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50

默默一个人旅行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初中语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猪猪爱吃草

已采纳

【 #教师资格证# 导语】为了帮助各位考生系统的复习教师资格考试,全面的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重点, 整理了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女娲造人》,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快速阅读,了解主要情节,把握女娲这一形象及女娲的情感。   2.通过对《女娲造人》和《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内容的比较阅读,体验联想与想象的力量。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 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复述女娲造人这一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   2.与《风俗通》故事进行比较,找出作者做了联想和想象的内容。   教学难点:   体验联想与想象的力量。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默读法、提要法、比较阅读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通过默读完成对课文的感知。   2.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或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和质疑问难,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感知学习   1.请学生依据课文题目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1)女娲是谁?   (2)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3)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4)女娲造人成功了吗?   (5)……   教师要求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用3分钟以内的时间快速默读课文并试着找出问题答案。   班级交流,明确答案:   (1)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   (2)女娲为了消解自己的孤独寂寞,使天地生气蓬勃起来就开始造人。   (3)她先是揉泥捏人,后来甩泥造人,最后是男女相配造人。   (4)人类世代繁衍,她造人成功了。   (5)……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学会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2.请学生依据以上问题答案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完成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任务。   (三)内容探究   教师出示《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故事的文字并提出思考问题:   1.对照《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故事的文字,看看课文主要增添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   2.作者又删减了哪些内容?作者做这样的增删有什么好处呢?   【设计意图】与《风俗通》故事进行比较,找出作者做了联想和想象的内容,体验联想与想象的力量。   (四)人物分析   1.从文中找出描写女娲造人前后情感的文字,看看她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神?   2.文章结尾写到“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试想女娲看到这样的情形又会有怎样的心理变化呢?   【设计意图】发现作者眼中的女娲的形象,把握女娲这一人物形象及女娲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五)拓展延伸   女娲造人的故事是汉民族先祖对人类起源的一种神奇想象。人类童年时期,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对自然界许多现象也做过类似的想象,如《共工怒触不周山》中对江河东汇大海,日月星辰向西北汇集的解释;《夸父逐日》中对于桃林的神奇想象等。   1.教师出示补充材料:《共工怒触不周山》《夸父逐日》的原文和译文组织学生阅读。   2.组织学生从内容、创作手法等角度归纳总结我国古代神话的特点。   【设计意图】帮助深入了解神话的特点。   小结: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最可贵的创造和探索精神,人类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从远古走到今天的,我们不能否认人类的未来也要考这种精神去书写。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精神的源泉是什么吗?那就是──想象力。让我们用想象力去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吧!   (六)布置作业   教师布置,围绕下列主题展开活动(根据小组喜好选择主题)。   1.“开在远古的绚丽之花”──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形象。   2.“最初的梦想”──从中国神话看古代人们最质朴的诉求。   3.“众神之家”──西方神系梳理。   4.“来自鸿蒙的‘男神们’”──中西方神话中男神形象比较。   【设计意图】实现课内外迁移,扩大学生对神话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神话大胆而新奇的想象的魅力的体会,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实现能力迁移和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343 评论

