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1

RRRenee火锅控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如何快速看懂公务员考试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那谁家小二

已采纳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从毕业就公考到就业,从以应届生参考到往届生参考,期间奋斗了好几年,好几年,恨老天不开眼~~~(说的都想唱这首歌了~~^_^)~~~~

对于公考小白来说,最难的就是笔试,笔试中最难的就是《行测》。所以,哥今天分享的就是行测的经验。对于行测科目,公考圈子有很多大神,介绍了很多方面的很多方法,所以,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有些班门弄斧了。

我只能实实在在的分享自己的做题经验了,怎么整理错题,怎么利用错题来加固解题思路,怎么才能明白行测不是考刷题,不是靠感觉,而是靠每一步每一步的解题思路来做题的。

思路,就是做题思考的路径。知道自己第一步需要想什么,第二步需要想什么,第二步如果不通如何转向,这才是做题该培养的正确的思路,而不是靠纯试出来、读出来的。个人认为,每天刷题2小时,不如多花20分钟清理2道题的解题思路,弄明白ABCD中每个选项的对错原因。

这就是我的经验,也是我的行测分数从50+到60,60到65,65到70成绩提高的验证。如果你行测分数一直是50+,就是因为固守原有自己的做题思路,无法自拔,无法提高。

而我的成绩提高,就是因为每一次的多思考几道题目,用方法推出来的,而不是靠感觉做出来的,这样才能在每一个模块比人家多1分多分的成绩,5个模块就5分多了。所以,不要小瞧这一分多,一个科目加起来就有5-8分左右了。

2.备考做题技巧

一是中心理解:详细说解题思路就是,第一步行文脉络来分层,看我下图笔记(图片看不清可以结合文字来看),每句话都分层并标出是哪层,背景、观点、原因、论证、总结、对策等。第二步,分层后找到重点句所在,观点句、对策句、反面论证等是重点。第三步,在重点句中找到主题词,1个主题词要找准,2个主题词要找全。完毕,不要怕步骤麻烦,这是你分析错题时、这是你一开始时,慢一点不要怕,慢下来分析,等到你养成这种解题思路了,快到飞起!不要靠语感和自己的理解。

《中心理解》

二是逻辑填空:这一小块我认为应该先找对应,再看搭配。利用找对应,反义同义转折递进哭系一般能够快速且准确的排除2个错误选项,再去看搭配正确率就高了,不要一个空一个空的按顺序去排除选项,因为有的词语搭配天南海北人家就是用过,但是你没见过你就直接排除了,那从第一个空就做错了。如下图。

《逻辑填空》

三是图形理解:第一步分析图形相同相似不相同不相似,不要落下这一步。第二步一定要看图形特征,不要去试规律,有时候你碰不上你就慌了,请用思路做题。把题干和选项整体看成一个图画,放松下来,就看图长得像什么呢?像田变形、像等边三角形、像十字交叉、像洞洞等。第三步,后期学会图形特征后很多人又卡在这一步了,就是通过图形特征我己经看出来了是数线,但是数完后12379,不通,完了,慌了,就想,那我不数线了,我试试面吧,哎呀也不对,那数点哎呀点太多了这道题我过了吧。所以,这一步要大家坚信自己看图形特征的能力后,要坚信图形特征,思考复合考点。因为线还有,线的内外、曲直、横竖、斜平。你不要不往下想了呀!看下图我平时就是这么分析图形错题的,一步步加深自己的做题思路,学会坚信思路!坚决不试!

《图形推理》

四是类比推理:我做类比推理用词性法。成语先不说了。就你看到一个词,这个词肯定是名词+名词、名词+动词、动词+动词吧!名词+名词,一定并列、包含、交叉。交叉用“有的A是B,有的是”马上能排除吧,包含一定是有大小关系的,无论是种属和组成,都是一个东西大一个东西小。很快能排除。剩下就是并列了,你再分析缩小范围了吧。名词+动词一般就是功能、工艺、方式目的、能动被动、必要条件。动词+动词一般是顺序是吧,再想复合考点。

《类比推理》

五是定义判断:是的,这个也不是靠读,也有方法,行测没有一个模块没有方法请坚信请自己思考总结。每句话筛选关键词标上12345,然后和选项一一比对。那哪些词一般被标12345呢?“的”的前后、否定词前后、为了由于前后、在通过前后、或前后。如下图

《定义判断》

笔试作答技巧:正式答题前有5-10分钟的浏览试卷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个5-10分钟的时间来直接跳到资料分析模块,阅读题目材料,增强大脑对文字和数据的熟悉情况。按照答题策略,如果还有时间,继续翻阅判断推理模块的题目,挑自己熟悉的题目来看,这样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做题的速度和心情。

每个模块的答题时间要控制好,基本一道题一分钟,但是需要除去涂答题卡的时间,还有需要预留多一点时间给自己擅长的模块。比如:20题的资料分析,建议留25分钟来作答(含涂答题卡时间);然后涂答题卡就做完一个模块的题目就涂。

建议答题顺序是:资料分析 —》判断推理 —》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原则就是:先易后难(或者把分值高的模块拿下)。

好了,看完上面的行测经验分享,哪怕你是再小白,也不用灰心,越困难,越需要努力!!

