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14

木鱼199210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唐朝公务员考试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寻梦的蒲公英

已采纳

潘岳,字安仁,西晋文人,后世俗称潘安。不过奇怪的是你若跟我说“潘安”,我想到的是西门庆,但你若跟我说“潘岳”,我想到的却是松风水月间悠然抚琴的如玉公子了。 “公子如玉”用来形容潘岳再合适不过。《世说新语》里有一篇《容止》,说到潘岳喜欢和好朋友夏侯湛一起逛街,因为两人都帅不可当,被时人称为“连璧”组合。另外一则轶事,就特意写到潘岳的美貌,说他年轻的时候走在洛阳大街上,那些遇到他的女子都手拉手围着他看,所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据说潘岳家从来不买水果,因为据《晋书》记载,他每次乘车上街,都有众多迷妹前来围堵,并纷纷投赠水果表达爱意,潘岳每次都满载而归。为什么表达爱意,要投赠水果呢?这大概是上古遗留的传统。《诗经》里有一篇《木瓜》,是这样写的: 这爱意表达地多么实在!可惜到了唐代,表达相思只须寄一些红豆,显然不如瓜果来得实惠了。当然,这种乘华车招摇过市的行为不可轻易模仿,因为在魏晋那个看脸的时代里,如果颜值过低还敢招摇,后果不堪设想。据《世说新语》记载,和潘岳齐名的大文学家左思也想仿效他,去上街赚些瓜果,可惜因为容貌“绝丑”,不仅连美女的影子也没见着,反倒有几个广场舞大妈,“齐共乱唾之”,只好狼狈而返。我想,恰如现在我们隔着手机屏幕对着杨洋流口水,一千多年前,洛阳城中的一群迷妹们估计也是在心里悄悄唤潘岳一声“郎君”吧。可惜近水楼台先得月,潘岳“少有容止”,早就被自己父亲的朋友看中,预订为自家姑爷了。那年潘岳十二岁,第一次见到自己未来的岳父杨肇,杨肇就将自己的女儿杨容姬许配给他。少年夫妻,郎情妾意,潘岳与杨氏也可谓情深意笃,可这之后竟就是数十年的人世风雨宦海沉浮。 公元298年,潘岳已然五十一岁,容颜弹指老,帅哥变大爷,可有些感情却终其一生都不曾改变。那一年,杨容姬去世,潘岳悲痛之时一连写下《杨氏七哀诗》、《哀水逝文》和极富盛名的《悼亡诗》,从此,“悼亡诗”成了后世专指悼念亡妻的诗作。 然而仅两年后,潘岳自己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那时的潘岳早已不是《世说新语》里那个清风朗月的少年,而是一个为了站稳脚跟而攀附权贵的庸俗官员。可西晋本就国祚不稳,末期的八王之乱更是让山河破碎,这风雨飘摇中又岂能一家独大?于是当潘岳攀附的权贵倒台后,他也被小人构陷,以反叛之名被诛灭三族。 潘岳死在了刑场上,一代名流身首异处,可他的《悼亡诗》却是千年之后翰墨犹存,那句“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依然让人不禁动容。可是潘岳死后数百年,一个叫元稹的人却说“潘岳悼亡犹费词”。公元803年,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春,元稹去长安应制科考试。制科考试是唐朝公务员考试中比较特殊也比较严苛的一种。曾落榜一次的元稹这次终于考上了,小门小户出生的他终于可以留在京城做官,虽然只是一个校书郎,可那年元稹也才二十四岁,眼看着是前途无量。 也就在那一年,当时的京兆尹、太子少保韦夏卿看中了元稹,将女儿韦丛下嫁给了尚是一贫如洗的他。可以想见,那时的元稹刚入官场又毫无背景,却被达官贵人选为女婿,心中必然是受宠若惊的。多年后,元稹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说那是“良时事婚娶”。 可惜的是,公元806年,元稹刚入豪门三年,他的贵人岳父就病逝于洛阳,又过了三年,妻子韦丛竟在盛年之时也撒手人寰了。 韦丛去世后,元稹想着这位三品官员家的大小姐从不嫌弃夫君籍籍无名从不抱怨夫家清贫,而是数年如一日温柔相待,一时间悲从中来。他在韦丛下葬之日写下《遣悲怀三首》,其中有两句极为脍炙人口: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其后两年间,他为怀念韦丛作诗三十多首,其中最为著名的应该是那首千古悼亡绝唱: 其实韦丛去世前,元稹已升至监察御史,生活大为好转,但二人却阴阳两隔。而韦丛去世后不久,元稹却遭贬官,只身去了江陵,从此开始了近十年辗转困顿的贬谪生活。