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41

I小蘑菇I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与现代治理能力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正版TJ状妈

已采纳

2020年,山河无恙,人民安康。在受疫情影响停工停学的漫长假期之内,我们见证了中国人的团结,领略了科技的力量,更为有着如此一个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我们历经漫长等待,熬过无数披星戴月奋战的夜晚,终于迎来期盼已久的国考。在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落下帷幕之际,中公教育对国考市地级申论试题进行分析和深度解读,帮助考生把握2021国考申论市地级考试的命题特点。一、主题选取:聚焦城乡治理现代化,紧贴时政热点2021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市地)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围绕“治’慧”这一主题展开,涉及乡村经济文化治理、城市社区治理、城市交通治理等有关我国城乡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方方面面,再次体现了政府“人民至上”的勇敢担当、超群智慧,以及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从今年的725和822考试的诸多联考省份,到独立命题的广东省考,再到现在的公考“风向标”——国考,各地考试都寓教于考,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是对十九届四中全会制定的方针政策作出的有力回应,也是在政府的有力领导下,我国战胜疫情、迎来春天的绝对自信。二、材料设置:案例小而具体,重点关注基层话题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取材基层案例型材料是国考市地级申论试卷的突出特点。2021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市地)话题虽有变化,但材料风格和往年一样,以案例型为主,材料涉及“村寨银行”、为乡村群众“种戏”、石板街道社区治理、城市人行道问题解决等等。虽然在地方省考考过多次,但国考材料话题毫不回避“社会治理现代化”热点,紧跟时政,时效性极强。考生需熟练运用阅读方法,快速准确提炼要点,尤其要强化案例型材料的阅读,在备考中关注最新热点,做到有备无患。三、题目设置:延续传统,题量题型稳定据考生回忆,2021年国考市地级申论考试申论题目设计采取“概括+分析+贯彻+对策+作文”的命题形式,题型题量异常稳定。和2020年国考申论相比,出了主题变化之外,各个题型命题风格变化很小。第一题为归纳概括题,要求概括“风林村在实施‘村寨银行’项目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考生需要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概括提炼加工出凤林村前后的不同即可。这道题考的是“变化”,题型与前年完全一致。要点得出主要是综合概括,这一阅读方法我们中公教育已在以往题目的讲授中为考生做了非常详细的讲解和针对性训练。第二题为解释分析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对“我们不仅仅是为乡村群众唱几场戏,更重要的是要‘种戏’”中“种戏”的理解。关于这一题型,我们中公教育亦在对以往的试题讲解中多次作了深入透彻的解读,只要考生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收听、反复练习,完美解答此题必定不是难事。第三题为贯彻执行题,要求考生作为石板街道负责人,以“清河社区的治理之道”为题,写一份发言提纲。这道“发言提纲”,题型再次与前年重合。关于提纲类贯彻执行题的作答思路,大家必定也是十分熟悉了。所以,只要我们平时认真做题,夯实找点基本功,这道题的作答必定也是小菜一碟。第四题为提出对策题,要求考生对Z市人行道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解决建议。这是一道概括+对策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根据给定资料梳理出人行道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然后再根据问题推出对策即可。此处要注意,题干要求中有“所提建议与问题相对应,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字样,要求我们提出的对策必须与问题一一对应,而且要注意可行性,不能针对问题空谈对策。第五题为申发论述题,据考生回忆,要求考生从“物无妄然,必由其理”中悟出深刻道理,以“‘治’慧”为题,写一篇文章。继2020国考市地申论考了应用文后,今年又强势回归,考了文章。然而,我们大可不必慌张,中公教育平时早已对这两种文体都作出了细致的讲解,只要大家笔耕不辍地勤奋练习,换回文章写作也照样手到擒来。在这篇文章中,考生要立足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技术、方法和成就,写三个分论点,论证方式尽量以分析为主,充满自豪感地引用材料案例,以及我们平时积累的今年疫情案例进行论证即可。综上所述,2021国考市地级申论考试试卷主题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彰显政府担当,材料时效性强,题量题型稳定。

