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8

瑶瑶然然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清朝有没有公务员考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肚皮吃饱了

已采纳

时至今日,公务员是一个相当吃香的职业,但是要想成为公务员,就需要通过国家的考试与层层选拔,最终才能够成功跻身进公务员的行列。

现今的公务员如果放在古代,多多少少也算是个朝廷官员了。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吧,然后看哪个朝代的公务员最难考。

一、夏商周的世卿世禄

其实早在夏代我国就已经建立起了初步的选官制度,但由于史料记载不全,所以具体情况不太明晰。

到了殷王时期,有记载“殷正百辟”的记载,即指殷王直接统治地方的各种官职,而这些官职主要来源就是靠着王室贵族和奴隶主们的直接册封,这种一般都是子孙后代为官。而另一种则是从非世袭的贵族中挑选比较贤明的人来做官。

这两种形式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都是由君主或者诸侯们凭借自己的意志来认定,没有什么规范的制度,这大概就是早期的官职任选制度。

到了西周和春秋时期选官的制度变成了,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作为基础的世官制制度,当然这一时期也并不全部官职都是来自于世家贵族,与世官职相伴随的还有“选贤与能”,就是说这一时期也会从下面的民间选拔少数人进朝为官。

但是这一时期从民间选拔上来的官吏都不会掌握重权,大多担任的都是一些基层的官位。

然而到了春秋晚期诸侯争霸,各国大量笼络贤才,这一时期又有了自荐的任官模式,例如苏秦、张仪等人都是通过游说自荐然后直接被封为宰相的。

随着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崛起,他们大部分人都并不是贵族出身,但在一方却拥有很庞大的势力,因此他们希望能够获得与自己身份地位相匹配的官职。

这样旧的选官制度就不再适用于当前的社会形式了,各诸侯国为了能够笼络更多人才,只能对新兴地主阶级妥协,在选官制度上做出一定的改变。

二、秦的选官制度

秦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具备一套非常完善的选官制度了,这套制度在秦统一全国后受到大力推行,这套选官制度对官吏选拔的条件、任免、考核、奖惩都进行了明细的规定,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忠君的政治标准。要求被选拔的官吏必须忠于自己效忠的君主,维护皇帝的专制和国家政权的统一,这是作为最基本的要求。

德才标准。这里的德才标准指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和封建政权,这里判断一个人的德才合不合适的标准是以地主阶级的标准来判断的。

品格与作风标准。

《秦简·为吏之道》中写着“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私,微密纤蔡,安静毋苛,审当赏罚。”

且还明确的规定了凡是为官者必须要遵守“五善”“五失”的规则。

“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

五善的意思就是为吏者要忠顺朝廷,尊敬上级,廉洁奉公不能以权谋私,办事要谨慎妥当,要多做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且还要懂得谦虚礼让,同事之间要和睦相处。

“吏有五失”“:一失夸以世,二失姿以大,三失擅制割,四失犯上弗知害,五失贱士而贵贝货。”

五失的意思是说不要只知道夸夸其谈,不去做为,也不要总是自我吹嘘,更不要总是自作主张,轻易许诺,胡乱表态。不可以目无王法,犯上作乱,不要看轻人,贪慕名利。

爱民、勤政标准。明确的规定了要做到爱民凡事要亲力亲为,做到人民的表率。

之后秦统一全国后又增加了两种选拔方式。

军功选拔制度。

军功选拔顾名思义就是按军功行赏,秦初秦国中央和各级地方官吏的组成结构大致分为三类。

是秦国的原班人马,通过战功行赏继续继任。

是在统一战争中战功显赫的人,秦统一后新组建的官吏体系大部分官吏都是从这类人中选拔出来的。

是原六国的旧部,秦吞并六国后,六国有些残余势力选择归顺秦国,秦便选择了其中一些任用。

试吏法。

试吏法就是秦通过各地的舆论反映来选择在当地比较有声望的有志之士,通过一定的测试后如果合适,便选任为当地的基层官吏。这种因地制宜的选拔方式让各个地方能够更好的发展。

三、汉代的察举制

汉代开始为了选拔更多优秀人才,开始推行察举制,汉政府通过这个方式为中央选拔了不少人才,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正常运转。

察举制就是皇帝下诏书面向全国公开征求人才,中央或者各地方的官吏向朝廷推荐民间的人才,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择优授予官职录用。

由于汉代开启了独尊儒术的局面,因此两汉期间举荐的人士只能是儒家学子,其他各家弟子均不能被举荐。察举制算是初步开启了考试选官的制度,察举制的考察主要分两大类。

特举特科

特举特科是指皇帝因为时势需要临时规定一些考察科目,因此这种考察方式并不会定期举行,正因为这种考察方式并不是定期举行的,所以通过这种选拔方式入朝为官的人数并不算多。

