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5

雯雯闯天涯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真假推理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冰可乐28

已采纳

一、真假推理题型判定

下面是一道典型的真假推理题:

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如果题干给出了若干个论断,并且这些论断中有一个是真的或者有一个是假的,或者两真两假的情况,就可以断定该题目为真假推理型题目,其中两真两假的情况在广东、浙江等这些省份考的比较多。真假推理型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如果四人中有且只有一个说真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如果四人中有且只有一个说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上述题目的问法中“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也就是说另外三个人说的是假话,但是具体谁说了真话谁说了假话不明确。这种题目就叫做真假推理型题目。

二、巧用矛盾关系解真假推理题目

要用矛盾关系解题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两命题非此即彼的关系。比如生和死,一个人的生命状态,非生即死,只有这两种可能性。互为矛盾关系的双方必然有一真一假。利用矛盾关系的这一特性就可以快速解题。

真假题型的解题方法是:首先找矛盾,其次看其余。在真假推理中,某两个命题中常常存在矛盾关系,找到矛盾的两个命题,锁定真假,然后迅速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根据矛盾关系的必有一真必有一假的这一特性可得口诀:一真其余全假,一假其余全真。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矛盾关系有以下六种:

(1)“某个S是P”与“某个S不是P ”

(2)“所有的S都是P”与“有的S不是P”

(3)“所有的S都不是P”与“有的S是P”

(4)“P→Q”与“P且非Q”

(5)A或B与-A且-B

(6)A且B与-A或-B

三、真假推理例题详解

例1:某地发生一起爆炸案,经侦查得到以下线索:

(1)如果甲不是爆炸案元凶,那么乙就是爆炸案元凶;

(2)甲和乙都不是爆炸案元凶;

(3)乙和丙是爆炸案元凶。

经进一步侦查发现前述三条线索只有一条是假的,由此一定可以推出:

A.甲是爆炸案元凶

B.丙是爆炸案元凶

C.甲不是爆炸案元凶

D.乙不是爆炸案元凶

【解析】

找矛盾关系。观察题干中给出的三句话可知:(1)-甲→乙,(2)-甲且-乙,(3)乙且丙,(1)和(2)是矛盾关系,所以这两句必有一真必有一假,题干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所以第(3)句是真的,所以乙和丙是元凶,因此选择B选项。

83 评论

加密算法

逻辑判断是我们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必考题型,题量是15题,其中真假推理能占1题左右。虽说占得比例不是很大,但是非常容易得分,可以说是送分的题目。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真假推理题目的解题技巧。 真假推理解题技巧 首先:辨析题型。真假推理题型特征,题干出现若干真假论断,提问方式出现真假判断。其次:找关系。关系分为矛盾关系以及反对关系。矛盾关系有六对:(1)某个是与某个不是;(2)所有S都是P与有些S不是P;(3)所有S都不是P与有些S是P;(4)P→Q与P且﹣Q;(5)P且Q与﹣P或﹣Q;(6)P或Q与﹣P且﹣Q。反对关系有2对:(1)所有S都是P与所有S都不是P,两个所有必有一假;(2)有些S是P与有些S不是P,两个有些必有一真。最后:看其余。 例题精讲 例1.某班级有学生做好事不留名。甲、乙、丙、丁等4位老师对班上的4位学生表达了他们的看法。甲说:“这件事如果不是张三做的,肯定就是赵六做的。”乙说:“这件事如果是张三做的,那么李四或王五也会做。”丙说:“这件事如果李四不做,则王五也不做;赵六也不会是做这件事的人。”丁说:“这件事肯定是张三做的,而李四与王五都不会做。”事后得知,四位教师的看法中只有一种是对的。 据此,可以推出做好事的学生是: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答案】C。解析:第一步,辨析题型。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第二步,找关系。甲:¬张三→赵六;乙:张三→李四或王五;丙:¬李四→¬王五;¬赵六;丁:张三且¬李四且¬王五;乙和丁为矛盾关系。第三步,看其余。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四位教师的看法中只有一种是对的”,则甲和丙的话都为假;甲:“¬张三→赵六”为假,则“¬张三且¬赵六”为真,即张三不做,赵六也不做,排除A、D;丙:“¬李四→¬王五;¬赵六”为假,因赵六不做,即“¬李四→¬王五”为假,则“¬李四且王五”为真,即李四不做,王五做。因此,选择C选项。 例2.某公司举行优秀员工评选活动,在最后一轮评选中有甲、乙、丙、丁四名员工入围,甲认为乙会当选,乙认为丙会当选,丙和丁都认为自己不能当选。评选结果公布后发现,上述四种猜测只有一种是错误的。 由此可以推出,一定当选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解析:第一步,辨析题型。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第二步,找关系。乙的猜测“丙会当选”和丙的猜测“丙不会当选”为矛盾关系。第三步,看其余。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定一真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只有一项是错误的”,则乙和丙之间必有一假,则甲和丁的猜测均为真,可以推出:乙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相信通过上面两道题目的讲解,大家应该掌握了这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考试中遇到这类题目能够得心应手。

122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真假话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无论是在哪里都能勾起大家的好奇心,在行测文科的一些题目中也会考到大家真真假假的问题。为了大家能够更加熟练地解决必然性推理中一种常见的真假话问

    复古猫小懒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公务员考试真假推理方法

    一、真假推理题型判定 下面是一道典型的真假推理题: 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

    好猫宝宝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题型真假推理

    一、真假推理题型判定 下面是一道典型的真假推理题: 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

    徐珊珊11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公务员考试真假推理图

    总的来说我们的思路是:首先找矛盾,关键看其余。那现在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命题叫矛盾命题,如果能找到矛盾,接下来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因此,考生朋友应掌握三对矛盾命

    美食大卡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公务员考试逻辑真假推理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真假话问题的解法,如:矛盾法1)适用题型当题干的命题间存在矛盾关系时,可采用矛盾法解真假话问题。2)运用说明第一步找到题干中存在的矛盾(

    秋刀鱼与禹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