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9

我是漂亮小小妞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三国历史题型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oyce@静艳

已采纳

按顺序是: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关羽和张飞。应该说这是比较严谨和合理的答案,其他如吕布、赵云、周瑜、司马懿等人论在《三国演义》中的地位还不能和这六位并列。

但是 ,笔者认为,如果严格来算的话,央视版《三国演义》片头的这六位主角,其中有四位并不属于三国人物,只有诸葛亮和孙权才算,为什么呢?

一、通行的标准答案

咱们先看一道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题,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

选项是曹操、孙权、刘备和诸葛亮。

最后的标准答案是曹操。

一般来说,三国时期开始的标志有三个,一个是狭义的曹丕篡汉,另一个是广义的黄巾起义,而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采用的则是赤壁之战。

很明显,公务员考试的这道题选用的标准是曹丕篡汉,这也是目前相对最权威的划分标准。

曹操死于公元220年3月,曹丕篡汉是在220年10月,曹操去世的时候汉献帝还在位,年号还是建安,因此曹操终其一生都是东汉的臣子,死在他前面的袁绍、吕布等人当然更是汉臣。

我们知道,关羽死在曹操前面一个多月,大概在公元220年2月左右,因此关二爷也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

按照现在史学界的通行标准,央视版《三国演义》六位主角里只有曹操和关羽不是三国人物,其他四位都是。

二、问题的关键在孙权

但是,笔者认为,史学界以曹丕篡汉作为三国时期的分界线还是有瑕疵的,那就是东吴孙权的地位,他在曹丕篡汉时算不算一国?

曹丕建立魏国后第二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后世称为季汉。但是,孙权并没有在这时凑热闹称帝,此时他选择的是接受曹丕的册封成为吴王,赐九锡,封大将军,领荆州牧。

也就是说,虽然曹丕在位时曾三次讨伐孙权,实际上相当于两国交兵,但从法理上讲,孙权在称帝前一直是魏臣,他是魏国册封的吴王,同时还是魏国的大将军和荆州牧。

因此,严格来说,孙权的东吴在公元229年称帝之前不能称之为一国,他实际上是从东汉的割据政权变成了魏国的割据政权。

如果你把孙权称帝前的东吴也算成和魏国蜀汉并列的一国,那曹操被汉献帝封魏公和魏王时,是不是也可以把当时曹操名下的魏国也算一国呢?那魏国的历史就不能从曹丕篡汉算起,应该从曹操受封魏公建魏国开始,那东汉的结束时间就不好统计了。

因此笔者认为,史学界之所以把公元220年-229年的东吴算成三国之一,无非就是好算账,你总不能单独把这十来年算成国时期吧。

三、严格算账

如果按照史学界通用的标准,央视版《三国演义》片头六位主角中曹操和关羽不属于三国人物。如果按照笔者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三国时期应该从孙权在公元229年称帝开始算的话,那就有意思了。

张飞死于公元221年,刘备死于公元223年,那么无疑他们俩也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三国人物。

六大主演中,只有死于公元234年的诸葛亮和死于公元252年的孙权在严格意义上属于正经的三国人物。

304 评论

Rainniebaby

【导语】基本历史知识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的重要考点,常识在省公务员考试中,其实占比还是比较大的,不难发现对于常识的考查不仅仅是在常识判断中测查,在类比推理中也是屡见不鲜。对于常识的复习我们需要做大量的积累和储备,但是我们也知道,常识内容广泛,不同于其他题型,它覆盖范围广,出题方式灵活,且有一定综合性,所以大家务必利用零碎时间翻阅梳理记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备考复习,下面给大家整理了2021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高频考点:基本历史知识,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这个年代记下来怕是得要命,但是我们不需要掌握每一个具体年代,只需要知道每个朝代的更替,有个时间上的大概把握就好了,所以大家需要记的第一个知识点就是朝代歌。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秦后西东汉,三国西东晋。两晋南北朝,隋唐大一统。五代和十国,宋辽与夏金。元明清三代,中国疆土定。对于隋唐、元明清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历史剧看了不少,那么其实做题的时候也可以结合所看的电视剧来进行。虽说电视剧会有很多虚构的情节,但是基本的历史时间是吻合的。

【例1】以下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秦朝-南朝-北朝-唐朝

B. 三叠纪-泥盆纪-侏罗纪-白垩纪

C. 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辛亥革命-五四青年运动

D. 《论语》-《百年孤独》-《三国志》-《战争与和平》

【解析】A项,南朝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势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式,因此为南北朝并存。正确排序应为秦朝—南北朝—唐朝。B项,泥盆纪距今约亿—亿年,三叠纪距今约亿—亿年,侏罗纪距今约亿—亿年、白垩纪亿—6500万年。正确排序为泥盆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C项,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1861年-1865年爆发美国南北战争,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五四青年运动发生于1919年。C项对应正确。D项《论语》、《三国志》我们即使不知道具体年份,也了解他是我国古代早期的作品,而《战争与和平》、《百年孤独》都是西方国家的作品,相较于我国会晚许多,所以排序错误。正确排序为《论语》—《三国志》—《战争与和平》—《百年孤独》。