传说在这段时期里,元稹与唐代才女薛涛有过一段短暂却千回百转的爱情,不过这作为民间传说,后人听听就好,我倒是觉得那段时间里元稹的精神寄托其实是白居易。元稹与白居易同年应制科考试,此后便是莫逆之交,后二人同遭贬谪,一在通州,一在江州,天远地隔却书信来往不断,潦倒之时倒仍有基友互相安慰。而韦丛死后两年,元稹终于纳了一个姓安的妾,还是朋友看他无人照顾才给他介绍的,算是“取次花丛懒回顾”了。不过唐代文人多放荡,狎妓也是风尚,估计元稹也从来未曾免俗,否则也写不出那么多艳词。但那安氏却是个命薄之人,嫁给元稹仅三年就死了,元稹又成了单身,直到后来他娶了第二任妻子。那是一个叫裴淑的女子,她的父亲是山南西道涪州刺史裴郧,又是名门之女。当年元稹娶裴淑时不知可曾想起韦丛,而想起韦丛时又不知可曾记起自己最初那段无疾而终的感情。 那时的元稹尚年轻,还未去应制科考试,更不认识韦丛,在自己寓居的地方认识了一个当地的富家小姐,并悄悄和她谈起了恋爱。那时的女子,若以身相许必然是决心要一生相随,可元稹和那位姑娘谈了一段时间恋爱后并没有提亲,而是去长安参加公务员考试了。若说考上功名后再去求婚,倒也是一桩美事,可元稹偏偏被韦夏卿看中,要选做女婿。韦夏卿可是朝中三品大员,初入仕途又求官心切的元稹怎会放过这样的老丈人,于是果断抛弃了那个无名的女子,娶了韦从。 多年后,元稹将自己的初恋故事写成了《莺莺传》,却偏要给自己的始乱终弃找借口,他视美貌的女子为“妖孽”,说自己不耽于美色是对的,于是被诟病至今。陈寅恪直接鄙视元稹,说他“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岂其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而多年后元稹再娶达官之女,虽未必一定有“巧婚”之意,但还是让后人忍不住多想。 可惜元稹的“巧婚”并没有让他平步青云,他总是在官运稍微好转之时再遭贬谪。公元830年,年逾五十的元稹又被排挤出京,第二年便病逝于武昌节度使任所(其实他死前的官职倒不小,死后还被追封为尚书右仆射)。 多年前,元稹曾在病重时收到白居易寄给他的诗说是梦到了他,他回白居易: 元稹死后,白居易又梦到了他,醒来大恸,写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其中刻骨之情竟不输任何一首悼亡诗。果然,元白才是真爱。前段时间流行的《典狱司》里有一句歌词:“君还记,酒影里是谁人覆你衣”。丫头走后,留二爷一生萧索,而剧里丫头灯下补衣的模样让我想起了贺铸的这首《鹧鸪天》。贺铸是北宋词人,他本人的名气可能还不如他作品名气大,他最为人熟知的是《青玉案》里的那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我偏爱的却是他的那首《鹧鸪天》: 那年贺铸重回苏州,想起多年前在苏州去世的发妻,于是写下了这首悼亡词中难得的佳作。当初贺铸娶了宗室女赵氏,后来他却仕途坎坷辗转各地,与妻子分居两地,终在苏州稍微安定了一段时间后,赵氏也来到了苏州,却在贺铸离开苏州前亡故,于是有了那句“同来何事不同归”。一语道尽多少悲凉。其实,若对比贺铸之前写给妻子的诗词,会发现这首《鹧鸪天》更有余味。贺铸曾在与赵氏分居两地时写下一首《踏莎行》,里面有一句“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当年一个留守汴京,一个辗转江南,多年夫妻却不得相见,可终于相见之后,却只剩下“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而在贺铸更年轻一些的时候,他曾写过妻子在酷暑时节为自己补衣的情形: 可自你走后,“谁复挑灯夜补衣”?多少前尘往事,就那样转瞬即逝。有时会觉得,能这样细腻地回忆妻子的男人一定是一个心性温和的男人,就如《老九门》里的二爷。可是贺铸却全然不是,他不仅长得丑,性格还豪爽狂妄,年轻时就得罪权贵还不以为意,世人说他有侠客之风,然而这也是他仕途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的根源。 赵氏去世时贺铸已年逾五十,之后他又独自生活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里,他依然各地辗转,却始终官场失意,最终心灰意冷之下定居苏州,一边与友人游江南山水,一边校雠自己的书籍,以此终老。七十四岁那年卒于常州之僧舍。 他的墓志铭中有这么一句:九月甲申葬于宜兴县清泉乡东筱岭之原。夫人赵氏,前葬此地,至是葬公同穴。 终于,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212 评论

