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86

乐乐媚娘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清朝有没有公务员考试的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宁静雨城

已采纳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在现代,我们有高考制度,其实,高考制度是科举制度的一种延伸形式。在那是,想要成为状元,可真是要经过层层选拔。虽各个朝代考试的程序不尽相同,但都区别不大,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童试

也叫“童生试”,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县级考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我们在电视里经常看到的穷秀才就是这一类,因没有资格做官,所以并没有什么太高的社会地位。

乡试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级考试,生员参加。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当然这个“会元”不是我们现在的“会员”,现在的会员一般只用每个月充值十几二十块钱这么简单,古代能考取会元的人那肯定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毕竟能在国家级考试中夺得第一。

殿试

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级考试,贡士参加,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因此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有淘汰的情况。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公务员考试热一直居高不下,在现代人的心中公务员这份工作还是香饽饽的。工资不高胜在稳定,尤其是在动不动就加班成为常态的风气中,公务员固定的休息时间也成为加分项。

古代人还没有星期这个概念,朝廷的“公务员”是如何安排休息的呢?

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因生产力低下,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种地。农事活动会因为由于节气的不同,而造成闲忙的时间不同,农民伯伯就是根据这些时段来调整自己的休息间隔。还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每年都会放一个星期“农忙假”,现在应该没有了。但是政府的“公务员”又不用种地,怎么安排休息呢。休假制度因此就产生。

汉朝的时候就开始有明文规定,而且还写入了法律条文当中,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也就是说“公务员”每工作五天就可以休息一天,留给你洗衣,沐浴。因为那时候奉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头发是不能够剪的。头发太长,每次洗头甚至都要两三个人帮忙才能完成。所以每一洗一回头都要了命了。作为男人也是不容易……这一习惯一直到近代清朝才被孙中山先生废除。

到了唐朝,官府的衙门设计得比较人性化,前面是公堂,也就是办公室,后面一般都设置成自己的家,家眷一般都随着官员的走马上任搬迁一同居住。因为放假对于“公务员”来说也就形同虚设,感觉无所谓了。五天一休显得有些频繁,休假政策干脆改为10天一休,史称“旬休”。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各休息一天。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到:“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这便是清晰记录大家趁着“旬休”而举行的聚会

我们都知道元朝是由畜牧民族一手打下的天下,元朝是“公务员”最苦逼的时代,元朝建立后,可能由于畜牧业出身的民族比农业民族还要辛苦;再加上之前宋朝政府官僚机构恶性膨胀,人员远远超出正常工作需要,行政效率低下太多,造成吏政涣散。元朝皇帝怕重蹈覆辙,于是休假几乎没有了,全年也只休息16天而已。

本来以为明朝建立会对自己人好一点,但是碰到朱元璋这样的皇帝只好自认倒霉,朱元璋本来就是农民出身,导致休假日期又大幅缩水。直到清朝鸦片战争之后,西方人固定的星期休息制度才逐渐得到了大部分人的人认同,清政府逐渐确立了星期天为公休日的休假制度。

这只是公休的,其实古代“公务员”最让人羡慕还有一系列非常“人性化”的政策:父母住三千里外,每隔三年有30日定省假(不含旅程);在五百里外,则每隔五年有15日的定省假。儿子行冠礼时有2天假期;儿女行婚礼时有9天假期。父母亲去世,解官戴孝三年(军职为一百天);亲戚去世,根据关系远近设不等的假期。苏轼在京城为官的时候,就最盼望定省假用以出去游山玩水。他的好多作品也是在外游玩的时候写出来的。

124 评论

他们的快乐

科举考上了是直接做官。最差的九品芝麻官,也是个县丞(相当于副县长)、驿丞(接待办主任)。公务员考上了是当办事员,古代称之为吏,就是衙役什么的。科举有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试体制,发展到明清,与教育体制完全融合,在当时,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参加科举,是个读书的就会去考。公务员考试是单一的考试体制,与教育体制是完全分离的,学校不教公务员考试的内容,也没有人读书就是为了考公务员。

200 评论

李大胆yao一起吧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想要成为公务员只有去参加省考国考这样的正规公务员考试才能够通过录取的,所以希望您好好学习,争取成功

330 评论

土豆炒洋芋G

清代官员人才选拔分三大类:一类:通过科举取仕。这种方法通常汉人只能通过科举而取仕当官。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汉人只能通过公务员考试,才能去事业单位上班。二类:八旗在编人员或者皇室成员顶职取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满族人,因为满族人除了通过科举还可以“顶职取仕”。最著名的就是和珅,他当初是八旗在编人员,不思读书,所以没办法科举取仕。但等到他工作年龄的时候,便顶替了他祖上留下来的“八等轻车尉侯”的称号,去皇家仪仗队当了一名司仪。按现在说法也算是事业单位正式在编的人员,吃皇粮的。三类:通过高官举荐为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是清代决策层的高官。最著名的就是李鸿章。他临终前,留下“遗折”。举荐袁世凯接任他的职务,遂后袁世凯便拾得了李鸿章的政治遗产,为他经后篡夺革命果实积淀了雄厚的资本。

243 评论

紫童vivi

原定于2022年12月3日至4日的2023年国家公务员笔试延期举行,具体笔试时间另行通知。2021年的国考时间是没有延迟的,因为新冠疫情的疫情已经完全的控制住了,所以说没有必要延迟

135 评论

小小暖和

原因有三点:一,官场腐败,考生考试的后果与《范仲中举》类同。二,清代末年的作弊手段不断提高,(引用了许多外国技术,比如事先买通看门的衙役,将电话线排好。)三,国内动荡不安,大量学子出国留学。现在又用科举制的原因是:一,监考比以前严格;二,省时间;三,防止官场腐败(新中国成立后曾使用过推荐制,但有很多领导都推荐的是自家亲戚,或是行贿的人。)

216 评论

糯米团子05

国家公务员考试延期时间上今年是第一次因为疫情原因而延期考试,目前说只有这一次

343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没有公务员考试好考的

    一般来说,西部地区的公务员更好考一点,因为单位所在地区大多为偏远乡镇,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当地基础设施不够发达,很少人愿意去,因此竞争相对来说要小很多。 报名人数

    山水平川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公务员考试有没有报班的

    如果自觉性、自律性差、学费可以负担的情况下,建议报班。现在疫情经济不好的大环境下,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考公,所以这几年报考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公务员的综合难度相对来说

    神兽史瑞克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有没有20分的

    没有分数线,公务员考试分数线不是固定的,一般是看笔试排名,笔试阅卷结束后,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考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采用百分制计算报考者的笔试成绩。有

    飞鸟鱼虫菲菲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公务员考试有没有高分的

    报考中央机关综合管理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11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60分。报考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105分,

    叮当木马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有没有广州公务员考试的

    广州公务员到底难不难呢?广东算是竞争比较激烈的地区了,尤其是广州,差点没把人给卷没了。而且广东还是自主命题的,这就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了,全国各地的考生都有时间来

    糖水黄桃888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