此外,大家也可以记忆一些历史典故,方便做题。

【例2】下列雕塑作品表现唐太宗李世民生平战功的是:

A. 马踏匈奴 B. 击鼓说唱俑

C. 昭陵六骏 D. 乾陵石雕

【解析】A项,马踏匈奴石雕,突出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刻和园林的装饰性雕刻上,是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是留存至今的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B项,击鼓说唱俑是出土于四川成都市东汉墓,它代表了东汉陶俑的平实感人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风格。C项,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反映唐太宗生平战功。D项,唐代乾陵石雕刻,在今陕西乾县梁山,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陵墓前石雕群像。因此,本题答案为C。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未来,但是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会让我们拿到更多的分数,也会在平时与人交谈中显得不那么无知。

以上就是2021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高频考点:基本历史知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在进行常识记忆的时候,能够进行对比整理,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行测常识判断部分就是诸多考生难以提分的一个版块,而常识的学习,需要平时不断的积累,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祝大家成功!

331 评论

妖精狮子

近年来,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的题量一直维持在120道,各部分题型的考查重点及题量分布略有变化,试题的综合难度有所上升。我们在深入研究河南真题的基础上,总结了河南行测考试各个部分的命题特点,并结合公务员考试的整体发展变化情况,帮助大家从整体上认识河南公考,把握备考方向,提升学习效率。

下表是近三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的基本情况。

2010-2012年河南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型题量分布表

第一部分 真题特点分析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1.与往年比,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总题量逐步增加至40题。考查题型却相对稳定,包括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三种。

2.逻辑填空主要考查成语和实词,以两空和三空为主,整体难度有所上升。从考查形式看,实词+实词、成语+成语、实词+成语组合形式均有涉及,且对成语的考查力度明显加大,成为了逻辑填空考查的重点。

3.片段阅读部分以主旨观点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为主要考查题型,难度与往年持平。且词句理解型题目、推断下文型题目也均作为考点出现,考生需要对此引起注意。

4.语句表达主要考查语句连贯,包括语句排序和语句填充两种题型。

二、常识判断

1.常识判断总题量为20道,全部以单选题形式考查。

2.常识判断中,人文、政治、法律等为常考知识。其中政治常识的考查又以时政热点考查居多,考生平时需要积累时政常识。除此之外,考试中开始出现糅合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性题目,提高了常识判断的难度。

三、数量关系

年数量关系部分的题型与2011年考试相同,仍然以数学运算为主,没有涉及对数字推理的考查,题量为10道。

2.近两年,由于数学运算成为数量关系的唯一考查题型,为保证考试的整体水平,数学运算部分的难度有所提升,考查题型以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统计问题、利润问题、几何问题为主。更加注重对解题方法和思维分析过程的考查。

四、判断推理

1.在2012年的考试中,判断推理部分总题量减少为35题,与2010年相同。

2.图形推理题量为5道,考查题型以传统的视觉型、九宫格和古典型为主,考查的知识点涵盖了图形特征、数量关系、图形组合等。

3.定义判断题量为10道,均为单定义判断。考查学科的范围广泛,涉及管理学、法律、社会学、科技等多个方面,考生并不需要具备专门的理论知识,只要紧扣题干即可解答。

4.逻辑判断部分延续以往的考查趋势,以可能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为主。可能性推理主要考查加强型、削弱型、结论型、前提型等。

5.类比推理题量为10道,以两词型和三词型为主,而对当型题目则较少涉及。

五、资料分析

1.总题量为15道,且该3则资料均为综合资料。资料内容多与当前经济关;资料数据信息量大,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和计算技巧才能快速准确解题。

2.增长问题、比重问题、倍数问题等仍然是考查的重点题型。

3.涉及计算的题目是考查重点,尤其注重对计算技巧的考查。近几年的考试中,计算题占比较大。

第二部分 命题趋势分析

从2012年河南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来看,河南考试试卷的地方特色不是很明显,预计在2013年公务员考试中,河南省将继续延续这种命题趋势,题目特点与2012年不会有太大差别。行测部分将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试卷结构保持稳定

2012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均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部分题型,预计2013年的考试中也会涉及到这些部分的考查,但其试卷的题型顺序和各部分题量可能会有略微的调整。考生在实战中应根据自身备考情况,参照试卷的自然顺序,灵活选择答题顺序。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部分题型将保持稳定

近年来,河南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以考查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为主,是比较经典的题型搭配。

预计数量关系部分仍以数学运算为主,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不仅要掌握基本题型,更加要注意掌握合理、便捷的解题方法和培养自己的思维分析过程能力。