98 评论

小皮球佳佳

为什么要推进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一是改变公务员职业发展通道“单一化”的现状。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公务员万人,这700多万公务员挤一座“独木桥”——“当官”,职业发展通道过于单一化。从事专业技术的公务员因按综合管理类大一统管理,职业发展受限,比如公安系统中精于现代刑侦技术的专业人才,海关的检验检疫专业人才,环保中的核辐射检测专业人才,财政的工程造价师,城市管理中的城市规划师等,这些专业人员需要的招不进,来了的干不好,优秀的留不住,直接影响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改变公务员粗放管理的现状。目前所有公务员按照综合类管理,招录、考核、培训、晋升等都是一套管理办法,“千人一卷”“考核一把尺”。大一统的粗放管理导致人不能尽其才,专才不能专用,浪费了人力资源,配置也相当低效。分类是管理的基础,没有科学的分类就没有科学的管理。职位分类管理是吸纳科学管理的理性管理,有效促进了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三是改变一线执法公务员“天花板”低的现状。我国公务员90%是科级以下,对大多数公务员来说,一生当中,只有科、处两档职务晋升台阶,直到退休也“一科难求”。基层一线执法公务员晋升“天花板”低,人数众多,压职压级现象更为严重。由于待遇与职务挂钩,以公安为代表的大量一线执法的公务员待遇始终不高,基层“权钱交易”的执法乱象难以禁止。分类管理有利于加强对一线执法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和监督,为基层一线执法公务员打开职业发展空间。如何进行分类管理新出台的两个《规定》,明确了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的职位设置、职务序列、职务晋升、管理和监督等内容。一是划分职位类别。在大一统的现有职位中将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位划出。公务员职业发展通道从原来单一的综合管理类变为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三个各具特色的职业通道。哪些公务员划到哪个类别,标准是一个关键问题。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为机关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的公务员被划分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专业技术类职责的特点是强技术性、低替代性。这意味着中央及地方公安、安全、审计、网信等机关部分内设机构或岗位将被划入专业技术类。这一类公务员占全国公务员的比重很小,大约30多万人。在制度设计中,增加了专业技术类的职位吸引力,起点更高,天花板也更高。我国公务员共设级别27级,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从26级起步,比另两类公务员起点高一级;专业技术类一级总监最高能到8级(相当于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巡视员),而行政执法类督办才到10级。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范围是对行政相对人直接履行执法职责的公务员。行政执法类的职责具有执行性、强制性。这一支庞大的队伍主要是在基层,全国大约有270万人,占公务员总量比重的1/3,公安、海关、工商、质检、税务、药监、环保等基层执法机关或内设机构将设置行政执法类岗位。公务员分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三个职位类别,并不意味着只此三类。随着管理不断科学化、精细化,应对公共事务管理需要,将来还将分化出新的类别。二是建立全新的职务序列。不再与综合管理类职务名称一样,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建立了独立的职务名称和职务层次。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职务层次均为11个层次,但职务名称不一样,专业技术类的职务名称为总监、高级主管、主管、专业技术员。行政执法类的通用职务名称为督办、高级主办、主办、行政执法员。11个职务层次晋升相比之前基层公务员仅两个职务晋升台阶,职业发展空间被打开。11个职务层次每层对应数级,如一级、二级行政执法员每层次对应8级,增加了级别晋升台阶,针对基层一线执法人员多、天花板低、晋升台阶少的问题,现在职务晋升可以解决级别,职务不晋升也可以晋升级别,一职数级,上下交叉。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任职,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如任一级、二级总监和一级高级主管,应当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配套的《专业技术类任职资格评定暂行办法》即将出台。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在各自独立的职务序列逐级晋升,两个《规定》提供了适合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成长规律的职业发展阶梯,并明确转任其他类公务员需在现类别职位工作满5年,提高了转任的成本,鼓励在同一类别职位专心提高专业能力。三是建立不同类别的管理制度。分类是基础,不是目的。建立有针对性的符合类别特点的管理制度才能取得实效。两个《规定》包含了分类招考、分类考核、分类培训、分类奖惩的管理思路,比如专业技术类公务员重点考察报考者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运用专业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考试考察应当具备的法律知识等。再比如,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考核,以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为基本依据,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考核,重点考核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完成行政执法工作的情况,必要时可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培训也体现分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培训内容侧重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培训侧重职业道德、工作所必需的法律知识、执法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等。《“十三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国家公务员局组织开展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培训试点工作,分类培训将进入探索期。配套保障,确保公务员分类改革全面入轨公务员分类改革涉及所有公务员的切身利益,从全国第一个试点市深圳市和国家公安部试点的实地调研情况看,工资配套改革、不同类别的平衡和职数核定至关重要。工资配套改革能够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但切不可将公务员分类改革等同于提高工资。深圳市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套改后工资待遇得到改善,但后续由于考核形式化,任职满年限就提级,激励效果不明显。为了确保公务员分类改革全面入轨,需及时出台配套工资制度。职位分类与薪酬待遇、薪酬待遇与考核挂钩,才能切实保障公务员分类改革的效果。级别是不同类别平衡的标尺,切不可功能虚化。在两个《规定》中,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较低职务层次增加了级别的台阶,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起点级别设定高一级。级别一方面是公务员职业成长的台阶,另一方面要体现待遇。要实现基层公务员的有效激励和增加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位的吸引力,需赋予级别实在的经济功能。级别晋升体现在有吸引力的升薪上,住房、医疗、保健等福利待遇与级别挂钩。重视专业技术类应体现在级别对应关系上,做到目标与举措名副其实。职数核定需符合实际情况,切不可回到“老路”。根据两个《规定》,专业技术类职位设置根据工作性质、专业特点和管理需要,行政执法类职位设置根据工作性质、执法职能和管理需要。职数按公务员职位数量的一定比例核定。在改革试点中,深圳三级“执法员”和“主管”以下职务不设职数限制。但职数放开并没有带来激励,反而增加了改革成本。全国全面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职数核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回归职位和客观需要本身。切不可回到领导职数定非领导职数、机构规格定职数的传统办法。众所周知,世界各国公务员分类制度归纳起来是品位分类制和职位分类制,世界发达国家分类管理正朝着品位和职位分类融合的方向发展。我国公务员分类改革在传统品位制中吸纳职位分类制的优点,顺应了这种趋势。随着两个《规定》出台,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框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104 评论

