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70

得帮小赵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题本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魔都贤先森

已采纳

有20分钟写教案的时间,进场先回答两个问题,再试讲,再答辩。我刚考完,准备的话看看课程视频就够了,注意自信和礼貌。具体是有课文的,并且有题目要求,题目都不多,因为考试时间短。

80 评论

小悟空harrywang

教资面试题本是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时可以拿教案讲的,但一般建议考生是可以脱稿讲。教案就是考生在考前准备的上课大纲,考生在试讲的时候可以对着教案讲,但是一直拿着教案讲课会缺少生动感和创意感,所以建议考生在试讲的时候是脱稿讲,在紧张忘词的时候可以对照着教案提醒用户接下去要讲的内容。

137 评论

五爷威武

教资面试题本的意思是指教学资格证面试的参考题、预测题等题目汇总的本子。

280 评论

烽火馋眠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英国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东方城市,那里有着旖旎的风光、蔚蓝的天空和纯净的土地,是一个宁静、安逸、悠远、知足、明朗、和谐的理想归宿。人们常常将自己理想中的居所称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让我们一起跟随陶渊明的脚步,探访那片神秘的土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尝试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3.疏通文意,教师进行纠正和强调。

4.梳理行文线索

(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不同片段。

(2)为故事的不同片段拟写小标题。

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三)深入研读

1.走进桃源生活

教师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探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导学生明确桃源人的生活及处世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1)渔人进入桃花源后,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从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两个角度去思考。)

(2)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村中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3)桃花源中的人“避秦时乱”之后为何“不复出”?渔人“──为具言所闻”后,桃花源中的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文中古今异义词

(1)鲜美,古:鲜艳美丽,今:(味道)新鲜

(2)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指运输事业

(3)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4)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不管

(5)绝境,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四)拓展延伸

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桃源生活。

陶渊明为我们呈现的桃花源是一个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的理想社会,描写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隐含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抨击,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五)小结作业

有人说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理想社会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认为本文的知识点和重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桃花源记》是一篇文言文,正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是第一步要做的,其次就是要将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讲解清楚。关于重点,文言文的教学往往会流于串讲文言知识,这是不可取的,我们更应该关注文本所反映的内容。比如《桃花源记》当中包含了陶渊明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蕴含着老子的自然观,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挖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你认为教授文言文时应突出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教材所选的文言篇章是千古传诵、文质兼美的佳作。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文言文中的审美因素,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一,享受文言文的形式美。古人作文很重视文章的形式美,在写作方法上讲究对比、烘托、铺陈。在布局谋篇上,有的出奇制胜,似铁骑突出;有的精雕细琢,如间关莺语;有的行文如山间流水;有的落笔似林间惊鸿……让人读后回味无穷。非常值得学习。

第二,享受文言文的情意美。文学作品的优美,或壮丽,或朴素,或含蓄……无一不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在文学创作中,不同的内容都在寻求着可以完满表现它的形式;不同的形式总是尽力地表达它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文言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悟作品的理,品味作品的美。这样,学生就会在美的探索中提高自己,在提高自己的过程中享受美的乐趣。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网页链接

166 评论

我想文文静静

初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君王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初读课文

1.一读:疏通文意,了解大意。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教师补充相关文言知识。

(1)“窥镜”的“窥”,本义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又引申为观察、侦察。“窥”,必然是仔细的。“窥镜”,不是一般的“对着镜子看”或“照镜子”,而是对镜端相的意思。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孰与”:与……比,谁……。“美”:漂亮,形容词。但“吾妻之美我者”的“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美”。

(3)“今齐地方千里”:“方”,古代称面积的用语,“方千里”就是“纵横各千里”。据考证,齐国当时的面积为116500平方公里,约占现在山东省面积(150000平方公里)的五分之四。“地方”为古今异义词。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刺”:指责。能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

(5)“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几个月以后,隔一段时间偶有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再提,也没有可提的了。

“虽”:即使。“言”:说,批评,建议。“进”:进谏。“者”:相当于“……的”。

2.二读:理清思路。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

第一段: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提出问题)

第二段:邹忌以自己受蔽的事讽喻齐主。(分析问题)

第三段:齐王纳谏除弊,内政修明。

第四段:燕、赵、韩、魏都来朝见齐王。(解决问题)

275 评论

相关问答

  •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1、准备要讲的课。2、写教案。要写什么呢?可以上网搜一下,大致包括标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教学方式、然后开始教学步骤(环节)设计啦!生手可以把讲义

    柠柠2015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初中教师资格证面语文试题库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考题及答案教师资格证考试语⽂考题1.为教学培根的《谈读书》⼀课,教师计划通过⼀篇同样与"求知"有关的作品进⾏导⼊,以下恰当的⼀项是( )。A.

    不是我的白云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初中语文

    【 #教师资格证# 导语】为了帮助各位考生系统的复习教师资格考试,全面的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重点, 整理了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女娲造人》,希

    默默一个人旅行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题

    有20分钟写教案的时间,进场先回答两个问题,再试讲,再答辩。我刚考完,准备的话看看课程视频就够了,注意自信和礼貌。具体是有课文的,并且有题目要求,题目都不多,因

    夏香林萌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初中教师资格证语文面试题

    2020下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下午】【来源于网络】初中语文《春》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温故知新导入的方法

    四十一度灰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