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6

张先生899547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儒家学派公务员考试题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开心一刻0312

已采纳

然后,做题,多做题,行测一定要做题,做真题,做各省历年的真题,做国考的真题 。当你题做多了,题型见多了,有一些方法和技巧,你自然而然的就掌握了,当然了,行政比较要求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通过多做题,也可以把这两方面提高的。一、答题思路 不少应试者出了考场后懊悔自己没有把考题做完,而这些题还是有可能做对的。这多是由于答题方法不正确所致。其实,“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答题方法主要有三个:一是先易后难,二是先难后易,三是按题顺序号做。其中,第三个方法只有在考题都较易或者对考题十分有把握时方可采取,但这种情况是罕见的。第二个方法是冒险的,遇到“拦路虎”一味地硬拼,将自己搞得头昏脑涨,不仅影响了做题速度,而且后面容易的题也可能选错答案。所以,第二个方法不可取。多数人认为还是采取第一个方法即“先易后难”为妥。先易后难有三层意思:其一,就“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各部分考题而言,有一些是较易的,也有一些是中等难度的,还有一些是难的。因此,在答题过程中,应先将容易的与中等难度的做完,当遇到了难题,一时又想不出解题方法,或判断不出哪个选项为正确答案时,应采取先放一放的缓冲策略,集中精力去做会做的题,最后留下些时间(比如十来分钟),回过头来再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如果某些难题实在做不出,即可采取“猜测法”,猜一个你认为可能正确的选项。这样做,一来有可能会猜对—些,二来即便是猜错了,也不会倒扣分(在做某些省市或部门的试卷时不宜使用这种做法,因为有“知觉速度与准确性”,这部分做错了会倒扣分)。这样,既可以保证做题的速度,又可以保证做题的质量。如果猜答案,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其二,难题因人而异。对数学专业的应试者而言,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类的试题可能是容易的,而对一些非数学专业的应试者且平时掌握的做题规律又少者,可能就是难题了。对中文与新闻专业的应试者而言,言语理解与表达类的试题可能是容易的,而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应试者可能就是难题了。对平时能熟读《十万个为什么》、法律知识牢固而又很注意多方面知识积累的应试者而言,常识判断类的考题就是容易的,而对于那些偏科的应试者来说,常识判断题则是难题了。其三,平时要多练习些难题。这几年,考试中的难题不断增加,且变化也较多。这些难题并非偏题,而是要求应试者综合运用某几种规律或某几门课的知识方能解答出来。如数字推理中的一些难题需要综合运用减法规律与平方规律。如常识题的难题,需综合运用地理、历史、物理与科技等几门课的知识方能选择出正确答案。因此,如果平时多练习些难题,多掌握些破解难题的方法,到了考场上真正不会的难题就少之又少了。二、高分对策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性质是一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考查的是应试者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潜力和倾向。测试的题目大都为考生所熟悉,所用到的知识也不会超出中学范围。但由于题量大、时间紧,再加上很多题目只有在找到一种简便方法后才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而很多考生恰恰是在寻找简便方法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结果导致无法按时完成所有试题,最终与高分无缘。因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查的就是考生做题方法和速度,通过做题方法和速度来反应考生各方面的能力,应试者要想拿到高分,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1.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在公务员考试中方法和速度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速度的提高是以方法的优化为前提的。可以说,没有好的方法就没有快的速度。方法是第一位的,是最为关键的。2.学会放弃好的方法固然能提高做题速度,但并不是每个题目的简便方法都是一眼即可识破的。有些题目用常规方法做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而寻找简便方法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为了保证整体的做题速度,就一定要学会放弃。尤其是在遇到一个新题型时,如果一分钟之内仍找不到简便方法的话,就一定要果断地放弃。3.审清题意,切忌盲目答题答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题目的要求。公务员考试的题量大、时间紧,对大部分考生来说,能按时完成所有题目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因此,如果审错了题意,再重新答题的话,即使做对了题目也与做错或没做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它挤占了解答后面题目的时间。所以,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审清题意,减少答题的盲目性,避免因改正错误而浪费时间。4.重视直觉思维在考试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种情况:针对一问题,想到了好几种可能情况,或者觉得几种答案都对又只能选一种时,应试者往往会陷入沉思,犹豫不决,最后瞎猜一个答案。既浪费时间,又不能保证准确率。在这种情形下,建议采用“最先想到”的方案,也就是说,要重视直觉思维的结果。直觉思维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产生的,因此有一定的正确性,它比随意瞎猜要更有效一些。5.克服考试中的“舌尖效应”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之为“舌尖效应”。“舌尖效应”在情绪紧张时尤为明显。对付“舌尖效应”的办法就是在心理上放松,暂时把“拦路虎”放在一边,先做其他的题目,过一会儿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一问题,也许就会恍然大悟。

