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87

vivianygefes
首页 > 工程师报名 > 提高工程师考试成绩的措施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西关少爷Billy

已采纳

一、越早备考越容易过关

当别人还在纠结自己要不要报考造价工程师时,你已经坚定了目标并制定好学习规划;当临近报名别人还在研究报考科目时,你已经利用去年的教材完成了第一轮复习,在脑海中搭建起了知识架构;当进入基础阶段,别人才准备打开教材学习时,你已经根据第一轮复习,准确找出了新教材中的重点……想要先人一步拥有更大的过关几率,就要提前准备,从现在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二、备考有辅导课程更轻松

造价工程师备考的难度相信每一个学过的考生都深有体会,学习并不是一场蛮力的较量,有时候利用技巧和捷径,能够让你轻松的过关。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造价师辅导课程,是每一个考生在学习之初应该做的头等大事。

但是找辅导课程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准了,不要上当,尤其不要相信那些说会帮助你作弊的。让自己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三、打好基础把握关键点

无论你报考了几门科目,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都要本着稳扎稳打的概念,备考初期就像盖楼打地基,每一步都要做全做到位,在一开始就要认真学习。第一轮复习一定要细致,基础打牢才能让第二遍、第三遍的复习收获较好的效果。

一级造价师考试成绩保留几年

根据造价工程师考试实施办法,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成绩可保留四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成绩管理办法: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成绩实行4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在连续的4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考试科目,方可取得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

考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合理报考,若觉得备考压力过大,可以先报一到两科。考试通过后,考生再报考其他科目。这样不仅能减轻复习压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一次性报考过多科目,学习起来容易把知识点弄混,每个科目分配的时间可能不合理,从而导致每一科都没能完全吸收和掌握。

259 评论

扈志泉额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一建市政考试的最高分是由不同省份或地区的招考部门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因此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不过,可以从历年的一建市政考试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通常在140分到150分之间。但是,由于考试难度和题型的变化,每年的最高分也会有所不同。除了成绩分布情况,还需要考虑到考生的个人水平和实际情况。对于备考的考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考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考试成绩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在备考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和提高,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107 评论

地主李东家

主要讲的是造价基本知识,也是深入学习其他几门课的基础。

如果你要考试,那么首先要对基本的法规和基本的知识掌握的很好,这是一个基础,所以这门课建议排在复习的第一位。

这门课程,里边有很多的财务评价的问题,还有包括定额编制问题。因为这个科目考试不仅仅涉及到第二科目的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后边大家所谓最难通过的案例,这方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所以建议结合考试100的精讲课或单科无忧套餐班来学习,老师帮你梳理好整个复习框架,讲解每个科目特点传授学习技巧,挑出教材的重点细致讲解,通过例题训练,锻炼你的答题思维,,而且线上学习可以反复看,遇到难点可以回放重复学。

如果第二门课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如果学的不好,那么学案例就非常的麻烦,很多的答题,包括一些表格说法,就没有印象,没有办法理解。

因此这两个科目的先后顺序一定要把握住,就是先学相关基础知识,然后再来学咱们的计价控制。

分为四门专业课,一个是土建,一个是安装,一个是交通, 一个是水利。考生只需要选报其中一门就可以了,不管你选的是什么专业,这门课的难度都是比较大,主要是因为知识点繁多冗杂、记忆难度大,是造价考试中难度仅次于案例的一门科目。

但是,由于计量的学习基本上和前两门基础课没什么关系,也不需要基础课的铺垫过程,所以专业课的学习可以和基础课并驾齐驱开展复习,建议把计量科目要安排到整个复习周期中,因为它的知识点琐碎复杂,需要我们精读教材才能彻底掌握。

