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6

木洛希雨
首页 > 考试报名 > 2017广东语文中考试题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零摄氏度的空气

已采纳

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我整理的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句子排序,希望能帮助你们。

1 . 【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2分)

①但是这些 优秀 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 优秀 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 一个人 的知识、能力 优势 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 如 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 逆转 ,最终导致失败。

⑤ 因此 ,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A.②⑤①③④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④②⑤ D.②⑤④①③

【答案】 B

【解析】 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本段文字的排序是:③总起句:优势---①转折句:但是,优秀变---②顺承句:优秀变劣势----④举例句:如----⑤总结句:因此。故本段文字的思路是:优势是积累---但会变---变成劣势--如刻舟求剑---因此别败在优势上,故选B。

2 . 【四川省乐山市2017】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⑤②①③⑥④B. ②①⑥③⑤④C. ⑥②①③⑤④D. ①③⑤⑥④②

【答案】C

【解析】 仔细阅读六个句子,可以找到表达的中心“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故⑥是首句;然后指出人生的客观事实“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即②;接

着从“固然”“更是”词语的关系可以看出后面两句依次是①③;接着用美学大师蒋勤的名

言论证,即⑤,最后第④句紧承后文的内容“只不过……”。据此分析排序作答即可。

3 . 【江西省2017年】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②①⑤④⑥

C.②①⑤④⑥③ D.②③①④⑥⑤

【答案】 B

【解析】 先确定首句③窗子的作用,再确定次句②作用是内外交流,那么第三句就是窗外,第四句是举例,第五句递进,尾句总结:这样。故本段文字的思路是:窗子重要---内外交流---窗外一幅画--如颐和园---这样,境界增多。

4. 【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首先确定首句:总起句③,排除AC.②和④句相比,④句放在句末不合适,②句与③首尾呼应。故选B。

5 . 【2017年四川省广安市】 下列句子中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

【 答案 】B

【解析】 此语段论述小说中如何运用想象,②提出了话题是第一句;①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解释,是第二句;通过理解语意及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可知⑤与上一句衔接最紧密,可作为第三句;④③以“其实”为标志体现了语意的转折,“当然”一词又体现了总结的意味,再结合读可确定其先后顺序。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②①⑤④③。

6. 【2017年重庆市(A卷)_】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答案】B

【解析】此题解答可从语境中““小我”向“大我”的转变,”中获得思路,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②讲得是“小”我,自已;③讲得是“别人”;①讲得是“大”我;所以可排序为:②③①。

7 . 【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 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答案】 D

【解析】 第④句为总说句,应放在最前,接着先说“传统”,再说“文化”,因此为②⑤,第③是对②⑤的总结,第①是全文的总结,应放在最后。

8. 【 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也是当时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

⑥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A.②⑤③①⑥④B.②③⑤⑥①④

C.④②⑤③⑥①D.④②③⑤①⑥

【答案】 C

【解析】 首先确定首句:总起句④才德,排除AB.① 和⑥句相比,①句放在句末合适,因为⑥句中的“他们”指代③句“那些很美的人”。故选C。

9 .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走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123645B.136452

C.314256D.365142

【答案】 D

【解析】 第六句“表面上”和第五句“实际上”紧密衔接,56在一块的只有D项,所以直接秒杀D项。

10 .【2017年湖南省株洲市】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答案】C

【解析】 首先确定首句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因为和前面的“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紧密衔接,所以直接秒杀C项。