137 评论

amy229815572

我做的部分题目及解析: 101、 5 12 21 34 53 80 ( ) 选D,二级等差 102、 7 7 9 17 43 ( ) 选C,0 2 8 26 2 6 18 18*3+26+43=123 103、 1 9 35 91 189 ( ) 选B,23+33,33+43,53+43,63+53 104、 0 1/6 3/8 1/2 1/2 ( ) 选C,0/5 1/6 3/8 6/12 10/20 15/36 ,所以答案是 5/12 105、 153 179 227 321 533 ( ) 未找到完整原题,谁能提供? 113,一种溶液,蒸发掉一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为10%,再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为12%,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将变为多少? a14% b17% c16% d15% 选D,简单的计算 114,某公司甲乙两个营业部共有50人,其中32人为男性,已知甲营业部的男女比例为5:3,乙营业部的男女比例为2:1,问甲营业部有多少名女职员? a18 b16 c12 d9 选C 115,要求厨师从12种主料中挑出2种,从13种配料中挑选出3种来烹饪某道菜肴,烹饪的方式共有7种,那么该厨师最多可以做出多少道不一样的菜肴? a131204 b132132 c130468 d133456 选B,排列组合+尾数法 1、司马迁与 文景之治谁更早? 文景之治 2、北京奥运会八月八日晚上八点举行,问全世界和中国在同一天有多少国家? A.没有一个 B.全部国家 C.全部国家二分之一以下 D.二分之一以上 个人觉得选B,记得看清题目,文中是国家哦 3、甲乙丙丁那个种树的 甲是其他的四分之一 乙是其他的三分之一,并是其他的一办,丁是3900 求甲 选项 A 3600 B 6000 C 9000 D 7500 选A,总共60份,甲是12份,乙是15份,丙是20份,则丁是13份。(3900÷13)*12=3600 4、奥运会的“和”运用了中国的什么学派的思想: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选C,“和”字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因此选儒家 5、次贷危机的“次”指的是什么? 答案:次指的是这些抵押贷款属于资质较低的金融资产。评级公司会把一些金融产品分为A、B等级,分销给有不同风险喜好的客户。由于这些抵押贷款基本上没有抵押,风险较大,因而资质较低。但现实情况并非这么简单,有些金融公司把这些次级贷款又重新打包,把无违约风险、违约风险不大和风险较大的资产重新分类,再和其他金融资产混在一起,让评级公司重新评级。有些资产甚至又被评为优质资产,所以说,这个问题对金融世界的渗透极其深,简直是一个毒瘤。 6、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 a上海 b安徽 c广东 d浙江 选B,经济体制改革最先开始应该是我们安徽小岗村,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广州开始。记住:经济体制改革都是从农村开始的! 7、法律题:甲被车撞,乙打车将其送往医院,途中甲的手机丢失。答案:甲承担打车费用,乙不承担甲丢失的手机。 8、常识:天然气、太阳能和*能都丰富的是 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 9、逻辑:甲乙丙三人,山东人、河南人、湖北人的那个。答案:湖北人最小 10、言语理解:四川地形与 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气候与植物多样性的联系 四川植物的多样性 四川自然条件独特 11、09年不相同的日子有几个?答案是 0个选A 12、三十年实际GDP平均保持百分之九点几的增长率。。。选A 接近10% 13、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的文化符号 ? 选 爵士 ? 17、从2006年元旦起我国政府正式取消了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我国农业税的征收始于: 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c秦朝的按亩纳税 d西汉的编户齐民 选A,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传统农业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农业税的历史地位。农业税是一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税种,从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实行“初税亩”这一具有税收形式的制度开始,延续至今已有2599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农业税史。 18、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试试“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使为了促进: a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选C 19、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的实现使在: a20世纪50-60年代 b大跃进时期 c20世纪60-70年代 d文革时期 选C 20、地热资源,太阳能、水能资源均丰富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海南岛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选A 网上搜集部分: 一、常识判断试题及答案 1. 北京奥运会“和”蕴含的思想源自:( )。 A. 墨家 B. 道家 C. 儒家 D. 法学 .【答案】C 69楼有疑义 2.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 )。 A. 上海 B. 安徽 C. 广东 D. 浙江 .【答案】B 3. 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 A. 生产力发展 B. 效率的提高 C. 社会的公平 D. 内需的扩大 .【答案】C 4.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 )。 A. 20世纪50-60年代 B. 大跃进时期 C. 20世纪60-70年代 D. 文革时期 .【答案】C 5. 从2006年元旦起我国政府正式取消了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我国农业税的征收始于:( )。 A. 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B.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C. 秦朝的按亩纳税 D. 西汉的编户齐民 .【答案】A 6. 地热资源、太阳能、水能资源均丰富的地区是:( )。 A. 青藏高原 B. 海南岛 C. 塔里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答案】A 7.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机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B. 今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C.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D.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以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答案】A 8. 晚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至15世纪)的历史大事是( )。 A.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B.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C. 英国的工业革命 D.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答案】C 9. 我国领导人多次表示,西藏事务完全是中国内政。“西藏问题”的实质是( )。 A. 主权问题 B. 宗教问题 C. 人权问题 D. 民族问题 .【答案】A 10. 以下节气按照时间顺序排解正确的是( )。 A.立冬 小雪 小寒 冬至 B.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C.小暑 大暑 处暑 立秋 D. 立春 惊蛰 雨水 春分 .【答案】B 11. 下列历史事件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A. 司马迁修《史记》→文景之治→王莽篡权 B. 杯酒释兵权→岳飞抗金→王安石变法 C. 齐桓公好龙→商鞅变法→秦统一天下 D. 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答案】C 12. 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均GDP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 C. 正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 D. 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逐年减少 .【答案】B 13. 