爆米花糖糖

【 #教师资格证# 导语】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下面是 考 网!   【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主题是“生命之趣”,《动物笑谈》是一篇细节生动、语言幽默的科普作品,作者用风趣的语言来描述自己进行动物科学实验的过程以及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细节,字里行间对动物的喜爱和欣赏,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四个单元的学习,已经初步具有把握散文作品的情感内涵和语言特色的能力。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平时较少接触科普类的文章,本文篇幅又略长,部分内容和词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完全有必要引导学生在自读时采取阅读旁批及课后提示、圈点勾画、摘录关键语句、自主批注与质疑等多种手段来指导学生的默读,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促使他们边读边思考,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文章,能用勾画重点语句方法厘清文章脉络,概括文中事件。   2.能快速摘录文章中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情感态度。   3.能对文章中重要内容进行批注,自主质疑,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用圈点勾画等方法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和情感。   【教学难点】用批注形式表达阅读感受,自主质疑。   【教学过程】   (一)初次默读,感知文意。   2.出示任务:PPT出示默读?勾画   一气呵成默读完全文,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默读时记住文章的主要情节。(1)勾画出文中表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的语句,厘清写作顺序。(2)勾画出文中幽默风趣的句子,自己在句子旁边写一写这些句子妙在哪里?   学生自主默读课文,勾画语句。   3.反馈指导:   (1)学生展示表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的语句,根据自己勾画的句子,不看书回想课文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事件,并自己归纳文章写了哪几件可笑的小事。   学生勾画的语句:   有一段时期我正在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   记得有次我把一堆水鸭蛋拿给一只麝香鸭代孵……   于是我立刻着手去做这个实验。就在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天……   六月里的一个周末,我从维也纳坐火车回艾顿堡。   又有一次,这只鸟的恶作剧把我吓了一大跳。   这只鹦鹉还有一样好把戏,可以跟猴子和小孩子的丰富想象力比美,也许是因为它对我母亲的热爱而触动了灵机吧。夏天里,我的母亲只要在院子里坐……   归纳四件趣事:作者学母鸭的叫声,在地上屈膝爬行,带小水鸭前行;在公共场合,为了唤回皇 冠大鹦鹉,作者居然模仿大鹦鹉的鸣叫;他养的鹦鹉爱搞恶作剧,竟敢即把老教授衣服上的扣子咬掉排成一堆;调皮的鹦鹉还故意把鲜艳的毛线缠到门前的柠檬树上。   (2)学生展示勾画的幽默风趣的句子,自主交流感受。   交流示例圈画语句: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   感受:“弯”“蹒跚”“抓”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对“可可”的恶作剧的愤怒之情和他的可笑之状,令人忍俊不禁。   教师提示学生默读课文后面阅读提示,对文章中幽默效果加深体会。   4.小结:通过第一遍默读,同学们已经能够简单描述作者笔下的四件趣事。作者的语言如此幽默,文章的内容又是多么有趣啊!作者写这篇文章究竟还想告诉我们什么,还需要大家再次默读文章。   (二)再次默读,领会文章主旨及作者情感态度。   1.出示任务:PPT出示默读?摘录   默读课文,按要求在本上摘录下列语句:   (1)请摘录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或议论抒情的语句,自己写一写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2)请摘录文中能反映作者行文思路、能概括文章段落中心的关键语句,自己归纳一下这些句子反映了怎样的主旨。   学生自主默读课文,按要求摘录相关内容,完成学习任务。   2.反馈指导:学生自主找出自己勾画的关键语句,进行交流,互相点评。   学生摘录示例:   摘录: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归纳:本句总括全文,表明文中逗笑的主角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从而强调科学工作者从事研究时应该具有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嘲笑动物的行为并不可取。   3.小结:通过第二遍默读,相信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作者劳伦兹是一个严谨、富有爱心的科学家,他的字里行间包含对动物的喜爱和欣赏,体现出他对生命的极大尊重。   (三)第三次默读,批注、探究。   2.出示任务:PPT出示默读?批注   认真阅读文章旁边的批注,在书上回答批注中提出的问题。   默读课文,参照课文旁批示例,利用批注的读书方法,把读书感想、对课文的困惑和质疑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帮助自己深入理解与思考。   学生自主默读课文,做旁批。   3.反馈指导:   (1)学生自主展示与交流旁批中的读书感想,互相点评。   示例:第六段中“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   学生批注:在作者笔下,这些小鸭子真像一群顽皮可爱的孩子!作者以人的心理来揣测小鸭子的行为,充满了人情味,可见他是多么喜爱这些小动物!   (2)教师将学生旁批中的质疑和困惑汇总,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大家一起分析探讨解决。   示例:旁批: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地写自己草地上带领小鸭子爬这个逗笑的情景呢?   解答:作者目的是交代不明原委的人容易把我的行为视为怪诞或发疯的原因。同时,反复做实验,可以看出“我”对科学工作的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写出自己的行为总是令人发笑,增强了文章幽默风趣的效果。   4.总结:科学研究不全是为了实用,追求真理本身就充满了乐趣。透过课文风趣的文字,我们感受到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我们要像作者一样热爱动物,敬畏生命,与其他动物友好相处。   (四)作业:拓展阅读。   (1)根据文章内容,请写出你有可能课外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的两个理由。   (2)课后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请对你自己感兴趣的一章进行圈点勾画和批注,早读时进行交流。

195 评论

相关问答

  •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1、准备要讲的课。2、写教案。要写什么呢?可以上网搜一下,大致包括标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教学方式、然后开始教学步骤(环节)设计啦!生手可以把讲义

    柠柠2015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初中教师资格证面语文试题库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考题及答案教师资格证考试语⽂考题1.为教学培根的《谈读书》⼀课,教师计划通过⼀篇同样与"求知"有关的作品进⾏导⼊,以下恰当的⼀项是( )。A.

    不是我的白云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初中语文

    【 #教师资格证# 导语】为了帮助各位考生系统的复习教师资格考试,全面的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重点, 整理了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女娲造人》,希

    默默一个人旅行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题

    有20分钟写教案的时间,进场先回答两个问题,再试讲,再答辩。我刚考完,准备的话看看课程视频就够了,注意自信和礼貌。具体是有课文的,并且有题目要求,题目都不多,因

    夏香林萌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初中教师资格证语文面试题

    2020下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下午】【来源于网络】初中语文《春》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温故知新导入的方法

    四十一度灰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