业培养方向,学习高等师范教育必备的专业课程。各专业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院还开办了“人文大讲堂”等第二课堂,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和文体活动。学院在校生思维敏捷,勤奋好学,勇于开拓,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活动,并获多种奖项。
人文学院有学生近1200人,不断有韩国、泰国留学生前来就学。多年来,人文学院的学生以知识面广、理论性强、敬业奉献等素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学校居于前列。新闻系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
教师奋发努力,前景更为光明。
学院现有在读博士18人,在读硕士6人,教师均在积极为提高学历、职称层次和学术水平而努力。学院也在大力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大力加强本科教育,巩固优势专业,积极申办新兴专业,不断寻找新的专业增长点。同时,积极申报硕士学位点。

相关问答

武汉大学历史研究生课程

刘自强,湖南攸县人,2022年生,汉族,湘潭大学历史系教授1。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分别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在主要从事亚太经济关系和现代化研究。主讲“世界现代史研究”、“外国史学名著选读”等硕士学位课程以及“外国史学史”、“世界现代史”等本科课程……

yangwenmoney

武汉大学研究生历史课程

孙卫国,男,汉族,湖南衡东人。武汉大学历史学学士(2022年),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2022年)、历史学博士(2022年),科技大学哲学博士(PhDinHumanities,2022年)。南开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明清史学史与明清中朝关系史,现已在海内外发表论文七十余篇。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海外中国史……

zhenghan116

湖北大学历史研究生课程表

北京师范大学:硕博连读  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可以申请硕博连读,基本条件是完成硕士基本课程,专业成绩不低于85分,英语通过大学六级,外语学位课程免修,或通过外语过关考试。科研能力突出,申请时应在中文核心期刊(CSSCI)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不含译著、书评、综述、补白,不含用稿)……

无双天帝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课表

刘自强,湖南攸县人,2022年生,汉族,湘潭大学历史系教授1。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分别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在主要从事亚太经济关系和现代化研究。主讲“世界现代史研究”、“外国史学名著选读”等硕士学位课程以及“外国史学史”、“世界现代史”等本科课程……

丝雨如薇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课程

蔡薇  7中的蔡薇个人简介  姓 名:蔡薇  性 别:女  学 科:船舶与海洋工程  职 称:副教授  《中国造船史》校级精品课程成员  主讲研究生课程:人工智能、造船企业敏捷供应链、船舶数字化设计与环境(双语教学)  主讲本科生课程:船舶设计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图形学、船舶技术经济学、指导本科生毕……

小七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