下列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可行的是( )。 A. 医用酒精加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用于伤口消毒 B. 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金属中毒现象 C. 由于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 D. 低血糖症状出现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答案】B 14. 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次”是指( )。 A. 贷款人的第二次贷款 B. 贷款人的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 C. 贷款机构的实力和规模较小 D. 贷款机构的信用等级较低 .【答案】B 15. 关于气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沙尘暴发源于蒙古高原 B. 厄尔尼诺现象是由温室气体增多引发的 C. 美国西海岸有暖流,东海岸有寒流通过 D. 飓风指的是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 .【答案】D 16. 下列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CPI反映一定时期为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格程度的绝对数 B. CPI用来分析消费品非零售价对居民生活费用支出 C. CPI反映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 D. CPI是采取指数商品价格加权平均的方法算出来的 .【答案】C 17. 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 )。 A. 隐形飞机机身涂料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电磁波 B. 混沌理论在很多研究领域有重要应用 C. U盘格式化后,信息不可恢复 D. 土星环是圆的 .【答案】C 18. 下列能够依次展示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是:( )。 A. 感恩节、巨石阵、卢浮宫、浮世绘 B. 硅谷、哈佛大学、白金汉宫、东照宫 C. 爵士乐、金色大厅、圣女贞德、新干线 D. 劳斯莱斯、芭比娃娃、巴尔扎克、桂离宫 .【答案】A 74楼有疑义 19. 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 B.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 C. 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D. 法律和道德可以互为促进 .【答案】C 20.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行为是不合法的:( )。 A. 某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长、副乡长 B. 国务院某部门制定规章设定行政许可 C.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2008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 .【答案】B 21. 下列机构中,有权依法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是( )。 A. 某直辖市代表大会 B. 某省人大政府的工作部门 C. 某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答案】B 22.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行政行为。据此,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A. 暂扣违章司机的机动车驾驶证 B. 对醉酒的人约束至酒醒 C. 对严重违反《公务员法》的公务员给予开除处分 D. 对到期不缴纳税费的纳税人,按日加收滞纳金税款数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答案】A 23. 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 )。 A. 赵某,30岁,醉酒驾驶撞死路人 B. 刘某,13岁,盗窃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财物 C. 张某,20岁,遇人抢劫奋起反击,将对方打成重伤 D. 王某,30岁,为了躲避仇人追杀,抢了路人的摩托车逃跑 .【答案】A 24. 甲被车撞伤倒地,行人乙拦下一辆出租车,将甲送往医院,乙支付了车费,其间,甲的手机丢失,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车费由甲承担,甲手机丢失的损失由乙赔偿 B. 车费不由甲承担,甲手机丢失的损失由乙赔偿 C. 车费由甲承担,甲手机丢失的损失不由乙赔偿 D. 车费不由甲承担,甲手机丢失的损失不由乙赔偿 .【答案】D 25.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突发事件即为紧急状态 B. 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从高到低一次用红色、橙色、蓝色、黄色来标示 C. 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D.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不得越级上报 .【答案】D 71、81楼有疑义 二、数量关系题目及答案 数字推理见前面 107.小王忘记了朋友的手机号的最后两位,只记得手机号的倒数第一位是奇数,那么小王最多要拨打多少次才能保证打通朋友的电话?( ) A. 90 B. 50 C. 45 D. 20 107.【答案】B 108.用六位数字表示日期,比如980716表示1998年7月16日,用这种方法表示2009年的全部日期,那么全年中六个数字都不同的日期有几天?( ) A. 12 B. 29 C. 0 D. 1 108.【答案】C 109.甲乙共有图书260本,其中甲有专业书13%,乙有专业书,那么甲的非专业书有多少本?( ) A. 75 B. 87 C. 174 D. 67 109.【答案】B 110.一条隧道,甲用20天的时间可以挖完,乙用10天的时间可以挖完,现在按照甲挖一天,乙再接替甲挖一天,然后甲再接替乙挖一天…如此循环,挖完整个隧道需要多少天? ( ) A. 14 B. 16 C. 15 D. 13 110.【答案】A 111.甲乙有相同数目的萝卜,其中甲打算卖1元2个,乙打算卖1元3个,后来甲乙一起以2元5个的价钱把萝卜卖了出去,结果比预期的收入少了4元钱。问:甲乙共有萝卜多少个?( ) A. 420 B. 120 C. 360 D. 240 111.【答案】D 112.甲购买3支签字笔、7支圆珠笔、1支铅笔共花费32元,乙购买同样价格的笔,其中签字笔4支,圆珠笔10支,铅笔1支,共用去43元,问:单独购买签字笔、圆珠笔、铅笔各一支共需多少钱?( ) A. 21 B. 11 C. 10 D. 17 112.【答案】C 113.一种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0%,再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2%,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将变为多少?( ) A. 14% B. 17% C. 16% D. 15% 113.【答案】D 114.某公司甲乙两个营业部共有50人,其中32人为男性,已知甲营业部的男女比例为5: 3,乙营业部的男女比例为2:1,问甲营业部有多少名女职员?( ) A. 18 B. 16 C. 12 D. 9 114.【答案】C 115.厨师从12种主料中挑出2种,从13种配料中挑选出3种来烹饪某道菜肴,烹饪的方式共有7种,那么该厨师最多可以做出多少道不一样的菜肴?( ) A. 131204 B. 132132 C. 130468 D. 133456 115.【答案】B 116.如图所示,X、Y、Z分别是面积为64、180、160的三个不同形状的纸片, 覆盖住桌面的总面积是290,其中X与Y、Y与Z、Z与X重叠部分的面积 依次是24、70、36,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15 B. 16 C. 14 D. 18 116.【答案】B 117.甲乙丙丁四个队植树造林,已知甲队的植树亩数是其余三队植树总亩数的的四分之一,乙队的植树亩数是其余三队植树总亩数的三分之一,丙队的植树亩数是其余三队植树总亩数的一半,丁队植树3900亩。那么甲的植树亩数是多少?( ) A. 9000 B. 3600 C. 6000 D. 4500 117.【答案】B 个人参加7个活动,每人只能参加一个活动,并且每个活动的参加人数都不一样,那么参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最多有多少人?( ) A. 22 B. 21 C. 24 D. 23 118.【答案】A 119.某市水库水量的增长速度是一定的,可供全市12万人使用20年,在迁入3万人之后,只能供全市人民使用15年,市政府号召大家节约用水,希望将水库的使用寿命延长至30年,那么居民平均需要节约用水量的比例是多少?( ) A. 2/5 B. 2/7 C. 1/3 D. 1/4 119.【答案】A 120.学校用从A到Z的顺序给班级编号,再按照班级号码在后面加01、02、03…的顺序给学生编号,已知从A—K每个班级是按照15的数量依次递增1人,之后依次递减2人,那么第256名同学的编号是多少?( ) A. M12 B. N11 C. N10 D. M13 120.【答案】D 我找到的,分享给你哦。

