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5

上班好远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推理时态题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甜甜的daisy

已采纳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有别于其它考试的一种考试模式。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选择题垄断了所有题型,这其中不管是国考还是地方的省考,更以单选题为主。选择题对考生来说似乎是手到擒来,但结果却恰恰相反,每次的公务员考试中,均有大量的考生反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量大,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无法完成所有试题的正确解答,甚至于有些试题题干都没有时间去看,便稀里糊涂的选出了答案。很多考生认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并不难,只是时间紧题量大,考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完所有问题。当考生不能按照常规的方法正确解答题目时,以免考生在一道题目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影响其他题目的解答,这时便时使用的最佳时机。当然,何种解题技巧适用于那种题目,则需要考生灵活的处理。精英特速读可以给大家进行了系统的训练,在这里,先给大家总结一些万能解题技巧:一、排除法如果考生细心的话,便能够发现排除法似乎适合于每一种题型。在这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各类选择题也不例外。在考生解答客观题时,排除法便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之一,并且它也最适合于单项选择题。在这部分题中,考生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便会轻易的将最不适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甚至有些题可以直接将其他三项排除掉,选出正确答案。其实部分题考生即使不能直接通过排除得出答案,也可以减小试题的难度,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二、去同存异法应试者在阅读完试题内容和所有选择项后,根据题意确定一个选择项为参照项,该选择项同其他选择项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特征差异。然后将其他选择项与之进行对比,把内容或特征大致相同的项目去掉,而保留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最后确定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三、印象认定法印象认定法是指根据印象的深刻来选择答案。应试者在读完一道试题的题干和各项选择项后,各选择项对于考生大脑的刺激强度是不同的。有的较强,有的较弱,那些似曾熟悉的内容必然会在头脑中最先形成正确选项的印象,因此,据此作出的判断的命中率还是比较高的。四、比较法此方法应用范围较广。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应试者可以将各选择项同题意要求进行纵向比较,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在解答多项选择题时,就要求考生将选项同题意要求作纵向比较,再将前一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选项进行横向对比,最后确定符合要求的正确答案。一般经过这两次的对比之后,漏选或误选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五、猜测法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因为它靠的是运气,正确率相当小。这种方法只有当考生运用其他方法均不能找到试题的正确答案时才可使用。猜测法,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考生在这种试题上过分深究,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影响考生的注意力和考试情绪。这种方法虽然是靠运气,有时也有一定的命中率。以上五种万能解题技巧,归根结底,要想取得好成绩,平时认真复习训练才是根本的方法。在扎实的基础上结合灵活的方法,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

169 评论

little1208

行测判断推理评价型题目解题技巧:

相似结构型的题目常见的问法形式为:下列与上述推理最为类似的是;以下哪项中的推理形式与题干中的推理形式相同;以下哪项与上述论证方式不一样……通过问法,我们会发现这类型的题目需要重点关注题干的推理结构、论证方式。也就是说,题干论述的本身正确与否无关紧要。我们做题思路是需要寻找一个选项其论证形式和题干类似。

考点一:题干概念比较清楚,有重复性的概念词,可以通过标注字母的形式进行结构分析。

【例题】所有向日葵都是向阳的,这棵植物是向阴的,所以这棵植物不是向日葵。

上述推理的形式结构与以下哪项最为类似?

A.所有职业短跑运动员都穿钉鞋,小李不是职业短跑运动员,所以小李不穿钉鞋

B.所有纳税人都有存款,这位姑娘有存款,所以这位姑娘是纳税人

C.所有法警都在法院工作,小王在法院工作,所以小王是法警

D.所有铅笔的外壳都是木头做的,这支笔是铝做的,所以这支笔不是铅笔

【答案】D。中公解析:将题干的论证结构通过字母转换可以写成“所有A是B,C非B,所以C非A。”四个选项的形式结构分别是A项为“所有A是B,C非A,所以C非B”,和题干形式不一致,排除;B项为“所有A是B,C是B,所以C是A。”和题干结构不一致,排除;C项为“所有A是B,C是B,所以C是A。”和题干结构不一致,排除;D项为“所有A是B,C非B,所以C非A。”和题干结构一致,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二:题干存在复言命题(如: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

【例题】只有巧干加实干,才能创造出惊人的业绩。某公司的业务经理取得了非凡的业绩,可见该业务经理实践了巧干加实干。

下列哪个推理结构与上述推理在形式上是相同的?