威达天下

我觉得应该是公考的天堂,毕竟古代的科举考试对徇私舞弊的情况抓得比较紧,处罚也比较严格的。对于等级较为森严的古代来说,科举考试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考试。

277 评论

大毛毛豆豆

总体来说科举难,不同朝代的科举制度也不一样例如唐朝,有多种科举制度,其中以明经科,进士科最主要,明经就比进士容易很多,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公务员考试应该容易一些

157 评论

CYGUANGZHOU

山东曲阜孔子像

科举制度是由隋朝创设,沿袭至清末明初才被废除的古代中国的重要制度。选拔人才以充公用,是历朝历代都会被重视的兴国要务。古人参与“公平竞争”要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科举制诞生前后的往世今生是何种模样?古代公务员比今天好过吗?快与文史君一同瞧瞧。

一、隋初首创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首设应当追溯于隋文帝时期,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平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其实从北魏设立均田制以来,中国北方的土地制度随之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均田制的出台使得一些因世袭或军功而占田广博的豪强势力被逐渐打磨,这样就给予了新兴的士族以重整旗鼓的机遇。

南朝四代君主均采取过从民间纳取贤能以作重用的手段,用以维护统治、缓解社会矛盾。因此南人虽有着重谱牒、贵门阀的传统认识,但仍旧允许底层人士向上层疏通与流动。这种对于人才的渴望,夹杂着当时贵族门阀实力与风气日渐倾颓的现实情景,直至有隋一代终于被统治阶级清醒的认识到,从而被正式确立为科举制度固定下来。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出台与施行。从前被民间实力集团所笼盖的铨选人才的权力终于归位中央,由朝廷控制的目的在于严选与留用人才的科举制度于是在我国的古代历史上初现端倪。

愿纳“德行”、“治国”二才的隋文帝

二、盛唐时代不断被丰富的科举内容

唐代继承了隋一代的科举制度并对其有所发展,为适应当时政治需要,所设科目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明书”六科。内容丰富的考试科目为统治阶级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不仅仅可取峻茂良才为宫室所用,更能借长于诗赋、通于经籍者的聪慧佳敏为朝政贡献良策。研习“历法书算”的博士官们则大大提高了唐代中央对实用科学的重视和实践能力,唐太宗曾感慨“天下英才悉为吾所用之”,这一切都足以成为贞观一代大唐国力富强的重要因素。

