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6

郑小包允在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同群效应公务员考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appybaozi

已采纳

云南公务员面试当中有一种常见题型:人际关系题。那么什么是人际关系题呢?简单来说就是在工作开展中你与你的同事、领导、群众等产生了一些矛盾、隔阂,问你怎么来处理。下面云南中公教育专家结合具体题目来讲解。例题1、小张是办公室的一名文秘,新来的局长对小张撰写的材料不满意,办公室主任也批评小张。小张感觉很委屈,因为每次任务都是主任转达的,自己也是按照主任要求撰写的。假如你是小张,你会怎么办?这道题是典型的人际关系题,那么答这道题的时候我们要把握一个“主动性”的原则,在这个题目的答题过程很多考生或多或少都会觉得有些委屈,但是认真分析题干我们也能发现,出现这种问题我们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因为“我”是材料的第一撰写人,我写的材料没有达到新来局长的要求,说明我的本职工作是没有做好的,所以在这里我们要主动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以从思想上我们要主动,但是仅仅思想上的主动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要从行动上主动的去解决问题,让这种事情不再发展,把本职工作给干好,但是主动去解决问题我们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一上来就直接找局长请教,毕竟局长有他自己的工作要忙,你是局长的撰写材料的人,反过来要局长告诉你材料怎么写也不太合适,所以我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看看局长以前的发言稿是怎么写,或者可以直接联系到以前这位新局长的材料撰稿人,直接跟他进行深入交流,学习他撰写材料的方式方法,再或者也可以跟一些撰稿经验丰富的同事多请教学习,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你处理问题的主动性。再来看一道人际题:例题2、老领导按部就班,新领导雷厉风行,作为下属你会怎么做?对于这道题,我们也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适应性,因为在工作当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同事、领导、群众,这些我们是改变不了的,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去适应,第一是思想要适应,对于领导的调动和风格转变,我们要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人事变动现象,作为下属我们应该主动努力的去适应,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第二就是行动上也要去适应,要认识到雷厉风行的领导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去适应,比如:我们要改进我们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做事情要有前瞻性,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接到领导安排的任务时要充分跟领导沟通,领会领导意图,在工作开展之前也要先沉淀思考,避免做无用功等等。云南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们在作答人际关系题时我们要充分地运用好适应性和主动性两个原则,更好的应对人际关系题。

319 评论

南噶希先生

同群效应(peereffects)又称为peergroupeffects,是指一个人处于某个群体中,他的行为和结果受到周围人群行为和特征的影响,而影响他的人是和他处于平等地位的“同群者”(peers),同群效应较多的应用于教育学,目前,在反贫困,消除种族隔离,降低药物和酒精滥用情况等方面的研究上也有所运用。对于同群效应的研究,要注意一个人所受到的影响不止来源于他的同群者们,举例来说,重点中学的学生更有几率考上名牌大学,但不一定是因为重点中学的学生都很优秀,有良好的同群效应,还可能因为重点中学本身的硬件设施较好,老师水平较高,或者因为学生在进入重点中学前要通过考试筛选,学生本人的成绩就很好等,只有在排除了这些影响后,依然能发现学生的成绩与其同学成绩同步上升了,才能证明同群效应的存在。

284 评论

猪妈妈1964

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启示: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或遭到失败。(从众、跟风)

169 评论

烟点燃空虚

提出对策题是针对考试大纲中“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或“解决问题能力”而设置的一类题目。比如:“假如你是某市文明办工作人员”这一身份限定,这让众多考生不禁疑惑,提出对策题目的身份究竟应该如何考虑?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通过梳理上述8次国考和省考中提出对策题的身份,一解大家对提出对策题的身份疑惑。

【示例1】 “给定资料 1”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某市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示例2】 “给定资料 4”反映了 T 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

【示例3】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

【示例4】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

【示例5】假设你是某市文明办工作人员,给定资料5-6是你搜集的资料,就“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向领导提出意见。

【示例6】请根据给定资料1、2、3,就大学生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提出建议。

【示例7】根据“给定资料4”中媒体报道针对H区狂犬病疫情和“屠狗事件”前前后后出现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

【示例8】资料8、9提到了目前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存在的一些问题,请就如何提高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从上述八个示例中可以看出,示例1、2、3、5中均明确地给明了身份。而示例4、6、7、8中并未给明身份。那我们应该如何来鉴定身份呢?

1明确给定身份需明辨情况

1-1需要考虑身份

在上述明确给定身份的示例中,认真的同学可以发现,示例1中“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说明材料1反映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我”亲自解决。对于这一类需要自己亲自解决的,广大考生必须考虑自己身份。材料1中的问题是仅凭一己之力不能解决的,涉及工商、质检等多部门的联合,因此,需要调动多部门的力量成立工作小组,联合解决。诚然,在此,既然领导安排“我”处理此事,肯定会赋予“我”联动多部门的权利。我们只需联动多部门,让各个部门充分行驶其职权即可。

1-2无需考虑身份

示例2、3、5中,问题的解决是“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最终来执行的,所以在提出对策时,凡是有利于该问题解决的对策都可以提出。

2未明确给定身份默认为政府身份

示例4、6、7、8中,并未明确给定我们身份,而申论考试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故而,我们应该有基本的立场——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此类未明确给定身份的题目,默认是政府身份即可。

考虑好身份后,在上述提出对策的题目中,优先选用材料已经给出的对策;其次针对其中的问题或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最后,如果字数允许,其余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对策均可以提出。不过在书写时,应适当考虑各个对策之间是否存在先后顺序,按照做事的先后顺序排列对策会显得更有逻辑性。

通过中公教育专家以上讲解,相信广大考生对提出对策题的身份有了进一步认识。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祝成功上岸!

199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宜家效应

    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是( )。A.修改宪法B.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C.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D.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

    飞花叶叶雪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中的效应

    2020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备考指导,运用原理效应:原理效应论证逻辑分论点——原理效应——嫁接分析——回扣论点。原理效应积累,如:1)木桶法则2)蝴蝶

    艾吃艾美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蝴蝶效应公务员考试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你好,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考查内容如下:职位类别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

    我是漂亮小小妞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弓弩效应

    1、研究真题,总结答题规律,考生们可以通过浏览中公官网申论频道下载真题及解析,或者购买申论教材、模拟题等书籍进行复习备考。有了量的积累,在考场上才会有质的飞跃。

    鹿脸脸舅舅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邻避效应

    原指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设施的存在会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心理、荣誉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他们的嫌恶情结,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这一现象称之为邻

    火星电台666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