岁举特科

岁举就是每年都要进行的选举方式,科目是孝廉和茂才,孝廉就是历史上说的“举孝廉”,推举能尽孝悌,正直清廉的人。茂才原本应该称为秀才,但是因为与光武帝刘秀的名讳冲撞了,因此改为茂才。茂才主要是选拔文采出众的读书人,在当时茂才的地位是要比孝廉的地位高的。

汉代的察举制是对世卿世禄制度的彻底否认,但很显然汉代的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还是不够完善,存在很多漏洞,毕竟举荐人才的权利还是掌握在当朝权贵大臣们手中的,因此也导致很多真正的人才并没有办法出人头地。

因此汉后期有句话“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就是对察举制度很好的讽刺。

三、曹魏之后的九品中正制

因为东汉中期后世家大族、党派、外戚、宦官等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导致社会危机加重,汉代的选官制度逐渐崩坏。曹魏时期曹丕接受陈群的建议,推行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选官事宜主要由各品的中正官负责。这就对中正官的要求很高,中正官要具备慧眼识人的才能,还要像官职的名字一样,不偏不倚中正纳贤。

九品中正制是把士人和官吏总共分为了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这九个等级,然后通过士人的品阶来分配不同品阶的官职。九品中正制的品地品评有很严格的程序,需要层层审核、申报。

这期间评级的品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很有可能根据每个中正不同的评价,最终导致品阶与最初的评级有所不同。九品中正制的评级依旧有三项。

簿阀:就是指家世出身。

状:是对行为才德的评价,也包括任官时所做的政绩。

品:就是九品里的评级。

采取九品中正制来选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汉代察举制腐败的现象,通过中正的逐层评级可以最大程度的杜绝朋党勾结等现象的出现,使选官的权利成功的收归了中央。但到了东晋中后期,这种制度弊端也开始显现出来了,九品中正制逐渐沦为加强门阀统治的工具。

四,隋朝之后的科举制

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最科学的“公务员”选拔制度。

科举考试是从隋唐到清代、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公务员”选拔制度。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从隋朝开始,开始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科举制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隋朝以前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的缺点,为寒门名士提供了入仕的机会。

科举制这一制度自从出现后一直到近代,才由学校彻底取代,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科举这种选官制度比起之前的那些选官制度真的是公平实用很多了。虽然清朝后期的八股取士限制了人们的思想,但不能否认,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功绩是功大于过的。

都说现在考公务员难,实际上,不管是在哪个朝代,想当个公务人员看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国的公务员选拔制度发展到现如今已经是相当完善了。如果你也有一颗考公的心,那不如去试试看,万一一不小心就考过了呢。

169 评论

啾啾大神

原定于2022年12月3日至4日的2023年国家公务员笔试延期举行,具体笔试时间另行通知。2021年的国考时间是没有延迟的,因为新冠疫情的疫情已经完全的控制住了,所以说没有必要延迟

137 评论

糖姨是谁啊

清代官员人才选拔分三大类:一类:通过科举取仕。这种方法通常汉人只能通过科举而取仕当官。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汉人只能通过公务员考试,才能去事业单位上班。二类:八旗在编人员或者皇室成员顶职取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满族人,因为满族人除了通过科举还可以“顶职取仕”。最著名的就是和珅,他当初是八旗在编人员,不思读书,所以没办法科举取仕。但等到他工作年龄的时候,便顶替了他祖上留下来的“八等轻车尉侯”的称号,去皇家仪仗队当了一名司仪。按现在说法也算是事业单位正式在编的人员,吃皇粮的。三类:通过高官举荐为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是清代决策层的高官。最著名的就是李鸿章。他临终前,留下“遗折”。举荐袁世凯接任他的职务,遂后袁世凯便拾得了李鸿章的政治遗产,为他经后篡夺革命果实积淀了雄厚的资本。

154 评论

JoJo爱次肉

国家公务员考试延期时间上今年是第一次因为疫情原因而延期考试,目前说只有这一次

202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没有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分为国考,省考,市考和区考,还有选调生考试。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每种公务员考试的时间安排和考试的科目。 首先是国考,考试时间:每年10月中旬报名,11

    布丁的信仰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市有没有公务员考试

    可以这么说。 我们常说的市考有两种,一种是直辖市的公务员考试,例如北京市考、天津市考、上海市考和重庆市考,它们和各省的省考是一个级别的,类比广东来说就相当于广东

    夜很*^*安静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有贷款没有还清

    报名的时候看不出来,但是要如实填写。在后期政审的时候要出具征信报告,只要影响征信就通不过。具体:1.一般信用卡超过3次逾期,或单次逾期超过90天,算是不良记录;

    珍珍zero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有没有假

    放心啦,能来参加公务员考试的都是公平公正公开的考生,大家凭的是实力和心理素质。

    黑糖朱古力 9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有没有市公务员考试

    不是的。公务员只有两种,第1种就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也就是我们说的国考。第2种就是某省公务员考试。这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省考。并没有市考这个说法。

    梅干菜2012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