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2

蝶澈kaixin
首页 > 考试报名 > 初二期中考试卷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董小小小姐

已采纳

初二物理下册的期中考试快到了,送你一道考神符,助你走上青云路:可把好运添,能让成功现,有 消除紧张 之功效,有增强信心之灵妙,愿你好好 收藏 ,保你考试顺利!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下册的期中试卷及答案,希望你们喜欢。 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试卷题目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14小题,共28分) 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 B、一只苹果的质量大约100g 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5m/s D、物理课本的重力约30N 2、关于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钢铁做建筑材料,主要应用其导电性能较好 B.用胶木做水壶的手柄,主要应用其导热性能较差 C.用橡胶做汽车轮胎,主要应用其硬度较大 D.用泡沫制成电影道具中的“砖块”,主要是应用其弹性较好 3、如图小红测量物体质量时,天平水平静止.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小红测量时操作有错误,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B.所测物体质量为 C.托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托盘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托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所受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5、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6、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 C.秋天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 D.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 7、分析下列各种摩擦:(1)走路时,鞋与地面间的摩擦;(2)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3)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间的摩擦;(4)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盘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 A.(1)和(2) B.(2)和(3) C.(2)和(4) D.(1)和(4) 8、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 篮球 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如图是 足球 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 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10、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没有发生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形变 C、茶杯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 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形变 11、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 12、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甲车 B.乙车 C.两车都是 D.两车都不是 13、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14、分别用铁和铝做成两个外部直径和高度相等,但内径不等的圆柱形容器,铁杯装满质量为m1的水后总重为G1;铝杯装满质量为m2的水后总重为G2.下列关系不可能正确的是()

269 评论

莎拉波哇

导语:初中语文学习无外乎是积累与运用,积累是学习语文的低级阶段,而运用语言才是高级阶段。我们所要努力达到的也就是学会运用语言的高级阶段。下面和我来看看初二语文知识期中考试测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语文知识积累(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熙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奇绩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①惊骇.() ②瞥.见()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错别字: 改正: ②错别字: 改正:

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 ①不可名状: ②剪 影:

4、下列句子均有一处语病,在原句上改正过来。(2分)

①通过上海世博会的盛大召开,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一个腾飞的中国。

②为迎接"读书月"活动,学校领导研究并听取了各班开展活动的意见。

【答案】①把"通过"或者"让"去掉一个即可。 ②把"研究"和"听取"调换。

5.名句默写。(10分)

①复行数十步,。(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③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④ ,万物生光辉。(《长歌行》)

⑤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⑥迷津欲有问,。(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⑦杜甫《春望》中移情于物,表达自己感时伤世感情的诗句是: ,。

⑧古诗词中,有许多表明远大志向和胜利信心的佳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

6.名著阅读。(5分)

(1)《骆驼祥子》是(作家)自己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小说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

经历,为我们描绘了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请根据下边的提示,补写出祥子

失车的主要情节。

第一次,他用辛苦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车,可;第二次,他没有灰心,从头再来,拼命攒钱,可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次,他与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可好景不长, ;

(2)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 这一英雄形象,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

质:。

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

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

亭边,常可见竹影摇曳。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

7、《竹韵》小报的“修竹资料”栏目里,编录了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几则

相关资料。请你联系这些资料,帮忙把“编者按”拟写完整。(2分)

【资料一】竹,常绿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挺拔向上,质地坚硬。

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

【资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

使人俗。?此名言留传甚广。

【资料三】清代画家郑板桥喜画竹,并且常在画上题咏竹诗。例如?未出土时先有

节,纵凌云处也无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资料四】中国人视竹为吉祥之物。竹与兰、梅、菊被誉为?四君子?。竹与梅、松

被誉为?岁寒三友?。常见吉利画有《岁寒三友》、《竹梅双喜》等。

编者按: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 ;

人们爱竹,爱它那 。

8、《竹韵》小报的“咏竹诗联”栏目里,有一副对联的下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你运用对偶知识判断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只需填序号)(2分)

对联:凌云劲竹真君子 ()

A、野泉声入砚池中

C、梅梢月斜入影孤B、清香移在菊花枝 D、空谷幽兰绝美人

9、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竹韵》小报准备增设一个新栏目,以下这则材料也将编入此栏目。请你为该栏目取一个合适的名称。(2分)

前不久,《海峡周刊》刊登了台湾人杨先生在厦门创办“竹友园”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经营“谈竹庄”的厦门青年刘先生还特地拜访了杨先生。他们在竹友园里赏竹、谈竹,缔结了一段竹友缘。“千载竹文化,两岸本同源”,两岸竹友倾心竹文化的情感在这里找到了共鸣。

三、阅读(41分)

阅读下面四部分文字,完成8—27题。

(一)阿长与《山海经》(节选)(9分)

鲁迅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0.当“我”听到阿长买了《山海经》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请用原文回答并指出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方法。(2分)

答:

11.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2分)

12.结尾一句是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答:

答:

13.概括选文中“我”对阿长思想感情的变化?(2分)

答:

(二)(8分)

耳朵看世界

孙道荣

⑴一位通讯员拿着厚厚一叠照片,来报社投稿。我接待了他。

⑵一张张翻下去。很遗憾,大部分照片质量很差,很多照片模糊不清,有的是拍照时手抖动了;有的是没有对焦,虚了;有的根本就没有认真取景,似乎是随手拍下的。 ⑶老通讯员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释说,这些照片不是他的,而是盲校的孩子拍的。他告诉我,为了让盲童们感知世界,学校特地组织了十几个孩子,拿着数码照相机,走上街头,凭着听力捕捉瞬间,拍摄身边的世界。于是,就有了这组照片。

⑷凭借听力拍照?这可是第一次听说。我再次端详着手中的照片—— ..

