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53

乱世you佳人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秦国历史公务员考试题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闪闪的钻石糖

已采纳

您好,中政在线 公务员备考专家为您答疑! 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真题、模拟题及答案详解,考生可以登录中政行测进行查阅,同时平台还提供在线模拟测试功能,帮助考生通过训练,提升答题水平。若仍有疑问,请百度 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 与老师直接交流获得指导!

298 评论

小苹果草莓心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您可以登入中公教育官网,有历年的真题解析,还有其他的备考阅读资料,希望能够帮到您!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349 评论

hellosnow.

武夷山属于武夷山脉。不可或缺,却少了武夷山,武夷山脉就不再是武夷山脉了。而缺少了某一个国家,其他国家还是国家,缺少了某一个物种,其他动物还是动物。一包糖,少了一颗还是一包糖,对其他的没有影响;一块手表,少了个表盘,这就有影响了。

284 评论

珊珊来了

【导语】历年公务员行测常识考试中,对于先秦时期的历史人文情况考察较多,并且该时期的内容已经多次出现在常识题目中,常识是重点考察的题目,考点包罗万象,跨界各类学科,行测常识判断考试越来越重视历史的考察,通过历史事件结合案例进行考察,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考点记忆,特别给大家进行了整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21公务员行测常识考点:先秦时期,赶紧来学习一下吧。

【试题展示】《诗经》与《楚辞》

【1】与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传统源头的《楚辞》,主要作者是因谗去国、被流放到蛮荒之地的屈原,他用“________________”这一著名诗句,表现了岁月蹉跎、时不我待的恐惧。文中画横线部分应依次填入( )。

A.《庄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庄子》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C.《诗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D.《诗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答案】C。

解析:《诗经》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因此《诗经》和《楚辞》共同构成的中国诗歌传统的源头,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表现了岁月蹉跎、时不我待的恐惧。故本题答案为C。

【试题展示】诸子百家

【2】司马谈《论六家要旨》:“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③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④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①②③④处应分别填入:

A.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B.道家、名家、墨家、儒家

C.儒家、墨家、法家、名家

D.儒家、法家、兵家、名家

【答案】C。

解析:①中的“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体现的是君臣、夫妇之间要遵循礼数,可以联想到儒家的“三纲五常”,儒家注重个人修养,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故①是儒家。②中的“俭”“节用”等关键字可以联系到墨家反对铺张浪费、注重节俭的观点,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节用;故②是墨家。③中的“严而少恩”是法家的特点,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故③是法家。④中的“正名实”可以联想到名家,名家是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名”就是指称事物的名称,就是“概念”,“实”就是“名”所指称的事物。故④是名家。因此依次填入的顺序是儒家、墨家、法家、名家。故本题答案为C。

从题目难度看,其实并不是很难,但主要是由于各位考生平时对于这部分知识并不是很熟悉并且关注也很少,所以会感觉难度比较大,大家在先秦时期的历史人文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战争、诗歌、散文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等。只要大家做针对性的复习,对于重点知识进行把握,将来做这部分题目应该不成问题。因此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知识广度,一定要注重知识的积累。

以上就是2021公务员行测常识考点:先秦时期的相关内容,古代史的学习需要大家进行对比整理,把类似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学习,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考生们赶紧学起来,当然常识的学习需要积累,大家需要每天积累一点点,相信临考一定收获颇丰,祝大家成功!