考试全部为案例题,所以它也是四门课中最难的一门。

学习此科目必须以前面三门课为基础,所以,案例分析科目需要考生放到最后面来学习,或者自己对基础知识有了一定掌握再开展。

想要顺利考过一级造价师,一定要合理安排各科的备考时间和技巧,才能事半功倍。

337 评论

L..好菇凉

在备考的过程中,大家做一些题目会发现时间天数和数字的题目会反复考,各种招投标时间,竣工结算时间,以及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数字问题。多的话容易极易混淆,所以建议大家把这些时间数字都列表做成小卡片,每天早上起来记一遍,每天晚上睡前记一遍,卡片随身携带,没事情就掏出来看看。造价工程计量的知识比较生涩,跟造价没什么关系。所以一般建议学计量要带着问题看书,这样不会让考生太过麻木跟烦躁。尤其是造价考前的十几天里更要着重的计量。这门科目考的东西比较杂碎,喜欢考一些表格内容,这些内容很多,前几个月记住了,时间一长也就忘了。所以建议考生考前重点去翻看,这样容易记忆。造价案例分析刚开始学习看书是看不懂的,所以建议边看教学视频边看书,老师讲每一章节的时候会先讲知识点。考生先听懂知识再看书上的题目,这样会方便做题。案例题目需要在听完课件候独立将题目认认真真做一遍,做题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会的正确并且拿到分数,不会的不要死盯着思考,要马上放弃,给后面会的题目留时间。

292 评论

无形风9596

消防工程师考试——备考经验、考试技巧及考点整理 - 2020年消防家的文章 - 知乎目前为止我觉得总结消防考试经验总结的最好的一篇

271 评论

单眼皮姐姐

哎呀呀。看到这个问题,还是忍不住要说两句的。本人自学一次通过这个消防考试,这两年也不少人找我,帮大家解决考试的问题。消防工程师怎么学。你肯定不是问学习上太细节的事情,那个也不是在这里一两句能说清的。如果考消防,我还是说几点建议吧。一:别报班。这个消防考试,可并不是跟大家以为的那样必须有个“学校”你才能报名。消防工程师的报名,就是在《中国人事考试网》,自己上去注册登录,点击自己的报名就可以,你就算找了什么教育机构说负责报名,也只是用你的信息上去帮你注册账号,点几下,就收你N多钱。关于学习,也是不用报班,就自己学,跟我当时一样,可以买得到一些视频资料,就跟你报了班一样的。 只不过是已经交了钱的人,录了屏幕第二天卖出来,很小很小的成本我们就能买到,自己学就是了,没区别。二:很多人问我怎么学,这个我经常喜欢说的话,就是“跟你上学一样”。。你上学是什么样,你现在就是什么样啊,只不过把老师在讲台上变到了屏幕里,看着视频学习,抱着书本做笔记,在书上标记重点,然后写作业(就是做练习题),然后模拟卷(就是做卷子)。就这么个程序,这有什么难理解的么???如果你是要问我什么学习顺序,学习经验之类的,那看看我别的回答,有详细的解释过三:好心态我经常给大家说的一句话,这个考试真的不是太复杂,没有数理化,最多加减乘除,考试还能带计算器。。其他真的就是靠时间来弥补了。希望大家都有个好成绩,拼搏一把,对得起自己就行。帮忙点个赞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我这样的都能考过,可以提升大家的信心啊。哈哈。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我资料找我,可以看到写的谐音的号,哈哈,消防方面的东西应该都算了解,毕竟走过了一年。

170 评论

lula不是luna

2022年一建市政最高分的考生,往往是具备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广泛的实践经验。市政工程建设涉及到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多个领域,需要考生掌握各个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实践经验。此外,考生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积极参与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此外,合理规划备考时间,掌握考试要点和命题规律,熟练掌握解题技巧和答题技巧,也是取得高分的关键。总之,2022年一建市政最高分的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泛的实践经验、较高的解决问题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准备备考,掌握解题技巧和答题技巧,才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取得高分。

350 评论

相关问答

  • 消防工程师考试防暴措施

    2022年的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即将在11月的5号开始正式考试,目前还剩下一个月时间留给考生们进行最后的复习。大家的复习任务相当重,所以快来看看这份2022年一级

    人大菲菲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消防工程师的最高考试成绩

    好,一级消防工程师三科考试合格分数是72分,满分120分。三科考试分别是《技术实务》、《综合能力》和《案例分析》。

    小能喵尉哥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提高工程师考试成绩的方法

    一、越早备考越容易过关 当别人还在纠结自己要不要报考造价工程师时,你已经坚定了目标并制定好学习规划;当临近报名别人还在研究报考科目时,你已经利用去年的教材完成了

    owenwoohyuk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安全工程师培训机构的措施

    可可试卷 有视频资料,电子教材、章节练习。

    杭州慕宇装饰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一级造价工程师报名的措施

    一级造价师报名可分为网上报名、报考资格审核、报名缴费三步。 网上网名: 一级造价师通常8月份报名,报名时间持续一个星期到半个月左右,各省具体报名时间不一样,考生

    瓶子好多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