⑸这是一张背景很乱的照片,人头攒动,是大街上我们经常见到的场景。他指着照片说,这是学生小丽拍的。当时,她拿着照相机,站在热闹的街头,到处是嘈杂的人声,她紧张得不知道怎么办。忽然,她听见人群中有个孩子在惊喜地喊奶奶,紧接着,她听见祖孙俩人快乐的笑声。她将照相机对着笑声的方向,摁了下去。小丽为她的这张照片取名为《街头的快乐女生》。听着通讯员的解说,再看照片,乱糟糟的画面突然活了起来,我从那些奔走在街头的脸谱中,找到了隐约可见的两张笑脸。因为没有取景,这两张笑脸一点也不突出,被淹没在了众多漠然的表情中。但那确实是两张笑脸,如果你仔细听的话,仿佛还能听见她们的笑声。

⑹他翻出另一张照片,这是一个叫海涛的学生拍的。照片的主景,是灰色的地面,和一溜快速走动的双腿。他告诉我,与别的盲童不同,海涛不是先天性失明,而是五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的事故,失去了双眼。站在街头,海涛将他手中的照相机镜头,对准了路面和那些疾走的脚步。我们已经习惯了那些急促的脚步声,从一个地方,奔向另一个地方,在这个忙碌的街头,谁还会在意你匆匆的脚步呢?谁又会停留下来听听自己的足音?盲童海涛却为我们听见了。有意思的是,他让老师为他在照片背面题名《慢》,他是希望我们成人的脚步,能从容些吗?

⑺通过通讯员的解说,那些拍摄质量很差的照片,忽然变得生动起来。这些照片,都是盲童们通过他们的耳朵听来的,我们在用眼睛看的时候,如果也能竖起耳朵听一听,也许感觉就会迥然不同。

⑻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一堆杂乱的树枝,树叶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显得光秃秃的,画面看起来一点也没美感。可是,当我竖起耳朵的时候,我听见了树枝上一只燕雀的歌唱。我已经多久没有听见城市上空小鸟的鸣叫和它振翅的声音?

⑼有一张照片,是一堵墙脚,一只小狗,跟在另一只小狗的身后,前面的小狗,头和半个身子已经跑出了画面。看着这幅照片,我哑然失笑,后面那只小狗屁颠颠的样子,也许急得哇哇叫吧。

⑽还有一张照片,看上去模模糊糊,分辨不出是拍什么的,估计是哪个孩子摁错了快门吧。通讯员却解释说,这是学生小勇拍的天空。天空?那么,他听见了什么?是小鸟的鸣叫,还是飞机的声音?是风筝的哨声,还是呼啸的北风?

⑾……我一张张翻看着,我被孩子们凭借声音拍出来的照片深深吸引住了。这些孩子,他们看不见这个世界,但是,他们却清晰地听着这个世界,听见了它发出的每一个细微的声音。声音,那是他们看世界的另一只眼睛。而透过声音看到的这个世界,也是如此美丽,

让人迷恋。

(选自《扬子晚报》2010年2月4日)

14. 联系全文,说说第⑵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分)

答:

15. 第⑷段中加点的“端祥”能否换成“欣赏”?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2分)

答:

16.老通讯员介绍了《街头的快乐女生》《慢》两张照片的相关情况,另外三张照片的情况,则是通过作者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介绍,请说说文章这样安排的好处。(2分)

答:

17.说说文章结尾画线句“声音,那是他们看世界的另一只眼睛”的含义。(2分)

答:

(三)(12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 《桃花源记》节选)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1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便要还家:

③ 既出,得其船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308 评论

相关问答

  • 初二期末考试卷

    初二语文期末考试近了,十年寒窗今破壁,锦绣前程自此辟。挥毫烟云落笔疾,马到成功身名立!诚心祝愿你考场上“亮剑”,为自己,也为家人!这是我整理的初二上语文期末考试

    百变珠珠侠may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初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和学习工具,如果语文学不好,其他学科也会大受影响;同时,语文又是提分最慢的一科。不妨看看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以下仅供参考! 一、

    二三子钩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初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

    导语:考试是根据课程重点而出题的,下面是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阶段测试题,欢迎参考!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12分) 1. 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蓝SE妖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初二期中考试

    这次期中考试,虽然我的各科成绩都靠的不错,但是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平时上课期间所学的知识还不能完全掌握,忘记的比较快,越是简单的题目反而自己越容易做错。 我学

    与口水长流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二年期中考试卷

    期中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想要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需要多做题。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欢迎阅读。 一、认真抄写下面的诗句。(8分

    renee的天空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