毛毛512512

公务员考试公告上会注明年龄计算方式,一般截止到报名时间之前。

以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4日,报名时间:2019年10月15日至24日)为例,一般职位的年龄要求为:

以2019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时间:2019年3月12日,报名时间:2019年3月15日至21日)为例,一般职位的年龄要求为:

在看年龄要求的时候,需要注意:

年龄要以身份证上的年龄为准,哪怕你的实际年龄与身份证上的年龄不相符,也是以身份证上的年龄为标准。

176 评论

瓜的小妞

之所以报考公务员,是因为以下几点:第一,工资待遇稳定。现在疫情当下,好多公司的岗位在减少,工作不好找,甚至工资会有所降低。但是公务员的工资在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不断上涨,各项社会保险、公积金等待遇非常健全。能给大家提供一个中等偏上的生活水平,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小康是没有问题的。第二,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现在,国家都在大力推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务员也不像是原先说的,一杯茶水,一张报纸,坐一天。现在有很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将来考上公务员之后可以通过遴选等方式去到更高级的部门工作,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会更多。第三,公务员的工作不会存在很多的996和007。我们会有比较多的时间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比如我们可以多陪伴家人,多陪伴孩子,享受天伦之乐。亦或者利用业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比如书法,绘画,音乐等等,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291 评论