354 评论

Bohollsland

【导语】行测常识考察范围很广,对考生们平时的积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常识类题目作为行测考试中的常客,在试卷上设置基本是放在试卷的第一部分,行测常识判断考查题量大、范围广,是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在复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把应知应会的内容掌握住,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易错点要有总结归纳。易错点来自于考生自己的知识点盲区,还有来自于相关知识在日常认知里的错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考点记忆,特别给大家进行了整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21公务员行测常识知识训练:科技人文,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下列作品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是:

A.《辛德勒名单》 B.《静静的顿河》

C.《智取威虎山》 D.《战争与和平》

【答案】A

解析:《辛德勒名单》是以二战为题材的影片,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静静的顿河》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2年苏联国内战争为背景;《智取威虎山》以国内解放战争为背景;《战争与和平》是以俄罗斯抵抗拿破仑侵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故本题答案选A。

2、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擅长领域对应错误的是:

A.军事:白起、李靖 B.经济:桑弘羊、郦道元

C.天文:张衡、郭守敬 D.艺术:吴道子、顾恺之

【答案】B

解析:郦道元是北朝北魏地理学家,其著作《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他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故本题答案选B。

3、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著名言论对应错误的是:

A.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B.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梁启超——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D.曾国藩——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答案】D

解析:D项名言出自《宋史•王安石列传》,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论断,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意思是: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故本题答案选D。

4、“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与下列哪一观点属于同一学派?