241 评论

甜甜起司wasabi

我过10天有啊

118 评论

莉莉安c

```大哥,还是努力想怎么复习备考吧,,答案是不可能的事,祝你考试顺利

166 评论

大美美美女

(A)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B)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19.以上两段文字出自中国古典章回小说《_____》,作者是_____。(2分)20.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常常以诗词引出人物和故事。A段中的诗词引出了作品中的哪个故事?请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来。(4分)21.B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下面我给你整张卷吧。1.全卷共6页,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15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心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按要求填写在答卷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是否填写答卷右上角的座位号,请按考场要求做)3.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要求答在答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4.本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50分。5.考试结束时,将试卷、答卷交回。 一、基础(36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1)子曰:“岁寒,____________。”(《论语•子罕》)(2分)(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五湾《次北固山下》)(2分)(3)我们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要放眼未来,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去实现我们远大的理想。(用杜甫诗句填空)(2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分)(5)把文天祥《过零丁洋》默写完整。(4分)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 )(4分)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夫大国,难测也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一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就像______,并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qiān xǐ( )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河流,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 。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那样的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jīngcǎi( )的人生。这才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qiān xǐ( ) jīngcǎi( )4.联系上下文,仿照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4分)就像______,并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4分)抵达 起伏 琐碎 不胜其烦 弥足珍贵 按要求完成第6—8题。《滨海晚报》报社将组织中学文学社社员进行“母亲河溯源”活动,沿着家乡的青龙河上溯考察采访,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你很想参加这次活动,请填写报名表中的下面3项内容。6.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你报名参加这次活动的愿望。(必须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7.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口号。(必须用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20字以内)(4分) 8.对这次活动的具体安排提出两条建议。(2分) 二、阅读(5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21题。(一)(12分)愚公移山 《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10.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其家人“______”,其妻“______”,甚至邻人之遗男也“______”;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______”。(用原文填空)(4分)11.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说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4分)(二)(14分)信仰之光 周国平①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②提起信仰,人们常常会想到宗教。在人类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宗教信仰的确是信仰最常见的一种形态。不过,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事实上,做一个教徒不等于就有了信仰,而有信仰的人也未必信奉某一宗教。有一回,我到佛教胜地普陀山旅游。在山上一座大庙里,和尚们正为一个施主做法事,中间休息,一个小和尚走来与我攀谈。我问他:“做法事很累吧!”他随口答道:“是呵,挣钱真不容易。”一句话表明了他并不真信佛教,皈依佛门只是谋生的手段。在同一次旅程中,我还遇见另一个小和尚。当时,我正乘船航行。船舱里异常闷热,乘客们纷纷挤到舱内惟一的自来水管旁洗脸。他手拿毛巾,静静等候在一旁。终于轮到他了,又有一名乘客夺步上前,把他挤开。他面无愠色,退到旁边,礼貌地以手示意:“请,请。”我目睹了这一幕,心中肃然起敬,相信眼前这个身披青灰色袈裟的年轻僧人是真正有信仰的人。后来,通过交谈,这一直觉得到了证实,我发现他谈吐不俗,对佛理和人生有很深的领悟。③其实,真正有信仰不在于相信佛、上帝、真主或别的什么神,而在于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和目标。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这一信仰,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④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事实上,在一个普遍丧失甚至嘲侮信仰的时代,也许惟有在这些真诚的寻求者和迷惘者中才能找到真正有信仰的人呢。(选自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版,有删改)12.第②段是怎样证明宗教和信仰“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这个观点的?请具体分析。(5分) 13.第③段划线句子写苏格拉底的信仰,文章用它来证明什么观点?(4分) 14.作者说:“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你是怎么理解真诚的态度对确立信仰的作用的?(5分)(三)(18分)歪儿 冯骥才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② “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③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叮里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的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契约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里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反它点亮。(选自冯骥才《灵魂的巢》,作家出版社2005年9月版。有删改)15.随着事件的发展,“我”对歪儿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填写下表。(4分)事件 歪儿坐庄 歪儿挨骂 歪儿扔下铁罐 歪儿回来感情 16.第④段中极力渲染“我”在游戏中的迅猛威风,请指出这样写的作用。 17.第⑤段划线处是一个细节:“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请根据上下文揣摩歪儿此刻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写出来。(4分) 18.文章结尾说:“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歪儿的眼睛是如何被“点亮”的。(5分)(四)(10分)(A)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B)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19.以上两段文字出自中国古典章回小说《_____》,作者是_____。(2分)20.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常常以诗词引出人物和故事。A段中的诗词引出了作品中的哪个故事?请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来。(4分)21.B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三、作文(60分)22.请以“脚步”为标题,或自拟一个含“脚步”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四、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称:(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行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2分)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4分)

218 评论

米果janicefeng

常考《鲁滨孙漂流记》《西游记》《童年》等等

167 评论

相关问答

  • 2017临沂语文中考试题

    对于初三学生党而言,面临着即将到来的中考,要如何有针对性的做好语文的练习呢?下面就不妨和我一起来做份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卷,帮助大家理下知识脉络!

    mujiontheway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广东省语文中考试卷

    ```大哥,还是努力想怎么复习备考吧,,答案是不可能的事,祝你考试顺利

    梦紫蝶57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2017重庆语文中考试题

    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我整理的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句子排序,希望能帮

    蒙古无双皇帝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2017广东会考试题

    广东会考考语数英。会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9门会考科目。考试院将所有考生的卷面分从高到低排序,接着将排在前15%的

    乖乖米飞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2017广东高中会考试卷

    广东省普通高中会考包含文科、理科和技术科,考试内容主要是高中所学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

    yoyobear1988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