此外,在武则天时代首创的武举、玄宗朝独创的道举,则分别以“勇武取士”和“谈玄取士”为特色,大大延拓了唐代官方统治者吸纳人才的途径,为操行文武之人均提供了升达为官的道路。在唐朝的科举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考试叫“制举”,是由皇帝亲自设题的为“召四方德行、才能、文学之士,或高蹈幽隐与其不能自达者,下至君某将略、翘关拔山,绝艺奇技,莫不兼取”。从制举收获的效果看,仍旧无法与通常的“考试及第”者相提并论。进士出身者从地位上要远远高于制举出身之徒。

唐朝的科举盛况

三、唐末宋代科举制度的变革与增改

唐末五代到宋,科举制度进入了没落与改革的跌宕期。唐末科举取士的习惯一度被统治者废除罢免,依靠上层官僚或实力集团推举做官的不良传统又被重新搬上了历史舞台。安史乱后,大唐国力不稳,且长期受到西部北部少数民族与分立势力的骚扰,便长期将军事立国的政策置于首位。五代至宋初,在短短50年内经历了5朝8姓13君,届时统治者仍旧将“重军事、轻文才”当作执政机要坚持下来。五代初虽仍旧沿袭了科举,但却在举行时不避讳亲疏、不惩戒宴请、更不禁绝携书,使得所罗人才不是门生便是故吏、非是皇亲便是贵戚。但在五代后期朝廷查验到此举之弊甚后,就进行了“锁院”与“糊名”的改革,并且实行了“详复”制度,对科举制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宋太祖深感门阀士族经历唐末战乱早已实力式微,因此在满足吸收新晋中小地主的政治上升需要的同时,一并完善与继承了唐末五代的科举制度。宋初曾废除了前代隆盛中的公举制度,隔绝了贵胄财阀人家借机遥控朝政,布置左右的隐患。宋太宗正式将殿试制度作为常设,加强了“锁院”、“誊录”与“糊名”制度,将以往防止舞弊的措施加以创新和承袭。到了王安石变法的时期,还曾昙花一现过一股注重实际应用,轻视空谈义理的“经世致用”风潮。

倡议变法的王安石

四、蒙人统治下科举制度的沉浮

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其重视实用技术和武力的思想长期以来成为元代统治集团思维的主流。从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到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恢复科举,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段科举中断期便在此间发生。

元代科举考试的定制对“四等人”十分不平等,蒙人、色目人所经历的每一道流程为南人、汉人所必须参与,但南人、汉人仍要于之后参与额外的加试才可获取晋升资格。其中央政府给予地方官的拔擢指标也大大偏向于前二者,行省官员向南人、汉人开放的做官指标少之又少。元代科举考试还有着断续相继的特点:仁宗开科后,历经过马真后、定宗、海迷失后、宪宗、世祖、成宗、武宗七朝,此七朝均未举行科举。程朱理学亦在此时被统治者接纳,成为科举考试的官方参考用注。元朝对于科举的轻视与怠慢,终究招致了“蒙汉合流”谋划的失败,最终导致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短命的几代封建王朝间的一员。

清末流存下来的蒙古贵族照片

五、明代科举制度的变化与逐渐陈腐

明建制之始,在面临特殊局面的情况下,采取了以荐举制度为代表的特殊取士模式。洪武六年,太祖下诏曰:“山林之士德兴文艺可称者,有司采举,备礼遣送至京,朕将任用只,以图至治。”其实际的行政效力很强,举荐人才也比较广罗,有利于明初社会的稳定和统治秩序的恢复。其招徕的名士甚繁,其中如刘基、宋濂等人更在日后获得了重用。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为了革除元代不重视科举的短视,太祖于1367年正式下令“设文武科取士”,这是明代科举制度的正式恢复。明延续了前代乡试、会试、殿试的“三门槛”制度,并且要求一切考生务必为官学学徒才可获资格参试。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第一名叫做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成为了科举场上广为传颂的佳话。明朝科举取士的方法基本沿袭历朝旧制,但太祖与刘基所定八股文形式为明独创,“其文仿宋代经义,然以古人语气为之,排比对偶,谓之八股。”其限制人思维之痼病早已昭彰,在此不多论述。值得注意的是明朝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了“南北卷”制度,其用意明显是要平衡南北方士族与庶族之分布不平等的现象,但并没有彻底解决南北方人做官机率不等、所受教育偏重不同的根本问题。