A.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答案】C

解析:题干“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下》,意思是:以天下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百姓的愁苦为担忧,然而这样的人还不能称王的,从来没有过。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A项“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出自《韩非子•有度》,意思是:惩罚罪过不避让大臣,赏赐善行不遗忘百姓。指惩罚和奖赏应一视同仁,不应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韩非子是老子学派的代表人物。

B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其观点认为“天道”的特点在于减少有余而补给不足,而“人道”则反之。属于老子的哲学观点。

C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D项“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出自《孙子兵法》作战篇。意思是:用这样大规模的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攻打城池,会使得兵力耗竭;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财力不继。讲的是用兵作战的方法,与题干观点不同。

故本题答案选C。

5、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发生?

A.辛亥革命发生时,希腊人在体育场观看世界杯足球赛

B.五四运动发生时,中国大学生利用半导体收音机收听广播

C.冷战时期,苏联某地电影院放映彩色电影

D.越战期间,美国人在家里用计算机访问互联网

【答案】C

解析: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06年诞生的,由英国人制作,内容是他的两个孩子在草地上玩。而美苏冷战时期为1947年到1991年, 所以C项描述的情形可能发生。故本题答案选C。

6、通过上述试题我们会发现国考常识考察范围是很广的,那么怎么有效准备常识部分内容呢,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准备:

(1)注意平时积累,平时积累很重要。

(2)研究历年试题,试题都有自己的考察规律和特点,通过试题,明确重难点。

(3)选取有针对性的教材,可以选取常识判断专项进行系统复习。

(4)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练习题,通过做题巩固知识,查缺补漏。

以上就是2021公务员行测常识知识训练:科技人文,希望大家在进行常识记忆的时候,能够进行对比整理,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大家在备考中除了系统学习之外更多要注意平时工作生活学习中的积累,常识的学习,需要平时不断的积累,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祝大家成功!

209 评论

梁小姐12

一、 解题技巧——从简单着手若题目出现“以下说法哪几个说法是正确/错误的(组合选择题)?”或者“以下说法有几个是正确/错误的?”、“以下选项正确/错误的是?”等需要判断多个表述正确或错误的情况,在做题时,最后考虑明显比较困难的选项(一般是需要进行多个计算的题目),可以从明显比较简单的表述(一般是直接可以从材料当中读出答案的表述)着手。判断难度一般情况下有如下标准:(1)题干短的题优先于题干长的题;(2)不需要计算的题优先于需要计算的题;(3)单个计算题优先于多个计算题,单个表述题优先于多个表述题;(4)容易找到原文信息的题优先于不容易找到原文信息的题。可以归结为:题干短、不计算、少计算、信息易得。二、 猜题技巧——选项信息猜答案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说话时往往不把话说的太绝对,而采用较委婉的方式,给自已留有余地。在综合推断题中,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如果选项中出现“一定”、“肯定”等这类字眼时,表述往往就是错的。若选项中出现“可能”、“大概”、“约”等这类字眼时,表述往往就是对的

287 评论

老幺2010

29号 考完就能出 得看你 有没有能力得到 到淘宝上去找一下吧 有卖的

341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儒家道家

    你好,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历年真题可以在中政行测在线题库 试卷专区找到。每套试卷均有答案和详细的解析。

    暴脾气媛媛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公务员考试儒家思想

    申论考试是指在公务员考试中,通过对设定资料的阅读,回答有关问题,考察应试者能力的一种考试形式。在公务员考试中,通过对设定资料的阅读,回答有关问题,考察应试者七种

    猫19820728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儒家墨家思想

    儒家就是。仁,仁爱道教。道法自然,无为墨家。兼爱非攻。尚贤

    爱妃朕累了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和公派留学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公务员出国留学是可以的,如果不是单位公派就需要自费留学。 在获得学校的OFFER后,你需要协调与就职单位的关系,获得单位的认可,去签证

    我是丽香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先秦儒家

    浅谈我国古代先秦到汉时期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是由历史筛选出来的经久不衰之作,从宏观的角度看,经典作品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更精细的角度去分析,我们会发现,

    沈阳宜家装饰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