泡椒苹果

为什么要推进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一是改变公务员职业发展通道“单一化”的现状。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公务员万人,这700多万公务员挤一座“独木桥”——“当官”,职业发展通道过于单一化。从事专业技术的公务员因按综合管理类大一统管理,职业发展受限,比如公安系统中精于现代刑侦技术的专业人才,海关的检验检疫专业人才,环保中的核辐射检测专业人才,财政的工程造价师,城市管理中的城市规划师等,这些专业人员需要的招不进,来了的干不好,优秀的留不住,直接影响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改变公务员粗放管理的现状。目前所有公务员按照综合类管理,招录、考核、培训、晋升等都是一套管理办法,“千人一卷”“考核一把尺”。大一统的粗放管理导致人不能尽其才,专才不能专用,浪费了人力资源,配置也相当低效。分类是管理的基础,没有科学的分类就没有科学的管理。职位分类管理是吸纳科学管理的理性管理,有效促进了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三是改变一线执法公务员“天花板”低的现状。我国公务员90%是科级以下,对大多数公务员来说,一生当中,只有科、处两档职务晋升台阶,直到退休也“一科难求”。基层一线执法公务员晋升“天花板”低,人数众多,压职压级现象更为严重。由于待遇与职务挂钩,以公安为代表的大量一线执法的公务员待遇始终不高,基层“权钱交易”的执法乱象难以禁止。分类管理有利于加强对一线执法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和监督,为基层一线执法公务员打开职业发展空间。如何进行分类管理新出台的两个《规定》,明确了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的职位设置、职务序列、职务晋升、管理和监督等内容。一是划分职位类别。在大一统的现有职位中将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位划出。公务员职业发展通道从原来单一的综合管理类变为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三个各具特色的职业通道。哪些公务员划到哪个类别,标准是一个关键问题。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为机关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的公务员被划分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专业技术类职责的特点是强技术性、低替代性。这意味着中央及地方公安、安全、审计、网信等机关部分内设机构或岗位将被划入专业技术类。这一类公务员占全国公务员的比重很小,大约30多万人。在制度设计中,增加了专业技术类的职位吸引力,起点更高,天花板也更高。我国公务员共设级别27级,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从26级起步,比另两类公务员起点高一级;专业技术类一级总监最高能到8级(相当于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巡视员),而行政执法类督办才到10级。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范围是对行政相对人直接履行执法职责的公务员。行政执法类的职责具有执行性、强制性。这一支庞大的队伍主要是在基层,全国大约有270万人,占公务员总量比重的1/3,公安、海关、工商、质检、税务、药监、环保等基层执法机关或内设机构将设置行政执法类岗位。公务员分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三个职位类别,并不意味着只此三类。随着管理不断科学化、精细化,应对公共事务管理需要,将来还将分化出新的类别。二是建立全新的职务序列。不再与综合管理类职务名称一样,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建立了独立的职务名称和职务层次。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职务层次均为11个层次,但职务名称不一样,专业技术类的职务名称为总监、高级主管、主管、专业技术员。行政执法类的通用职务名称为督办、高级主办、主办、行政执法员。11个职务层次晋升相比之前基层公务员仅两个职务晋升台阶,职业发展空间被打开。11个职务层次每层对应数级,如一级、二级行政执法员每层次对应8级,增加了级别晋升台阶,针对基层一线执法人员多、天花板低、晋升台阶少的问题,现在职务晋升可以解决级别,职务不晋升也可以晋升级别,一职数级,上下交叉。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任职,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如任一级、二级总监和一级高级主管,应当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配套的《专业技术类任职资格评定暂行办法》即将出台。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在各自独立的职务序列逐级晋升,两个《规定》提供了适合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成长规律的职业发展阶梯,并明确转任其他类公务员需在现类别职位工作满5年,提高了转任的成本,鼓励在同一类别职位专心提高专业能力。三是建立不同类别的管理制度。分类是基础,不是目的。建立有针对性的符合类别特点的管理制度才能取得实效。两个《规定》包含了分类招考、分类考核、分类培训、分类奖惩的管理思路,比如专业技术类公务员重点考察报考者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运用专业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考试考察应当具备的法律知识等。再比如,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考核,以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为基本依据,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考核,重点考核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完成行政执法工作的情况,必要时可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培训也体现分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培训内容侧重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培训侧重职业道德、工作所必需的法律知识、执法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等。《“十三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国家公务员局组织开展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培训试点工作,分类培训将进入探索期。配套保障,确保公务员分类改革全面入轨公务员分类改革涉及所有公务员的切身利益,从全国第一个试点市深圳市和国家公安部试点的实地调研情况看,工资配套改革、不同类别的平衡和职数核定至关重要。工资配套改革能够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但切不可将公务员分类改革等同于提高工资。深圳市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套改后工资待遇得到改善,但后续由于考核形式化,任职满年限就提级,激励效果不明显。为了确保公务员分类改革全面入轨,需及时出台配套工资制度。职位分类与薪酬待遇、薪酬待遇与考核挂钩,才能切实保障公务员分类改革的效果。级别是不同类别平衡的标尺,切不可功能虚化。在两个《规定》中,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较低职务层次增加了级别的台阶,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起点级别设定高一级。级别一方面是公务员职业成长的台阶,另一方面要体现待遇。要实现基层公务员的有效激励和增加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位的吸引力,需赋予级别实在的经济功能。级别晋升体现在有吸引力的升薪上,住房、医疗、保健等福利待遇与级别挂钩。重视专业技术类应体现在级别对应关系上,做到目标与举措名副其实。职数核定需符合实际情况,切不可回到“老路”。根据两个《规定》,专业技术类职位设置根据工作性质、专业特点和管理需要,行政执法类职位设置根据工作性质、执法职能和管理需要。职数按公务员职位数量的一定比例核定。在改革试点中,深圳三级“执法员”和“主管”以下职务不设职数限制。但职数放开并没有带来激励,反而增加了改革成本。全国全面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职数核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回归职位和客观需要本身。切不可回到领导职数定非领导职数、机构规格定职数的传统办法。众所周知,世界各国公务员分类制度归纳起来是品位分类制和职位分类制,世界发达国家分类管理正朝着品位和职位分类融合的方向发展。我国公务员分类改革在传统品位制中吸纳职位分类制的优点,顺应了这种趋势。随着两个《规定》出台,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框架。

