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18

多妈elva
首页 > 江苏自考 > 南京大学自考研究生专业课真题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不饱的阿呜

已采纳

获取南京大学考研真题的途径有如下几种:1、网上直接购买。2、根据南京大学推荐的参考书目购买相应的习题集,很多题目也具有参考价值。3、直接找南大学长学姐。4、网上不是有很多云盘吗?通常会有不小的收获哦。5、联系南京大学的导师,可能性很小啊!如果能找到导师,那就赚到了。6、网购能买到便宜的资料,但缺点就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啊!7、百度贴吧、学术性交流网站、考研论坛如研途宝、等上去查找资源。多是回忆版真题,在这些地方发布自己记忆的真题,答案可能不准确,需要自己去查证。

239 评论

臻品之心

建议你找找与你专业相关的考题,多做做,研究下没得坏处

259 评论

碎碎瓶安

一、个人背景介绍

首先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本科专业为社会学,202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2021年春决定报考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初试成绩401分(其中政治73分,英语一77分,中国史基础251分),排名第一。复试成绩在近现代史方向排名第二,最终总成绩在近现代史方向排名第一。

我其实是比同一届的同学晚了两届参加考研的,这主要是因为在本科期间我计划出国留学攻读社会学或东亚研究方向,但因为疫情的原因(以及offer不满意),最终放弃出国。

毕业之后我在南京一所教育培训机构工作了几个月,虽然工作环境和工资都令人满意,但我感觉自己还是更希望继续读书。权衡之下,我决定在国内考研。

选择南京大学的中国史方向主要是因为自己长久以来对历史的兴趣和对南大的向往。具体说来,历史其实是我比较擅长的一门学科,在本科期间我也对历史研究专著有简单的涉猎(专著的入门应该是吕思勉的《中国通史》)。

而南大作为华五之一的顶尖985和中国史专业实力顶尖的高校,一直都是在隔壁南师的我的梦想。鉴于2021年南大中古史恐怖的录取人数(只录取3人,相比之下中近史录了6人)和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一起考察,不再细分),我决定报考近现代史方向。

二、初试复习

1.专业课

我先来放一下南大2022年专业课真题,大家感受一下:

在考场上拿到题目的时候首先我诧异于每道题的分值之高。读题之后发觉题目难度比较低,通篇内容只有名词解释第4题没有遇到,其余除名词解释第3题外全部是考过的真题(第3题也在南大参考书目中有提及)。

这个难度不用说和南大往年对比,放在全国自命题真题里都算是比较水的(大家可以和南师22年中国史真题对比一下,会有一种两所学校卷子拿反了的错觉)。

考试结束后我再回味题目时,才发觉这一套题对考生的要求其实不低。第一,题目少,分值高。这要求我们每一题尽量做到知无不言,论述问题尽量详细。一个提到这套题“名词解释简答化,简答论述化,论述论文化”,是非常准确的;

第二,题目虽然基础,但是可发挥空间极大。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这一题举例,教材中提到的内容可以算是基本采分点。如果想继续拿分,就需要写出教材内容之外的学术研究成果

如果还想更进一步拿到高分,那么就需要提出一种属于自己的自洽的观点了。陕西师大的于赓哲老师作为专业课阅卷人,也提到了答案中出现的学者观点或考生看法可以使阅卷人眼前一亮。

总结一下,如果想拿到这一套卷子的高分,我认为至少需要做到:1. 掌握基本史实。2. 提及学术观点。3. 发挥个人见解。

如果用这种标准答题,这套题的难度其实就不低了,因为它要求我们拥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段的(从史前到解放战争)、涉及多个领域学术研究动态的(考古学、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国际关系、史料学等)历史知识库,这种要求只靠考研辅导书一定是无法满足的。

