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9

华科办公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唐朝公务员考试指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泡菜汤Ojz

已采纳

不一样吧……唐朝科举分常科和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进士重诗,也比较难考,明经重帖经、墨义,主要搞的是背书工作。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这就跟公务员不一样了,你要是现在公务员考作诗,还要是律诗,还要求平仄对偶,那估计全国不知道能考上几个。而且武则天之后有殿试,就是皇帝亲自面试,现在公务员当然不可能国家元首给你亲自面试啦!现在公务员考试所谓也考作文章,可是这文章跟文采无咎,光考公文写作规范而已。

253 评论

sanmoyufeng

从古至今,中国各朝各代选官的标准大致可以分为能力和门第两种,能力比如上古时期部落以贤能选举,秦朝喜好军功授爵,两汉崇尚察举和征辟,自隋以后建立的科举制等考试制度,门第例如夏、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魏晋南北朝的门第之争等,中国各个朝代的官员选拔制度虽各有偏好,但无一不都跟本朝的皇位继承制度,比方说禅让、世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部落时期的人们崇尚仁德贤能的人才,他们常常有贤名传于四周,因此部落选举人才和首领常常要看一个人平时的行为举止,看他是否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是否能带领部落走向安稳的生活;而在夏、商、周时期,诸侯盘踞,世袭制决定了血统的高贵地位,血统越高贵,他们能获得的官职越高,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这就是世卿世禄制。

春秋战国之时各地割据,只有强大的军事能力才能统一中原,这也就是秦朝决定以武固国、军功授爵的原因。而在汉朝,为了更好的休养生息,强盛国力,朝廷大量吸纳人才提取建议,他们通过自上而下的征召和自下而上的举荐来获得人才,即征辟和察举,衡量标准类似于部落时期的贤能。

魏晋南北朝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前期是为了防止官员结党营私,于是将选官和品评的权力收归中央设立了大大小小的中正官,然而到了后期这些中正官都是出身于地方门第,于是考察人才的标准就变为了门第。隋文帝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开始分科考试选官,隋炀帝时期增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成立,在沿用之际,科举制又被增加了武举、殿试等科目,进一步得到了完善,直到如今的省考、国考等公务员考试。

317 评论

倒数第一丑

最早是从1982年开始的。

1982年,原劳动人事部制定下发《吸收录用干部问题的若干规定》,强调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吸收录用干部,实行公开招收,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坚持竞争考试、择优录用。从此,考试进入干部录用程序中。

唐朝将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形式常规化,基本确立了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做官的原则。然而制度创立初期,时常受到非理性因素干扰。在科举考试之前考生常常要去拜访考官。

宋朝,皇帝在考官的选择和考试命题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对考试的公平性更是设置了各种措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主张确立一套严格的选才标准,让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能评阅试卷,也能主持考试。这一原则,正和现代公务员考试的精神符合,那就是考试可以不依靠人的因素而确立评判标准。明代有《状元及第》,朱元璋颁布《六条圣谕》匾。

扩展资料

公务员考试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形式: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

中央和地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中央公务员考试和地方考试性质一样,都属于招录考试,考生填报相应的职位进行考试,一旦被录取便成为该职位的工作人员。具体公务员政策可参看国家公务员网的相关政策。

地方公务员考试有资格考试和招录考试两种,资格考试即成绩合格者发给公务员资格证书,考生可凭此资格证在市、区、县等国家机关求职,如北京市。

有的需要再参加具体部门的一些考试,有的直接面试考核。绝大多数地方公务员考试采用的是招录考试的方式,考生选择职位报名参加考试,考上后就直接录取为该部门的公务员,和中央公务员考试程序一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务员考试

134 评论

铭钔釺唫

【导读】五千年的风雨已经走过,在这长长的历史洪流中,离不开很多的贤明君主的励精图治,中国在他们的治理下,才有现在的荣光,才有中国历史的数次“盛世”,这些“盛世”在公务员考试行测当中也是经常出现,这些被歌颂的历史时期以治世、盛世、中兴等名目出现,总共大约有36次之多,范围实在太过宽泛,在公务员省考行测常识的学习时候,需要我们在备考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储备,另外公务员省考行测常识内容广泛,考题覆盖范围比较广泛,并且考试出题方式灵活,综合性比较强,今天就带大家进行2021公务员省考行测常识积累,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2021公务员省考行测常识汇总:中国古代盛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汉武盛世

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后,继续推行景帝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监察制度等。汉武帝还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史称“汉武盛世”。

2、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3、开皇之治

开皇之治,是指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在北周的基础上开创的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局面。史学家称之为"开皇之治"。

4、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5、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6、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又称仁宣盛世、仁宣致治,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后人将永乐盛世和宣德时的太平合称为"永宣盛世"。

7、永乐盛世

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以至称赞该时期"远迈汉唐"。

8、开元盛世

开元之治又称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

例:关于科举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开皇之治指的是李世民

B.永宣盛世指的是永乐大帝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

C.光武中兴发生在西汉

D.汉武盛世在文景之治之后

【解析】D。开皇之治指的是隋文帝杨坚,A项错误。永宣盛世包括永乐大帝朱棣、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B项错误。光武中兴是指光武帝刘秀,东汉,C项错误。文景之治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D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以上就是2021公务员省考行测常识汇总:中国古代盛世的全部内容,其实在了解了文化常识的考试内容后,我们选择选项时会更加明确答案,从而更有底气去选择它。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大家务必利用零碎时间翻阅梳理记忆,再结合公务员行测备考技巧,相信对于大家的复习备考一定会有所帮助的。常识判断并不难,也并不枯燥,只不过需要大家用心积累即可。期待2020省考大家能够收获秋日硕果!

136 评论

赵大宝宝

古代选拔公务员早期是通过“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来进行的,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被门阀世家控制,后来为了削弱门阀世家的权力,渐渐开始有了科举考试,从此以后古代选拔公务员也是通过科举进行的了。

94 评论

相关问答

  • 唐朝公务员考试常识

    【导读】五千年的风雨已经走过,在这长长的历史洪流中,离不开很多的贤明君主的励精图治,中国在他们的治理下,才有现在的荣光,才有中国历史的数次“盛世”,这些“盛世”

    静静地过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唐朝公务员考试题库

    建议你买一本真题,在书上写比较直接,跟老师情况像

    春天里吃大米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唐朝公务员考试小说

    回唐,超级好回唐传荡气回肠《江山美色》《唐朝三好男人》《大唐御医》《化工大唐》《唐朝公务员》《梦落大唐之繁花落定》【文案】一个在现代拥有完美爱情的女子,误入大唐

    番茄妹妹11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唐朝公务员txt下载

    已发站内信。

    霸州楚楚吊顶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唐朝人民公务员考试

    在隋唐之前,国家的权力基本被皇亲贵族和世家大族所垄断,底层基本没有任何上升的通道,这种局面的存在导致了两汉末期和南北朝时期国家大权被世家大族架空,平民难有上升通

    优尼makeup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