加油!

104 评论

smile筱123

我不是大神,我考公务员考了三年才上岸的,回顾我的考公历程,我觉得我第一年失败的经验更值得分享,希望大家能避免踩坑。一、看各位大神的视频分享。大家都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从我决定要考公务员的时候,大家给我的建议就是多听听那些考公大神的建议。看了很多大神的经验之谈之后,我发现其实我没有多少收获,因为我跟大神的差距在于,大神们都有自己经验方法,听着都很有道理,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差异,但是我用不来。二、辅导班可以不报。很多大神都说学习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就可以,辅导班都是填鸭式的,每天10几个小时的快速讲题,很多人在疲惫的状态下,吸收的知识还是很少的。我第二年的还是报了辅导班,因为辅导班会给你合理的机会,讲课内容确实很多,但是比自己挨个研究大纲和知识点省时省力。辅导班给我的学习计划,我觉得很有用,现在分享给大家:1、理论夯实(35天)试题感知:每天梳理一套试卷,连续5天,感知考试基本内容及出题方式。理论学习: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涉及5类题型,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申发论述,每6天攻克一个题型,系统学习基本作答方法与作答技巧。2、专项练习(30天)试题精研:每3天攻克一套试卷,进行题目完整作答,并对照参考答案,分析要点作答失误原因,同时分析试卷主题、材料特点、考试题型、题目特点等信息,全面掌握考情。模拟刷题:每3天攻克一个题型,对5大题型的模拟题目分类刷题,对各类题型进行更多出题角度、出题难度的作答,应对考试命题的灵活变化。3、能力提升(20天)查漏补缺:针对自身做题短板,如审题不明确、阅读不细致、要点难加工、表达不规范等,听从专业老师针对性指导,巩固提升。建议以题型为单位总结。方法总结:结合前期大量做题经验,总结各类题型答题流程与答题技巧,加深对题型的理解,形成自身作答思路,提升答题能力。知识拓展:对前期训练题目背后的热点知识进行分析,并对题目整合,如涉及乡村产业发展类题目进行汇总,并将乡村产业发展热点知识系统学习。重点进行练习。4、模拟冲刺(15天)考场还原:每2天为一个周期,完成1套模拟试卷,第一天按照规定时间与要求完成作答,第二天进行问题总结与题目相关知识的学习。时政突破:通过中公考前讲座,掌握时政知识,如领导人系列讲话、中央政策文件或重要会议内容,为考试积累时政素材。凡是考试都要有应试技巧的。毕竟最后看的还是分数,我总结了几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1、言语理解在做言语理解时,选词填空建议在考试的开头做,凭借分析和积累快速作答,不要反复修改答案,建议平均作答一题一分钟;片段阅读则建议在考试中间段作答,并且要与逻辑判断分开做,阅读后,冷静几秒,再看选项。2、判断推理做判断推理时,图形推理选择在片段阅读、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等题型直接作答;类比推理题建议每题平均作答时间30秒,快速作答、不要浪费时间;定义判断则在考试中间段作答,建议一分钟一道题,当题干出现多个定义,可比较定义间差异理解定义,没考查的定义可帮助排除选项;逻辑判断建议大家不要与片段阅读题相邻去做,建议可能性推理每题1分钟,必然性推理分钟。3、数量关系关于数量关系题,建议大家最后再做,且不要超过10分钟。优先选择简单计算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行程问题等。如果数量关系学得好的同学,建议做题在15钟内作答,不会的就赶紧跳过。4、资料分析题资料分析题耗费的精力会比较多,按照材料类型,先做图表型材料,再做文字型材料。建议25分钟内做完,每篇材料大概用时7分钟左右,一定要仔细认真多大。我个人觉得公务员考试真的就是“三分准备七分考试”。我觉得心态很重要的,我第二次考试知识应该算是掌握的差不多了,但是上了考场之后就感觉慌慌的,开考半个小时了也没能静下心来,导致了很多题都没有做完。考公务员一定要保持合适的心态。可以说公务员考试也是人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所以我们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在这里紧张的目的就是要我们重视它,集中精神进行答题,在考试过程中排除一切杂念。切不可过分的紧张,这样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发挥。就说这么多吧,仅仅是个人意见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呀。