我感觉这一要求在南大多年以来的真题中都有所体现(确实和它的学科实力匹配)。所以,它也应该成为指导我们进行专业课复习的原则。

即:按照这三个步骤学习专业知识。事后复盘,我认为在我自己的复习过程中的确涉及到了上文提到的三个要求,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复习步骤。

第一步:是基本史实的掌握。在教材的选择上,推荐使用南大历史学院指定的初试参考书:邱树森主编:《新编中国通史》第一、二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2版均可);《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中国近代史》(第二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基本史实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这一部分不要求速度,但要尽量做到细致和扎实。其中细致分为两方面,一是教材涉及的知识点要学习全面,教材内容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只有考察概率高低之分;

二是每个知识点要了解得尽量详细。例如涉及一场战争,就要清楚其起因、经过、结果、涉事双方以及影响。扎实是指掌握知识点的大致轮廓,做到在需要时可以快速调动出来。

这一点有些抽象,就我自己的经验而言,如果可以做到提及某一朝代,能够罗列出这个朝代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及其大致时期(这时不需要刻意记忆这些知识点的细节),就算是达成目标了。

我感觉第一步应该算是复习过程中最有趣的一步了,因为自己是非科班出身,所以在学习教材时经常会接触到之前从来没有了解过的知识,就经常会有“原来如此”的感慨。这种求知欲的满足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愉悦,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这种感受,那么我认为第一步就是成功的。

背诵在这一步其实不是很重要,因为教材毕竟是别人总结过的二手材料,作者的取舍不一定会百分百满足阅卷老师的要求。更何况这种二手材料已经带有时代烙印,而且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全背下来也并不现实。

第二步:是知识的内化。这一阶段需要用到教辅了,我选择的是长孙博的名词解释(论述题这一册后面会谈到)。另外还有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和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以及陈谦平总主编:《中国古代史研究导引》、《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

内化是指把知识点通过自己的话讲出来,而不是死记硬背教材或者是教辅的内容。这一点十分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专业课得分高低的分水岭。因为教材和教辅对于知识点的讲解都有局限性,前者按时间顺序讲解,横贯多个时间段的知识点就会被割裂;

而后者则是三手材料,覆盖不全面,很多知识点并没有答到点上,甚至包含错误。所以教材的作用主要是了解和定位知识点,教辅的作用是提供答题的模板。我们需要做的,是按照教辅提供的模板框架,整理教材上的知识点并加以补充或修正。

具体来讲,我首先利用教辅整理出一个基本的名词解释题库,然后在教材里按图索骥整理出基本的要点,这个整理出的知识点就是我们背诵记忆的基本盘了。

完成上述任务之后,我推荐河南大学的这套教材。这套教材编写时间在2009年,使用的学术语言可以说是和当下最为接近的,而且在每一章节都有对当前的学术研究动态的简单介绍。

我们可以利用这套教材的讲解,让自己的答案跳出如今已经过时的阶级史观叙事,并初步涉猎到学术动态

在利用河南大学出版社教材把知识点再理一遍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加深对学术动态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南京大学出版社的两本研究导引是很有帮助的工具,唯一的缺点是很早停印导致价格奇高,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从图书馆借来看,或者直接买影印本。

《研究导引》就是纯粹的论文集了,古代史部分按朝代划分,近现代史部分按研究领域划分。书里选择的论文都出自开一代先河或研究方法独特的大家手笔,篇幅不大,建议全部看完。许多论文中的论点可以直接在自己的答案里引用,而且书后的习题也可以用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我自己大概从21年4月至9月中旬一直停留在上面提到的第一步,在这之后直到12月初致力于完成第二步,这两步占到了我备考学习内容的绝大部分。以我个人的标准而言,当我们遇到任意学校的真题后,都可以用自己的话(而不是教辅答案)回答出绝大部分题目,并且正确率可以达到90%,就算是达到目标了。

而且在完成这个任务的同时,我们也大概率会发现自己对于简答/论述题(或者叫大题)的答案也能做到八九不离十。这是因为,大题的考察基本上分为如下几种:某一事件/制度的内容或影响;某一事件/制度的演变;某几个事件/制度的比较;

