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08

josephine383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湖南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哈亮亮魔人

已采纳

《SVIP2019招教面试-初中化学试讲+答辩+结构化》百度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SVIP2019招教面试-初中化学试讲+答辩+结构化|2019中公招教面试-题型精讲班-结构化面试【13视频讲义】|2019中公招教面试-说课理论班-初中化学【14视频】|2019中公招教面试-试讲理论班-初中化学【13视频】|2019中公招教面试-试讲范例班-初中化学【5视频讲义】|2019中公招教面试-答辩精讲班-初中化学【1视频】|2019华图招教面试-说课精讲班-中学化学【18视频讲义】|2019华图招教面试-试讲精讲班-中学化学【6视频】|2019华图招教面试-试讲范例班-初中化学【4视频】|2019华图招教面试-模块精讲班-结构化面试【19视频讲义】|2019华图招教面试-技巧提升班-结构化面试【17视频】|2019华图招教面试-技巧提升班-面试概述-|2019华图招教面试-技巧提升班-面试概述-|2019华图招教面试-技巧提升班-面试概述-|2019华图招教面试-技巧提升班-面试概述-

332 评论

小斑妹ssssss

面试通过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不分科目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科目分为小学语文、小学英语、小学数学、小学社会、小学科学、小学音乐、小学体育、小学美术。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科目分为中学语文、中学数学、中学物理、中学化学、中学生物、中学历史、中学地理、中学思想品德(政治)、中学英语、中学音乐、中学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面试试题分备课(或活动设计)试题和规定回答问题两种:备课(或活动设计)试题的确定:考生在备课前登录面试测评系统,计算机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一组试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道试题并确认。规定回答问题的确定:考生在试讲(或演示)前,考官在面试考场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后确定的。时间分配:抽题备课准备20分钟(幼儿园活动准备20分钟),试讲(展示)、答辩20分钟。

331 评论

Charleswpf

《乐乐课堂初中化学》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乐乐课堂初中化学|9. 燃料及其利用|8. 碳和碳的氧化物|7. 化学方程式|6. 自然界的水|5. 物质构成的奥秘|4. 氧气|3. 我们周围的空气|2. 走进化学世界|15. 化学与生活|14. 盐、化肥|13. 酸和碱|12. 溶液|11.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0. 金属和金属材料