327 评论

lucifer487

第一题:请用一个关键词概括“给定资料”的主旨,并简要归纳“给定资料”是从哪几个层面来介绍这一主旨的?(2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洁;层次清楚;字数不超过45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很明显,本题属于归纳概括类试题中的归纳概括主要内容题型,根据题目要求,考生在作答过程中应该注意三方面内容,一是答案依据和范围。答案来源于资料,且是整篇给定资料。二是题目数量。题目分两个小问题,先要用一个关键词概括资料主旨,注意是关键词而非句子;而后具体归纳出资料是从哪几个层面来介绍这一主旨的,注意是哪几个层面而非单一层面。三是作答要求。要求中的“全面、准确、简洁”,提醒考生要点的提取一定要全面,对资料主旨的把握一定要准确、到位,语言表述上要简炼忌拖泥带水;“层次清楚”这一要求则提示考生答案的组织一定要有内在逻辑,要点要清晰富于条理性;同时,要在规定的字数内作答,字数不可超过450字。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本题作答范围为全部给定资料,因此,需要考生逐一阅读资料,分别提炼出每则资料的主要内容。 资料1共三段。首段借《论语》中子贡与孔子关于治国的对话得出“民无信不立”的主旨。第二段介绍了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商鞅对民众坚守诺言,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从而推进了改革,并最终统一了中国。第三段介绍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为博取宠妃一笑而烽火戏诸侯,导致在诸侯中失信并最终身死国亡。 资料2共两段。首段介绍了儒家重视“信”这一思想,强调人要言而有信。第二段讲了“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曾子坚守对孩子的承诺,杀猪取信于子,孩子深受父母言行感染,深夜还书以示诚信。 资料3仅一段,北宋王安石变法中有一项“青苗法”,该举措旨在打击高利贷资本、组织土地兼并,其出发点很好,但在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导致执行者歪曲了政策并坑害老百姓。 资料4共三段。首段介绍了契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段介绍了美国一份普通的契约维持两百多年的案例。第三段介绍了最美司机吴斌用生命履行契约,安全行车以保障乘客乘车安全的事例。 资料5共两段。首段介绍的是美国政府针对美国大公司财务丑闻而制定了十点计划,推动了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新一轮改革,改革重点从加强公司财务业绩和上市公司运行相关信息的披露、加强管理责任、加强审计独立三大方面进行。第二段介绍了浙江省政府针对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建立覆盖全省的责任网;发动群众参与,建立投诉举报热线并设立举报奖励专项资金;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等。 资料6共两段。首段介绍了杭州胡庆余堂诚信经营成就百年老店的案例。第二段介绍了李嘉诚经商的成功之道,由最初的忽略企业信誉而致失败,到后来的坚守诚信为本而取得成功,传达出商德至上、诚信为本的主旨。 资料7共两段。首段介绍了“油条哥”刘洪安坚持用新油,不用复炸油,良心经营获得社会认可的事例。第二段介绍了某大学学院加强学风建设,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从业操守培养,实行诚信考试的案例。 资料8也是两段。首段介绍了西方个人信用制度的相关案例。第二段借小吴的个人经历,折射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对上述提取出来的要点进行归纳可知,通篇材料都围绕着“诚信”这一主题而展开,而梳理这8则资料的脉络可以清晰地发现,其是从政府、个人、企业三个层面对诚信进行论述、说明的。资料1、3、5为政府层面,资料2、4为个人层面,资料6以及资料7的“油条哥”案例为企业层面。资料8主要介绍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性。由此,我们可以对各则材料要点进行加工,涉及诚信政府的内容归位一类,涉及个人诚信的内容归为一类,涉及诚信企业的内容归为一类,答案整体上可以按照“总——分”来展开,先给出关键词“诚信”,指出资料主旨,继而用总领句指出给定资料是从个人、企业、政府三个层面来介绍该主旨的,最后分别从三个层面对要点进行归纳、整理。务必注意作答字数不可超过450字。 【参考答案】 主旨关键词:诚信。 资料从个人、企业、政府三个层面对诚信这一主旨进行了介绍。 个人诚信层面:通过曾子杀猪取信于子;最美司机吴斌用生命履行契约,安全行车以保障乘客乘车安全;美国一份普通的契约因诚信而被维持了两百多年;某学院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从业操守培养,实行诚信考试等案例,彰显诚信为公民安身立命之本。 企业诚信层面:通过杭州胡庆余堂诚信经营成就百年老店;李嘉诚经商初期因忽略企业信誉而致失败,后来坚持诚信为本从而取得成功;“油条哥”刘洪安坚持用新油,不用复炸油的良心经营获得了社会认可等案例,彰显诚信为企业兴旺发展之道。 政府诚信层面:通过正面案例“商鞅因‘立木为信’推进了改革,并最终统一中国;美国政府制定十点计划回应大公司财务丑闻,推动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新一轮改革;浙江省政府多措并举确保食品安全而获民心”与反面案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因失信招致身死国亡;北宋在推行‘青苗法’的实践中缺少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导致执行者歪曲中央政策,坑害老百姓,改革被迫终止”的对比,彰显诚信为政府公正公信之源。 第二题:“资料4”中有句话:“非正式制度不仅是制度的重要构成要素,而且同样约束着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空间。”请结合“资料1、2、6和7”,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5分) 要求:理解准确,有深度;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5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此题要求谈谈对“资料4”中“非正式制度不仅是制度的重要构成要素,而且同样约束着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空间”这句话的理解,可以判断出这是综合分析类试题中的一道句子理解题。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非正式制度”,因此在分析理解句子前有必要对关键词进行解释。要求中提到“理解准确,有深度,条理清楚”,需要考生在分析时要对句子做出准确分析,分析要有深度,避免浮于表面,同时,注意答案有树立起结构意识。最后,注意作答字数要控制在500字以内。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我们下笔前首先应对给定资料有所了解,阅读搜寻相关要点。可以看到,这句话出现在“资料4”中,因此对关键词的解释说明很大可能是从该句所在的上下文中找。题目已要求结合“资料1、2、6和7”,说明根据句子理解题“是什么(点明本质含义)——为什么(回文深入阐释)——怎么办(适当引申、表明观点)”的一般作答思路,我们可以从以上四则资料中分别寻找要点。 “资料4”明确提到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分别包含哪些,我们也能从中看出其在物质和意识上的差别性,于是可以理解整句话在于强调非正式制度的作用。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后,需要对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分析分为正反两部分,使得作答更显条理性。一部分阐述遵循非正式制度的做法的后果,从1、2、6、7四则资料中归纳要点作为分析的论据,“商鞅变法”、“曾子杀猪”、“胡庆余堂”、“李嘉诚生意经”、“油条哥”和“免监考”等正面案例都可以提供分析加工的原素材,但同时注意不能简单堆砌,应分门别类,使其符合作答逻辑。另一部分从反面阐述不遵循制度规则的不良后果,“烽火戏诸侯”、“塑胶厂遇挫”等事件可以提供相关素材。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经过提炼,将各个要点进行分析加工,按照思路有条理地作答。在组织答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题目要求,严格按照要求回答,注意把握好作答字数。 【参考答案】 非正式制度包括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文化习俗等,属意识范畴。题中句子的意思是,它们不仅是社会制度与规则的重要部分,而且同样能以规则的导向性约束着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大部分行为选择。 