学术理论。除去难度过高的最后一种类型,前几种题目实际上都是考察我们对几个知识点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和分析,孤立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教辅+教材”学习,相互作用通过两册《研究导引》学习。

这也是我不推荐使用教辅的论述题分册的原因,因为它基本上就是几个名词解释的拼凑,这种答案用来报考南大水平的高校肯定不够用,还是需要我们自己根据教材和研究动态作出的总结。走到这一步,我们的备考工作就已经完成八成了。

第三步:我认为这一步也是从应试向研究的跨越。因为每个人的基础和具体情况不同,我在这一步的建议是尽力而为,不要因为最后的二成而忽略前面占据主力的八成工作,否则就得不偿失了。迈入研究阶段,我推荐的书籍有:陈苏镇、张帆编:《中国古代史读本》(全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郭双林、王续添编:《中国近代史读本》(全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民国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这三套八册书全部都可以算做论文集,选取的论文可以看作是两册《研究导引》的拓展。

但是由于篇幅和难度都太大(北大出版社的读本我初试结束后一共读了三个月,新编近代史读了两遍也没完全看懂),而且都好贵,不适合初试备考阶段拿来学习。如果图书馆可以借到,可以当作学习之余放松的读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些领域了解学者们已经达到的高度。

如果恰好在考场上遇到,就可以用作答案,相信收效不会差。但是还是要强调,这一步属于锦上添花,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前两部上。我在备考全程都参差进行这一步,但每天用到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小时。

一句话总结,我的备考经验就是“掌握基本史实, 结合史实和学术动态凝练出自己的答案,再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更专业的探索。”尤其是经过自我思考凝练出的答案,更是跨考生体现自己历史学水平的有力武器。这是我个人的备考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2.考研英语

今年的英语题出题有一些变化,很多题如果没能找到关键点,很容易出错。但是总体来看,英语的难度比起2021年降低了。目前来看,英语题的出题难度,一直是简单1到2年,然后出现一次特别难的试题,之后难度会降低。

英语的复习要提早,正式开始复习英语就代表着已经进入了考研的节奏。我是在过完年之后,正式开始准备考研,最先准备的,就是英语。

英语首先要背单词,这是不能避免的。由于准备周期长,我每天只背50个,然后晚上的时候开始复习。50个单词早晨记完,下午的时候复习一遍,没记住的抄10遍,晚上再一遍。之后每天早晨加入复习前一天的单词,然后再背新的。

一周一次总结式背诵,将一周的单词都背一遍,然后不会的抄10遍。每1000个词再次复习一次,这样大概在6月初,第一遍单词就过完了。虽然时间久,但是这一边的单词记忆非常的扎实,之后开始第二轮单词复习。

第二轮每天150个词,挡住汉语背英语,一个单词要能背出至少三个意思,之后过完一遍。第三遍就可以500个词一组,这样每次单词数越来越多,一直背诵到考研前,根据自己的安排看背诵几遍,我个人背了9遍,感觉在考场上确实没有什么单词不认识。

单词解决以后,就要准备长难句。长难句一直是考研试题中的难点。对于长难句的学习,我选择了颉斌斌的答题技巧课以及《句句真研》配合使用,在跟着学习的过程中,每天找一个长难句进行分析,然后找到自己的不足,重点练习。

英语开始的最早,一开始可以用较多时间,但是到了5月以后,英语的事件可以适当减少,真题可以找近20年的题,然后前十年的题,在8月之前做完(反复做,一套至少3遍),这10套的每一句话进行细致的分析,按照长难句的要求,一句一句分析。

之后8月以后,剩下的10套留下近3年的,之后半个月一套真题,快考试前,剩下的3套,一周1套,按照考研的要求,作文也要写,计时完成。最后英语强调一点,不要做模拟题,不要做模拟题,不要做模拟题。重要的事说三遍,模拟题没有任何意义,不是考研的出题思路,还会浪费我们的时间。