175 评论

橘子哈哈111

《最新教师资格中小学面试精讲班【加密版】》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207 评论

橙橙小狐狸

【 #教师资格证# 导语】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中, 考 网在考后整理了很多网友提供的2019上半年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版本一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试讲题目   1.题目:物质的分类   2.内容: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如图2-4)。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通常小于1nm,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二者之间的胶体粒子,其大小在1—100nm之间。  如果考察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类分散系的稳定性,我们会发现溶液是最稳定的。不论存放的时间有多长,在一般情况下溶质都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如河水中夹带的泥沙会逐渐沉降;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有些液态胶体也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相区别。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呢?   3.基本要求:   (1)要有适当的情境创设。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初中已经学习过物质的分类,那么按照物质组成成分的种类,可以把物质怎样进行分类呢?   【学生回答】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师提问】可否进一步分类?   【学生回答】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教师引导】之前主要学习了纯净物的进一步划分,今天来研究混合物的进一步分类。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混合物通常是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我们把这样的体系叫做分散系。阅读教材找到分散系的概念。   【学生回答】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提出问题】结合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说一说对于硫酸铜溶液、泥水来说什么是分散质、分散剂?   【学生回答】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为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溶液中溶质分散质为硫酸铜固体,分散剂为水;浊液中分散质为泥,分散剂为水。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出具体的实例。   【学生回答】气气(空气);液气(云雾);固气(灰尘);气液(泡沫);液液(酒);固液(泥水);气固(海绵);液固(珍珠);固固(合金)。括号外为分散质、括号内为分散剂。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学生回答】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提出问题】将Fe(OH)3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分散质粒子比胶体的大。   【提出问题】结合刚才所做的实验和教材“科学史话”的内容,思考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粒子大小有什么关系,胶体能够发光吗?   【学生回答】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00nm之间,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能使光波发生散射;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柱是被胶体粒子散射的现象,并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发光。   【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光通过溶液和浊液时,没有光亮的“通路”出现?   【学生回答】溶液也能发生光的散射,但由于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及其微弱。所以,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而通过溶液时则观察不到这种现象。   环节三: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质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解析: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就是与这一特征有关。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胶体还有哪些性质,课下预习。   【答辩题目解析】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参考答案】   不是。Na2O2属于金属氧化物,但是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版本二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萃取》   试讲题目   1.题目:萃取   2.内容: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将萃取后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分液常使用分液漏斗。   (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如图1-7);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如图1-8)。   (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如图1-9)。   图1-7倒转分液漏斗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图1-8萃取图1-9分液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注意师生互动。   (2)教学过程需要进行实验或者相关教具进行模拟演示即可。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实物导入   【实物展示】展示球型分液漏斗和梨型分液漏斗。   【提出问题】球型分液漏斗我们在初中的时候经常使用,另外这个也叫分液漏斗,大家看它和球型分液漏斗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颈短,斗体更大。   【教师引导】这个叫做梨型分液漏斗,我们今天就用它来做个实验。   环节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梨型分液漏斗在参与实验过程之前需要检漏,以便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演示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讲解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学生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   【教师引导】用梨型分液漏斗来做一个新的液液分离的实验操作,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要选择四氯化碳做萃取剂呢?   【学生回答】因为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也不发生反应,可用做萃取剂。   【提出问题】结合视频中的演示实验,总结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学生回答】(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提出问题】萃取前后,分液漏斗中颜色是如何变化的,萃取后,上下层溶液分别含有什么?   【学生回答】萃取前漏斗中是碘水呈黄褐色,萃取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颜色变淡,下层紫红色,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后溶液上下层如何分离,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下层溶液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目的是能使得到的目标产物更纯净。(可设错,教师再纠正)   【演示实验】分液。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教师总结】装液→震荡→静置→分液。   环节三:拓展提升   【学生实验】萃取碘水中的碘,教师巡视指导。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请学生课下总结学过的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答辩题目解析】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即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参考答案】   学生在进行自主的实验操作时,老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规范的操作、仪器存在的问题(如梨形漏斗漏液)等进行指导并帮助进行解决,还要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版本三   一、考题回顾   高中化学《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试讲题目   1.题目: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2.内容:   氮是动物、植物和原生生物体(如真菌、细菌)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维持高等动植物生命体活动的必需元素,因此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  在自然界中,大豆、蚕豆等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含氮的化合物。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铵根离子(NH4+)和硝酸盐,经过复杂的生物转化形成各种氨基酸,氨基酸最后转化为蛋白质。动物以植物为食物而获得植物蛋白,并将其转化为动物蛋白。动植物遗体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为NH4+、NO3-、NH3,又回到土壤和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另外,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少量的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氮的氧化物随水进入土壤和水体。  影响氮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另一个方面是人类的活动。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把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参与氮的循环。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简单的板书设计。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都有哪些?   2.本节课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教师课前播放一段闪电的视频。   【教师引导】闪电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俗话说“一场雷雨一场肥”,雷雨过后,人们发现庄稼的长势非常好,叶子绿油油的,就像刚施了氮肥一样。那么雷雨生成了什么肥料?又是怎样生成的呢?本节课共同学习氮的循环。   环节二:新课教学   【读书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氮的循环涉及到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的材料。   【提出问题】请仔细观察课本图3-2-2,说一说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哪几种方式?   【学生回答】预设学生从动植物体、雷雨放电、人类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提问】结合氮循环的三种方式,请找出氮循环过程中的几种含氮的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标出氮元素的化合价并指出它们的物质类别。   【学生回答】结合氮循环的方式寻找含氮的物质,写化学式、标化合价、指出类别、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展示。   【教师指导】对不完善的地方予以指导,进行完善。   【教师提问】人类活动会对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把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如氮肥、硝酸)。某些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参与氮的循环。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用图示的方式表示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环?   【小组讨论】   【答辩题目解析】   1.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主要有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和硝酸等。   2.本节课你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首先谈话法贯彻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提出了多个引导性问题,如“说一说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哪几种方式、人类活动会对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呢?”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其次,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就让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且分成小组去绘制氮在生物圈中的循环的流程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83 评论