A.如果一个人犯了罪,那么他就会受到刑事处罚,张某受到了刑事处罚,可见张某犯了罪。

B.这种植物只有开花,才能结出果实,今年这种植物没有开花,所以不会结出果实。

C.只有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考试的人才能从事律师职业。小李从事律师职业,所以小李已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考试。

D.只有在特定的土质和气候条件下,这种葡萄才能获得好收成。现在这种葡萄没有获得好收成,说明这里没有这种特定的土质和气候条件。

【答案】C。中公解析:题干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有效推理形式。用符号形式表示为:只有 P,才 Q,Q,所以 P。

A 项的推理形式是:如果 P,那么 Q,Q,所以 P,与题干不同;

B 项的推理形式是:只有 P,才 Q,非 P,所以非 Q,与题干不同;

C 项的推理形式是:只有 P,才 Q,Q,所以 P,与题干相同;

D 项的推理形式是:只有 P,才 Q,非 Q,所以非 P,与题干不同。

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三:题干不是以命题形式呈现,感受题干内在的逻辑关系

【例题】司马光出身贫寒;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与题干中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最相似的是:

A.基本功对拿笔杆子的人很重要,不练是不行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B.绘画的人常画,唱歌的人常唱,而搞文字的人怎么可以几个月不写东西呢

C.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D.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由此可见,没有苦痛的挣扎,便不会有成功的喜悦

【答案】D。中公解析:题干先列举一部分名人都具有某种相同的属性,最后得出结论。A项是由结论来列举事例;B项属于类比推理;C项只是说这些作品都是圣贤们发奋所作,并未对例证进行归纳。D项由例证中主人公都是经历艰难而收获成功,进而得出结论,与题干论证相似。故答案为D。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大家在做行测可能性推理评价型题目时,一定要细心,把握准确题干的论证形式,选项认真分析,和题干一一对应,通过比较最终确定答案。