判断推理部分也稳定考查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四种题型,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offcn考生在复习时要重点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考试中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快速解题。

中公教育专家预计资料分析部分重点考查题型依然稳定在文字资料、表格资料、图形资料、综合资料上,在强调计算技巧的同时兼顾考查应试者的计算能力、信息提取能力,这也是资料分析的一贯命题思路。

334 评论

妮妮乖乖58

古代的史书体裁有五类: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断代史和纪事本末

一、编年体

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二、国别体

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代表作主要有《国语》、《战国策》以及《三国志》。其中,《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约427年的史实。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得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三、纪传体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四、断代史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记述了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

五、纪事本末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先后加以集中叙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代表作为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341 评论

幸福家居

1. 我想咨询下:201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B卷常识判断怎么复习啊,太难 您好, 中政行测 和 中政申论 备考平台为您解答! 从两个方面入手:知识的积累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训练。 先谈知识的积累。常识的学习没有捷径可走,脑袋里没有一点知识,题目是很难答对的。20道题猜对一半的几率等乎于0。但这里也不是说,大家都去看书、背诵,记知识。考试考什么,我们就去记什么。大纲中提到的内容虽然看上去很广很泛,但沉下心想一下,是不是大部分都是高中时候学过的?可能经济、法律会稍微薄弱点,但现在考试的趋势越来越贴近生活,考查专业性的知识越来越少,知识的普遍化和融合化趋势也越来越强。像今年国考的一道法律题: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论对应正确的是:A. 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人的权利根源于法条;B.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自由不能被剥夺;C. 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D. 民若不告则官必不究:诉权只能由个人行使。便是法律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融合。完全没有专业性可言嘛,但需要分析判断的能力。也就是这里要谈到的第二点:分析判断能力的训练。 为啥不叫常识识记,而叫常识判断,肯定是重在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训练这一块便是多做题了。但这里不是提倡题海战术,而是精题战术。精100道题胜过做1000道题。我们做题的目的是什么?是掌握这些题考查的内容,并通过做题来强化自己的掌握度,以致融会贯通,这才是关键所在。无论这道题你是猜对的还是本身知道的,都值得你去思考这道题存在的意义。这种思考,便是分析判断。如何训练?精做题。如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提问,我们会及时解答。 2. 请问201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答题备考要掌握的知识有哪些 您好,关于201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答题备考要掌握的知识,宁波华图总结以下内容: 一、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2.禹死后,其子启继承了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二、商(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后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 2.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1.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 2.西周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 3. 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四、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 1.公元前771年,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 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4、秦国商鞅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申不害在韩国变法。 五、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统一币制、度量衡、文字;“焚书坑儒”;修筑长城。 3.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杆起义,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表现了人民老人的革命首创精神。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大败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典故:破釜沉舟 六、西汉(公元前202年至公元9年) 1.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文景之治 3. 丝绸之路: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七、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刘秀“光武中兴”,定都洛阳。 年,官渡之战,曹操VS袁绍,曹操大胜,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VS曹操。 孙刘联军获胜,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八、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 1.三国鼎立---魏蜀吴 2.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 3.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4.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草木皆兵) 5.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6.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全面汉化。 3.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评分标准 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各题型分值分布如下: 行测常识判断分值分布:考查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识,总共20道题,每题分值在分左右。 行测言语理解分值分布:选词填空20道题,片段阅读20道题,总共40道题。每题分数在至分左右。 行测判断推理分值分布:定义判断10道题,图形推理5道题,类比推理10道题,逻辑判断10道题,总共35道题。每题分数在至分左右。 行测数学运算分值分布:总共10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行测资料分析分值分布:分为三份资料,每份资料有5道题,总共15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注:行测考试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部分,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个部分,行测分布表为大家提供分值参考,方便考生对此行测考试加以把握。 扩展资料: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分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 以下是部分常用题型介绍。 1、言语理解 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2、数量关系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3、判断推理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4、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5、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337 评论

我们的季节

一般来说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因为曹操属于东汉末年了。

149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历史文化题型

    行测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susyweswes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历史必考题型

    行测五大题型: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申论基本就是写作总结类型的题目。同时每个题型的分值不一样。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来定,比如数学运

    Jamietee1997 11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德国公务员考试历史题目

    中国公务员体系笔试考试参考的 英国。在英国之后,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都开始了公务员制度建设

    狐狸猫fiesta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历史考试题型

    公务员笔试有两门,上午考行测,下午考申论,每个科目分类不同。 一:行测部分:主要有五类,常识题:涉及历史、天文、地理、文言文等各方各面的知识,考查的是考生的知识

    我是不是很S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中国历史公务员考试题库

    1.《广陵散》根据《晋书嵇康传》讲的是什么故事? 答:聂政刺韩王 2.《胡笳十八拍》琴曲记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蔡文姬流落塞外 3.唐朝的宫廷乐舞是?

    栗子酱89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