鄙视投机者

各个类型的试题都会有,建议看看历年真题。

192 评论

小希很爱小希

也有有的。《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2)学会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及Al3+的鉴定方法。(3)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会写Al2O3和Al(OH)3的分别与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4)能理解铝三角相互间的关系,并能书写出相互转化关系式。(5)知道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用途,知道明矾的相关性质。【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转应用实验探究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2)通过课上的思考与交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共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精神。并能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Al(OH)3的制备【难点】Al(OH)3的制备,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比较分析法、实验探究法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迁移导入。多媒体展示各种铝制产品,有自行车、铝锅、飞机、船舶、糖果包装袋、门窗等。创造铝在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情景,诱发学生对含铝物质性质的探讨。【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铝是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可是我们的生活中却处处离不开铝。到底是铝家族中的什么物质如此神通广大了?今天我们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主要是两种——氢氧化铝和氧化铝的性质,来解开这神秘之纱。【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第二环节:新课教学1.实操结合,形成概念。(1)氧化铝物理性质【活动】教师出示一瓶氧化铝,学生做溶解实验,教师播放由氧化铝构成的耐火材料,如耐火坩埚、耐火管,以及滚珠轴承等材料的图片。【教师】通过大家的实验和观察,你们得到了氧化铝的哪些物理性质?【学生】氧化铝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板书】一、氧化铝【板书】1.物理性质:氧化铝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2)氧化铝化学性质【教师】铝是活泼金属,那铝制品为什么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了?【学生】生成稳定的氧化铝【教师】是因为铝制品表面被空气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铝根其他物质的进一步反应。使铝能够是在空气中长期稳定存在。这层氧化膜真的无法破坏吗?你们又知道哪些物质能够腐蚀这层氧化膜呢?【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铝单质的性质,推测出氧化铝可能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一下氧化铝的性质。【教师】现提供的仪器、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钥匙、HCl溶液、NaOH溶液、氧化铝粉末。【学生实验】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汇报。现象:氧化铝既可以溶于酸,又可以溶于碱。【教师】请根据铝分别与HCl溶液、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写出氧化铝分别与HCl溶液、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概念生成】上述实验说明氧化铝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碱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2.实验探究,深化概念。(1)氢氧化铝的制备【教师】展示胃舒平图片,它能缓解因胃酸过多而出现胃痛,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阅读其说明书【教师】大家都看到了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怎么制备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教师】现提供的仪器、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Al2(SO4)3溶液、NaOH溶液、氨水。【学生讨论】有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氢氧化铝,(1)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来制备。(2)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来制备。【教师】根据我们前面学得复分解反应,的确都可以得到,我们现在用实验来验证【学生实验】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汇报,(1)一开始有白色沉淀,随着NaOH溶液滴加过量,沉淀消失。(2)一开始有白色沉淀,随着氨水过量,沉淀不溶解。【教师】为什么第(1)组最终不能生成Al(OH)3而第(2)组的可以?【学生讨论】Al(OH)3能溶于NaOH溶液不溶于氨水【教师】哪么我们采用哪种方法制备Al(OH)3?【学生】可以通过铝盐溶液和弱碱反应来制备Al(OH)3,而不用强碱,因为Al(OH)3能溶解于强碱。【板书】二、氢氧化铝(2)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现在我们一起来看Al(OH)3具有哪些性质?将上面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盐酸,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观察现象、记录,试写出反应方程式【教师】分别写出Al(OH)3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教师】根据前面我们知道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而Al(OH)3既能和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因此它是两性氢氧化物。【教师】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胃舒平为什么能缓解胃痛?【学生】Al(OH)3是医用的胃酸中和剂中的一种,它呈碱性但碱性又不强,不至于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但却可以与酸反应,起到中和过多胃酸的作用。此外,由于Al(OH)3难溶于水且是一种胶状物质,所以可以保护溃疡面且效力持久。【教师】补充:Al(OH)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铝和水。一般情况下,难溶性碱如Fe(OH)3、Cu(OH)2等都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物和水。【板书】②不稳定性:2 Al(OH)3 Al2O3+3H2O(实验室制备氧化铝)【呈现新闻】1998年江西特大洪水,全省有90个县遭受洪涝灾害,水体大部分被污染,但是灾情过后,群众很快就有干净卫生的水喝。这其中的幕后功臣是谁呢?【学生】阅读资料卡片找出答案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可溶性铝盐与NaOH溶液互滴时,其现象有何不同?你能否画出生成的沉淀与滴加溶液间量的图像关系并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若是偏铝酸盐溶液和盐酸互滴时现象又会如何呢?2. 请完成下列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并写出上述转化图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思考回答,生生互评,巩固新知。第四环节:小结作业【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实验学习了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了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同时了解了Al(OH)3 用途。得出了铝和含铝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作业】 一、 P62 3、6、8,二、结合今天所学知识查阅铝土矿制备铝资料,下节课来进行汇报实验原理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

86 评论

相关问答

  •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考生通过抽题、备课、试讲、答辩等环节,完成面试。 主要考核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

    我是小鹿呀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教师资格证化学面试题库

    我有高中化学电子版教材必修加选修,以及教案以及面试真题。以及面试精讲班视频

    贵州米粉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湖南高中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2022年教师资格面试即将开始,请考生做好准备。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有关教师资格面试问题大全,考生在参加面试考试之前可以先来看看。1..冬冬聪明怜俐,但不讲规矩

    林麓是吃货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湖南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SVIP2019招教面试-初中化学试讲+答辩+结构化》百度网盘免费资源下载链接:SVIP2019招教面试-初中化学试讲+答辩+结构化|2019中公招教面试-题

    josephine383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湖南省初中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

    一.判断题(请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中学教育学是与普通教育学完全不同的一门教育学。 [A] √ [B] × 2. 《学记》是我国

    铭钔釺唫 9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