98 评论

童心惠敏

注意:蒙题只是最后的手段,遇到能做会做的题目一定不要放过,不要把蒙题技巧奉为圭臬,否则会得不偿失。数量关系1、选项三奇数一偶数,选偶数,相反选奇数2、选项是区间,尽量选中间的两个区间3、极值问题,最小往往选第二小;问最大,往往选第二大。也可以优先代入进行验证.4、如果题目选项中的某两项满足题目中的某个等量关系,那么这两个相关联的选项,极有可能一个是干扰项,一个是正确答案。5、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的选项,先代入验证,此多为正确选项6、充分运用选项,倍数等关系,能秒杀就秒杀。不能每道题都计算,要学会适当放弃。7、敢于设“1”或设具体数值,代入公式求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8、年龄问题能代入先代入,或者利用年龄差不变,实在不能解再列方程。9、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10、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11、有几何图形的话,可以用直尺量出几何图形的长、宽、高等辅助计算 (不能带尺子的话就算了) 。12、ABCD均匀分布,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没做的题都选未选过的选项13、遇到问法出现最大、最多的题目一般选择选项大小排序第二大数字的选项资料分析1、资料分析部分可以用直尺找出条形图中的最大、最小值、排在第几位的值,以及量出高度按比例算出数值等,量角器量出所求的部分对应的角度,进而折算出比重等 (不能带尺子就算了)资料分析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的的图表入手;题目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入手,不做最后判断题目;最后判断题目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入手,看简单的选项的对错。3、先看问题,阅读时勾画关键词4选项全由文字组成的,答案往往是C。5、题干有“约”字的选项一定不是整数6、主要由数字构成的选项,B选项当选概率最大7、中心词阅读,数据略过就好8、A的增长率为a,B的增长率为b,则a、b的混合增长率介于AB之间,不用计算9、资料分析的最后一道综合分析小题,优先蒙C/D;确实没时间,优先看D。10、注意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比如水产品养殖业和水产品不是一回事常识判断如果选项中有两个选项互相矛盾的话,答案一般就在这两个选项中的一个;如果选项中有与题干描述相矛盾的,可以排除。2、有关历史事件的排序题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可以将各个选项同题目要求进行纵向比较,并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3、题意要求的答案优先选体现民族自豪感的选项5、不选绝对化的选项。在常识判断%的选项中,有一些选项的说法太绝对,例如出现“必须“禁止”“所有”“只有”等词语,一般情况下该说法错误。而相反如果出现“可以”“一般“可能”“正常情况下”等词语,一般情况下可以初步判断为正确选项6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虽然有风险但正确率也是最高的。根据题千中的信息词进行联想,一般与信息词有关联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8、多联系生活实际,符合生活中常理的选项一般为正确的言语理解(一) 逻辑填空找,1、从空白处的后面和下个空白处的前面去找,只有一个空白处的,从该空白处后面到结尾去2、排除具有极端语气的词语,语气一般是中庸,但在感情色彩为消极的情况下,则语气要重3、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4、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5、遇到词语辨析,要抓住它们的侧重点,去区分它们的差别选项中近义词辩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7、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8、相信第一感觉,相信固定搭配(二) 片段阅读1、先读问题,再读题干2、答案一般在首句或尾句。3、细节判断题先读选项,再对照原文,时态、数量、话题、概念、逻辑等方面的错误.4、判断选项时,看主语是否符合题干的论述主体(也就是找主题词)5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极端选项一般不选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67、明显不符合常识、伦理、逻辑、法律的都是错的8、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9、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10、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11、提问方式是“错误的”,要通读材料再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不正确的”12、语句排序先进行首尾句猜测,注意运用关联词判断。(也可以找出连贯的两句,然后排除他项,很多题目不知道首尾句也可以用此得出正确答案。)不能完全信任选项分布,选完读一遍才行或者看前三个顺序对不对13、如果一道排序题有2个以上的句子含有时间词只的时候,我们可以优先考虑用时间去解题判断推理有关折纸盒的问题,可以借橡皮来解答。在橡皮的六个面上依次标上题干图形的小图形,再进行判断。2、定义判断,问符合的,建议在题目旁边打“√”;问不符合的,打“x”帮助解题3、类比推理,不能根据逻辑关系确定答案时,选形式最接近的.4、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到的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5、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6、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7、结论型推理题只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8、排除弱化项只、主观项、论题偏离项,剩下的往往就是正确答案9、图形推理图形本身变化不大的考虑对称、旋转、平移、翻转等10、图形推理题只图形本身变化较大考虑元素数量、加等11、若图形复杂多变且出现怪图,重点考虑共性,如共同元素数量、位置关系等12、立体图形推理一个面寻找特殊面,两个面看特殊面是否相对、相邻,三个面看时针顺序求同消去。13、除了一笔画,还有两笔画,

354 评论

矮油没游

公务员考试行测推出答案的技巧,或参考:常识判断1)比较异同,找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2)绝对排除法常识判断,一些法律题中某些选项的说法太绝对,如出现“必须”“禁止”“所有”“只有”等词语,一般情况下该说法错误。数学运算1)选项有升降,不看最大最小,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或是正确的选项。2)选项中若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3)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4)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5)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图形推理题,解题规律,如:相同部份去掉;对应位置阴影变化(两图相同或不同则第三图对应位置变阴影或变空白);相同部件,上下、左右组合;图形拆分(有三个图构成,后两个图为第一个图的构成部件);不同图形叠加形成新图;各图形组成部件属于同一类(如:均为三条曲线相交);图形每行图形被分割成的空间数相同;图形有多条对称轴,且有共同交点,轴对称图形(如正三角形,正方形);图形边上角的个数增多或减少;相隔一个图形分别对称(如:以第三个图为中心,1和5对称,2和4对称)。