一方面,遵守这种社会基本规则,即与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道德和文化习俗相符,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认可和赞赏,获得成功。政府无信不威,取信于民,方能获得民众的支持成大业。个人无信不立,父母的言行能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左右孩子今后的行为选择;重视学生的诚信品德和职业教育,才能让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做到敬业守信。企业无信不旺,约束自身诚信经营,重信誉保质量才能取得顾客的长久信赖,发家致富。 另一方面,违背规则,即与社会普适价值观念、道德文化背离,终将难以在社会立足。统治者言而无信即会失去基层官员信任,导致众叛亲离甚至亡国。企业领导缺乏自律,漠视诚信、投机取巧迟早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遭遇淘汰。 非正式制度的各因素对民众行为选择的约束和规范具有重大意义,我们理应重视对传统的正确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文化习俗的教育和宣传,并将其作为我们行为选择的导向,让非正式制度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重大作用。 第三题:围绕“给定资料”的主旨,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 2.结构完整,论述深刻; 3.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在1000-1200字。 【解题思路】 明确作答要求: 2013年的浙江省公务员(微博)考试A类试卷的作文题要求围绕“给定资料”的主旨,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根据题目要求,考生可以自选角度,树立其观点和立意。在作答要求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观点明确,考生须从诚信的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当前社会诚信建设的现状,提出打造诚信社会的观点。也可从小角度切入,比如将着力点放在打造诚信政府上。二是内容充实,考生在文章论述的主体部分,要结合事例进行分析,充分说明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做到“内容充实”。三是结构完整,写法上必须题、首、尾、颔、腹五部分俱全,有头有尾,有过渡、有主体,布局有方、表述完整,做到“结构完整”。四是论述深刻,通常需要观点与事实相结合。充分使用论据,表里一致、以论据为论证服务、以论证为观点穿针引线,实现论述的深刻。五要写出清晰的层次和条理,如从提出问题到分析意义、必要性重要性,到解决问题的政策战略、具体措施,再到总结前瞻,从总领论述到具体分析、对策阐述,再到概括结论,总——分——总,背景目的——意义重要性——对策措施——结论,循主线、按顺序表述,符合行文法则,由此层次和条理自然分明。 确定写作角度: 资料1通过“立木为信”和“烽火戏诸侯”的例子,从国家和政府层面讲了诚信的重要性。资料2以“曾子杀猪教子”这一事例,讲了诚信教育的问题。资料3通过“青苗法”的兴废,谈了政府官员的政绩观以及依法行政的问题。资料6~8通过一系列社会生活中的小事,反映出社会诚信的问题。通过分析给定资料,我们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诚信问题,因此文章观点立意就应该围绕“诚信”来展开论述。然而,诚信涉及的主体很广,是从政府角度讲、社会角度讲,还是个人角度讲?比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务员考试的特点,我们将本文的角度设定为政府角度。 确定文章结构: 范文开头提出问题。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感悟出发,指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继而提出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核心与关键,得出“打造诚信社会,政府是关键”这一总论点。第二段为过渡段。指出了政府诚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上有所好,下必胜焉”来表达政府诚信在整个社会诚信中的影响。进一步说明政府诚信的重要性,引出论述主体部分。第三段是分析问题。结合材料中的事例,以对比论证的方式向阅卷人展示了政府诚信与否带来的不同结果,生动地阐述了政府诚信对于一个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第四段是解决问题。通过对前段事例的评价,引出政府诚信建设的措施:一是教育,二是制度,三是严惩,四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第五段总结提升文章总论点。 【参考例文】 打造诚信社会 建设诚信政府是关键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夫妻之间只有讲诚信,才能和睦相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朋友之间只有坦诚相待,才能推心置腹,结成君子之交。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人之本;没有诚信的人,终无立足之地。同样的,政府无信不威,国家无信不强。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核心与关键,它引导、影响着公众的诚信精神,对打造诚信社会起着极大的示范作用。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然而,一些政府部门承而无诺、失信于民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机构和工作人员言而无信,缺乏责任感,欺上瞒下,以权谋私少数政府机构及公务人员滥用权力和各种“假大空”的失信行为,阻碍了社会信任程度的提高。子曰:“上有所好,下必胜焉。”在打造诚信社会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不讲诚信,民心何以向善? “祸莫大于无信。”西周末年,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点燃边关报警的烽火。诸侯们见到烽火,以为外敌入侵,率领大军匆匆赶来勤王,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行色匆匆、蒙在鼓里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如此这般,幽王又故伎重演戏耍了诸侯几次。“轻诺必寡信”,周幽王终因失信于诸侯而致亡国。“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变法之初,恐民不信,把一根三丈之木立于国都之南门,然后宣布能将此木徙至北门者赐10金。搬动一根木头,何须如此重赏,人们自然不信,于是他又下令,将赏金加至50金。有人将信将疑把木头搬到北门,即赏50金。此法取得了全国上下的信任。 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结果前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后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打造诚信社会,建设诚信政府是关键。一要从教育入手。切实加强对公务人员的思想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时刻牢记执政为民的思想,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二要重视制度建设。健全政府自身的诚信机制,使政府有科学的政策制定及落实机制,有公共权力合理使用的机制,有健全的责任机制。三要严惩失信行为。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公务人员,出现失信行为,都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给予严格惩处。此外,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互联网舆论的力量,要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建设,让人民大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善于用好各种新媒体形式,如官方网站、微博等,及时接收群众的反馈,第一时间给出答复。还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政无信必垮。令人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在筹划自身工作时,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时调整发展思路,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我们相信,只要各级政府和领导机关高度重视诚信政府建设,在全社会起到诚信带头作用,一个诚信和谐的社会必将展现于世人面前。

