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9

Titi080808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真假推理考试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创艺麦香包

已采纳

【答案】B。

【解析】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找关系。甲说“所有人都没有坚持”与乙说“有人坚持了一个月”为矛盾关系。丙说“¬乙或¬丁”与丁说“¬丁”为包容关系,且“丁的话→丙的话”。看其余。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及题干“两真两假”的真假限定,可知:甲、乙中必有一真一假,丙、丁中也有一真一假。

根据包容关系的特性“一真前假,一假后真”,得出丁说的是假话,丙说的是真话,即丁坚持了一个月,乙没有坚持一个月,所以乙说的真话,故乙、丙说的是真话。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技巧:

我们来讲解一下真假推理中的包容关系,包容关系指的当题干中的一个论断成立能够推出另一个论断也成立时,那么这两个论断就构成包容关系,具有推理关系,包容关系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两组:所有(不)→某个(不)→有的(不),A且B→A(B)→A或B。

如果存在包容关系的两个命题一真一假,包容关系的真假特性就是前假后真,位于箭头前的命题一定是假的,位于箭头后的命题一定是真的,包容关系大多会与矛盾关系结合在一起考查,并且题目当中一般是两真两假。

177 评论

飞雪樱子

利用矛盾解决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真假话问题

一、寻找“矛盾关系”

当题干中有多个判断命题,并以对话形式给出,同时规定几个判断中有一真、一假、多真多假等情况时,我们可以考虑用矛盾关系来解题。我们知道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一定是一真一假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观察题干,找出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再根据题干所给的真假性的论断,判定除矛盾命题之外的其他命题的真假性,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例题1】在某次税务检查后,有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有纳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有纳税。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

B.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税了

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税了

D.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中公解析】答案选C。甲的话“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和丙的话“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题干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属实,所以乙和丁说了假话,则排除了A、B选项。因为乙说了假话,所以可以退出陈老板纳税了,所以排除D选项,此题答案为C。

二、创造“矛盾关系”

有的时候,当题目中的矛盾关系并不明显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题干信息中包含的关系去创造矛盾关系,从而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这就需要考生一定要准确把握题干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定位。

【例题2】某机关田径运动会有3个短跑项目,分别是60米、100米和200米。老张、老王和老李分别参加了其中的一种,而且三人参赛的项目还不一样。小张、小王和小李作了以下猜测:

小张:老张参加了60米,老王参加了100米。

小王:老李没参加100米,老王参加了60米。

小李:老张没参加60米,老王参加了200米。

如果他们的猜测都对了一半,则以下哪项为真?

A.老张、老王和老李分别参加200米、100米和60米

B.老张、老王和老李分别参加60米、200米和100米

C.老张、老王和老李分别参加100米、60米和200米

D.老张、老王和老李分别参加200米、60米和100米

【中公解析】答案选A。这个题直观看来不存在矛盾,但根据题意,三人参赛的项目不一样,他们的猜测都对了一半,所以我们可以把整个信息看成是6个判断,这时就行成了3真3假的关系;其次,观察判断可知,对老王的判断猜测了3次,并且都是不同的判断,而老王只能参加1个项目,所以这3个判断中一定是1真2假的关系,那么也就意味着剩下的判断是1假2真的关系;再次,观察剩下的判断,对老张的判断能形成矛盾,也就是1真1假的关系,所以我们可知,“老李没参加100米”这个判断一定为真,所以排除B、D,“老王参加了60米”为假,排除C。最后,所以正确答案是A。

更多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网页链接

195 评论

兔兔我要幸福

一、真假推理题型判定

下面是一道典型的真假推理题:

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如果题干给出了若干个论断,并且这些论断中有一个是真的或者有一个是假的,或者两真两假的情况,就可以断定该题目为真假推理型题目,其中两真两假的情况在广东、浙江等这些省份考的比较多。真假推理型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如果四人中有且只有一个说真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如果四人中有且只有一个说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上述题目的问法中“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也就是说另外三个人说的是假话,但是具体谁说了真话谁说了假话不明确。这种题目就叫做真假推理型题目。

二、巧用矛盾关系解真假推理题目

要用矛盾关系解题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两命题非此即彼的关系。比如生和死,一个人的生命状态,非生即死,只有这两种可能性。互为矛盾关系的双方必然有一真一假。利用矛盾关系的这一特性就可以快速解题。

真假题型的解题方法是:首先找矛盾,其次看其余。在真假推理中,某两个命题中常常存在矛盾关系,找到矛盾的两个命题,锁定真假,然后迅速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根据矛盾关系的必有一真必有一假的这一特性可得口诀:一真其余全假,一假其余全真。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矛盾关系有以下六种:

(1)“某个S是P”与“某个S不是P ”

(2)“所有的S都是P”与“有的S不是P”

(3)“所有的S都不是P”与“有的S是P”

(4)“P→Q”与“P且非Q”

(5)A或B与-A且-B

(6)A且B与-A或-B

三、真假推理例题详解

例1:某地发生一起爆炸案,经侦查得到以下线索:

(1)如果甲不是爆炸案元凶,那么乙就是爆炸案元凶;

(2)甲和乙都不是爆炸案元凶;

(3)乙和丙是爆炸案元凶。

经进一步侦查发现前述三条线索只有一条是假的,由此一定可以推出:

A.甲是爆炸案元凶

B.丙是爆炸案元凶

C.甲不是爆炸案元凶

D.乙不是爆炸案元凶

【解析】

找矛盾关系。观察题干中给出的三句话可知:(1)-甲→乙,(2)-甲且-乙,(3)乙且丙,(1)和(2)是矛盾关系,所以这两句必有一真必有一假,题干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所以第(3)句是真的,所以乙和丙是元凶,因此选择B选项。

299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真假话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无论是在哪里都能勾起大家的好奇心,在行测文科的一些题目中也会考到大家真真假假的问题。为了大家能够更加熟练地解决必然性推理中一种常见的真假话问

    复古猫小懒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公务员考试真假推理方法

    一、真假推理题型判定 下面是一道典型的真假推理题: 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

    好猫宝宝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公务员考试题型真假推理

    一、真假推理题型判定 下面是一道典型的真假推理题: 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

    徐珊珊11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真假推理图

    总的来说我们的思路是:首先找矛盾,关键看其余。那现在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命题叫矛盾命题,如果能找到矛盾,接下来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因此,考生朋友应掌握三对矛盾命

    美食大卡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公务员考试逻辑真假推理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真假话问题的解法,如:矛盾法1)适用题型当题干的命题间存在矛盾关系时,可采用矛盾法解真假话问题。2)运用说明第一步找到题干中存在的矛盾(

    秋刀鱼与禹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