296 评论

飘零雨迹

、看各位大神的视频分享。大家都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从我决定要考公务员的时候,大家给我的建议就是多听听那些考公大神的建议。看了很多大神的经验之谈之后,我发现其实我没有多少收获,因为我跟大神的差距在于,大神们都有自己经验方法,听着都很有道理,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差异,但是我用不来。二、辅导班可以不报。很多大神都说学习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就可以,辅导班都是填鸭式的,每天10几个小时的快速讲题,很多人在疲惫的状态下,吸收的知识还是很少的。我第二年的还是报了辅导班,因为辅导班会给你合理的机会,讲课内容确实很多,但是比自己挨个研究大纲和知识点省时省力。辅导班给我的学习计划,我觉得很有用,现在分享给大家:1、理论夯实(35天)试题感知:每天梳理一套试卷,连续5天,感知考试基本内容及出题方式。理论学习: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涉及5类题型,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申发论述,每6天攻克一个题型,系统学习基本作答方法与作答技巧。2、专项练习(30天)试题精研:每3天攻克一套试卷,进行题目完整作答,并对照参考答案,分析要点作答失误原因,同时分析试卷主题、材料特点、考试题型、题目特点等信息,全面掌握考情。模拟刷题:每3天攻克一个题型,对5大题型的模拟题目分类刷题,对各类题型进行更多出题角度、出题难度的作答,应对考试命题的灵活变化。3、能力提升(20天)查漏补缺:针对自身做题短板,如审题不明确、阅读不细致、要点难加工、表达不规范等,听从专业老师针对性指导,巩固提升。建议以题型为单位总结。方法总结:结合前期大量做题经验,总结各类题型答题流程与答题技巧,加深对题型的理解,形成自身作答思路,提升答题能力。知识拓展:对前期训练题目背后的热点知识进行分析,并对题目整合,如涉及乡村产业发展类题目进行汇总,并将乡村产业发展热点知识系统学习。重点进行练习。4、模拟冲刺(15天)考场还原:每2天为一个周期,完成1套模拟试卷,第一天按照规定时间与要求完成作答,第二天进行问题总结与题目相关知识的学习。时政突破:通过中公考前讲座,掌握时政知识,如领导人系列讲话、中央政策文件或重要会议内容,为考试积累时政素材。凡是考试都要有应试技巧的。毕竟最后看的还是分数,我总结了几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1、言语理解在做言语理解时,选词填空建议在考试的开头做,凭借分析和积累快速作答,不要反复修改答案,建议平均作答一题一分钟;片段阅读则建议在考试中间段作答,并且要与逻辑判断分开做,阅读后,冷静几秒,再看选项。2、判断推理做判断推理时,图形推理选择在片段阅读、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等题型直接作答;类比推理题建议每题平均作答时间30秒,快速作答、不要浪费时间;定义判断则在考试中间段作答,建议一分钟一道题,当题干出现多个定义,可比较定义间差异理解定义,没考查的定义可帮助排除选项;逻辑判断建议大家不要与片段阅读题相邻去做,建议可能性推理每题1分钟,必然性推理分钟。3、数量关系关于数量关系题,建议大家最后再做,且不要超过10分钟。优先选择简单计算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行程问题等。如果数量关系学得好的同学,建议做题在15钟内作答,不会的就赶紧跳过。4、资料分析题资料分析题耗费的精力会比较多,按照材料类型,先做图表型材料,再做文字型材料。建议25分钟内做完,每篇材料大概用时7分钟左右,一定要仔细认真多大。我个人觉得公务员考试真的就是“三分准备七分考试”。我觉得心态很重要的,我第二次考试知识应该算是掌握的差不多了,但是上了考场之后就感觉慌慌的,开考半个小时了也没能静下心来,导致了很多题都没有做完。考公务员一定要保持合适的心态。可以说公务员考试也是人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所以我们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在这里紧张的目的就是要我们重视它,集中精神进行答题,在考试过程中排除一切杂念。切不可过分的紧张,这样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发挥。

296 评论

相关问答

  • 如何快速参加公务员考试

    考公务员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公务员考试流程,考试分为行测和申论。其中行测题型均为选择题,涵盖五个方面,分别是言语理解、数学计算、图形推理、资料分析等。申论有五个题目

    shaohongxing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如何快速猜题

    2018省考笔试时间也越来越近,很多同学都在紧锣密鼓的复习阶段,好多同学也会有这样的疑问“考试的时候时间那么紧,如果真的时间不够,我们猜答案有没有一些窍门呢?”

    掉了BOWL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公务员考试如何快速自学

    自考公务员方式如下: 1、多看书。要考上公务员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每一年毕业出来的大学生那么多,但是能如愿就业的也就那么一点比例,考公务员比高考还难,因此,一定要

    面包超人311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如何快速考试公务员

    这几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公司和企业都面临不稳定,很多员工也面临被裁员待家的风险,所以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考公考编的好处、优点,那么我们既然决定考公务员了,应该怎么

    寒风夜雨119 10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如何快速做题

    一、专项刷题 提速,很多公务员考试考生想到了刷题,这确实是一条很多的路径,但是,不掌握刷题方法,再多的刷题也只是增加我们的负担而已。专项刷题应该作为我们刷题的第

    香城宝地邑人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