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45

大美美美女
首页 > 考试报名 > 负责科举考试的部门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真锈菜刀

已采纳

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

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

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得到正式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扩展资料:

科举制度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中国从隋唐到明清大多数著名政治家都是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另外,科举还造就了大批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著名学者。

可以说,这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所有地区和绝大部分书籍都与科举有关。科举制度曾被古代的朝鲜、越南等东方国家所仿效,并被近代的欧美等西方国家所借鉴。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起过非常重大的作用,至今仍然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协新闻网-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161 评论

紫蝴蝶CYF

科举是由礼部主持的,但礼部只管考核录取,至于录取的考生分配到什么官职是由吏部管。

323 评论

静妙奔奔1123

吏部在唐朝前期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将主试权转礼部管辖后面的宋明清都是礼部主持的

345 评论

MrcuriosityZ

六部中的吏部负责

98 评论

pochacco要加油

刚开始是由吏部主管,后来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春,进士科考试发生了主考官李昂与考生李权冲突事件,由此引发了科举管理的改革,管理权从吏部转移到礼部。礼部以考试选拔举送人才,吏部据官阙和人才资序任用。

123 评论

star小朋友

二李之争后,科举考试改由吏部转到礼部。

拓展资料:

自隋唐创设科举制度后,最初主持部门是吏部,并且主考官为考公员外郎,后来在唐朝开元年间把进士科转到礼部主持,主考官升为侍郎,随之被后代延续,直到清末。那么,为何主管部门会发生改变?这和科举史上一次著名的争执有关,从而对科举制度影响深远,这就是不见正史记载的“二李相争”。

隋朝以前大致延续西周时期的“三公九卿制”,“三公”为司马、司徒、司空,“九卿”是三公下面的九个中央机构: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当然每个朝代官职名称和职能都有变化,并且各部门权力也各不同,然而整体还是“三公九卿”的基本形制。

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掌总领百官,仪形端揆,是名义上的宰相。然而由于唐太宗曾经担任过尚书令,因而后来无人敢担任,因而尚书令为虚设,一般由左右仆射(左右丞相)负责,不过开元后基本成为虚职(荣誉衔)。

尚书省下设六部,部门长官为尚书一人,正三品,副职为侍郎,正四品下(吏部侍郎正四品上)。唐朝实行群相制,只要凡本官加衔“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就是宰相,因而尚书省下属六部长官副官都有可能是宰相。

关于“六部二十四司”,是指尚书省下辖的六部:吏部、户部(度支)、礼部、兵部、刑部(都官)和工部,每个部下设四个司,因而为“二十四司”。

252 评论

骑着猪猪追月亮

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四司之外,清设有铸印局,掌铸造皇帝宝印及内外官员印信。会同四译馆,掌接待各藩属、外国贡使及翻译等事。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等部门。礼部下设四个部门:1、第一个部门负责办理学校和科举考试等文化教育事宜。2、第二部门负责祭祀宗庙,为统治者卜测吉凶,挑选良辰吉日。3、第三个部门主要是接待外宾,搞好外交。4、第四个部门掌管膳食、牢狱、典礼及制作官服印信等事务。以上四个部门的负责人是侍郎,均为副部长级别。古代科举是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人才选拔考试,在古代,人才专指读书人。而且不是说通过了科举考试就能当官,让一个过去十年只会背四书五经,写八股文的书呆子去管理一个县,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县天天都得农民起义。你得经过一番实习,再经过一番考核才能当官。考试归礼部管,你想做官还得看吏部的意思,同样在现代我们的考研,同样是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人才选拔考试,而且是从高考再过渡到考研的,高考后你就是秀才了,考研后你就是举人了。你说你考到了北大清华,恭喜你,进了翰林院了,在古代是要当大官的,不是封疆大吏,就是宰辅。

165 评论

miss樱桃小米虫

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四司之外,清设有铸印局,掌铸造皇帝宝印及内外官员印信。会同四译馆,掌接待各藩属、外国贡使及翻译等事。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等部门。礼部下设四个部门:1、第一个部门负责办理学校和科举考试等文化教育事宜。2、第二部门负责祭祀宗庙,为统治者卜测吉凶,挑选良辰吉日。3、第三个部门主要是接待外宾,搞好外交。4、第四个部门掌管膳食、牢狱、典礼及制作官服印信等事务。以上四个部门的负责人是侍郎,均为副部长级别。古代科举是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人才选拔考试,在古代,人才专指读书人。而且不是说通过了科举考试就能当官,让一个过去十年只会背四书五经,写八股文的书呆子去管理一个县,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县天天都得农民起义。你得经过一番实习,再经过一番考核才能当官。考试归礼部管,你想做官还得看吏部的意思,同样在现代我们的考研,同样是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人才选拔考试,而且是从高考再过渡到考研的,高考后你就是秀才了,考研后你就是举人了。你说你考到了北大清华,恭喜你,进了翰林院了,在古代是要当大官的,不是封疆大吏,就是宰辅

161 评论

相关问答

  • 古代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四个等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四个等级,院试也称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进行学习,所

    SevenLikeSmile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质量负责人考试

    可以的。质量总监是企业所提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总负责人。工作内容:组织制定公司质量方针、领导建立内部质量体系和相应的质量目标群,制定质量控制的工作流程及制度和操作

    仁义小红累不爱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培训部门的工作职责

    培训专员职责是: 1、负责新员工培训和绩效考核工作:负责新员工培训计划的实施、评估、考核成绩、培训档案及新员工课件的优化、维护 2、建立培训管理体系:根据公司发

    楼兰陶瓷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天龙八部科举考试

    天龙八部科举考试状元的奖励是宝石、珍兽还童卷轴、珍兽延寿丹,以及科举状元称号。在天龙八部里参加玩家可以从考官一到考官二十依次回答问题,每位考官10个问题。玩家在

    蜡笔1982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培训部负责人招聘

    一定是先让你做外勤(业务),然后忽悠你会转讲师!

    感觉不会再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7