六、满人对待汉人的措施与科举制的崩溃

清初努尔哈赤在入关前曾拜汉人龚正陆为太子师,但其对汉族士人的杀戮深重,总体来说是不大敬重知识分子的。待皇太极统一满洲各部,便开始设置文官机构,提高文官的地位。时至顺治元年(1644年),入关后的满族人激起了汉族军民的同仇敌忾与竞相抵抗,为了不扩大矛盾,清廷采纳了明降官的意见准兴科举。顺治一开始就秉持了并举文武二科的做法,这对争取汉族士民的归附与增强对八旗子弟的锻炼都是极为有利的。

清代科举

康熙朝除保留常科以外,更增设了荐举与制举,扩大了中央政府对官吏的任免与拔擢权力,并且曾一度欲言废八股。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充分的特权有待,仅仅需要考翻译科一科,这就形成了满人对官职的垄断与独占,对社会流动是极为不利的。更别提其后文字狱的兴盛、八股文的极盛对汉族人民精神造成的鞭笞和奴役,在无形中致使中国与近代科技与学术趋向绝缘,遂导致清朝的不断落后。沿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在完成了它固有的历史使命之后,于清末民初被人们彻底弃绝而废除。

清朝的文字狱与严格的文字检查制度

文史君说:

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在近代被废除前后曾招致了社会上的广泛讨论。有人说科举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官僚社会公平选官、平衡用人的智慧精华,也有人说科举制度限制了人们的思维空间,遏止了近代科学的产生与现代经济体的出现,为中国人形成官本位思想做出了不好的“贡献”。我们可以辩证的看待科举这个问题,因为它既然已经在传统社会中生根发芽并且发挥过其稳定社会秩序、“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历史使命,我们就应当肯定它的历史功绩。而对于其愈演愈烈的闭塞倾向和被统治者用作遥控人民思想工具的末后变异,则要抱着一种慎重的态度去考量。思维在我,不囿于书。辩证在我,却不独于一人。我想,这才是严谨治学却又怀抱宇宙的一种理想风范吧。

213 评论

我是丽香

当然科举难了。相比之下,公务员太小儿科了。

102 评论

大LY的小世界

公考天堂。可以给众多穷苦人家证明自己的机会,有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可以更好的选拔人才,是真正埋头苦读学子们的天堂。

278 评论

狮城*青云

个人认为是公务员

328 评论

相关问答

  • 唐朝公务员考试常识

    【导读】五千年的风雨已经走过,在这长长的历史洪流中,离不开很多的贤明君主的励精图治,中国在他们的治理下,才有现在的荣光,才有中国历史的数次“盛世”,这些“盛世”

    静静地过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唐朝公务员考试题库

    建议你买一本真题,在书上写比较直接,跟老师情况像

    春天里吃大米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唐朝公务员考试小说

    回唐,超级好回唐传荡气回肠《江山美色》《唐朝三好男人》《大唐御医》《化工大唐》《唐朝公务员》《梦落大唐之繁花落定》【文案】一个在现代拥有完美爱情的女子,误入大唐

    番茄妹妹11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唐朝公务员txt下载

    已发站内信。

    霸州楚楚吊顶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唐朝人民公务员考试

    在隋唐之前,国家的权力基本被皇亲贵族和世家大族所垄断,底层基本没有任何上升的通道,这种局面的存在导致了两汉末期和南北朝时期国家大权被世家大族架空,平民难有上升通

    优尼makeup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