233 评论

A明天你好!

条推荐【秒懂百科】不认识吕不韦,怎么能说自己有文化?万 55"谈谈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万 2'38"秦国神秘的兵工厂万 3'4"22岁嬴政刚亲政,为什么要迅速铲除嫪毐和吕不韦?万 2'8"公务员考试真题,下面哪个成语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这题有点偏哦万 1'32"> 吕不韦 [lǚ bù wéi]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本词条是多义词,共5个义项展开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贡献维护者 辰猫暮雪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滑县)人。[1][2][3]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早年经商于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人物生平奇货可居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禹州市)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千金的家产。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年),秦国悼太子死在魏国,运回国葬在芷阳。公元前265年(昭王四十二年),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被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异人,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异人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因为秦赵世仇,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并不礼遇异人。[5] 作为秦王庶出的孙子,不受重视,被打发来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异人后大喜,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吕不韦于是归家与父亲说:“耕田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十倍。”吕不韦又问:“贩卖珠玉,或获利几倍呢?”父亲说:“百倍。”吕不韦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无数。”吕不韦说:“如今努力耕田劳作,还不能做到丰衣足食;若是拥君建国则可泽被后世。我决定去做这笔买卖。”

94 评论

小米一箩筐

这么说吧,中国是一个国家,人是一种动物,但武夷山不能成为一个山脉,这样解释得同吧

203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秦朝历史

    公务员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考查中需要考生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现把秦朝以前的历史知识呈现给大家: 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

    xian蝦米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我国公务员考试历史

    国家公务员考试最早时间为1993年

    齐吃大乳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德国公务员考试历史题目

    中国公务员体系笔试考试参考的 英国。在英国之后,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都开始了公务员制度建设

    狐狸猫fiesta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历届公务员历史考试题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请点击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了解考情!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报考等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

    hellosnow. 9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中国历史公务员考试题库

    1.《广陵散》根据《晋书嵇康传》讲的是什么故事? 答:聂政刺韩王 2.《胡笳十八拍》琴曲记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蔡文姬流落塞外 3.唐朝的宫廷乐舞是?

    栗子酱89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