356 评论

好色上上签

1、工作相对稳定

对于一般人来说,就是想有份稳定的工作,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尤其是疫情后,不少人面临失业的处境,报考公务员就成了热门,对于我国大多数人来说,公务员是一个体面的工作,只要不犯大错是可以干一辈子的工作,并且有养老保险,不用去担心几十年后的老年生活。

2、薪资待遇好

公务员的福利待遇是比较丰厚的,虽然比不上一些企业的高管或者技术人员,但是比起大部分人来说,公务员的工资是很不错。而且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福利补贴,公积金缴纳的比例也是相当的高。

3、学习更多的知识

当上公务员并不意味着就不学习了,在机关单位有不少的公务员都会继续培训,接受更多新的知识,不仅能帮助提升专业能力,也会帮助提高自身的眼界。

4、成为家里的骄傲

公务员在我国其实是一个比较体面的工作,社会地位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也是家里的骄傲。

公务员基本都是双休,除了特殊的岗位,工作时间很规律,不用加班等都成为大家想要报考公务员的原因。

104 评论

momohana0217

如果说为了情怀或者喜欢,未免有点假。更多的应该是为了稳定的工作吧。

323 评论

相关问答

  • 热能与动力工程公务员

    可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公务员,热动的选择范围很窄,可以报考核能与动力专业的,有些核能单位要热动。

    冬眠的羽毛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专业知识与能力考试

    公务员考试一般都考哪些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时间进入六月,距离我省2015年公务员考试的脚步日益临近,现阶段,考生除了抓紧时间备

    crystal85k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素质与能力

    公务员应具备的素质一、素质要求(一)政治素质1.必须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室内设计--阿梅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理想与现实

    主要还是现在公务员工作稳定,收入还可以。压力也不大。

    jessiemaomao 10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公务员考试政治能力

    (一)材料处理能力 材料处的基本工作之一,因此也是考生复习申论应当重点准备的项目。材料处理主要是指考生要迅速阅读给定资料,准确理解材料内容,把握材料主旨,明确材

    罗曼蒂克123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