221 评论

笔岸四叶草

二难推理通常是有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命题作为前提而构成的推理。其结论可以是直言判断,也可以是选言判断。它常常会使推理的人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故而得名。二难推理其实质就是结合着选言命题考查的复杂型假言命题,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大家熟练掌握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就可以解决这一类型的所有题目。二难推理的常考形式主要分为三类:构成式、破坏式和特殊式。(一)构成式所谓构成式其实就是一种假言命题的正向推导过程,一般来说包括两种形式:①如果A,那么B;如果C,那么B;A或C;所以,B②如果A,那么B;如果C,那么D;A或C;所以,B或D(二)破坏式破坏式是利用假言命题“否定后件得出否定前件”这一推理规则变相进行的推理,通常也包括两种形式:①如果A,那么B;如果A,那么C;非B或非C;所以,非A②如果A,那么B;如果C,那么D;非B或非D;所以,非A或非C(三)特殊式特殊式把二难推理缩小到两个概念的范围,这一点利用假言命题的“连锁推理”规则可以把复杂的推理形式简单化,轻而易举的解决问题。①如果A,那么B;如果A,那么非B;所以,非A②如果A,那么B;如果非A,那么B;所以,B以上几乎涵盖了行测考试中二难推理所有考查的形式,以下通过几道真题示例的讲解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这一类型题目的推理规则和解题方法。例1.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政治稳定, 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从上述观点可以得出:A.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B.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C.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的D.一个政治上不稳定的国家,一定同时充满了经济风险【答案】B.解析:运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和连锁推理,可得出题干的逻辑关系如下:①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富有;②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存在经济风险→财富不公正分配→政治不稳定;③政治稳定→财富公正分配→不存在经济风险→无法有效率地运作经济;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选言命题的转化关系,由③可知,或者政治不稳定或者无法有效率地运作经济,B项正确。否定前件无法否定后件,因此根据①③,无法由政治稳定→不富有,A项错误;由①可知,“有效率地运作经济”是“富有”的充分条件,C项错误;由②可知,“存在经济风险”是“政治不稳定”的充分条件,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B.例2.某市要建花园或修池塘,有下列 4 种假设:修了池塘就要架桥;架了桥就不能建花园;建花园必须植树;植树必须架桥。据此不可能推出的是:A.最后有池塘B.最后一定有桥C.最后可能有花园D.池塘和花园不能同时存在【答案】C.解析:题干的逻辑关系如下:①修池塘→架桥→不建花园;②建花园→植树→架桥。由①否定后件就能推出否定前件,可知,建花园→不架桥,与②建花园→架桥构成二难推理,符合特殊式的第二种:如果A,那么B;如果A,那么非B;所以,非A,因此不建花园,C项推不出。例3.威尼斯面临的问题具有典型意义。一方面,为了解决市民的就业,增加城市的经济实力,必须保留和发展它的传统工业,这是旅游业所不能替代的经济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为了保护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必须杜绝工业污染,但是,发展工业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工业污染。可见:A.威尼斯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经济发展的停滞或生态环境的破坏B.威尼斯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应是停止发展工业以保护生态环境C.威尼斯市民的生活质量只依赖于经济和生态环境D.如果有一天威尼斯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这一定是它为发展经济所付出的代价【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将两方面内容用逻辑关系表述如下:①发展经济→发展工业;②保护生态环境→杜绝工业污染→不发展工业,①②构成二难推理,符合破坏式的第二种情形:如果A,那么B;如果C,那么D;非B或非D;所以,非A或非C,因此得出,或者不发展经济或者不保护生态环境,A项正确。所谓的二难推理就是对假言命题中连锁推理和“逆否命题”的考查,只要熟练掌握这两种规则就可以应对公考路上这一类型的所有题目。

233 评论

相关问答

  • 模态推理公务员考试真题

    A(意思):“并非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这句话可能是错的。=可能所有的灵长类动物大脑都有额叶皮质。D(意思):“并非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

    黑眼圈砸死你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公务员考试变态推理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下半年的笔试时间预计是在9月20日,报名预计是在7月份,您可以关注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网,第一时间了解相关的招考

    嘟嘟和滴滴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推理题题型

    一、国考行测的题型有哪些? 熟悉国考的朋友都知道,行测主要有五大题型,分别是:,虽然国考行测分为135道题的副省级试卷和130道题的市地级试卷,但行测的总分都是

    吃货的晚宴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公务员考试推理题目推荐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题的解题技巧,或参考:定义判断1.列举排除利用提纲列举的所考查内容的具体信息,将选项与之对比,进行一一排除。2.选项对比,选择最优1)没有

    ID换了又换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推理题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题的解题技巧,或参考:定义判断1.列举排除利用提纲列举的所考查内容的具体信息,将选项与之对比,进行一一排除。2.选项对比,选择最优1)没有

    我是一只喵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