3.思想政治理论

考研政治不需要开始的很早,9月政治的大纲出来之后跟着找到相应的资料,然后把资料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之后肖秀荣的1000题认认真真做两遍,这时候基本就10月初了。

然后找到最新的政治预测题,每一套第一遍精做,按照考试要求来,但是不要写错误点,第2遍的时候,每道题的错误点找到,返回手头的资料中找到相关知识点复习。

我个人在6月开始找到了徐涛去年的考研资料,政治就算有变化,也不会有大的改动,去年的资料,可以解决一些细节问题,认真的学习一遍,不要出现理解不了的内容。然后等着最新的大纲以及资料,找到资料以后,继续学习,跟着自己的进度走就行。

到11月,关注一下当年的热点事件以及国际大形势变化,之后的不用管,因为题已经出好了,加不进去,之前的热点一定要了解,最好能根据自己找到的热点写一些看法。

考研政治可以相信肖八、肖四,但是不要迷信,只背肖八甚至只背肖四完全没办法应对考研的题目,政治没有技巧,背的越是精确仔细熟练,做起题来必然也越是得心应手,政治最大的方法就是背诵。

另外,考研是一个需要沉静的过程,考研期间基本就不要出去玩了,读书的心思不能散,熬过几个月,会收获你所想要的东西

198 评论

斯蕾油画

请起,看这里

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考研学习资料,包括各大机构的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各大专业课的学习资源,适合想自考的学生,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学习资源,供大家交流分享学习,需要的可以先收藏转存,有时间慢慢看~

考研资料实时更新

链接:

提取码:2D72

267 评论

Johnhockson

专业课真题可以到报考学校的论坛中找一下,或者想办法联系到师哥师姐,考上的师哥师姐一般都会有真题的,也可以询问一下他们是怎么样获得的真题。还可以从专业课辅导班上得到,如果你报了专业课辅导班的话,得到真题就容易很多了,因为一般的辅导老师都会免费送。去旧书店或复印店淘二手书,学校附近的旧书店和复印店也是淘真题和辅导班资料的宝库,因为很多考完研的学长学姐,处理考研资料的方式之一就是卖到旧书店,因为非常方便。还有一种方式是看官网是否有真题的购买方式等。

277 评论

美味童鞋

《南大真题|南京大学2007年传播业务考研试卷》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南大真题|南京大学2007年传播业务考研试卷|南京大学2006年传播业务考研试卷|南京大学2005年新闻采写与文史知识考研试卷 (1)|南京大学2005年新闻采写与文史知识考研试卷|07史论|06史论|05业务|2014年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试题(回忆版).pdf|2014年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959传播业务.pdf|05业务.jpg|06史论.jpg|07史论.jpg|004.jpg|003.jpg

88 评论

相关问答

  • 南京大学研究生自考

    不招。南京大学基础医学综合能力三,该方向由医学院模式动物所招生,不接收同等学力、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和自学考试考生。南京大学(NanjingUniver

    Simena1943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南京大学研究生自考专业

    南京大学自考主考专业本科:销售管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广告学(本科)工商管理(本科)公共关系(本科)行政管理学(本科)计算机及应用(本科)社会工作与管理

    永远幸福66 7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南京大学研究生自考专业目录

    南京大学主考的自考专业:自考本科:1.法律 (自考本科)2.行政管理学 (自考本科)3.计算机及应用 (自考本科)4.工商管理 (自考本科)5.计算机信息管理

    足球大大 9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南京大学研究生自考专业科目

    软件工程的研究生 可以找方舟学院操作 考试就是语文数学外语 加专业课程

    Cathy傻丫头 7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南京大学研究生自考本科专业

    一、南京大学自考简介 南京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4年,南京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1999年,南京大学进入国家“98

    海派装饰0312 7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